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痤汤”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痤疮68例疗效观察

2017-06-01任建兵牛彦红甘肃省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甘肃张掖73400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6期
关键词:熏蒸痤疮皮损

任建兵 牛彦红甘肃省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甘肃 张掖 734000

“消痤汤”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痤疮68例疗效观察

任建兵 牛彦红
甘肃省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甘肃 张掖 734000

目的:观察“消痤汤”配合面部中药熏蒸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以“消痤汤”配合面部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给予内服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痤汤”配合面部中药熏蒸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寻常性痤疮;消痤汤;中药熏蒸;疗效观察

寻常性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发病率为70%~87%[1],具有一定的损容性,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产生较大影响。西医学并无根治方法,主要是通过一些外用药物及口服抗生素、雌激素、糖皮质激素、维A酸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但此类药物副作用大,疗效不佳,患者接受度较低。中医多从肺经风热、脾胃湿热、痰湿瘀滞辨证分型治疗,从肾论治者较少。由于本病易反复发作、顽固难愈,单一治疗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在临床上从肾论治该病,应用“消痤汤”与面部中药熏蒸外治方相结合,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门诊痤疮患者136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68例,男性24例,女性44例;年龄14~28岁,平均年龄(20.3±7.8)岁;病程1~12个月,平均病程(6.2±5.8)个月。对照组68例,男性22例,女性46例;年龄15~27岁,平均年龄(19.5±7.1)岁;病程1~11个月,平均病程(5.9±5.7)个月。两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1]根据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4修订版)制定。①好发于青年男女;②皮疹为散在性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等。③好发部位:颜面、前胸及背部等。临床上根据痤疮皮损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痤疮分为3度和4级:轻度(Ⅰ级):仅有粉刺;中度(Ⅱ级):炎性丘疹;中度(Ⅲ)级:脓疱;重度(Ⅳ级):结节性、囊肿性或混合型痤疮。

1.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2]根据《中医外科学》制定。肺经风热证:丘疹色红,或有痒痛,或有脓疱;伴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脾胃湿热证:颜面、胸背部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伴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痰湿瘀滞证:皮疹颜色暗红,以结节、脓肿、囊肿、疤痕为主,或见窦道,经久难愈;伴纳呆腹胀;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维胺酯胶囊(锦州九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962)25mg,口服, 3次/d,疗程4周;罗红霉素胶囊(吉林省九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0970206)0.15g,口服, 2次/d,疗程4周。

1.3.2 治疗组 以“消痤汤”为基础方加减。方药组成:女贞子20g,旱莲草20g,知母12g,黄柏12g,生地15g,鱼腥草20g,蒲公英15g,连翘15g,丹参25g,炙甘草6g。中医辨证分型加减:肺经风热证加桑白皮10g,黄芩10g,枇杷叶15g;脾胃湿热证加黄连10g,山栀子10g;痰湿瘀滞证加半夏10g,贝母15g,桃仁10g。用法:每日1剂,水煎300~400mL,分早晚2次服用,每周5剂,连续治疗4周。治疗组同时采用HYZ-IC面部熏蒸治疗仪(安阳市翔宇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额定输入功率W为:1600W±15%。患者清洁面部后仰卧于治疗床上,用眼罩遮盖双眼,面部与治疗仪喷口距离保持约25cm,治疗过程中根据皮肤反应和患者的耐受度适当调整强度。面部熏蒸时间一般为30min,隔日1次,连续治疗4周。面部中药熏蒸治疗方,组方:金银花15g,菊花10g,枇杷叶15g,天花粉15g,皂角刺10g,大黄10g,杏仁10g。

1.4 疗效标准[3]痊愈:皮损全部消退,或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班,或粟粒大小隐性瘢痕;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无新发皮损出现;有效:未见新发皮损,原发皮损面积缩小;无效:连续服药治疗4周以上,仍有新发皮损出现。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痤疮又称青春痘、暗疮,中医称之为面疮、酒刺等。其临床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中医理论认为[3],痤疮与肺、脾、肾有关,由于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复受风邪,熏蒸面部而发;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助湿化热,湿热互结,上蒸颜面而致;脾气不足,运化失常,湿浊内停,郁久化热,热灼津液,煎炼成痰,湿热瘀痰凝滞肌肤而发;且与先天素体肾之阴阳平衡失调,肾阴不足,相火天癸过旺有密切联系。西医学认为[4],痤疮主要是由于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引起的。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阻塞怫然作色怫,皮脂排除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此外化妆品使用不当造成毛囊的堵塞,精神因素所造成的内分泌紊乱,烟、酒及辛辣食物的刺激,食入过多的糖、脂肪、药物性雄激素等均可成为加重或促发因素。研究发现[3],肾气与现代生理关系更为密切,认为中医肾的本质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相似。天癸与现代医学中腺垂体所分泌的6种生物活性物质及激素的功能相类似[5]。“消痤汤”中女贞子、旱莲草补肾养肝,调摄冲任为君药;知母、黄柏滋肾阴、泻肾火为臣药;鱼腥草、蒲公英、连翘清热解毒利湿为佐药;生地、丹参凉血活血祛瘀为使药。痤疮从肾论治,不仅可以调补肝肾,调摄冲任,还可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进而从根本上治疗痤疮[6]。

中药熏蒸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熏蒸机体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法。中药熏蒸疗法,作用确切,可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本研究中药熏蒸方药中金银花、菊花可清热解毒、凉散风热,枇杷叶可清肺止咳、和胃降逆,皂角刺具有拔毒祛风、消肿排脓作用,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天花粉具有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的功效,杏仁含丰富蛋白质、植物脂肪,有润燥补肺滋养肌肤的作用[7]。全方配伍有清热解毒,通络散结之功效。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消痤汤”从肾论治,为治本之法;面部中药熏蒸为外治治标之法,且作用迅速,中药内服和外用相结合,二者发挥协同作用,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车敦发.中国痤疮临床指南(2014修订版)[J].临床皮肤科杂,2015,44(1):52-57.

[2]李日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07-208.

[3]任建兵.中医从肾论治痤疮93例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7):44-47.

[4]夏毓.中医辨证论治配合红蓝光治疗寻常性痤疮90例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杂志, 2014,28(11):44-45.

[5]任永振.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痤疮98例临床观察[J].国医论坛,2013,28(5):39-40.

[6]许鸿佳.中医药治疗痤疮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2,27(3):104-105.

[7]肖超霞.杏仁的功能性及其药理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2011,11(5):71-72.

任建兵(1979-),男,汉族,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临床。E-mail:1138342569@qq.com

R275.9

A

1007-8517(2017)06-0101-02

2017-01-18 编辑:程鹏飞)

猜你喜欢

熏蒸痤疮皮损
30%浓过氧化氢溶液外涂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半边皮损自身对照临床观察和机制研究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网状Meta分析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129例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熏艾草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和TLR7/9通路表达的研究
艾叶熏蒸治疗肌紧张性偏头痛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严重痤疮?
常常摸脸会长痤疮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