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定教,再走一步才精彩

2017-05-31刘春花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以学定教

刘春花

摘要:“以学定教”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力去了解学情,钻研文本,在此基础上从自然生活链接、相关资料链接等方面着力探寻“教”的策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学生前行的路上适时给予他们以点拨的手势与独立行走的拐杖,让他们慢慢学会自己行走,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关键词:以学定教;资源链接;以教导学;深度解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B-0057-03

“以学定教”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当下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所谓以学定教,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通过以学定教,达到以教导学。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先生之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老师由于对教学本质理解不透,忽略了学情,或者因为追赶教学进度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以学定教”成为一句口号,教学呈现出“以其昏昏,使学生昏昏”的低效状态。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明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能力,但他们的个性风格、兴趣习惯、认知水平等等也有明显的差异。教师的教学不应该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应该尽力去了解真正的学情,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教”的策略,从而搅动、盘活学生的思维,带来课堂教学的缤纷多彩。

一、顺学而教,在“生活链接”中悟境明意

曾经听过两位老师执教苏教版语文第七册《桂花雨》一课。《桂花雨》是当代台湾女作家琦君写的一篇记事抒情散文,主要回忆了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教学中,两位老师都能紧紧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引领学生体会作者笔下故乡的桂花之香和摇花之乐。在讲到“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一句时,两位老师都问出了同样的问题:“为什么用‘浸字,你从中读出了什么?”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想象:“像衣服浸在水中,用‘浸字仿佛看得见,摸得着。”意在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香气说成了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听课的老师大都很赞赏这一教学环节,认为教者对教材研读较深,并联系学生生活所见引导理解,体会作者“炼字”之妙。这样的说法无可非议,但我总认为这一环节的教学让人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

后来,在听了本校老师上《桂花雨》一课之后,内心这种感觉越发强烈。“浸”字这样匆匆地点到为止地教学解读,学生收获的是什么?他们真的就会欣欣然感受到弥漫整个村庄的桂花香了吗?带着困惑,课间我特意找两个学生问一问,他们迷惑地望着我,努力思考后也仅是重复了课堂上的一两句话。

学生为何说不出什么?这更引起我的思考:显然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浸”字,就这一句话的教学,我们到底该让学生感受到什么,达到怎样的语文教学目标?上述两位教师通过“浸”字的教学,让看不见摸不着的香气被学生感受到,只是触动了学生解读的浅表层次,却未能深入学生心灵,教学显然没有到位。我甚至觉得这样的教学是将学生置于理解的“半途”之中,他们的学习激情可能会因迷失而消退。细细思量,此时教者若循着学生,再次引领学生回到生活,还原他们对于“衣服浸在水中”的情境,且将这一解读感受挪移至文本里的“村子浸在桂花的香氣中”,学生自然会慢慢走进文本,氤氲于“桂子花开,香飘十里”的迷人情境,教学才能入其心,动其情。入其心,动其情,才能激起学生读、说和写的欲望。

下面是笔者反思后的教学片断。

出示:“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指名读。

师生交流,初步体会“浸”的意思。

师:请大家再读一读这句话。(出示:“妈妈洗衣服时,整件衣服每个部分没有不浸在水里的。” 指名读。)

师:你们把这两个句子放在一起读一读,想一想,看有什么发现?

生:(学生品读比较)这两个句子中都用了“浸”字。

师:由洗衣服时,衣服浸在水中的情景,你能想象到“整个村庄浸在桂花香中”会是怎样的?

生:通过“浸”,我想象着——在这个村庄里,放学时打开书包,书包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桂花的香味,打开书,书里也散发着桂花香。

生:放学回家,脱下的衣服里有桂花香,晚上睡在床上,被窝里也溢满了桂花香……

师:你们说得真好!是的,桂花的香气弥漫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丝每一缕的空气中。

此处,师生对话浸泡在浓浓的生活汁液里,学生就有了细致入微的体察和深入心灵的触动,他们情不自禁地将文中描述的境界还原成生活本身,并将它和自然风物、生活方式结合起来,与日常生活链接起来,他们的思绪也就围绕这个“浸”而蔓延开来。

生:老师,我还想到了过年的时候,整个小区(村庄)似乎浸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还有,“六一”儿童节,整个校园浸在欢快祥和而热闹的气氛中。

生:我还记得一节班会课上,班主任厉声训斥调皮大王小飞,同学们吓得大气不敢出,整个教室就像浸在火药味中……

(话音刚落,全班同学都忍俊不禁。)

在这样深入解读的基础上,学生自然深切感受到“浸”字运用之妙,感受到小村庄浓浓的花香、作者浓浓的亲情和思乡之情……这种携带着形象和情感思想的教学引导,只需要教者在先前教学的基础上顺着学生的思路再“走”一步,就可步入“柳暗花明”的境界。

由此,我想到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的一段论述:语文的学习,“使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对语文的认识,即我们对事实的知识和我们表达事实的能力得以同步前进。因为我们是在形成人,不是形成鹦鹉。”

二、以教导学,在“语段链接”中深化理解

一位老师执教人教版第10册《白杨》一课第13自然段时,将教学的落脚点放在理解白杨“高大挺秀、坚强、适应性强”的特点,建立白杨的形象上。教学中学生大多能读出白杨树的“高大挺秀”和“坚强”,但对于“适应性强”这一特点还没有读懂。同样的学情,一位教师用心思考后,设计了下面的教学。

(一)巧借语段,在迁移运用中丰厚认知

师:同学们都感受到白杨树高大挺秀、坚强的特点。真好,你们想不想看看白杨树?

