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走出去”战略中的音译现象及其对策探析

2017-05-31雷伍峰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文化氛围中国文化走出去

【摘要】中国国家地位日渐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中国文化不断地影响着世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制定和实施,使得音译成为中国文化和国际文化交流中一个最简单,却也情况最复杂的一个翻译现象。本文分析“走出去”战略实行过程中音译行为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为音译在辅助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提出一个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国文化 音译选词 社会效应 文化氛围

音译 (Transliteration),即用译入语(target language)中发音近似于译出语(source language)的词汇,直接表述原文意思翻译的一种语言行为。其以简便并为受众所接受的方式,在互联网爆发的时代发挥重要作用。国际商业交流日益加强,音译为商品在国际打开市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好的音译不仅能够带动商品的快速推广,同时也为商业行为带来巨大财富,更重要的是,对于实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中国来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音译行为现状分析

1.商业行为的快速发展,新产品不断地推出,老产品的更新换代都带来名称上的新情况出现。为了能够使自己的产品走向国际,商家在产品命名的时候总会选择既符合中国消费者欣赏,也能够方便外国消费者记住的的名称。例如最近几年国内异军突起的手机厂商,如小米,如果在海外销售过程中将其产品商标翻译为:millet,可能显得平淡无奇,只是一种粮食的名字而已,但直接用其汉语拼音“xiaomi”来表达,则显得与众不同,加上中国文化热的大环境背景,使得小米公司的营销策略非常成功,其终端产品已经开拓了广大的海外市场,成为中国制造新的带名字:便宜实惠,质量保证。小米公司的成功,也带动了更多国内移动手机厂家走出去,例如魅族(Meizu)、华为(Huawei)等等。

2.中国文化现象在不断影响着世界,中国影响力在不断的提高。在中国出现的一些社会现象被带到国外,使外国人也在接受中国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如中国女性对于黄金饰品以及对贵金属投资的钟爱,以及中国女性在海外巨额消费所带来的商业冲击,使得“大妈”一词,成为中国新时代女性的代名词。为了避免对不同年龄段女性不同的称谓,人们统一将热爱购买黄金,热爱广场舞的中国女性用“Dama”来称呼。而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称呼随着国际交往的互动,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成为中国“富有、有购买力、精力充沛中老年”的专用称谓名词。

3.中国国家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文化不断走出去,并且不断被本土化,使得外国语言不断得到补充。在互联网下的一些新文化现象也随之传播出去,而在本地化过程中,因为没有相对应的词汇用以表达,往往借助汉语言中的拼音来代替,例如“土豪”,这句在中国2014年广为流传的口头语,在翻译成外文时没有相对应的词汇,故而被一些人翻译为“tuhao”。其中文本意为“有钱,富有”,虽然在英语语言学角度来看,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其简单的使用,形成特定的名词,赋予了全新意思,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形成意思独特的表达式。

二、对于音译行为现状的解决对策

1.以现有的音译理论来指导“走出去”战略中存的在音译。相比较传统的翻译理论,直译和意译一直被理论工作人员钟爱,而对于音译则寥寥无几,但是,通过研究和吸收传统的翻译理论,将其有益和积极的元素引入到音译行为中来,也未尝不可。中国文化博大精神,语言文字优美,中国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元素丰富多彩。除了运用翻译方面的理论,其他有关于文学创作的理论,也可以拿来作为音译的参考,将那些民族的、特色的中国文化介绍给国外读者,展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理论研究成果,指导音译行为,成为指导音译行为的理论依据。在这些外来的翻译理论中,拿来指导音译除上文所提到的几个原则之外,目前最被翻译理论界推崇的为“接受美学”理论。把“接受美学”理论引入到翻译领域是对翻译主体论的一个突破,是打破了以翻译人员为翻译活动中心的否定,以读者为最终归宿,就要求在音译实践中,对于目标语言的选择,能够被目标受众所接受,所以,在中国文化的外译时,就应该积极考虑受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度、接受度。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将符合中外文化共同审美标准的语言进行直译或音译,而将独具民族特色或不符合目标语言受众对的部分进行音译,灵活处理,避免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元素损失。

3.国家层面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甚至上升到法律层面来引导和要求汉语外译中存在的音译选词。国家应主动出台相应的音译选词标准,除遵循拼音方案外,国家还应该实行音译外翻的标准化建设,使音译行为有标准可依。加强对音译行为的研究,提高翻译人员的文化素养和美学涵养,在进行音译过程中,能够将反映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语言,通过音译完美的呈献给国外受众。

三、在中国“走出去”战略实行过程中,音译所应担当的角色

1.音译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桥梁。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语言传播手段,采用音译,能够在担负中国文化符号同时,肩负起中国文化与国际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桥梁作用,这种交流是互通的,既可以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融入到国际文化中,成为他国文化中代表中国特色的文化语言,丰富他国语言构成,也可以是他国语言通过音译形式利用汉语词汇表达,使原本没有的关联意义的汉语重新组合,赋予其新意,使之能够成为架起彼此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随着中国文化走出战略实施和深入,中国软实力不断加强,国际地位提高和影响力增强,国际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如雨后春笋兴起,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方式的补充,音译现象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并成为翻译学科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其容易为各类人群所掌握,简单易懂,成为彼此文化交流最简捷的一种手段,在某些场合,甚至替代对应意义词汇,完成交际目的。

2.音译应为文化走出去提供语言保证。音译是一种双向行为,音译选词,既是受众人群可以接受的词汇,也是能够明白传达中国文化精髓的词汇,创造新词,既有新意,又不超出目标人群接受范围。音译选词,不仅是新创造目标语言的一个过程,同样也可以是赋予目标语言既存词汇新意,而在对这类词汇选择时,根据基于语言美学的角度,选择积极向上的,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的词汇。在目标语言中没有相对应的发音词汇时,则采取创造新词的手法来达到交际目的,这也是当今音译行为最为流行的方式。新词汇的创造不仅可以标新立异,独立代表具有特色中国文化,同时也丰富语言的词汇量。音译选词,应尽量短小精悍,容易被人接受,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文化的传播,比如道家文化所推崇的“阴阳(Yin-Yang)和谐”,在创造出来伊始,特指阴阳文化,而随着人们对物质世界及精神世界的不断探索,又赋予Yin-Yang一词新的含义,指事物有两个对立面,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由此可见,音译选择的词汇,也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保留其原意基础上,词义不断发展和扩充,形成目标语言的固有词汇。

3.音译可为文化走出去战略指明正确方向。翻译研究与实践人员应主动担负起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责任,选择能够既代表中国特色,又兼具表达文化符号的目标语词汇,指导中国文化走出去正确方向。中国文化走出去,既要反应中国特色,又要能够代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正确的翻译不仅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语言保证,同时也应是质量保证。

四、结语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是主动融入到世界文化中的重要的举措,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必然之路,是中国日渐崛起,影响世界,并为世界文化发展和传承做出最大的贡献。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形成具有自己特色文化现象,就需要不断地用语言形式呈现给整个世界,在此过程中,翻译工作者,尤其是国内的语言工作者应担负起时代使命,采用多种形式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融合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雷伍峰.中英文音译现状研究及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

[2]雷伍峰.音译选词策略及其美学考量[J].飞天,2011(12).

[5]王雅坤,耿兆輝.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J].河北学刊,2013(03).

[6]萧盈盈.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01).

*本文受汉中科技局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3hzzx-19。

猜你喜欢

文化氛围中国文化走出去
文化经济思维下的艺术理念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