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勉履职 合力共建兴宁特色宜居乡村
2017-05-31刘耀清
刘耀清
兴宁市委、市政府对建设宜居城乡和美丽兴宁高度重视和关心。我作为党校教师,挂职于村任“第一书记”,借此机会,我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就如何建设宜居乡村,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宜居乡村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在怀念乡村,做着还乡的梦。”作家王安忆的这句经典话语曾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共鸣。乡村,让一座城市变得更美丽。宜居乡村,也叫美丽乡村,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景秀、村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让全体农民过上体面和有尊严的品质生活,不断提升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水平。
二、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面貌大为改观
注重加强镇村规划建设,制订城乡规划管理暂行规定,完成17个建制镇和442个村庄的建设规划,科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抓好永和、龙田两个美丽镇,石马、径南两个生态特色镇,以及福兴五里村、新陂上长岭村、石马新群村、坭陂柑子村和合湖村连片区域等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抓好石马、龙田、新陂、径南等四个美丽乡村试点镇建设,打造了一大批美丽乡村典范。罗浮镇入选全国重点镇,径南镇星耀村、龙田镇鸡公桥村和龙盘村等8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我市被评为“中国围龙屋之乡”、“中国花灯之乡”称号。市财政给予全市495个村(社区)每个村(社区)拨给5万元补助,全面实施“一村一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打造集政策宣传、文化活动、健身休闲于一体的农村基层宣传文化阵地,项目成功入选第一批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建成了梅州各县(市)中首个Ⅱ级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完成“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垃圾站点建设,建立了“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机制。
三、当前我市宜居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农村规划管理严重滞后,普遍存在“有新房、无新村”的情况,农村脏乱差、违章建筑、“乱占、乱卖、乱租”土地等现象仍然存在,在统筹城乡发展上仍有差距。2.农村生产生活垃圾集中处理长效机制尚未全面建立。3.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匮乏,一些偏远山村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仍然较差。4.农村生态文明意识依然淡薄。不少农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不足,在生产生活中随意污染环境,特别是畜禽养殖、偷开滥采、森林火灾、生活垃圾、燃烧稻秆等造成的生态破坏,一直较为普遍。
以上是我市在创建宜居乡村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四、在建设宜居乡村中,作为基层支部书记应如何发挥作用
建设宜居乡村,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需要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需要规划引领、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作为农村支部书记,身处基层第一线,是基层各项建设的“领头雁”,是建设宜居乡村的重要力量,推进住有所居、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的工作,关键要靠基层落实,根本在于发挥各位基层支部书记的引领作用,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持宜居乡村建设,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形成上下齐抓共管、大家协力共建的良好局面。
1.立足基层,充分认识建设宜居乡村的重要意义。建设宜居乡村,事关农民安居乐业,事关农业可持续发展,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是推进我市“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贯彻群众路线的具体行动。因此,我们要从战略高度看待宜居乡村建设,充分认识建设宜居乡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效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凝心聚力加快宜居乡村建设步伐。
2.立足本职,突出重点抓好宜居乡村的具体工作。当前,我市正把建设宜居城乡作为推动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全力加快南部新城和美丽乡村建设,这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的复杂工程,涉及的范围广、战线长,项目多、压力大,时间紧、任务重,作为农村基层支部书记要善于抓重点、破难点,密切配合、大力支持、主动参与到宜居乡村建设中来,当好“主人翁”和“带头人”。
一要抓好农民规范建房。要认真实施村庄整治规划,严格执行《梅州市规范农村建房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实行农村建房规划审批制度,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落实监管责任,严肃查处违章建房;引导农民参照设计图集建房和集中连片建房,尽量利用低丘缓坡地、老旧房屋地进行规划,少占或不占用水田。
二要抓好农村环境卫生。要以梅州创建国家模范环保城市和我市创建省卫生城市、省文明城市为契机,扎实开展卫生村、文明村建设,深入推进“六乱”整治,建立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的收运机制,大力推进农村“五改”(改圈、改厕、改厨、改水、改路),全面优化人居环境。
三要抓好农村生态建设。大力实施新一轮绿化广东和绿满梅州大行动,扎实推进碳汇林、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美化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广泛发动群众植树造林,并坚持育管并重,进一步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严防森林火灾发生,打造绿色生态屏障。
四要抓好配套基础设施。完善“一村一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建立运行管理机制,打造基层集宣传、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农村教育、医疗、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方面的设施完善,不断夯实农村宜业宜居基础。
五要抓好服务平台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村级便民服务站,提高服务群众水平,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要扎实推动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加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矛盾纠纷,为“三农”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六要抓好农民增收工作。要围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坚持市场导向和资源禀赋相结合,在抓好粮食高产创建项目的基础上,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因地制宜发展精致高效农业,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四大新型经营主体。同时,要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农民就业创业,扎实抓好扶贫开发,全面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建设宜居乡村,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在思想上更统一、认识上更提高、行动上更迅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脚踏实地的作风,只爭朝夕的精神,扎实有效的举措,合力推进宜居乡村建设,为加快兴宁振兴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