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符号教学

2017-05-31李艳红

现代交际 2017年7期
关键词:文化符号中国文化对外汉语

李艳红

摘要:语言与文化紧密相关,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语言的习得也是文化汲取学习的过程。对外汉语教学任务的重点是传播中国文化,在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方面思考和选择文化符号从而进行更有效的教学。

关键词:对外汉语 中国文化 文化符号

中图分类号:H195.3;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108-02

在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因为文化的差异性和不兼容性,文化冲突无处不在,在他国进行汉语教学时,促进他国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是必要与必需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中国文化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师要了解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教学是如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其中,文化符号教学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教师可以通过中国文化符号的教学实现对中国文化的表达,汉语习得者可以通过文化符号理解中国文化内涵。

文化符号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形式。相对一般我们所说的符号,文化符号具有更加明显的特征。文化符号具有民族性与内涵性特征。文化符号并不是流于表面的,它是经过漫长的时间后沉淀下来的,它的外在表现是物质的,但是其核心是文化符号表达与传承的源远流长的精神文化,是一个地域、国家、社会或民族的文化底蕴与内涵。文化符号具有文化传播功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进行交流时,文化符号能够帮助人们更快地了解了解他国文化。[1]正是因为以上文化符号的特征,中国文化符号的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更为广大教师所重视。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许多的中国文化符号。那么,哪些在表现中国文化时更具象征性呢?2009年下半年,由王一川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正式开始进行调研。此次调查内容包括三方面,即“全国大学生眼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外文化符号”“全国大学生眼中最具推广价值的中国文化符号”与“全国大学生眼中最具推广价值的化符号”。最终结果表明,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前十位分别是汉语(汉字)、孔子、书法、航程、五星红旗、中医、毛泽东、故宫、邓小平和兵马俑。全国大学生眼中最具推广价值的中国文化符号分别是孔子、汉语(汉字)、中医、书法、功夫、中餐、京剧、长城、古典诗词和茶。[2]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符号教学内容与上述调查结果类似,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文化活动体验时,也会倾向于优先选取以上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但是,在非汉语环境下,这种文化符号的选择是否是合理的呢?怎样才能选择出正确合理的中国文化符号进行教学?这是值得广大汉语推广者和对外汉语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文化符号选择要有广泛性

从上文提及的全国大学生眼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具推广价值的中国文化符号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调查对象即被调查的部分高校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符号如孔子、书法等更能代表中国文化,具象的文化符号如功夫更具推广价值。虽然该调查问卷有失科学性和精确性,但是我们可以大致得出这样一个结果:大部分调查对象对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符号抱有更加强烈的认同感。事实上,现代中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确实抱有比现当代文化更强烈的认同感。在国际上,大部分外国人也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就是中餐、中国功夫、大红灯笼和京剧”这样一些传统的符号。

在汉语推广和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中国文化符号时应该打破选择的局限性,不再限制在某一时代或某一方面。文化符号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含了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在不同的时代,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符号,而在不同的时代和时间,文化符号所映射的文化内涵又并非一成不变的。各个时期的文化符合都有独有的特征。教师在选择中国文化符号时,不能局限在单纯的传统文化和具象文化符号中,而应该综合全面地认识中国文化符号,选取最适合汉语学习者的内容,引起学习者的文化共鸣,从而更加全面和成功地传播中国文化。

二、文化符号选择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有所取舍

在国外进行汉语推广和教学工作时,汉语教师要明确教学对象。年龄差异、汉语水平差异和社会家庭背景的不同会导致教学对象对中国文化符号的接受度不同,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在选择文化符号之前,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想法,如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哪一部分感兴趣,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做指导,学习的效率将会大打折扣。同时,在选择文化符号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对这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水平,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选取正确适当的教学内容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学内容远远超过学生的已有水平,那么教学活动极有可能会问题频出。

三、文化符号选择要有特殊的视角与思维

在教学中选择中国文化符号时,汉语推广者和对外汉语教师应该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维,从外国学习者的角度选择有针对性和象征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在对外汉语教育的几十年发展过程中,对外汉语教师们总结出了一系列适合在国际上进行推广的中国文化符号,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完全按照这个内容进行文化符号教学,而是需要脱离“中国人看待中国文化”的思维,用外国人的思维重新思考中华文化的内容,对中国文化符号进行另一个角度的解读。也就是说,在选择中国文化符号时,教师不能以“这个文化符号象征了中国文化”的角度选择中国文化符号,而应该以“为什么说这个文化符号表现了中国文化,这个文化符号怎样体现了中国文化,体现了怎样的中国文化”的角度思考教学切入点。

同时,在中国文化符号的选择过程中,汉语推广者和对外汉语教师要充分比较两国文化,认识两国文化的差异,考虑汉语学习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对中国文化符号的接受程度,避免出现因无视文化环境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冲突。

四、文化符号选择要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

教师选取的文化符号要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使学生能够在文化系统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文化体验感和亲切感,拉近学生与中国文化的距离。中国文化作为外来文化,与汉语学习者本国的文化千差万别,汉语学习者很难通过简单的语言学习理解中国文化,因此,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教学是必要的。教师选择的中国文化符号不能是形而上的,学生要与中国文化符号进行近距离接触,多方面认识与了解中国文化符号,通过文化符号习得其蕴含的中国文化思想与观念。因此,教师应倾向选择可操作的中国文化符号,尤其是能通过体悟式教学被学生所理解的中国文化符号。

五、结语

汉语推广和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是传播中国文化,加强中国文化与世界的交流,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认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符号作为中国文化传播教学的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师在选择中国文化符号时应该更加慎重,以保证和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順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蒙象飞.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文化符号的运用与传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2]王一川.我国大学生中外文化符号观调查[J].当代文坛,2010(6):4-20.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文化符号中国文化对外汉语
国际汉语教学的理念方法
文化学视野下象形武术的“动态”文化符号
涂鸦艺术在服饰设计中的运用
《冰雪奇缘》:重塑经典与动画的文化本性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巴蜀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餐饮空间设计研究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