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
2017-06-01常嘉泰何良飞王新华刘越
常嘉泰,何良飞,王新华,刘越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眼科医院,江西 上饶 334000)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
常嘉泰,何良飞,王新华,刘越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眼科医院,江西 上饶 334000)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方法选取6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3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广泛视网膜光凝术和小梁切除术治疗,将另外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广泛视网膜光凝术联合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眼压、新生血管复发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眼压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眼压与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注射雷珠单抗后3 d虹膜新生血管全部消失,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广泛性视网膜激光光凝后9例患者出现部分消退,进行睫状体光凝术后,患者虹膜新生血管全部消失。观察组患者术后虹膜新生血管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眼压,减少患者虹膜新生血管复发率,可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中推广运用。
玻璃体腔;雷珠单抗;小梁切除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网膜光凝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属于青光眼中常见类型,是指患眼虹膜中存在新生血管,患者虹膜表表面或前房角还可形成纤维血管膜,进而导致患者前房角关闭,其致盲率较高,属于难治性青光眼。临床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室,患者眼压难以降低,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常出现复发状况。此次研究中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提供更多参考。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眼科收治的6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常规眼科检查符合《眼科疾病诊疗指南》中关于青光眼的相关诊断标准,均使用裂隙灯检查红膜表面存在新生血管;房角出现大部分粘连关闭状况;视力均为光感0.1;均无其他眼科疾病;重要器官无严重疾病;均无严重的精神疾病,能与人正常沟通;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入院编号从60例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设为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为17:13,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5.4±4.2)岁;12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1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3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3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1例眼外伤。将另外30例设为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为18:12,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6.4±4.3)岁;13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0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4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2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1例眼外伤。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给予患者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参天制药株式会社,JX20010172)对患者眼部行常规麻醉,使用注射液抽取雷珠单抗0.05 mL,于患者角膜缘后4 mm位置,缓慢注入患者玻璃体,手术结束后将抗生素眼药膏涂抹于患者结膜囊,并进行包扎。术后持续使用降眼压药物治疗,并严密观测患者虹膜中新生血管状况,定期检测患者眼压状况[1]。若患者角膜水肿状况未见改善,可对患者进行前房穿刺,使患者角膜保持透明。1个月内对患者进行广泛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行3~4次,光凝术治疗后再对患者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术中将丝裂霉素(0.4 g/L)棉片置于患者巩膜瓣和结膜瓣下3 min,切除患者小梁组织及稍大于切除口的周边虹膜,并使用常规可调节缝线进行缝合[2]。
对照组患者行广泛视网膜光凝术联合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患者进行广泛视网膜光凝术后,使用美国810nm Oculight SL Iridex半导体激光机对患者进行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激光能量2 000 mW,激光时间:2 s。沿患者角膜缘进行270°光凝,避免损伤患者睫状后长动脉,避开患者3点和9点位置。根据患者实际眼压设置患者光凝点数,根据患者实际治疗中的状况调整光凝能量。相关光凝点标准:患者眼压≥40 mmHg时,光凝点数40~50,患者眼压<40 mmHg时,光凝点数30~40。光凝术治疗结束后,给予患者结膜囊涂抹妥布 霉 素/地 塞 米松眼膏(s.a.ALCON-COUVREUR n.v. H20080660),并进行包扎[3]。
1.3 观察指标 术后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眼压状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虹膜新生血管状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上述患者的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眼压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眼压与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状况对比(±s,mmHg)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状况对比(±s,mmHg)
P值>0.05>0.05<0.05<0.05实践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n=30)60.2±5.4 11.2±3.4 14.2±5.4 16.5±4.3对照组(n=30)61.2±5.3 13.4±3.3 24.5±5.8 26.8±7.2t值0.724 2.543 7.119 6.727
2.2 观察组患者注射雷珠单抗后3 d虹膜新生血管全部消失,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广泛性视网膜激光光凝后9例患者出现部分消退,进行睫状体光凝术后,患者虹膜新生血管全部消失。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2例患者虹膜新生血管复发,对照组患者8例复发,观察组患者术后虹膜新生血管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χ2=4.320,P<0.05)。
3 讨论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因较为复杂,临床多种眼部疾病均能导致患者眼后节出现缺氧或局部眼前节缺氧,进而导致纤维血管收缩牵拉,促使房角关闭,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常出现眼痛、畏光等相关眼部临床症状,且患者眼压较高,眼压可达60 mmHg以上,眼部呈现出中到重度充血[4]。患者常伴随角膜水肿、瞳孔缘色素外翻、房角内周边前粘连、虹膜新生血管等,致盲率较高。
以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抗青光眼药物治疗效果较差,患者常出现复发状况,采用手术治疗时,失败率较高。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虹膜新生血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王宇宏[5]的相关研究中,17例患者治疗后术后随访8~12个月,最后一次随访眼压明显低于治疗前,此次研究结果与之相符,进一步肯定了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的长效降眼压效果。使用广泛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时能破坏患者线粒体,减少耗氧量,缓解患者眼部缺氧状况,且光凝术治疗后能减少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从而促进患者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抑制因子平衡,从而减少虹膜新生血管[6]。此次研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广泛视网膜光凝术后9例患者出现部分消退,而观察组患者全部消退,说明雷珠单抗能促进患者新生血管消退。使用光凝术治疗后患者新生血管消退,但患者眼压状况仍未得到改善,因此需进行手术治疗促进患者房水流出[7]。传统滤过手术效果不佳,成功率较低。使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再行小梁切除术治疗时,能有效消除患者新生血管,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达到良好的降眼压效果[8]。
综上所述,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眼压,减少患者虹膜新生血管复发率,可将其作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治疗方法推广运用。
[1]谢九冰,蒋利生,刘若屏,等.前列腺素类药结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J].实用防盲技术, 2015,10(3):97-101.
[2]张露元,朱小华,邓莉,等.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4,19(4):459-460.
[3]樊会霞,刘玉新.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4例的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z1): 315-317.
[4]柴雪荣,张士玺,陶钰,等.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评价[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5,28(3):72-75.
[5]樊会霞,刘玉新.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6例疗效分析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4, 11(10):19.
[5]王宇宏,王一鹏.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4,22(6): 543-545.
[7]王华,王涛,张风,等.综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4):370-373.
[8]杨春林.两种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4,20(11):10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7.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