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大雪”之美 望新年之门

2017-05-30杨耘

公民导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清茶时节大雪

杨耘

大雪节气,微信朋友圈里自然是一番抒发,民俗画、风景画纷纷呈现,“塞北的雪”、刀郎的“雪”滚滚而来。我转发了老树画画“廿四节气 大雪”帖子,还写了感言:“围炉温酒夜读时。”

回味起清代蒙古族文学家哈斯宝说的话:“后日锦绣肺腑的贤哲之士读此《红楼梦》,案头必备高香清茶才应开读。点高香,是为报答作者写出这部如锦似绣的文章,留给我辈赏心悦目。沏清茶,是要洗涤我辈几天积下的愚心浊肠,赏心悦目,读此锦绣文章。”

守着炉火,温一壶微微醉人的陈年黄酒,浅饮低酌;饮一杯气息氤氲的怡人清茶,吟诗作赋。这个中国文化的场景是美的!大雪节气通常在公历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掐指算来,公历新年元旦就要来临了。

2016年的“大雪”似乎更美。因为中国的“廿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廿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农耕社会中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权威性“时间表”。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大雪”是农历廿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它告诉我们,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了,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而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在温润的重庆,大雪节气处处有四季常青的植物,有各种色彩明艳的花卉、蔬果,我几乎都没有在这个时节见到下雪,但见过家家户户开始腌腊肉、做香肠,竟蔚然成风。

妈妈在世时,总会忙着大雪“进补”。她虽然不是医生,却把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身体畏寒得到改善的理说得真真切切,事做得妥妥帖帖。在她“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絮叨中,一家人尽享药膳的美味。今天想来,妈妈的絮叨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亲情啊!

四川和重庆人笃信“瑞雪兆丰年”,没有下雪但会盼着下雪。我自幼在心中已把柳宗元《江雪》描画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定格为“大雪”节气的写照。而在这个时节,还总会想象着东海、西域、南国、北疆会呈现多么不同的个性画面。

节气就是生活方式和文明模式。节气是鲜活的存在,不同地域之间会有气候、耕作、民俗、生活习性的差异,但廿四节气却连接着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并貫通精神世界,它跟文明有关,跟人的时空感有關,具有文明的本体意义。在多样文明交融的时代,随着申遗成功,它一定会关联着全球的时间演变!

而今,节气时间早已超越传统农耕生活,而进入到现代性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可以在每一个节气时间中停顿一下,认识先祖、认识自我,获得回归、获得安顿,也可以在天人感应中校正现代性的某种异化。

是的,大雪时节,我们可以眺望2017年新年的门槛了。

(作者系渝中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

猜你喜欢

清茶时节大雪
陈琳作品《一口清茶,板栗飘香》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时节寄追思
大雪宜进补 冬至大如年
大雪
下大雪了
一壶清茶蕴中华美德
烈酒还是清茶
初夏时节要缤纷
清茶伴读 品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