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感悟 生活
2017-05-31詹耀平
詹耀平
【摘要】本文主要指导学生如何写作,希望学生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生活;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学生写系列作文,培养学生快速成文能力;教会学生“悟”的能力,在生活和作文之间建立“悟”的桥梁。通过作文教学实践,摸索出一些教学思路,总结一些成功经验。
【关键词】作文 指导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93-01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级教师王荣生说:“写作是用以满足实际需要的书面表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植科学理性精神。……”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很大的弊端,重视“怎样写”,忽视“写什么”,学生越写越无话可说,教师越教效果越差,是作文的教学陷入困境,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经过一个学期的作文教学实践,逐步摸索出一些教学思路,在这里与各位同仁探讨一下。
一、指导学生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生活
学生为什么在作文中无话可说呢?关键在于“言之无物”,信中没有任何材料,凭空想象,难以下笔成文。因此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就要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生活,并提出明确的要求。观察生活不仅要具体细致,还要抓住特征,不但能掌握所观察的人和事,还要通过现象抓住本质,挖掘其思想内涵。开始时,规定观察对象,如父母亲、老师、同学等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观察他们的外貌、动作、语言,揣摩他们的内心活动,把握他们的性格特点。在实践中教会学生确定观察的立足点,选择观察的角度,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联想想象,怎样抓住特点,而后写成观察日记和随笔。待学生掌握了一般的观察要领后,逐步要求他们从一事物过渡到对多事物的观察,培养学生综合的观察能力。要求他们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范围的同一性质的人物和事件。例如:我國体育健儿孙杨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为我国争了光,针对这个事例,我知道学生写了《在成功的背后》、《勤奋刻苦结硕果》、《记一个刻苦勤奋的人》等文章,都写得较为成功。
我认为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辨是非,懂得美与丑,善与恶……等辩证统一关系,这是指导学生写一篇成功作文的前提条件。
二、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学生写系列作文,培养学生快速成文能力
特级教师余映潮说:“在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作文的不同环节进行细致的指导。”很多学生常常感到“言之无物”,这并不是说他们心理没有储存资料,而是说他们没有将这些资料进行归纳,写成文章。一位成功的语文教师就是要将储存在学生心理的材料,加工成文,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是这样的:教学生写系列作文,如《同学系列》、《亲人系列》、《教师系列》、《朋友系列》、《常人小传》等,这些系列作文都是紧扣学生的实际而定的。同学、亲人、朋友、老师,这些人都是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人物,写起来就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我在班上也搞了一项实验,让学生以周记的形式写系列作文,每周完成两篇短文。第一周让学生写《老师系列》,第二周写《同学系列》,第三周写《班干部系列》,第四周写《学校大事系列》……,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明显提高了。每周两篇周记只是训练的第一步,这时候,还有部分学生被动写作文(自己不想写,在老师的强制要求下写作)。第二个步骤,就是要学生养成写作习惯,每天要求学生写150—300字的写作训练,即“每日一作文”,这并没有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是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开始时,教师出题目写,渐渐地,有学生自己写,老师每周抽查一次。“每日一作文”使学生获益匪浅,他们的审题,构思能力逐步提高了,而且,写作的速度也明显加快了,过去写一篇800字文章要80分钟,现在只要50分钟就可以了。
三、教会学生“悟”的能力,在生活和作文之间建立“悟”的桥梁
“悟”的意思就是理解、领悟,一位教师只有教会学生“悟”的能力,才会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迅速提高。“悟”是作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它要求教师要具备较好的文学素养和理论水平。关于这一点,我的做法是这样的:首先教学生学习别人的“悟”,中学语文里的许多优秀作品,如张承志的《汉家寨》,汪曾祺的《跑警报》,朱自清的《背影》,都是坐着呕心沥血的创作,都是作者感悟生活的结晶。读他们的作品仿佛自己身临其境,这就是他们对生活的独特“悟”的结果。像《背影》这篇语言平实的散文为什么如此感人呢?原因是它朴实的语言里凝聚着一位父亲对儿子深层的“爱”。我指导学生读这些优秀作品,理解作品的内涵,要求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作文如果离开生活,就没有生命力。但是,单纯学别人“悟”的能力是不够的,这时候就要老师如何教学生“悟”生活……,我叫学生“悟”的第二个步骤是开一些别开生面的讨论会,讨论社会的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如一个学校食堂发生这样一件事:一位学生买菜时,发现菜汤里有一只苍蝇,他非常气愤,但他没有跟炊事员吵架,而是把这碗汤倒掉……,事后,很多同学骂他是“懦夫”,是“胆小鬼”,针对这件事,我在班上组织学生讨论。我出一道题:“他真的是一个懦夫吗?”学生们积极发言,针锋相对,据理力争……,讨论会结束,我让学生写一篇作文,绝大多数同学写得很好,见解独特、新颖。所以,我认为生活是学生协作的源泉,只有教会学生“悟”生活,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
[2]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