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沙生药用植物综合价值初步研究

2017-06-01刘小芬丁志山陈舒婷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福州35012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6期
关键词:药用植物福建因子

刘小芬 丁志山 陈舒婷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药物研究

福建沙生药用植物综合价值初步研究

刘小芬 丁志山 陈舒婷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目的:筛选沙生药用植物资源综合价值量化评价因子并对其赋值,形成可操作的量化评价体系。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百分制评价法、心理物理学法。结果:形成3个一级评价因子,20个二级评价因子的综合价值量化评价体系模型;36种福建本土沙生药用植物资源综合价值以百分制评分,得分最高为单叶蔓荆(81分),得分最低为拟漆姑(33分),平均得分56分。结论:本量化评价体系模型合理可行,可用于沙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综合价值量化评价。

福建沙生;药用植物;综合价值;量化评价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其中砂质海岸与海滩约为565km,占18.5%。海岸沙生植被分布自闽江口以南沿海地区、海岛及长乐至东山沿海岸段,最南端经诏安的铁炉岗滨海与广东的海岸沙生植被相连[1],包括天然沙生植物与逸生药用植物。天然沙生植物中具有药用记载的资源物种,称为沙生药用植物。这些本土药用种质资源具有传统的中草药利用价值,兼具防风固沙生态效益,当中又不乏优质的观叶、观花、观果等观赏资源,综合药用、生态与景观三大功能,筛选优质的沿海防护林组成物种,特别是本土的、天然的药用植物资源的应用,将形成沿海防护林的一大特色。

目前有关植物综合价值评价方面的研究,多见于园林绿化植物或野生资源观赏及衍生价值的综合评价[2-6]。沙生药用植物作为砂质海岸的特殊植被,兼具药用、生态与景观三大功能,但其综合价值评价迄今仍属空白。研究提出建立沙生药用植物综合价值的量化评价体系模型,首先进行模型评价因子的筛选与赋值,并对福建省36种砂质海岸本土沙生药用植物进行评价,为福建省乃至我国砂质海岸带绿化建设的群落配置与物种多元化提供基础的应用体系。

1 仪器

MacBook Air(Apple Inc.);SHARP XG-MX460A投影仪(夏普中国); Keynote 自制演示文稿。

2 方法与结果

2.1 评价因子适用主体 在对福建省滨海首期11个县市的部分砂质海岸进行实地考察基础上(另文报道),整理得36种天然沙生药用植物,列为量化评价对象,详见表1。各物种的生物学特征由多组实地拍摄的照片组成(含物种自然生境的地理信息(GPS定位)),照片体现生境特点、生长期特征、观赏部分、传统入药部位等各方面的综合信息,其中生活型、生境与生态功能、观赏部位、入药部位等4项与量化评价直接关系的内容整理见表1。

表1 福建省滨海天然沙生药用植物资源

2.2 评价因子筛选 除了砂质海岸植被本身具有的防风固沙之生态功能,与植物的观赏价值外,沙生药用植物的特殊性体现在其药用价值上。考察沙生药用植物的综合价值,从药用价值的合理开发利用出发,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基础上,结合沙滩海岸观赏价值,选择生态效益、药用应用、观赏价值等三个一级评价因素。一级评价因素以下细分二级评价因子,筛选依据分析如下。

2.2.1 生态价值相关因子筛选 植物生活型、生物学特性(包括特殊生物学特性)是发挥生态效益的主要因素。一方面,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生活型是植物群落配置的首要考虑因素。另一方面,沙滩作为植物体特殊的生境,沙生植物天然具有适应环境的生物学特性。低矮的植株,强大的根系如露兜树具水生根,蔓延性的藤茎节如单叶蔓荆具极强的匐蔓性,具有发达的不定根等生物学特性,是其防风固沙生态效益的生物学基础,亦应作为评价其综合利用价值的主要因素之一。

2.2.2 药用价值相关因子筛选 药用价值与药用植物的入药部位、药材使用率、药用产量、药材价格等因素相关。入药部位与沙生药用植物的生态利用价值关系密切。全草入药、根类及根茎类入药的资源,则其采收时,其生态价值也归于零;而地上部分入药,特别是果种入药,其根系终生保存,故防风固沙生态价值终生存在,其花果期的观赏价值也高,故以花、果入药为佳。是否为中药来源植物与特色常用草药,以药典收载为参考依据,中药来源植物则其入方率与药材使用率高,销售量大;特色常用草药亦是使用率高的一类。使用率间接影响药材的价格与成本。药材产量高低直接影响药材的经济价值。而价格、成本高低影响药农的积极性。

2.2.3 观赏价值相关因子筛选 野生观赏植物因种类繁多,习性、观赏部位及特点、园林功能和用途等差异较大,很难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大多根据个人喜好而定。植物的观赏价值包括狭义的植物体形态观赏特性,与广义的观赏特性即人文性。形态观赏特性,体现在株形、植物各部形态、气味,人文性则体现在寓意、不良特性等方面[1-3]。沙生植物的观赏性状选择,依然强调植物生物学特性与特殊生境的一致性。与沙滩生境较大的生物学色彩差异,与海、天、沙滩的色彩协调性,是沙生植物观赏性状的要求因素。具体体现在株形、叶、花、果实、气味等几个方面。株形方面:与生活型相关,考虑到其生态环境与生态效益,以低矮、匐蔓性为要求。叶方面:包括叶形、叶色、叶大小、叶质地等,以叶形奇特、叶色非常规色、叶大或碎小、叶质地肥厚等为佳。花方面:包括花形、花色、花大小、花附属物等,以花形奇特、花色鲜艳如大红大紫等、花大或成花序、花具特殊形态附属物等为佳。果种方面:包括果种大小、果种颜色、果种形状等,以果种大、果色鲜艳、果形奇特等为佳。气味方面:在正常嗅觉喜好范围内,越浓郁则在开阔的沙滩或沙岸越能持久传送。