生:想。

师:(投影出示两段选文——课前搜集的描写白杨的两个相关片段)现在我们就透过文字来“看”白杨。这两段文字就在你的资料袋中,用心默读,其中哪些文字让你看到了高大挺秀的白杨树,你就把这样的文字画下来。

(学生拿出资料,边默读思考边批画。)

师:画好了就请你大声朗读,用最快的速度记下你最欣赏的语句。

(学生朗读记忆。)

师:现在,你们真的就能见到一组白杨树了。(出示白杨树图)眼前的白杨树能用你刚才记过的哪些语句来描述呢?谁来试一试?

《白杨》是作家袁鹰的作品。作者文笔清新,描写生动,借白杨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教学的重点是通过白杨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农村孩子虽然见过白杨树,但缺乏细致的了解,因而很少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来,更谈不上生动形象了。教者为了丰厚学生对“白杨树适应性强”的理解,搜集有关白杨的经典描写语段(一段节选自茅盾的《白杨礼赞》,另一段是百度百科中对白杨的介绍),并适时呈现给学生。通过用心阅读品悟,白杨树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逐渐立体高大起来。此刻教者趁热打铁,出示白杨树的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眼前的白杨树。学生思维活跃,围绕画面,积极调用刚刚积累的语言,随着师生的表达交流,文本的语言已在不经意间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存”。更令人惊喜的是,在交流的不断深入中,他们围绕文本内容和补充资料又有了新的发现,于是,接下来的教学如清泉一般汩汩流淌。

(二)再借语段,在圈画整合中升华主题

师:你们真棒!这就叫学以致用。那么,白杨树还有什么特点呢?读读这些内容,仔细想想。

生:我发现白杨树还能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中生长。

师:是吗?它都能在哪些地方生长呢?大家再读一读课文和两段资料。这一次,我们更多地关注這些作家笔下的白杨树都长在哪些地方,发现一处,就圈出来。(同时请刚才发言的同学到教室前面,让他和大家一起思考,带领大家共同发现。在学生默读圈画时,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交流,相互补充学习。)

师:请大家把白杨树生长的这些地方联系起来,读一读,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白杨树生长在板结的土地上,黄土飞扬,而且没有水,这些地方气候都非常恶劣。

生:大戈壁上有白杨树的身影,板结的土地上有它的身影,甚至在-32.8摄氏度的地方,也有它的身影……所以我觉得白杨树能适应各种环境。

生:白杨树不仅高大挺秀,很坚强,它的适应性也很强。

师:真了不起。你瞧,在学习的时候,把文本内外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读,就会有新的发现。这是你们自己的发现,快把它写下来。

(学生板书:适应性强)

在丰厚学生对白杨认知的基础上,个别学生的发现只是一个人的发现,如何让大家都有所发现呢?此刻,教者引导学生,让他们再一次关注选文。这一次的学生实践练习,着眼于信息的提取、整合和联系。学生再一次走进阅读,在关注了白杨诸多生长的地方,了解其恶劣的生长环境之后,内心发生强烈的震撼,“白杨树适应性强”这一教学的密码也水到渠成得到破译。同时随着教学的推进,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们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也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学生的心灵。可见,依循学情,顺势而为,适时提供恰当有效的教学资源,学生自会投入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之中。

崔允漷教授提出了三个论题:“学生现在在哪里,我们要把学生带到哪里,我们如何带学生到达那里?”教学中,我们只有先真正了解“学生现在在哪里”,而后基于教材,弄清并确定“我们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再努力在教材的逻辑结构顺序与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找准学生认知和教材核心内容的契合点,探索符合教育规律、贴近儿童本性、回归生命本真的教学,寻求“如何带学生到达那里”,在学生前行的路上适时给予一个点拨的手势、一根独立行走的拐杖,慢慢地,他们就会自己行走,自己上下求索,最终走向属于他们自己的艳阳天。

责任编辑:宣丽华

Exploration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Strategy According to

Students Learning

LIU Chun-hua

(Siyang Zhongxi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Suqian 223700, China)

Abstract: Teaching according to learning is a kind of teaching idea and styl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try to gain insight into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and study texts,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ey should strive to explore teaching strategies from such aspects as natural life linking and related materials linking from shallow to deep and external to internal. Also, teachers should give students a timely hand and guidance on their way to learning so that they can gradually learn how to learn and live a colorful life.

Key words: teaching according to learning; resource linking; learning guided by teaching

猜你喜欢

以学定教
小学数学教学以学定教的实践思考
以学定教,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
以学定教,让诗歌教学“得言、得意、得法”
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打造数学新课堂
以学定教,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研究学情,以学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