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文本逻辑探析
2017-05-31李盼盼李泽军
李盼盼 李泽军
摘要: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论述了“存在先于本质”、自由、责任、行动的观点,阐明他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乐观的行动哲学,有其合理性,但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性质。理清萨特写作《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文本逻辑,对文本内容“存在先于本质”、“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简要评析,并从总体写作角度以期有所借鉴参考。
关键词:存在主义;自由;责任;行动;人道主义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7.03.053
中图分类号:B56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3-0175-03
存在主义作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影响重大。萨特留学德国受海德格尔和胡塞尔学说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体系。而《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简明扼要,“堪称存在主义哲学的宣言书。”
一、层层剥笋探文本逻辑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开篇就提出写作目的是对几种对存在主义的责难进行辩护,主要是三种责难,责难存在主义是为鼓励人们对人生采取无所作为的绝望态度;责难存在主义强调人类处境的阴暗面,忽视人性光明面,孤立地看待人类;责难存在主义否认人类事业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萨特认为,存在主义有两种,其一是有神论的本质先于存在的存在主义,其二是无神论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存在主义,他自己就是代表。这里就引出了第一个重要观点也是文本写作的重要前提——存在先于本质。
人首先是存在,人就是人,不存在上帝造人,人不用跟在上帝后面,“人首先是存在——人在談得上别的一切之前,首先是一个把自己推向未来的东西,并且感觉到自己在这样做。”人是自由的,是自己的主人,享有自己对自己的设计和规划;但是人也要对自己是怎样的人负责,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个性负责,也要对所有人负责,因而人逃离不出人的主观性,人越不出人自身。这里自然地就涉及到行动和责任了。
人企图成为什么时才得以存在,为了成为那种人要行动,而行动也要承担责任,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全社会负责。“在模铸自己时,我模铸了人。”因为人设计创造出的那种人必然是要符合全社会人人都希望如此的人的形象的。当然,萨特在这里给予人以极大的自由和最崇高的责任感,把人抬到了至高无上的无限美好的地位。所谓“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是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
人可不可以逃脱这种责任呢?这里是伏笔。在后文萨特论述到人处在“主观性林立”的世界、限制与处境之中,人无法摆脱或者逃避这种巨大的责任。人在做选择或决定时要为全社会做表率,无论如何都要选择,作出行动,所以人会痛苦。例如一个军事领袖负责带兵打仗,其结果是必然会有若干士兵送掉性命,带兵组织进攻这既是执行上级的命令,同时也是为国家和人民和平而战,是崇高的行动。但是行动本身的条件是士兵的生命,而且士兵就算不去打仗,也有在战争中死亡的可能,如何选择都是痛苦,最终还得要做出选择。这是萨特对“痛苦”的理解。
萨特又讲到“听任”。萨特是一个无神论者,其所代表的存在主义否认上帝的存在,指出人是自由的,而且是被逼得自由的。上帝不存在,没有能够提供价值或命令,人变得孤苦伶仃,但是仍然自由自在。陀斯妥耶夫斯基说过:“如果上帝不存在,什么事情都将是容许的。”萨特和海德格尔一样,认为人是被“抛掷”到世间的存在物。来到世间,就是一个孤独无依、自由自在行动的人。人是自由的,世界上没有任何普遍的道德准则会指引人应当怎样做,决定人存在的是自己、自己的选择以及自己的行动。此所谓萨特对“听任”的看法。
至于“绝望”,萨特所指人从事工作,承担责任,按责任行事,不必存在幻想,只应当尽力而为。
萨特对痛苦听任还是对绝望的看法无不渗透着自由、责任以及行动的观点。而这些观点无一不渗透着存在主义的因素。萨特只是从存在主义引起人的看似“悲观”的情感态度这层角度论证罢了。
存在主义是乐观的行动哲学。第一,存在主义否认上帝造人的决定论,认为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懦夫把自己变成懦夫,是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而且这种可能性是永远存在的,即懦夫可以振作起来,不再成为懦夫,而英雄也可以不再成为英雄。”人成为什么样的人是行动,而不是靠气质或者其他生理因素决定的。行动说明人的性质,生活不存在幻想,只有行动才可以说明一切。第二,存在主义弘扬人的尊严,是唯一不使人成为物的理论。萨特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有不同的看法,他指出,从“我思”中找到的不只是自己也找到了别人。别人的介入(参照)是自己存在的条件,人处在一个“主观性林立”的世界里。初步回应前文——人在承担责任时要参照别人。我有自由,别人也有自由,我有思想,别人也有思想,别人是不可能不牵涉到我的。对一个人评价,好的或者坏的,都需要别人的承认才可以,否则人是不可能成为什么的。第三,存在主义蕴含人类处境的普遍性。在萨特的论述中,人的处境指一切早先就规定了人在宇宙中基本处境的一切限制,如不得不劳动和死。其结果是人意图或者超过这些限制或者扩大这些限制或者否定这些限制或者适应这些限制。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欧洲人,世界各地的任何人都可以理解这些意图,具有普遍性。存在主义是合理的。
责难存在主义“那么不管你做什么都没有关系了”。萨特回应,人在做某项决定时必须选择,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但这个选择不是随心所为,而是处在一个有组织的处境之中。这个处境是自由选择的处境,但要为整个人类选择并负责,这是环境对他的压力。
