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出表达的精彩
2017-05-31郑智
郑智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不仅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也同样至关重要。提高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效果成为新课程改革以来重要的内容,上好口语交际课是训练学生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陶行知思想在指导语文口语交际课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口语交际训练 陶行知思想 关注目标达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02-02
一、现状分析
教育部制定的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部分指:“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而要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口语交际教学是关键。”笔者所教的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语言和思维高度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儿童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和表现欲望,他们渴望口头表达,也非常乐意表达,他们已经有了一定量的语言文字的积累,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意识地开始区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他们在口语交际能力上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怎么样评价口语交际课,如何准确的确定好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目标,怎样避免学生在口语交际课忽略话题内容而关注说话要点等问题一直萦绕在心头。
二、几点尝试
1.明晰目标,切中要点
在《语文教学参考用书》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是: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者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这是以本册书为整体确立的目标,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预设目标,
结合口语交际课的一般训练目标,我们在三年级下学期的口语交际课上每一课的训练点还可以进行细致划分,关注的重点不同,我们在预设目标时就会有的放矢,有所偏重。
2.融入生活,贯通课堂内外
口语交际教学的具体建议中也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过程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的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不是三个割裂开来的不同个体,“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陶行知先生强调“行是知之始。”用行动求知,行动是获取知识的来源。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这不仅要求儿童在课堂上实践起来,也要求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同样能有所行动。陶行知先生也说:“知识不是从玄想中跳出来的,必得在大自然里去追求。”[1]
3.训练拓展,预设“美丽”
陶行知先生提出“六大解放”,他倡导的解放大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宣扬了一个民主开放的教育理想。[2]事实上这样的打开式的教学思想,在口语交际课上同样适用。
在教学“聊聊春节”这一主题时,课前和很多老师安排的准备一样请学生自由回去搜集资料,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春节资料。在预习准备时,笔者尝试让学生自己去划分一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春节的传说故事、名称的由来、不同地区的庆祝方式,传统习俗、饮食习俗、环境布置等,再将这样的内容进行细化,如春节期间北方的饮食习俗和南方的饮食习俗,典型地区的春节庆祝方式,学生们在做预习的时候会更有针对性,也更加明确怎样筛选和选取,同时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将班级的学生进行分小组准备,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分工和任务就会更加清楚自己要交流的内容以及在准备时的互相帮助和互相点评。这样的口语交际课应当是将可让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充分解放思想和行动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的观点。[2]
三、反思
陶行知思想雖然没有细致指导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的每一步行动,但是其中所蕴含的深意却是值得思考和审视的,当然在这样的实践探索中还存在不足,如三年级下学期的口语交际课如何贯连上下,体现目标达成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口语交际课的训练方式是否只能局限在班级内、小组内?口语交际课堂如何客观评价?学生自评、老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可否有效融合?能够有效执行?如何提高倾听能力,将听说有效结合?在行进道路上问题一直都在,而路也一直都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628.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