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婺源徽剧艺术文化特征略论

2017-05-30何翠梅

大东方 2017年11期
关键词:活化石发展

何翠梅

摘要:婺源徽剧,是徽剧艺术的“活化石”,是中国传统戏曲的基因之一,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极具地方戏曲特色、悠久历史的婺源徽剧给我国戏曲音乐的创新发展留下了许多深刻启示。

关键词:婺源徽剧;活化石;高拨子;老吹腔;发展

在中國戏曲史上,徽剧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剧种。它不仅是“京剧之父”,还与中国南、北的4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有着渊源关系,在明、清时期。其影响遍及全国,至今已近500年历史。因此,它具有中国戏曲基因性质,对中国戏曲的发展产生了且必定还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婺源徽剧亦称“徽戏”,流行于江西省婺源及周边的浮梁、乐平、鄱阳等地,其以弋阳腔、“老石牌”即老吹腔、高拨子为底子。吸收目连戏的高腔、下江调、并融进了赣东北地方戏曲饶河戏的弹腔即赣剧南词及婺源民间小调,逐渐形成既有皖南特色又有浓郁婺源地方韵味的地方剧种。它是徽剧的一个重要流派。是戏曲史上“徽班”、“徽调”、“徽戏”的遗存,由于其具有戏曲“活化石”之特质,2006年被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一个地域性的剧种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并产生影响,根本就在于其独特的文化特性,包括丰富多彩的剧目、声腔、表演艺术,以及朴实的风格,浓郁的乡土气息。

一、声腔特色鲜明。结构体系完整

婺源徽剧亦称“徽戏”,即徽班演出的戏曲。其声腔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伴随着对各种外来优秀戏曲艺术的兼容吸收。徽州腔显著的特点是,在曲词中增加大量的“滚唱”,连唱带诵。节奏鲜明。其后。融合昆曲的因素。形成“四平腔”(即“徽州高腔”),再后演变成“昆弋腔”。“昆弋腔”在伴奏上取消了锣鼓和人帮声腔。改用笛子或唢呐伴奏,使曲调更加细腻、优美和华丽。另用小锣、小鼓配合动作演出,很适合载歌载舞的宏丽场面。“吹腔”用笛子、海笛(小唢呐)、大唢呐伴奏,委婉柔和。“拨子”以枣木梆子击节,高亢、激越、悲怆。是徽剧各种声腔中最具有完整板式结构的声腔。加上“青阳腔”、。二黄”、“徽调西皮”及“花腔小调”等,徽剧声腔逐渐成为一个表现力丰富、别具特色的完整体系。

二、表演场面宏丽,武技高超

据光绪年间徽昆班“洪福林”的班主王旺金称,婺源徽剧的角色体制为:主角“九个头”,即大花、二花、三花、付、末、外、旦、彩旦、小生,还有老旦、贴旦、文武老生等行当。场面人员5个:一个打鼓,两个打大锣(一正一副),另两人搞内、外杂。还有三个管衣箱,称“三箱五场”。皆兼帮腔。清末的徽班盛演目连戏。有的夜唱目连。日演平台(徽戏)。平台多演徽昆戏。后来又有了板子腔。

徽剧的表演艺术多姿多彩,其特点是排场宏丽,动作性强,且风格朴实。徽剧高度重视表演的动作性。这些动作具有写意性,以十分简练的态势,对人物进行刻画、塑造,对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情感体验,并通过动作和神情予以外化。传达出丰富的内涵意蕴。如《水淹七军》中关羽和周仓观《春秋一场戏,演员在表演时做出各种观书的动作,以身段和亮相造型,表现出两人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让人产生一种雕塑美的感觉。《太平桥》中石敬思拔剑自刎,以剑不拔身体不倒的姿态,表现出入物性格的勇猛刚烈。

在唱腔表演上,昆乱兼擅,动作难度很大。动作戏中最强的是武戏。高超的武技是徽班艺人必备的传统本领。如清末民初擅长武旦戏的“武旦宜”。翻打扑跌,耍枪弄剑,无一不会,演《泗州城》时,能一连翻30多个“乌龙搅柱”;武小生汪灶喜能从8张桌子垒起的高台空翻而下,继又打几十个“旋子”。这些高超的武技。令观众“目眩神驰。星流电掣”,赞叹不已。这些高超的武艺技巧在徽戏中延续下来并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徽戏剽悍粗犷的风格。

三、演出活动体现丰富的民俗事象

婺源徽班的演出。与当时徽州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有关。旧时每逢酬神祭祀的日子,徽班都是以酬神祭祀名义演出,且往往以演酬神祭祀戏居多。每到一地演出之前。先“写戏”。即由班主派员到各村与当地戏会主事接洽,定演多少本戏。连演三本即有一晚天光戏(通宵演出):再“点戏”—请当地主事挑选演出的剧目。头一晚点的戏目一般都要出天宫,演《天官赐福》《万花献瑞》,正戏也多点《满堂福》《九赐宫》等吉祥戏。演出之前,还要打闹台、跳魁星、眺加官、跳财神。如果遇上当地有喜庆之家,班主还要组织演员。打八仙”上门庆贺,祝寿即吹奏《八仙庆寿》,生子即吹奏《张迁送子》。

此外,还有“小旦敬酒”的俗例。旧时农村到家庙祭祖演出前或天光戏的中途,饰演小旦的演员喜庆打扮,手提银酒壶,后面跟着一个托着茶盘的丑角,随着海笛吹奏[梳妆台]等曲牌。一起走下戏台。台下设酒宴,按辈份就坐,长辈、士子居首位。小旦依次向正在喝酒的观众敬酒,受酒者欣欣然,当即将事先备好的彩金红包放入茶盘。小旦敬酒完毕,施礼致谢后上台。

“徽俗最喜搭台看戏”。婺源各地举办庙会,除酬神祭祖的内容外,都要搭台演戏。如正月十八的“汪帝会”、二月的“华佗会”、四月的“浴沸节”,还有庆源、庐坑的“三月三”,清华的端午戏,中云的九月重阳戏,一年四季都有节庆要请戏班。一次演出持续的时间通常不少于3天,有时一地演出甚至超过5天7天。“段莘十八”祭祖。从农历正月十三请戏班开锣唱戏,一直持续到二十三结束,前后达10天。

四、结束语

婺源徽剧作为一个地域性的古老剧种.与民间结合紧密,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且经过一代代徽剧艺人的演出实践,在声腔、表演等诸多方面都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它剧种的艺术风格和体系。“其表演动作性强。“手、眼、身、发、步”都达到了相当完美的艺术境界:重视武功表演.平台武功和高台武功都有高超的技艺。剧目丰富多彩,兼容并包,雅俗共赏;声腔曲调丰富,表现力强,昆乱兼擅,音韵和谐,能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要。

(作者单位:江西婺源县徽剧传习所)

猜你喜欢

活化石发展
活化石——银杏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去澳大利亚遇见“活化石”吧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古村落“活化石”里的东昌府
站人文化的“活化石”(外一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海里的活化石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