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研究

2017-05-31王豪杰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王豪杰

摘 要: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自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得到快速推进。因此,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城镇化质量理论,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突变理论为依据,采用突变级数法、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等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分区研究的理论框架;其次,从区际和区域两个角度,综合评价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演变和差异对比分析,通过横向和纵向差异对比分析,探讨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最后,从总体和区域两个角度提出针对性提升策略。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质量;城镇化速度;城乡一体化;突变理论;系统聚类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1-0003-05

一、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概述

在第三次世界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2014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4 916万人,农村常住人口61 866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54.77%,已经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从人口和空间的角度来看,国内的城镇化进程已经进入初级城镇化水平,但是从城乡社会文明程度、生活习惯等角度看,我国城镇化进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由此可见,我国新型城镇化速度与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发生严重脱离。

根据河南省数据显示,新世纪初城镇化率为24.2%,2014年提高到45.2%,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鉴于城镇化进程的健康、稳定、可持续推进,不仅要注重“量”的扩张,更要注重“质”的提升。

二、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内涵界定与机理探索

(一)城镇化内涵

城镇化又指城市化,是指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转向城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它涉及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河南省的城镇化发展近年来呈现加速态势。但是长期以来,整体城镇化水平仍然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纵观近年来河南省城镇化的发展,突显出以下几个问题: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镇对外辐射能力较弱;城镇宏观区域和内部空间布局等问题导致城镇盲目外扩,摊大饼式的发展以及诸如“城中村”等现象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城镇化发展的质量;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向农村转嫁环境污染,农村向城市提供有害食品;城乡差距仍然存在,农民在失地的同时无法同等享受城镇基础设施的便捷。

因此,在研究河南省城镇化问题时,仅仅靠河南省城镇化率这一单一指标是远远不够的。城镇化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城镇化的发展既要追求发展速度,也要重视发展质量。

(二)城镇化质量内涵

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界定应该基于城镇化概念和城镇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城镇化进程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可分为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界定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在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农村区域向城市区域转化的这一动态过程中,城镇化质量衡量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与城镇是否合拍及融入程度的大小。城镇化质量研究包含城镇综合实力的提升、城镇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镇环境和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等几个方面,提升城镇化质量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

(三)国内外城镇化质量相关理论

1.空间理论。空间理论主要研究农村与城镇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转化趋势。从发展结果的角度,空间理论分为均衡空间理论和非均衡空间理论。

均衡空间理论是西方城镇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纳克斯和俄林。纳克斯认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容易产生一种恶性循环,从而影响资本的积累,从而加大贫富差距,因此,纳克斯主张发展均衡空间理论。俄林主要是从贸易的角度研究了要素的流动、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随着贸易和分工的发展,区域之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也在趋向于均等。1990年以来,克鲁格曼等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新综合特征的空间均衡理论。

非均衡理论包括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的核心-外围理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等。

2.人口迁移理论。该理论源自于威廉配第在他的名著《政治算术》中提到的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减少,第二三产业增加。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是由于各个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均收入存在差异的缘故。另外,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也分别对人口流动理论做出了解释。二者共同认为部门和区域人口流动是由于收入存在差异引起的,前者认为是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門的实际收入差异引起了人口流动,后者则认为引起区域人口流动的原因是预期劳动收入的差异。

3.共生理论。“共生”一词最早源于生物学概念,指不同物种按照某种物质联系生存在一起。后来这个词的思想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当中。在城镇化发展理论中,共生理论又称为竞争协和理论。城镇区域和空间的扩张离不开竞争力和协和力。竞争力使城市空间向外扩展并与外界相抗争,而协和力则指群体空间整体功能和效率达到协和共生,在城镇化发展的前期发挥力量的主要是竞争力,而后期城市的集约化发展则靠协和力。

三、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与动力机制

(一)新型城镇化的含义

新型城镇化是在传统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城镇化“新”在它既不同于之前的传统城镇化发展道路,又与西方城市化存在差异,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能够反应中国特色的一个独特概念。目前国内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内涵理解还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却有统一的认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基本动力,重点提高城市生态化和现代化以及农村城市化水平,旨在全面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趋势是坚持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改善居住环境。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1.以人为本。与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注重数量和速度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发展的质量。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摈弃片面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让农村转移人口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多方面享受均等的城镇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提升资源环境的利用方式。传统城镇化在发展历程中,对资源环境的利用存在低效能和高排放问题,使得资源浪费严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而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则更加注重“集约、绿色、低碳、环保”,重点考虑环境承受能力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3.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传统的城镇化发展采取“摊大饼”式无序扩张的产业空间布局,不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导致城镇功能缺失。新型城镇化则注重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充分优化城镇产业空间布局,发挥城镇化基础设施的作用,使居民的生活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在交通、住房、休憩功能等方面的服务品质。

