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率的对策研究

2017-05-30董爱英

大东方 2017年11期
关键词:户籍制度医疗保险农民工

董爱英

摘要:医疗保障对农民工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研究农民工医疗保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现状出发,分析影响农民工参加(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原因,以期探寻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新路径,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民工;医疗保险;户籍制度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队伍不断扩大,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农民工几乎包揽了城市里所有最脏最累最险的工作,是最需要医疗保障的群体,然而虽然面临着与城镇工人相似的失业、养老、疾病工伤、生育等风险,但其保障方式却还是传统的农业社会的保障方式,这种风险与保障的不匹配将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暴露在更大的风险之中。

一、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率低的原因分析

1.农民工风险意识不强。

一方面,农民工群体以青壮年为主,疾病风险较低。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自己年轻无病无灾,没有必要参加医疗保险,更不愿意缴纳参加医疗保险的费用。另一方面,农民工缺乏风险意识,不能认识到医疗保险的重要性。农民工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从事一些收入比较微薄又较繁重的工作,家庭负担较重。较低的收入使其无暇顾及疾病风险,到发生重大疾病时,承担的医疗费用不能抵扣,才意识到参加医疗保险的重要性。

2.农民工流动性大。

农民工流动性大,工作不稳定,这就要求医疗保障能够随之进行迁移。但目前我国是以省作为医疗保险的统筹单位,实际上多数省份停留在市县统筹的水平上,农民工如果要再到其他省市或回农村工作时,其医疗保险关系无处接收,导致这些人只能选择退保,导致参保中断。

而退保只能退个人账户部分,真正起到风险分担和分散用的统筹部分是不能退的。这些突显出我国的有关部门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管理中的不到位,没有设计和执行有利于农民工的跨区域流动性的特点的医疗保障制度,这就使得当前医疗保险制度对农民工来说缺乏吸引力。

3.企业为降低成本为农民工购买医疗保险参保率低,缴费水平低。

保险费率太高致使用人单位和农民工难以承受。使用农民工的单位往往是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而这些企业出于利润最大化考量,参加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积极性不会很高。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项目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雇佣成本和企业生产成本,如为农民工办医疗保险,意味着人力成本要增加,农民工的低成本优势会因而大打折扣,企业担忧成本的增加会降低企业的竞争优势。

4.存在的一些问题抑制了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积极性。

(1)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加入新型新合作医疗保险,由于距离定点医院过远,要么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要么是往返工作地与定点医院间的费用过高,再加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自愿参加的原则,多数外出打工的农民不愿意加入。许多城市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规定必须在当地入保达15年,才能在年老时享受医疗保险待遇。这与多数农民工实际在城镇工作时间不符,相当一部分人主要从事体力劳动,或者说是在吃“青春饭”,年龄稍大一些的人若仍未获得稳定的工作,会选择返回家乡。

(2)企业利益制约。政府缺乏对用人单位的强制性政策规定。农民工大多集中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任何一个单位和团体,不管是否为盈利性机构,在国家没有给予任何资助,也没有政策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处于追求成本最小化的企业或其他用人单位,都不会主动给农民工参加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险种。

二、提高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率的措施

1.制定灵活的参保办法

我们可以把农民工群体分为市民化了的农民工、季节性的农民工和流动频繁的农民工三大类,根据他们自身的特征,为他们制定灵活的参保办法。对第一类来说,应该排除户籍上约束的因素,要求或者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到城镇医疗保险中来;对第二类,将他们纳入城市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体系中去,鼓励他们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第三类,要根据他们的实际生活状况和经济条件来确定选择哪种医疗保险制度,在商业医疗保险比较发达的地区,政府可以支持和鼓励农民工通过商业医疗保险的办法解决医疗保险问题。

2.拓宽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融资渠道,加大农民工医保的财政投入力度

应该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医疗保险费用,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激励和提高事业单位参加农民工医疗保险的积极性;可以为农民工医疗保险提供财政补贴,各地财政可以3.做好农民工医保的政策宣传工作

要采取工作透明化的方式,不断提高农民工对医疗保险制度的信任。可通过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开展医疗保险政策的宣传工作,此外,社会保障部门也要通过讲座、培训和座谈等多样化的形式,做好与企业的信息交流工作,让他们在农民工医疗保险方面真正负起责任来。要有针对l生典型宣传,使农民工群体能够切实感受到参加医疗保险的好处和意义。

4.构建制度模式统一且医保缴费年限互认的大一统制度

突破农民工医疗保险缺失困局的关键,是构建制度模式统一且医保缴费年限互认的大一统制度。首先,要打破城乡分割、地区分割、人群分割,规范、重组、协调和融合目前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提升医疗保险筹资水平和统筹层次。缩小医疗保险待遇差异,建立统一模式的医疗保险制度。接着,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实现医保缴费年限全国互认,累计合并计算。要实现顺利转移接续,就应化解城市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吃亏的风险,消除医保互认政策面临的执行难问题,以互利共赢的利益格局推动全国互认。最后,推动信息化建设,实现全国联网。平衡好衔接地区间的利益与负担是实现医保全国联网的重要前提条件,要在此基础上,以先进技术手段为支撑,实现医疗保险管理标准、医疗信息指标体系与编码体系的全國统一,方便全国范围的医保信息交换,从而顺利实现医疗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

三、结束语

农民工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革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对其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如何很好的处理农民工的医疗保险,使农民工在不同的地区间流动而不会对医保的补偿待遇造成损失,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猜你喜欢

户籍制度医疗保险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三医联动”下医疗保险新走向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政策面面观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社会医疗保险
降低医疗保险拒付率
三国吴简中的户籍制度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