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教育策略研究
2017-06-01赵静
赵静
摘要:大学四年的教育,是大多数学生走向社会之前的最后受教育阶段,所以,这四年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大学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学生的思想往往会在这个阶段得到启发,各方面的能力也会在学习中迅速提升。抓住大学时期努力学习课内外知识,培养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的能力,对以后踏入社会参加工作等方面都很有帮助。很多学生对音乐方面很有兴趣,也愿意去发展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但是大学内音乐教育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很多高校不能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发展音乐教育,以及不能按照不同的学生的特长来发展音乐教育;师资力量也不够强大;这都大大的阻碍着大学的音乐教育发展。本文通过探讨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以及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大学音乐教育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育策略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7.04.01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4-0055-03
一、大學教育的特征
(一)自主性
大学阶段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非常具有自主性的过程。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大学生活,有些人选择参加社团,通过组织各类活动来提升自己的办事能力;有的人选择投身于学业,专心致志的学习专业内的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有的人选择泡图书馆,将看书的爱好进行到底,通过看书来增强自己的知识面,扩大自己的眼界。不同的人由于选择不同而发展的方向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大学教育的自主性。除了学习方向的自主,学习时间也是自主的。学生有充足的课余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学习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全面发展自己。
(二)深人性
大学不同于初高中,进入大学后,随着专业的细分,知识的深入层次也在加大。大学时期,不同的专业针对的方向不同,甚至就连相同的专业以后也会细分研究方向,所以知识的深入程度有所加大。在很多专业的学习过程中,除了高中时期学过的表面层次的知识,还加入了很多对高中的学习的深入剖析。这个深入的过程就是高中与大学的区别所在,进人大学后,要懂得依据专业的特点改进学习方法,更有针对行,更加深入。
(三)专业性
大学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某些方面的专业人才,大学教育细分专业的过程也体现着这样的目的。细分专业能够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很多学校有上百个不同的专业,有些还是专业大类招生,在学生们进行了一年或半年的大类知识学习之后再细分专业,从而使之后的学习更加专业化。大学的专业性将学生的潜力发掘出来,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学习更加深入的知识。
二、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音乐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改善心情,培养艺术感,舒缓压力等,音乐在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现在的音乐教育,从小学的音乐课学唱儿歌,到初高中的学习各种音律和专业方面的知识,再到大学中音乐作为选修课,都体现出音乐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必要性。
但是,在很多时候,学生对学校内的音乐课程并不感兴趣,他们不喜欢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的学习,对老师的歌唱训练也持否定态度,这使得音乐教育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很多知识走个形式,混个学分,这样的教育不仅是在浪费老师和学生的时间,也在浪费着各种资源。虽然对音乐的兴趣存在着个人的差异,但是大多数学生对音乐的态度还是友好的,只是不认可学校内音乐课程的教育方式。
根据调查显示,许多修读音乐鉴赏类、音乐演唱类、音乐创作类课程的学生,在结课时都表示学到的知识很少,具体原因大致分为三个方面:①课时太少:选修课作为非必修类课程,所占的课时比例相对较小,音乐这种需要花很多时间来赏析、分解、探讨的学科,多数学校的课时安排是远远不够的;②分类太少:音乐的分类教学太笼统:音乐是个范围很广,内容很大,涉及的知识很广泛的学科,首先它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这两个类别,除此之外,又可以分为不同的曲风,也就是音乐所呈现出来的不同风格。如此庞大的学科,是不能够仅仅分为几门课程来教授的;③教学模式不合理:大学中采取的都是大班教育,教师不能顾及到大多数的学生。音乐的教学中,是需要老师的细心指导的,所以它更适合小班教育,而这样的模式在大学中是很难实现的,也就造成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够理想,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了。
三、大学音乐教育的特点
(一)个性化
大学本来就是个充满个性的时期,这当然也包括大学内的音乐教育。在大学阶段,不同的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方向不同,总体趋势大致分为几个方面:流行音乐的演唱、乐器的演奏、通俗音乐的赏析。这三个方面都体现着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在流行音乐演唱方面,除了在课程中会学到一些演唱技巧,学生们还会进行实地演练,在地铁或是人流量大的地方公开演唱,在学校的操场、食堂处演唱,在学校附近的酒吧等地驻唱等;在乐器演奏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会自愿地组织乐队,参加社团等,进行乐队之间的集体演奏表演。
(二)普适性
大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普适性是一直存在的。学校的教育是针对大多数学生而安排的,所以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才是可取的。对于有特殊专长的学生,学校会有针对性的培养,对于一般的学生,学校的培养策略就应该选择更加普遍的大众的策略。普适性的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乐感和艺术感,帮助他们放松学习生活中的紧张和压力。