(三)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有别于传统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动力机制即在经济发展中城镇化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又是如何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传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主要靠粗放型的工业化来推动,靠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来推动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仍然存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滞后等现象,对城镇化的发展推动力不足。而新型城镇化则靠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来推动城镇化发展,实现城镇化发展目标从量向质的转变。

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不同学者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这使得对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存在一定困难。结合河南省城镇化的实际发展情况,以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依据,本文在全面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相关性等指标选取原则的基础上,综合城镇化相关理论研究,构建了符合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城镇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两个约束层,涉及经济、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城乡统筹指标组成的五个功能层指标构成,如表1所示。

五、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在评价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诸多方法中,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被广泛采用。但由于各种目标值之间常常存有复杂的关系,在使用上述方法分析问题时,各目标因素权重的确定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对同一评价体系因各指标权重不同可能导致结果差距较大,影响问题分析的客观性,甚至会有评价指标模型各目标因素之间难以协调统一的情况出现,以至影响这些方法的应用。而突变级数法中的归一化处理方法,不需要确定各指标权重,仅需对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因此,该方法更能客观反映评价系统。

(二)研究区域及数据处理方法

1.研究区域。本文分析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研究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动态演变规律,因此,研究区域分成横向中部六省和纵向省内18个省辖(管)市两个方面。

横向对比评价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参照2013年底统计数据:中部六省地区总人口近3.6亿,占全国28.1%左右;区域面积为10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0.7%左右。选取中部地区作为横向区际研究对象,主要是考虑到行政区划以及河南省所处的位置,在同一层级进行比较旨在有针对性的对比评价并提出针对性策略。

纵向差异评价以省内18个省辖(管)市为研究对象,在纵向差异综合评價中,以省辖(管)市为分析单元,主要是综合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分析结果的可对比性而定的。

2.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

(1)研究数据来源

本文重点研究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动态演变规律,并分析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差异,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源于国家和相关地区统计部门已公布的客观数据。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同一截面数据的完整性等因素,本文确定选取2007—2013年之间的数据。区际层面包括《中国统计年鉴》(2007—2013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7—2013年)、《河南省统计年鉴》(2007—2013年)以及河南省各省辖市统计年鉴数据。另外,中部六省及河南省的地理图形资料来自中国基础地理数据。

(2)基础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

对于突变模型指标层获取的基础数据,首先要对其进行极差标准化处理,使其状态突变值的取值范围在(0,1)区间内,参照公式如下:对于正指标,yij=,对于负指标,yij=;其次,根据指标层的控制变量个数,确定势函数的归一化公式,并利用归一公式处理相关基础数据;再者,利用“互补”原则,对各指标层归一处理值求均值,即确定各层级突变隶属函数值。利用此方法以此类推,一直求出各目标层隶属函数值,作为新型城镇化质量差别评价的参考值。

(三)中部六省城镇化质量总体评价

1.横向评价结果分析。基于文中所建立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首先对指标体系中指标层数据进行极差标准化化处理,使得各指标层数据的参考值转化成介于0—1之间的数值;然后,结合“互补”原则,逐一对各层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每时段的突变级数值,突变级数值越大,说明新型城镇化质量越高(以下分析皆同)。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2007—2008年间,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横向对比评价结果中,湖北省的城镇化质量突变级数值最高,湖南省最低;相比城镇化率最高的是湖北省,而河南省最低。在2009—2010年对比评价结果中,湖北省的城镇质量突变级数值最高,河南省最低;山西省由前组数据分析的第四名上升一名替代江西省,相对江西省下降一个名次;另外,河南省与河南省的名次发生更换,相对于各省城镇化质量排名,本组城镇化率省间排名表现较为稳定。在2011—2012年对比评价结果中,城镇化质量突变级数值最高的依然是湖北省,最低的依然是河南省;山西省上升一个名次,替代前组中的安徽省;湖南省上升一个名次,替代前组中的江西省。

2.空间差异特征。通过对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区际差异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特征表现如下。

(1)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评价结果显示,中部六省湖北省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最高,山西省、安徽省、湖南省和江西省的城镇化质量水平相当,河南省的最低。比较发现,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

