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策略探析
2017-05-30王英男周衍平
王英男 周衍平
摘要:生物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融资难成为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瓶颈。但生物技术产业拥有较多知识产权类无形資产,因此知识产权融资成为其融资的一种创新融资方式。文章基于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视角,认为生物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具有降低融资成本、有效分散风险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分析生物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动力,探讨生物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策略,以期促进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关键词:生物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中图分类号:F 830.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12(2017)01-0028-06
Abstract:As a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biotechnology industry has faced financing difficulties in its developing process.However,biotechnology industry has a number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sets,therefore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financing has become an innovative financing way for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curitization,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at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curitization financing in biotechnology industry can reduce the cost of financing,spread risk effectively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And this article focused on the impetu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curitization financing in biotechnology industr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quick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industry.
Key words:biotechnology industry;intellectual property;securitization
0引言生物技术产业是建立在生物学基础上,利用生物细胞学和生物分子学以生产出生物技术产品的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药、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服务等6大行业。我国生物技术企业现多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阶段,实物资产匮乏,且缺乏足够的商业信用和企业信用,融资难是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瓶颈。但生物技术产业以专利、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为主,往往具有技术上的优势,且潜在经济价值巨大。利用知识产权优势,进行社会化融资,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文中基于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视角,探讨生物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交易结构,以期为生物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提供一定的指导。
1相关研究综述1997年鲍伊债券发行之后,快速发展的知识产权证券化引起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Katz(2003)构建一个典型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交易结构,即所有者将资产转移给SPE,再由SPE寻找信托机构向投资者发行证券[1]。Ronald(2005)详细地阐述商标证券化、专利证券化和版权证券化等3种类型的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及模式结构优化[2]。Martin,Drews(2005)认为应该从融资者、投资者和存管机构3个层面来评估知识产权证券化中无形资产的现金流,并以商业装备制造公司和汽车租赁公司为例介绍无形资产现金流的评估方法[3]。Dan,Sarlitto,Mukhtiar(2007)认为知识产权证券化风险主要包括宏观需求风险、技术风险、抵押风险、信贷风险、流动风险和结构风险等,进行知识产权证券化风险管理时,需要考虑风险评估、风险定价和风险控制3个基本要素[4]。Kramer(2010)认为企业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获取大量现金,投资者也能通过购买证券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回报[5]。MH Wang(2014)比较分析专利证券化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现状及相关政策,并从法律角度探讨专利证券化模式[6]。在国内有关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从CNKI期刊中,以“知识产权”并含“证券化”为篇名进行检索,截止到2016年4月,总共检索到127篇参考文献,运用Netdraw可视化软件绘制网络关系图。从图1看出,知识产权证券化位于网络的中心位置,是网络中最重要的节点。围绕着知识产权证券化,形成以信贷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真实销售、资金池、现金流、信用增级等研究热点的结构主体。
鉴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文中主要以生物技术产业为研究主体,借鉴国内外学者对于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理论、交易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探讨生物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策略,以期为生物技术产业提供一种新的融资方式,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
2生物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概述
2.1
内涵界定生物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是指生物技术企业作为发起人,将其拥有的具有未来可预见收益的知识产权或其衍生债权真实出售给某一特设机构(SPV),由特设机构整合企业资源,构建“资产池”,通过一定结构化的设计对知识产权资产中的风险和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再经由信用增级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对资产进行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以生物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后续许可使用费为收益支撑,发行可流通证券以获取资金的融资方式[7]。
2.2
融资优势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的有效结合,有利于拓宽生物技术产业融资渠道,促进产业创新资源良性循环。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2.2.1有利于降低融資成本知识产权证券化为生物技术产业开辟一条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渠道。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基本利率如下:一年以内(含一年)为5.1%;1至5年(含5年)为5.5%,5年以上为5.65%。而对于知识产权证券化而言,通过信用增级技术,会提高证券化资产信用等级,2015年,银行间市场交易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利率仅为4%到4.5%,相比传统贷款方式,融资成本显著降低。
2.2.2能够有效分散风险特定目的机构接受生物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能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将风险资产转移出去,使得由生物技术产业知识产权所有者独立承担的风险分散给众多的购买证券的投资者。并且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生物技术产业能够提前获得产权拥有的未来收益,不断提高技术研发能力,从而更好地降低市场风险和融资风险。根据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证券化资产池里的资产具有多样性,能够降低证券组合的非系统性风险,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2.2.3
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我国生物技术产业融资困难,后续资金的缺乏导致专利等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足10%.生物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不再局限于企业现有的资产,可以是可预期的具有稳定收益的收益权,能够快速为生物技术产业融得大量资金,提高企业研发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发展。
