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野下体育对高职学生健康的促进

2017-05-30王玉英

体育风尚 2017年1期
关键词:健康生态文明高职学生

王玉英

摘要:生态文明观视野下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首先对生态文明观视野下的高职学生健康进行了深入探析,然后详细探讨了生态文明观视野下高职体育对促进学生健康的方法。

关键词:生态文明;体育;高职学生;健康

生态文明视野下高职大学生的健康应该包含身体健康和生理健康两个方面,且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必须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以系统论为依据,切实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成长。高职体育作为高职育人的重要抓手之一,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理应在促进高职大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体现应有的担当。

一、生态文明观视野下的高职学生健康探析

生态文明是后工业时代中,人们在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经历了诸多环境问题及社会问题后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文明,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群体角度来看,其实质是讲求人与大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双赢以及可持续发展,从个体角度来看,其讲求个体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健康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形态的根本性转变,也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扭转,其致力于打造一个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共生的现代生活环境。

基于此,生态文明观视野下的“健康”的含义具体到个体来说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所谓生理健康是指大学生身体内外部各个器官运行正常,体质强健,无疾病或极少有疾病,而心理健康则是指大学生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全感和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够很好地去进行适应,在遇到各种障碍和困难时,其心理不会失衡,同时还能够以各种途径和手段进行克服,即内心深处的一种安定、适应的状态,一般来说,由于个体内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以及不同个体的自身特征,健康的含义也往往是相对的,没有绝对之分。同时,生态文明观视野下的“健康”还讲求将个体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个体的两大系统来整体性看待,力求实现个体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和谐统一,从而真正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生态文明观视野下大学生健康的涵义实际上就是要努力实现大学生个体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和谐统一和共同发展,最终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二、生态文明观视野下高职体育对学生健康促进的方法

按照生态文明观视野下对“健康”的定义和要求,可以发现当前我国高职体育教育教学对于学生健康的实效性还远远不够,未来高职体育教育教学还需要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着力加强改革,卓有成效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高职体育要想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帮助大学生实现更高水平的健康,就必须要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到广大师生中去,这是生态文明理念下高职体育有效促进大学生健康的必要条件。生态文明理念追求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发展,追求个体生理与心理的积极协调,对于新时期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职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应主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学习及生活过程中去,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最终实现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与共生。

(二)充实体育教学内容,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体育教育旨在对学生进行更高水平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较高水平的体育知识和相关技能,养成科学的体育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最终发展学生的体育专业技能,这也是高职体育的本体性功能。而就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在以往更多地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范围,高职体育对于学生进行直接和正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涉及不多,很多甚至完全没有触及,而就当前我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来看,许多学生都在日常的学习及生活中存在着一般性的心理问题,例如学生生活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情绪问题以及成长受挫问题等等,给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成为新时期高职学生成长过程中亟需解决和有效应对的现实性问题之一。

生态文明观要求以整体性视野来关照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强调促进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和谐发展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健康,因此未来高职体育就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来不断进行改革,尤其是要改革和充实现有的高职体育教学内容,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宗旨。高职及体育教师要深刻认识到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要让大学生体魄强健,更要在这一过程中帮助高职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积极乐观、豁达开朗的精神风貌,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此,高职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必须努力突破高职体育中传统的球类、游泳、田径、体操及武术等五大类项目,切实以时代发展为纲,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增加一些较为新颖以及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增强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社会体育的联系和互动,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在高校体育中落地生根,有效拓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提高高职学生健康水平。

当然,需要明确的是,充实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要求体育教学完全变成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抛弃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帮助学生养成强健的体魄的本体性功能,事实上,生态文明观指导下的高职体育同样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和相应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以相应的体育训练为基础和前提,这是需要指出和予以明确的。

(三)改革和创新高职体育教学评价办法

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教学改革的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高职体育要想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切实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就必须着力对高职体育现有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扭转以分数和成绩来衡量学生体育成效的评价办法。目前,我国高职体育教学中普遍采用考试制度来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以相对固定、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先天条件各异、后天努力程度不一的学生,从而使得高职体育教学异化为单纯的体育训练,许多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很少能够获得快乐和喜悦,而且背负着较为沉重的身心负担,严重影响了当代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脱离了高职体育教学的初衷,为此,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高职体育教学必须加快对现有的教学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即在保留对学生进行以考试为主要手段的客观化评价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即考虑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学习态度等等,对学生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而有效促进高职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四)教给高职学生一些实现个人身心健康的方法

生态文明观强调个体的健康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协调统一,二者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现实生活中,高职学生遭遇的生理健康问题往往较少,较为普遍的是各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例如上面提及的学生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以及情绪问题等等,尤其是情绪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困扰不少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心理问题之一,如自卑、抑郁、焦虑等等,事实上,不良情绪确实会妨碍人的身心健康,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例如针对不良情绪,教师可以不妨让学生尝试“合理宣泄调节法”,即当有不良情绪困扰自己时,可以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地点等来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例如痛痛快快地打一场球等等,同样可以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

三、总结

总之,生态文明观作为当下社会中主流的价值观之一,其对于当前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职院校应努力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切实改革高职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遵循高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采取各种有利措施来提升高职体育教育教学质量,从身心两个方面来真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收获更富意义、更高质量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车坦,杨小飞.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10).

[2]张冬.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分析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10).

[3]滕延峰.高校体育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10).

[4]李斌.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15).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健康生态文明高职学生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