(2)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相对高质量区覆盖面积较小。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相对较高的湖北省的空间面积在中部六省中相对较小,相对高质量区覆盖面积有限。另外,中部六省各省的影响力基本相当,没有出现具有绝对领先优势的省份,因此,其综合辐射能力还有待提高。

(3)相对较低的城镇化率影响城镇化质量水平。在2007—2012年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横向对比评价结果中,河南省的城镇化率相对较低,此外其地区间的城镇化质量水平同样相对较低。数据显示,城镇化率的高低会影响地区社会发展质量水平的高低,进而影响城镇化质量水平。

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水平相对一般的原因:河南省的城镇化率较低,且河南省的工业化水平也较低,因此,反映城乡统筹指标的准则层指标影响了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水平。

(四)縱向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区域差异分析

1.河南省区域城镇化质量总体评价结果。运用所建立指标模型,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相关数据使用突变级数法,得出分析结果如下表3所示:

在2013年度对比评价结果中,城镇化质量突变级数值最高的是郑州市,最低的是商丘市。在本组评价结果中,城镇化质量和城镇化率的排名较为稳定,仅有个别市出现较小的波动。

2.区际空间差异特征。通过上述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区域差异综合评价结果分析,显著特征表现如下。

(1)城镇化质量梯度差异明显。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城镇化质量最高的区域分布在地理核心地带上,核心区东西两翼的城镇化水平相对一般,东翼包括开封市等市,西翼包括洛阳市等市,它们分布在核心层的东西两翼。新型城镇化相对低质量区域包括豫东、豫南和豫西六市,构成一条两端向上弯曲的弧线。城镇化质量在空间分布上由核心向外围逐次减弱,且外围地区跟核心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城镇化质量较高区域空间集中分布,具备一定的辐射能力。从城镇化质量分区空间布局来看,城镇化质量最高的区域分布较为集中,呈现出南北走势的一条竖线。毗邻核心区的省辖市较多,且核心区与东西两翼存在一定的差距,很显然,核心区具备一定的辐射能力。但是,核心区的空间面积较小,对外围弧线上的地级市的辐射能力有限。

(3)外围弧线区域缺少具有带动性较强的城市。通过比较弧线区域的相关指标发现,相关六市的城镇化率相对较低,仅有核心区域的一半左右。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指标来看,弧线区域没有一个带动性较强的城市,区域内部缺乏城镇化质量较高的城市,难以带动区域发展,导致该区域一直徘徊在低水平状态。

六、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策略

通过以上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不仅在横向对比中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在纵向对比中也存在非均衡发展态势,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提升策略。

(一)“三化”协调,优化产业结构

“新型三化”是河南省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是破解河南当前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关键环节。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建设步伐,既是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又是吸收农村转移人口实现就业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其次,继续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用农业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农业人口的优先转移和承接。再次,坚持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最后,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发达的服务业,将会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三化”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将会提升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乡一体化水平,并助推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二)城乡统筹,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三农”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进程中,既要实现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又要注重农村及乡镇发展水平的提高。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究其原因,在于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因此,在提升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质量方面,应着力提升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水平。其一,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特色产业;其二,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现代化水平的一体化,其本质是城乡社会福利水平的一体化。其一,废除阻碍城乡统筹协调的藩篱,加快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融合,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并引导城镇富裕资金向农村转移;其二,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其三,通过农村资金的定向投放,改善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医疗质量水平。

(三)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河南省的生态环境突变级数值处于中部六省之末,生态环境表现最差。纵观近几年全国雾霾分布区域,包括河南省在内的华北平原稳居全国三大雾霾重灾区之列,再加上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改善生态环境更是刻不容缓。因此,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是提升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根据《河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河南省生态省建设应着力构建以下生态体系:其一,构建绿色、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其二,构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支撑体系;其三,构建全防全治的环境安全体系;其四,构建环境友好的宜居体系,为居民提供便利、舒适、优美和有益于健康的城乡人居环境体系。

参考文献:

[1] 岳文海.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11):56-60.

[2] 魏冶,修春亮,孙平军.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J].地理研究,2013,(9):1679-1687.

[责任编辑 王燕文]

猜你喜欢

城乡一体化
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 促进村社和谐发展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析
中国城乡一体化新兴发展模式实证研究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选择
城乡一体化布局下的农网智能化建设研究
城乡一体化下农村商贸流通主体的培育
破局:从“城乡一体化”到“城乡一元生命体”
统筹城乡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变路径探析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