2.3 量化评价体系模型 根据“2.2”项内容筛选出的一级与二级评价因子,根据层次分析法[7]建立沙生药用植物综合价值评价因子体系模型如图1所示,20个二级评价因子采用5分制5档内容描述,详见表2。

表2 沙生药用植物综合价值量化评价体系二级评价因子赋分内容与分值

续表2 表2 沙生药用植物综合价值量化评价体系二级评价因子赋分内容与分值

2.4 沙生药用植物综合价值评定

2.4.1 评价专家组组成 由从事中草药种质研究、中草药栽培、中草药销售、园林景观设置、林业研究等相关研究人员20名对上述分级因子进行评定。

2.4.2 评定方法 采用心理物理学法[8]对2.1项中36种目标物种的实地考察拍摄照片进行室内评定。评定之前发放表1材料,供评定专家参考。评定过程采用幻灯放映法,讲解目标资源的功能诉求,对36种目标资源照片顺序播放,播放时间每张照片20s。为了使评定得到有效的反应,采用二次重复播放的方法。第一次播放让评定者浏览所有的植物图片,并配以植物科属、名称、主要生态功能、特殊性状如气味等图片无法展示的性状描述、药用部位与简单药用价值的介绍。通过第一次播放及解说,让评定者对本评价体系的功能及对所有物种样本有整体了解,第二次播放时,评定者结合图1、表2中的评价因子对36种目标物种进行综合价值打分,总分100分,取20位评定专家平均分值。结果见表3。

表3 福建滨海天然沙生药用植物综合价值量化分值表

3 结论

本研究讨论并建立了福建沙生药用植物综合价值量化评价体系模型,包括生态效益、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等3个一级评价因子和20个二级评价因子,涵盖了沙生药用植物在砂质海岸群落物种配置中的必要因素。在此评价模型中,以百分制计,36种沙生药用植物综合价值最高为单叶蔓荆(81分),最低为拟漆姑(33分),平均得分为56分,综合价值属中等水平。

本次评定结果显示部分野生天然药用植物具备优良的综合利用价值,最为明显的是单叶蔓荆。其果实为中药蔓荆子的主要来源,在生态效益、药用价值与观赏价值中均具有出色的表现,是福建省砂质海岸常见的资源物种[9-11],具备深入探讨其综合利用价值的优势。

本次量化评分标准采用百分制绝对值,初步测评了福建省36种本土沙生药用植物的综合价值。此方法简单可行,操作性强。但同时,基于不同目的的植物群落种质资源配置,要求对某一方面的利用价值进行侧重评价时,则需要考虑相关评价因子的权重设置,此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1]福建省海岸带和滩涂资源综合调查编委会.福建省海岸带和滩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书[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33.

[2]吴晓星,刘凤栾,房义福,等.36种欧美观赏海棠品种(种)应用价值的综合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1):62-65.

[3]龚建英,王华新,龙定建,等.石槲观赏植物观赏利用价值综合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15 (20):19-25.

[4]魏育钢,蓝登明,李钢铁.内蒙古贺兰山野生花灌木资源观赏及潜在开发利用价值评价[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5,41(4):13-17.

[5]吴燕燕,白岳峰,林夏斌,等.武夷山地区观赏荷花品种引种价值综合评价[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6,36(2):106-113.

[6]王忠红,关志化,陈双臣.野生葱属植物观赏价值评价及其应用[J].南方农业学报,2016,47(8):1349-1355.

[7]赵焕臣,许树柏,和金生.层次分析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51-59.

[8]王雁,陈鑫峰.心理物理学方法在国外森林景观评价中的应用[J].林业科学,1999,35(5):110-117.

[9]刘小芬,杨成梓,黄泽豪.闽产蔓荆子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医学报, 2011,26(1):122-125.

[10]刘小芬,杨成梓,王河山.福建野生单叶蔓荆子挥发油的气相-质谱研究[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21(3): 46-48.

[11]刘小芬,杨成梓,黄泽豪,等.福建野生单叶蔓荆子总黄酮与蔓荆子黄素含量分析[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2,31(3):32-35.

Filtering and Assigning Evaluation Factors of Sandy Officinal Plant

LIU Xiaofen DING Zhishan CHEN Shuting

College of Pharmacy,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zhou 350122,China

Objective To form a estimated symtem based on filtering and assigning the evaluation factors of the sandy officinal plants in Fujian province. Method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hundred grade system, psychophysical method. Results Builded a estimated symtem include 3 factors on Level One and 20 factors on Level Two of the sandy officinal plants in Fujian province; The highest score was 81 ofVitexrotundifoliaand the lowest score wasSpergulariamarinaamong the 36 species which average score was 56 with hundred grade system. Conclution The estimated symtem is practiceable to evaluate the comprehensive value of sandy officinal plants.

Psammophyte;Officinal Plant;Comprehensive Value;Quantify Evaluate

中医药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700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J01351);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管课题(X2013011)。

刘小芬(1977-),女,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草药种质资源鉴定与品质评价。E-mail:rc23@163.com

R284

A

1007-8517(2017)06-0011-05

2016-12-05 编辑:穆丽华)

猜你喜欢

药用植物福建因子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CRISPR/Cas9技术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那个梦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福建艺术战“疫”
影响因子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沉香鉴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