3生物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动力
3.1
知识产权增多是生物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内在动因从个体看,多数生物技术企业虽然起步晚,规模小,但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以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例,截止到2016年,公司拥有生物制品80种,自主知识产权91项,授权专利126项,新兽药证书26项,国家重点新产品7个,注册商标4项,技术力量雄厚[8]。从整体看,生物技术产业知识产权数量不断增多。2006年至2015年中国专利申请总量为202 394件,授权总量为124 502件。由表1和图2可知,2006—2014年生物技术产业中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中国专利申请量的增长率为17.4%,中国专利授权量的增长率为12.5%.因此,生物技术产业自身优势为其进行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奠定了基础。
3.2
中介机构完善是生物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外在推动力
国外著名的投资银行、评级机构、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试图在我国开展业务,为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带来先进经验的同时,还能提供良好的中介服务保障;国内知识产权金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与投资、信贷、证券、保险等工作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不断完善,评级机构、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也在不断壮大,逐渐具备为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发展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
3.3
政策环境是生物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外在保障2008年6月,国务院颁布并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迅速开展。2015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2015年10月,《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助力创新创业的意见》指出鼓励金融机构为创新创业者提供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专利保险等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2015年12月,《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深化知识产权重点领域改革,加大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必须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开拓知识产权融资创新,满足资金需求,加快产业发展。
4生物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策略
4.1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国内市场存在信用基础薄弱、市场化机制尚不完善等约束问题,应不断优化知识产权金融发展环境,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知识产权创新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组织协调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构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开展和完善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体系,支持网络小额贷款、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等新兴业态发展,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工具,丰富和创新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方式。
4.2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意识生物技术产业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比较淡薄,致使知识产权诉讼案件有增无减。因此,应积极引导生物技术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断提高知识产权质量,加强核心技术专业布局,提升知识产权价值的市场认可度,提高专利价值;根据国内一些资产证券化的实践经验,制定相关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保障制度,开展针对生物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政策宣讲,使企业深入了解相关扶持政策、融资渠道、办事流程等信息;加强专利资产证券化登记业务培训,建立项目审核及跟踪服务机制,对拟证券化的知识产权项目进行动态跟踪和管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4.3完善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风险管理机制引导和支持各类担保机构为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提供担保服务,鼓励开展同业担保、供应链担保等业务,探索建立多元化知识产权担保机制;支持保险机构开发设计符合生物技术产业需求并且可市场化运作的专利保险险种,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保证保险,缓释金融机构风险;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证券化项目评估审核、方案设计、企业风险管理、证券产品发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银行与投资机构合作,建立投贷联动的服务模式,提升生物技术企业的融资规模和效率。
4.4加强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服务能力建设知识产权证券化涉及环节多,专业性强,需要信用评级机构、信用增级机构、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参与和支持,因此应大力引导知识产权评估、交易、担保、法律及信息服务机构进入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市场,加快形成多方参与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建立生物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数据库,搭建企业、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对接平台,建立“政银企”协同机制。加大对生物技术产业人才培养的工作力度,加快形成一批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中介机构,造就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人才队伍,更好地保障生物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实施。
参考文献:
[1]Katz A E.Financial alchemy turns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to cash: securitization of trademarks,copyrights,and oth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sets[J].Journal of Structured Finance,2003,8(4):55-58.[2]Ronald S Borod.An update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curitization[J].Journal of Structured Finance,2005,10(4):65-72.
[3]Martin Daryl,Drews David C.Intellectual property:collateral for securitization or lending[J].Secured Lender,2005,53(6):263-304.[4]Dan R,Sarlitto M,Mukhtiar A.Risks to consider when purchasing technologybased IP for securitization[J].Journal of Structured Finance,2007,12(4):61-66.[5]Kyle TondoKramer.Increasing access to start up financing through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curitization[J].The John Marshal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rivacy Law,2010(4):613-646.[6]Wang M H.Legislation study on patent securitization[J].日本知財学会誌,2014,11(2):66-83.[7]史蕾,路正南.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7):289-291.[8]
数据来源: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官网.(责任编辑: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