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搞好研究生人才培养

2017-05-31刘太鹏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刘太鹏

摘 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这对高校研究生培养有深刻和现实的指导意义。要做好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研究生培养的衔接,应弄清系列讲话精神与培养研究生人才之间的关系,弄清衔接的具体原则和内容,要根据研究生培养的不同内容做好相关筛选和指导,同时还要注重指导的直接性、对应性和整体性。

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1-0051-01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习总书记的讲话给当前和今后党和国家建设和各项事业提供了全新指导,对我们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同样有深刻、现实的指导意义。正如顾海良教授指出的那样,“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阐发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对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起点、走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新境界,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自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我们都一直高度关注、跟踪学习、认真领会精神实质,及时把相关精神和内容融入和贯彻到教学中去。本次年会提出“系列讲话课与研究生思政课的衔接”问题,立题主动,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对提高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必将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思考,就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研究生思政课衔接,谈谈自己的一点認识和体会。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弄清系列讲话精神与研究生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我们要特别明确系列讲话精神与其他研究生思政课之间的关系。就一门课来说,二课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是平行的,但其内容的作用是很不同的。系列讲话除对学生有理论教育作用外,其内容精神对其他几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统领作用,他们之间是指导和遵从关系。讲话是宏观的、是精神、是指导、是要求,其他几门思政课是具体,是贯彻。讲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专题课,要结合研究生思政课教育的实际,讲解讲话的精神内容要结合思政几门课的具体内容。

二、弄清讲话精神与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衔接内容

两门课的衔接,应包括先后次序的衔接、高低层次的衔接、讲法的衔接、内容的衔接等。这里讲的衔接,笔者认为,最实质的是搞好两门课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既不能相互脱离,造成两层皮,各讲各的,互不相干,又不能从一而终、相互代替。其实质就是要解决一个融入的问题,就是将系列讲话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政课当中去。各门研究生思政课要考虑怎样去贯彻讲话精神,怎样去宣传和执行讲话精神。那就涉及到融什么、怎么融的问题。

融什么?就是要融精神、融指导、融原则、融高度、融视野。所谓融精神,就是融讲话的精神,既要有具体精神,又要有总体精神。我们要注意的是不能只看到具体精神而看不到总体精神,要时时注意有总体的指导。具体精神不能脱离总体精神的统领,总体精神也不能离开具体精神的支撑。所谓指导,就是总体精神和具体精神的指导作用。融原则,就是指总书记的讲话时时站在时代的高度、国家的高度、民族的高度、大方面的高度。所谈的具体是高度大视野下的具体。所以,很多讲话就是原则性的,需要我们认清,不是照原话去具体地做,而是要在讲话的原则下,具体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所谓融高度、融视野,就是要领会总书记讲话的宏观视角、战略思考。

三、要根据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不同方面去联系讲话的不同内容

研究生教育有几门思政课,根本宗旨虽然一致,但内容方向差别较大。如《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等,内容各不相同,有迥然的差别。讲系列专题讲话精神要与这些课做好对应、搞好衔接,必然要以不同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融入和指导。不能过于笼统和抽象,要做到针对和具体,这是做好衔接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注重结合每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大纲的体例。就某一门研思政课来说,其内部也有不同部分、不同章节、不同内容,这就要选用不同的讲话精神内容与之对应。要联系其内容实际,联系其体例实际,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例为网络,捋好思路,找好切入点,选好内容,结合和渗透到其中去。比如,在讲《中特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的经济建设部分时,就要提到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联系全面深化改革,联系习总书记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分组讨论时参加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和习总书记2016年5月到黑龙江省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讲解等等。既强调一般性的与全国经济发展的协同,又强调黑龙江省作为老工业基地自身面临的困境和条件。

这个融入还要突出考虑和结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多采用问题导入,根据学生、教学的实际问题和现实的疑惑,导入讲话精神,导入理论。做到既结合现实,又保持了高度;做到围绕和实现国家研究生培养教育的目的,结合了课程的主题和需要。

四、注重讲话精神与研究生人才培养衔接的直接性、整体性和完整性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多方面有专门的系统论述。例如,2016年5月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特别就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原创性,观察的世界视角、时代视角,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地位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内涵,问题导向,中国特色、优势的思考和建立等多方面,都有深刻的阐述,对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一定会发挥十分积极的重大的指导作用。像这样的专题性的论述,就要特别加以引用,注重其整体性和完整性,否则,就会分散理论的功力,减低理论的功效,迷失理论的精彩。

讲话精神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合是个重要而且复杂的问题,我们要用心研究、科学总结,努力做好我们的工作,贯彻好讲话精神。

参考文献:

[1] 中宣部,中组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的通知》。

[2] 顾海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新起点[J].教学与研究,2014,(9).

[3]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4.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406页.

[责任编辑 王燕文]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