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与实践:一种经验性数学课程
2017-05-31王海霞
王海霞
[摘 要]“综合与实践”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唤醒学生的“潜在性经验”;通过思辨明理,提升学生的“原发性经验”;通过操作实践,引发学生的“生成性经验”。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经验性生长;数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4-0062-01
“综合与实践”不同于传统的数学教学,传统的数学教学以知识为本位,而“综合与实践”则力图实现数学知识与学生经验的无缝对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的数学课程。
一、生活体验,唤醒学生的“潜在性经验”
如何让“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的经验积累从“纸面”走向“地面”?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策略是引导学生实践、经历、体验,唤醒学生的“潜在性经验”。
例如,二年级下册“认识钟面”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表象。笔者教学时在教室前放置了一个钟,让学生每天都和时钟“会面”,并在日常的学习中对学生适时提问,如“现在是几点?”“距离上课还有多少分钟?”“第三节课什么时候开始上的?”“眼保健操什么时候开始?”“眼保健操有多长时间?”,等等。实践出真知,经过一段时间,学生与时间建立了浓厚的情谊,一种“时间观念”在学生的心中悄然建立,他们开始有意识地以时间的思维和眼光看待自己的日常生活。许多家长反映,这段时间以来学生的时间观念特别强,不自觉地统计自己早上几点起床、晚上几点睡觉、上学路上花了多长时间……
生活中一次次与“时间”的亲密接触,让学生对“时间”有了丰富的体验,在正式学习“认识钟面”时,学生犹如与“旧友重逢”,会主动调动自己的经验,对时、分、秒展开积极的数学探究。正是笔者的“预谋”,将课堂教学前置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才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一次次唤醒,充分彰显了“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经验价值。
二、思辨明理,提升学生的“原发性经验”
学生并非一张白纸,他们拥有丰富的活动经验(原发性经验)。尽管学生的“原发性经验”很丰富,但大多不系统,甚至模糊、错误。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多思考、讲道理,以提升学生的“原发性经验”。
例如,教学“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时,笔者用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原发性经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探究活动中。学生对用画“正”字计数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这种方法的合理性没有深刻的理解,只停留在机械操作层面。据此,笔者提问:“我们在统计时为什么选择画‘正字呢?”
组1:“正”的书写笔画比较特殊,只由横和竖这两种笔画构成。
组2:我们组也是这样认为的。如果换成其他的汉字,有撇或捺等筆画,统计起来比较麻烦。
组3:如果有点画的话,统计时容易遗漏。
师:刚才同学们都是从字形来思考的。为什么不选用“土”“工”等汉字?它们也是由横和竖这两种笔画组成的呀。
组4:因为“正”的笔画数是五,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以五为基础,容易凑得整十数。
组5:我们组也这样认为。老师曾经说过十进制计数法产生于人有十根手指,人的一只手有五根手指,所以我们猜想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比较合理。
三、操作实践,引发学生的“生成性经验”
在“综合与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通过多重感官参与实践活动,引发学生的“生成性经验”。
例如,笔者曾经设计了一节“对折A4纸”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将一张A4纸对折、再对折……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一张A4纸连续对折6次后就已经很厚了,很难继续对折。有学生猜想,如果纸张再大一点,也许就可以对折很多次。于是笔者将A4纸换成A3纸,让学生再次操作。学生发现,A3纸对折8次后就很难进行下去了。这些操作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数学思考:一张无限大的纸能对折多少次呢?对折次数有没有上限呢?这时,笔者用微课视频向学生介绍中央电视台《原来如此》栏目中的某个实验:将操场般大的纸对折,即使借助压路机最多也只能对折10次。随后,笔者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将一张厚度为0.1毫米的纸对半撕开、重叠,再撕开、重叠,又撕开、重叠……经过10次,重叠在一起的纸有多厚?”在学生操作之后,笔者运用微课视频分别介绍对折25次和50次后的高度,结果让学生大开眼界。
对折操作引发了学生的“生成性经验”,他们在潜意识层面对“几何级数”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
“综合与实践”是促进学生经验生长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抽象生活现象的数学本质,让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无缝对接。
(责编 吴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