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40例诊治与分析

2017-06-01唐祖献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33期
关键词:妊娠剖宫产

唐祖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诊治情况。方法 40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 观察组进行手术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时间、包块吸收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HCG恢复时间<20 d 18例, 包块吸收时间<50 d 19例, 均优于对照组的1、1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6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手术方式对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进行治疗, 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减少对患者宫腔的损害程度, 在临床中应予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 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3.073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analysis of 40 post-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ases TANG Zu-xian. Guangxi Laibin City Xingbi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Laibin 546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ost-cesarean scar pregnancy. Methods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post-cesarean scar pregnanc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2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 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 recovery time, enclosed mass absorption time and treatment effect on both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18 cases with HCG recovery time <20 d and 19 cases with enclosed mass absorption time <50 d, which were all better than 1 case and 1 ca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14 excellent cases, 5 effective cases and 1 ineffective case, with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5.00%. The control group had 7 excellent cases, 7 effective cases and 6 ineffective cases, with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70.00%. The difference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post-cesarean scar pregnancy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urative effect and reduce uterine cavity damage.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esarean section;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隨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 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发生率也随之不断提高, 如果没有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理, 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大出血症状, 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致使患者进行子宫切除[1], 也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经济负担。本研究针对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诊治情况进行分析, 现将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40例,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0例。对照组年龄23~37岁, 平均年龄(28.6± 3.7)岁, 孕次1~4次, 平均孕次(2.5±1.4)次;观察组年龄24~39岁, 平均年龄(29.1±3.7)岁, 孕次1~4次, 平均孕次(2.8±1.3)次, 所有患者均有剖宫产史。两组患者年龄、孕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论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 口服米非司酮片, 50 mg/次, 2次/d, 服用3 d, 同时, 患者在B超监控下对病灶局部及孕囊进行氨甲喋呤的肌内注射, 1 mg/次, 1次/周, 每周对HCG恢复情况、包块吸收时间、血常规和B超进行检查, 当HCG水平下降到100 IU/L以下后, 停止肌内注射。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和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 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 并使用抗生素治疗, 避免患者由于术后感染引发其它并发症, 同时, 患者服用米非司酮片50 mg, 2次/d, 服用3 d, 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中通过宫腔镜和腹腔镜对病灶部位进行清除手术, 手术后对患者HCG、包块吸收时间、血常规和B超进行检查。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HCG恢复时间和包块吸收时间进行及时的记录, 并对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评价。评定标准[2]:显效:孕囊排出, HCG水平恢复正常;有效:HCG持续下降, 并下降到100 IU/L;無效:HCG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HCG恢复时间、包块吸收时间比较 观察组HCG恢复时间<20 d 18例, 包块吸收时间<50 d 19例, 均优于对照组的1、1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6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是指有剖宫产史孕妇, 胚胎着床于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部位微小的裂痕处, 极易导致患者出现阴道大出血或晚期子宫破裂, 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是一种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 为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由于国内剖宫产率居高不下, 此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3]。临床中对于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 但其发生相关因素如多次的剖宫产史、剖宫产缝合技术差、切口实施单层缝合、孕卵运行较快、宫内环境、子宫蜕膜发育不良等, 最终导致孕卵或滋养叶细胞经过裂隙而种植于瘢痕部位。在对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治疗方式是终止妊娠行为, 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最大程度上减少对患者子宫的损害, 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米非司酮片主要用于停经49 d内的患者, 患者在用药后要及时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妊娠产物排出情况和副作用, 该药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如轻度的恶心、呕吐、眩晕、乏力和下腹痛等症状, 患者会出现肛门坠胀感和子宫出血, 偶见部分患者出现皮疹。氨甲喋呤是一种抗叶酸类抗肿瘤药物, 通过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达到抑制作用, 主要用于治疗绒毛膜上皮癌、肺癌、急性白血病、消化道癌、恶性淋巴瘤等[4], 也可用于异位妊娠局部胎囊注射缓解出血情况, 患者在服用米非司酮片后, 阴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情况, 进行氨甲喋呤注射能够有效缓解出血情况, 有助于HCG更快恢复正常水平, 但是传统治疗方式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患者如果在流产不完全的情况下, 需要进行刮宫, 或者患者出现阴道流血不止或大量流血, 仍需要进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严重时甚至会切除患者子宫, 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5-11]。开腹手术的创伤较大, 患者恢复较慢, 随着微创手术方式的不断发展, 腹腔镜和宫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已经逐渐被广泛的应用, 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患者接受程度更高, 宫腔镜和腹腔镜的手术方式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 如果患者病灶向宫腔内突进, 这时需要使用宫腔镜治疗, 如果患者病灶进入的肌层较深, 这时需要使用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 通过手术的方式杀死患者体内胚胎, 排出孕囊, 使患者病灶能够及时清除干净。同时, 在手术之前, 患者服用一定的米非司酮片并进行一定抗生素治疗, 能够充分保证药物对滋养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 绒毛变性坏死更加有利于妊娠物的彻底清除, 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 抗生素能够避免患者术后由于感染导致的其他并发症, 也避免患者子宫切除, 减少对子宫的损害程度, 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12-18]。

本研究针对不同手术方式对40例患者进行分组, 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药物治疗, 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方式治疗, 根据临床数据可知, 观察组治疗后HCG恢复时间和包块吸收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另外,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手术治疗,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降低病变的发生率, 有效减少患者子宫的损害程度, 患者能够更快恢复健康, 临床中应进行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艳英, 李芹, 张旭梅.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40例临床疗效分析. 云南医药, 2014(6):691-693.

[2] 赵淑娜.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5(7):169-170.

[3]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 .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56-58.

[4] 胡锐,朱俊勇,袁吴,等.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1):61.

[5] 王海云, 吴学浙, 邵敬於,等. 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妊娠51例临床分析.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5, 13(4):237-239.

[6] 龙丽霞, 栾桦, 柳肃芬.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五例临床分析.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5, 40(10):697-698.

[7] 彭方亮, 周晓, 毛世华.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40例临床分析. 重庆医学, 2012, 41(12):1189-1190.

[8] 贾海珍.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18例临床诊治体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 8(12):108-109.

[9] 车荣华.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7例临床分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6, 29(3):54-55.

[10] 李宇迪, 常青, 陈诚,等. 42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临床诊治分析. 重庆医学, 2014(15):1854-1856.

[11] 李树来.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12例临床诊治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26):3673-3674.

[12] 李明娥, 马利国, 邵茵,等.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12例临床分析.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0, 41(1):79-80.

[13] 梁宝权, 郑艾, 李春梅. 203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分析.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1, 27(5):391-393.

[14] 胡文东.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10例诊治分析.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 2010, 11(6):542-544.

[15] 张燕科, 吴瑞瑾, 林俊.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治现状.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08, 35(5):370-373.

[16] 马颖, 杨清.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10例临床分析. 中国内镜杂志, 2008, 14(1):97-98.

[17] 张丽芬.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48例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27):108-109.

[18] 蔡仙丽, 王玲君, 顾荣华.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10例诊治分析. 浙江实用医学, 2004, 9(3):182-183.

[收稿日期:2016-10-30]

猜你喜欢

妊娠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放弃不必要的剖宫产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用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
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的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营养健康指导
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其分娩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
剖宫产指征1603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