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探讨

2017-05-30管小青

大东方 2017年11期
关键词:方法探讨教学效果心理健康

管小青

摘要:中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而在于让学生发展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提高中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效果,必须探讨有效的方法。《心理健康》课程与德育课的其它课程渗透、开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设立心理咨询服务室、设立悄悄话信箱乖热线等都是提高中職《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效果的有益探讨。

关键词:中职;心理健康;教学效果;方法探讨

中职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中职学生厌学、网隐、逆反心理严重,自卑、冷漠、自暴自弃,缺乏自尊自信是中职学生普遍的心态,他们抗挫能力弱,对前途迷茫。特别是一些学生来自单亲家庭,缺乏长辈、家庭的关爱,表现为学习懈怠,学习兴趣不高,思想行为放任,不良习气较多,急需在中职阶段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爱。当前对中职学生展开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德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艰巨任务。

中职《心理健康》课程围绕中职学生的生活实践,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控制情绪、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意识,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因此,中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发展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此,必须探讨提高中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方法一:与德育课的其它课程渗透

中职学校德育课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四门必修课以及《心理健康》选修课。要发挥德育课的育人功能就不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因为灌输式的德育课程教育不适合中职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渗透德育必修课程目标是弥补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室、心理治疗等专门心理教育途径的不足。《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中职生大多存在自卑心理,如果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何谈职业生涯教育。采用贴近中职学生心理特点的一些案例比如列举优秀毕业生案例、请优秀毕业生来学校演讲等来完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有实效性。《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中职学生具体的心理状况,选择诸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旁听审判、模拟法庭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活动总结等,学生交流体会和心得,从而使学生从心理上得到完全的教育。《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正确的政治观。只有以《心理健康》为抓手,才能有效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的实效性、针对性、时代性和吸引力。

方法二:开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中职学校通过开设手机控心理分析、职业理想、择业心理等一系列专题讲座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中职学校通过聘请心理健康专职老师或校内有长期班主任工作经验、感情细腻、责任心强的教师,通过专业心理专题讲座,作为校内专业心理素质教育教师,长期为学生开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并随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通过组织学生模拟日常心理问题实例、游戏、表演、演讲等活动,通过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通过训练及讨论,使学生在遇到实际心理困惑时从容面对,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方法三:设立心理咨询室,建立特殊学生心理档案。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中职学生心理疾病较之以往相应增多。然而,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一部分中职生能够从以往拘束、害羞的心理转变为敢于落落大方地进行心理咨询。他们对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因此,要提高中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效果必须设立心理咨询室,对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心理疾病不定期、经常l生出现的学生,学校则应设立专门的心理服务室并建立特殊学生心理档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治疗与跟踪观察。

心理咨询室通过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第二课堂活动、指导“学生心理协会”的各项活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适时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等提高中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效果。

方法四:设立悄悄话信箱和热线

中职生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和差异较大的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同家庭。与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同学相比,这部分学生自尊心、自卑心均较强,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较为敏感。由于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中,一旦让他们敞开心扉诉说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一时还不能接受。在这种情况下,设立悄悄话信箱和热线,利用这种隐蔽的交流方式对他们来说就显得非常方便并为他们所乐意接受。当下中职学生普遍手机成瘾,手机控现象明显。在“互联网+”时代,利用微信公众号等进行悄悄话热线交流,学生省去了害羞的顾虑。这样,心理咨询老师便可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职生青春期出现的闭锁性心理矛盾比普通中学更为频繁,这使他们轻易不愿向他人敞开心扉,倾吐烦恼。对于这一类学生,可以利用悄悄话信箱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中职学校可以给每位学生发放一张印制精美并写有关怀话语的“悄悄话预约单”。有咨询需求的学生把预约谈心内容、预约时间、想预约谈心的老师等写在预约单上并投进“悄悄话信箱”,心理咨询室的老师根据实际需要主动约见求助的学生,以有效帮助或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调适或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维护心理平衡,达到阳光健康的心理。

结语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活动不是说教过程,更不是代替学生成长的灌输过程。因此,探讨提高《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要围绕中职学生的生活实践,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来展开。

(作者单位:河源理工学校)

猜你喜欢

方法探讨教学效果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试论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探讨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