责难存在主义“你们不能够判断别人”。萨特回应,我们是能判断的,参照别人进行选择,参照别人选择自己。人的行动的终极意义是对自由本身的追求。为自由而追求自由,人可以做任何选择,但只是在自由承担责任的高水准上。自由选择,不依靠别人,但要承担责任,就要在追求自己自由的同时也要把别人的自由当做自己的自由一起追求。
责难存在主义“你一只手送出去,另一只手又拿回来”。这里被指责的“送出去”和“拿回来”的是什么?人道主义。萨特回应,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不是把人当做目的,正如庞杰(Ponge)说:“人是人的未来”,人始终在形成发展中,“人始终处在自身之外,人靠把自己投出并消失在自身之外而使人存在;另一方面,人是靠追求超越的目的才得以存在……这种构成人的超越性和主观性的关系——这就是我们叫做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萨特指出,人要重新找到自己。这是萨特写作的落脚点和归宿。所谓人道主义,萨特所言,人为自己立法,自己做出选择,以超越自己为目的才可以真正是人。
总的来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文本逻辑是以三种责难形式切入主题,点明写作缘由,引出存在先于本质,以此为前提,混杂举例子论证以及从存在主义所引起人的看似“悲观”情感态度的角度论述了存在主义的核心——自由、责任以及行动的观点。针对责难作出回应,篇末画龙点睛,照应题目,揭示出“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的真正内涵。
二、慧眼独具析文本观点
关于“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认为人先存在,成为什么样的人,后来用行动说明自身。“存在先于本质,意味着自己必须面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自由选择,在行动中自己成为自己。”_3但萨特否认上帝创世说,强调人的创造性,但其本质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同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看法存在原则的分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关于“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萨特认为,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人从无到有来到世间,自由自在,但是萨特把自由的绝对性无限夸大了。尽管他的自由选择要站在全社会的高度做选择,成为高尚美好的人。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要选择什么完全是个人的自由。“你是自由的,所以你选择吧……”萨特的自由成为个人意志的绝对自由,不受约束从而陷入唯意志论。“他所说的这种自由,如果指的仅是一种愿望,当然是存在的;如果指的是他的一种主张,即主张人应该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亦即自我设计、自我奋斗,只要加以一定条件的限制,这种作法也是可以肯定并鼓励的;如果指的是事实,显然是不存在的,而且将来也不会出现的,因为一个人走什么道路,成为怎样一种人,除了主观努力而外,客观条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没有一个人是百分之百地自己塑造出来的,而且每个人据以创造自己的原则也不可能是天生的,它们只能是社会环境和历史传统的产物。”
三、弃糟取精鉴文本写作
层层深入:开门见山,切入主题,论证有理有据,采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手法值得借鉴。如论述“存在先于本质”采用将基督教的存在主义和无神论存在主义的对比论证完成;在讲对痛苦、听任、绝望的看法时,大量举例,“亚伯拉罕的痛苦”,一个学生的父亲是法奸,哥哥阵亡,面临是和母亲生活还是去英国参加自由法国部队的困难选择等,具有说服力,一不小心就跳进了萨特的逻辑陷阱;总体论调是乐观的,不过是想象中的终究无法兑现的存在主义。
绝对化:萨特尽管追求真正的人不以人为目的,以超越为目的,但赋予人强烈的责任感,要为全社会负责,没有任何普遍的道德、法律、命令约束,人享有绝对的自由。带有绝对化的不可取倾向。马克思·韦伯指出,科学研究者必须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念去考察被研究对象极为“价值关联”,但在确定了研究课题之后要停止自己的价值观,遵循资料的引导即为“价值中立”,社会科学一旦进人研究必须祛除主观的价值评价,更不必带有绝对化倾向。
写作精神: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蕴含着至今依然不少科研工作者所缺少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比如,萨特在回应对存在主义的责难:“你一只手送出去,另一只手又拿回来”时,萨特表明自己的立场,证明人始终在形成中,人道主义是以超越为目的。萨特举例科克托本人没有造出飞机,却从乘飞机中受益可以环游地球,以造出飞机的人为荣,对全人类进行估价。在萨特看来这种主张人是目的且是最高价值的人道主义是荒谬的。从而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宗旨。表明“存在主义只是根据一貫的无神论立场推出其全部结论。它的用意丝毫不是使人陷入绝望。”乜尽管萨特的存在主义只能是想象中的自由,但是他巨大的理论勇气及创新思维值得借鉴。
萨特的存在主义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具有一定的社会效果,在当时深受战争创伤的德国及法国盛极一时,激发人的自我奋斗精神。但本质上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他研究的所谓“自由”、“责任”也是找不到的抽象的“自由”和抽象的“责任”。只有马克思主义才可以实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不过,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在内容、写法上都有某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在当前党中央大力提倡的互学互鉴的学术生态氛围中,科研工作者应当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信念,不断创新,述学立论,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