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面持续负压引流+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冲管在慢性溃疡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2017-06-01

关键词:肉芽纤维细胞换药

肖 勇

(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广东 韶关 512026)

创面持续负压引流+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冲管在慢性溃疡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肖 勇

(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广东 韶关 512026)

目的 研究创面持续负压引流(NPWT)+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rb-bFGF)冲管在慢性溃疡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慢性溃疡创面患者60例,根据治疗措施的差异,将患者随机抽签分为NPWT组和NPWT+rb-bFGF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治疗阶段创面肉芽成熟度及创面修复时间、II期手术处理时间、治疗后创面面积、换药次数、总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第9 d和第15 d时NPWT+rb-bFGF组肉芽(++)(+++)成熟率分别为50%、73.33%,较NPWT组26.67%、36.67%显著较高(P<0.05);NPWT+rb-bFGF组患者创面修复时间、II期手术处理时间、治疗后创面面积、换药次数、总住院时间较NPWT组显著较短(P<0.05)。结论 NPWT+rb-bFGF治疗慢性溃疡创面修复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肉芽生长,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持续负压引流;重组细胞因子;创面修复

因各种原因引起皮肤局部组织缺损即为皮肤溃疡,若溃疡创面在2周以上仍未痊愈则为慢性皮肤溃疡,外伤性溃疡、血管性溃疡、烧伤后瘢痕上溃疡、糖尿病溃疡等均属于慢性皮肤溃疡。慢性皮肤溃疡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因其病程长、治愈难,会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若慢性皮肤溃疡久治不愈甚至有癌变的风险,增加了患者和医院的负担[1]。NPWT是一种新型的创面修复技术,其作用特点是通过帮助患者加快局部血液循环速率,促进毛细血管的生成,从而帮助伤口愈合[2]。rb-bFGF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能帮助改善创面局部生长因子溶液的浓度环境,促进内皮细胞和纤维细胞的增殖分化,加速创面修复[3]。本次研究特选取我院慢性溃疡创面患者60例,分别给予NPWT治疗和NPWT+rb-bFGF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慢性溃疡创面患者60例。NPWT组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3.25±10.05)岁,创面分布上肢19例,下肢11例,创面面积占总体表面积的0.5%~2.5%,平均(1.75±0.86)%;NPWT+rb-bFGF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2.64±9.01)岁,创面分布上肢21例,下肢9例,创面面积占总体表面积的0.45%~2.50%,平均(1.63±0.83)%。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创面面积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核,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先进行彻底的清创处理,清除创面内的污物、异物及失活组织等,使残腔暴露出来。NPWT组:给予患者NPWT高分子泡沫型合成敷料,根据患者创面大小将NPWT敷料修剪成与创面相一致的形状,敷于创面上或贴于创面腔内,将敷料一端的硅胶引流管由创面周围3 cm处的正常皮肤引出,对创面周围的皮肤清洁消毒后缝合固定边缘,并将一层聚胺甲酸乙酯薄膜覆盖于敷料及引流管上,将引流管接至高压负压吸引装置,设置高负压50~80 kPa,保持其高负压封闭引流状态,持续负压引流7~10 d后取出NPWT敷料观察,若创面有肉芽组织生长则可行自体植皮,若仍有分泌物,则更换敷料持续负压引流。NPWT+rb-bFGF组:在NPWT治疗基础上联合rb-bFGF治疗,每日通过引流管向创面注入rb-bFGF外用溶液(国药准字S19991021,生产单位: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注入剂量为262.5 IU/cm2,待溶液与创面充分浸润15 min后重新开始负压引流。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第1 d、第5 d、第7 d、第9 d时的肉芽成熟程度,用(-)(+)(++)(+++)对肉芽组织的形态学进行描述。②比较两组患者创面修复时间、II期手术处理时间、治疗后创面面积、换药次数、总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肉芽成熟程度比较 治疗第9 d和第15 d时NPWT+rb-bFGF组肉芽(++)(+++)成熟率分别为50%、73.33%,较NPWT组26.67%、36.67%显著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肉芽成熟程度比较[n(%)]

注:与NPWT组比较,①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PWT+rb-bFGF组患者创面修复时间、II期手术处理时间、治疗后创面面积、换药次数、总住院时间较NPWT组显著较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 论

意外伤害造成的软组织损伤及伴随着老年病症或代谢性疾病发生的复杂难愈性创面日渐增多,大部分急性创面因各种原因不能进行一期修复则会逐渐发展成难以愈合的慢性溃疡创面,慢性溃疡创面的修复涉及很多方面,例如创面的炎性反应、组织纤维的形成、基质的合成、创面的收缩等。常规治疗通常单纯采取药物治疗,患者在换药期间将承受极大的痛苦,且创面极易受到感染,可能造成局部坏死,严重影响患者预后。NPWT利用负压吸引治疗达到促进创面修复目的,在负压状态下创面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增加,为创面修复提供了充足的氧、营养物质及细胞因子,并能帮助排出创面产生的废物及毒性物质,促进创面修复。肉芽组织的增生意味着创面修复的进程,肉芽组织对组织缺损进行填充的同时增强了创面的抗感染能力,可帮助创面收缩[4]。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可促进纤维细胞、淋巴细胞的生长增殖,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炎症期的创伤细胞有趋向活性作用,能刺激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帮助肉芽组织的形成,加速缺损组织的修复[5]。

刘涛等[6]研究者认为,负压引流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对治疗难愈性创面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两者联合应用既能减少创面感染的发生率,更能刺激肉芽生长,加速创面愈合。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治疗第9 d和第15 d时NPWT+rb-bFGF组肉芽(++)(+++)成熟率较NPWT组均显著较高,NPWT+rb-bFGF治疗患者的创面早期愈合速度显著优于NPWT治疗,NPWT+rb-bFGF治疗通过刺激毛细血管和细胞外胶原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的形成。NPWT+rb-bFGF组患者创面修复时间、II期手术处理时间、治疗后创面面积、换药次数、总住院时间较NPWT组显著较短,NPWT加速了毛细血管的生成,创面处的血液循环能力得到恢复,rb-bFGF治疗又加速了肉芽组织的生成,在全封闭的负压状态下,患者换敷料的次数明显减少,有利于创面的快速愈合。本次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以上研究者观点。

综上,NPWT+rb-bFGF能促进慢性溃疡创面修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 刘飞,曲振玲,郭正东,等.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各种复杂创面治疗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6,27(1):49-52.

[2] 钱晓玲,周学芹,尹晓莉,等.封闭负压引流干预慢性创面神经生长因子和微血管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11):1647-1652.

[3] 韩秀丽,庞雪晶,兰柳萍,等.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腭裂整复术创口愈合的疗效观察[J].广东牙病防治,2014,22(10):519-521.

[4] 方艳丽,童成国,唐杰兵,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深部难治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5):1239-1242.

[5] 孙旋,杜秀平,韩正祥,等.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化疗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5,27(4):263-265.

[6] 刘涛,王鹏,王勇岭,等.负压引流联合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海南医学,2015,26(8):1141-1143,1144.

肖勇(1978—),男,湖南邵阳人,主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临床烧伤整形外科工作。

R644

B

1004-7115(2017)04-422-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7.04.025

2017-01-18)

猜你喜欢

肉芽纤维细胞换药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芪榆油纱布外敷对糖尿病足患者肉芽生长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高渗盐水纱联合优拓对肉芽组织水肿创面的效果观察
美容点痣扫斑笔
美容点痣扫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