四、大学音乐教育策略研究
分析了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特点,为了更好的发展大学的音乐教育,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让音乐真正正正的帮助到他们,我们接下来探讨大学音乐教育中策略的研究。
对于大学音乐的教育,为了更好的达到音乐的益处,应当加强这几方面的措施:
(一)加大师资投入
大学时期采取教学模式仍旧是传统的课堂授课,课堂是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重要环境,音乐教学是需要很大的师资投入的,例如需要好的音响,在课堂上赏析名家名曲时保证音质,还需要好的多媒体放映设备,保证课程的有序进行。
另外,教师的质量也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师采用的授课方式不同,效果也是非常不同的。教师也具有很强的个人特色,在安排课程方面,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体系,教学的质量也因此决定。因此,聘请高质量、专业性强的教师人才,对音乐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二)创建高效课堂
虽然大学课堂采用的大班制度的教育模式,但是学生依然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当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充分突出学生主体的重要性,不要一味地讲,而是应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创建以学生为课堂主角的教学模式。例如,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互动,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色,因材施教,为学生制定适合他们的课堂讲课方案;也可以是教师提出创造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对于有些不太专心的同学,教师可以适时地止住,穿插一些课堂小游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带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将他们的注意力带回到课堂。通过这样的一些措施,教师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上的效率,使课程效果在有限的课时内达到最大。
(三)增加课外活动
大学生都是喜欢自由的群体,他们不想拘泥于传统的课堂听讲的模式,因此很多人对于大学音乐课堂不够积极。而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课外的活动,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加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在游戏中学习,比起枯燥的授课,反而更加有效率。
另外,增加课外活动的优点还在于能够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传统的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仅仅在40分钟之内,这样的接触过程不能做到互相足够了解,常见的情况是教师都不能完整地记住每位同学的名字,这样的师生关系显然不利于教育的发展。
增加课外的音乐教育活动,具体的实现方式有以下几种:
1.举办音乐聚会
音乐聚会是非常有意思的音乐活动,在聚会过程中,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各抒己见互相交流,这是一个开放和自由的交流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定期为班里同学举办这样的活动,让他们能够充分地了解,互相之间进行有效地交流,不仅能够提高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还能够使他们在繁重的学习中得到短暂的放松,激励他们更加进取。
2.开展小型音乐演唱会
音乐演唱会是一项非常引人关注,提高学生自信的活动,通过举办小型的音乐演唱会,大家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艺,从而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在音乐课堂中,也可以举办这样的小活动,在课堂上让有意愿的学生放声演唱,请老师对他们作出评价,指出演唱过程中的优缺点,合理的改正,从而更加优秀。这个活动能够有效地带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大学生都是充满活力与激情的,任何时候都想展示自我,想要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这就无形中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大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3.举行音乐赏析会
音乐赏析是学习音乐中很重要的环节,学生不能只会听音乐,还应该学会赏析动听的音乐背后的乐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组织音乐赏析会,挑选学生喜欢的经典音乐,分析它们的旋律、节奏、演唱手法、表演技巧等,在分析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学习,学习的效果也就自然很好。在赏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再根據学生的言论,指出其中值得讨论的方向,大家再有序讨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是教师,而是一位引导者,学生依然是整个赏析活动的主体。
五、结语
大学阶段的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艺术的一项门类,音乐的种类丰富,内容全面,在学生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很重要,它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缓解各方面的压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个人的情操。有效地促进大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是每个高校都不容忽视的,通过本文的探讨,笔者认为只有提高课堂的效率,增加课时的安排,加大音乐教育的师资投入,积极带领学生们开展课余活动,在游戏中学习,让学习变得生动,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音乐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