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萨特的自由观及其启示

2017-05-30江村

大东方 2017年11期
关键词:道德责任

摘要:萨特是二十世纪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都在追求自由,“自由”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思想,他的哲学被称为“自由的哲学”。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萨特自由观的历史渊源,即对他的自由观产生重要影响的前人的思想理论,通过与前人思想的比较,揭发萨特自由观的理论来源和特点;第二部分阐述萨特自由观的理论基础,内在原因,以此探究萨特自由观的深刻本质;第三部分通过对自由与客观、自由与责任、自由与道德、自由与他人以及自由与必然之间关系的阐述,从这几个方面揭发萨特自由观的基本内涵;第四部分是萨特自由观给予我们的启示,一方面克服其理论的弊端,另一方面发扬其中的积极因素,用以指引我们的人生;最后结尾阐述了笔者的几点思考,对萨特自由理论做了整体上的总结和分析以及对人的启发。

关键词:存在先于本质;自在存在;自为存在;责任;道德

一、自由理论的来源

(1)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的自由观

①克尔凯郭尔的自由观

克尔凯郭尔一般被认为是存在主义之父,他将哲学研究的对象从客观物质和理性意识的存在转移到非理性的人的存在。他关注“人的存在”,这里的人不是普遍存在的人,而是个体的、具体的“人”,这个单独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主体意识和情感,可以依靠自己的意识做选择。

②海德格尔的自由观

海德格尔从揭示人的本质上论证人的存在即自由,他认为人没有本质,人就是虚无,只是被偶然地抛到这个世界上来,他的存在本身就蕴含着自由。人作为一种“亲在”,有多少亲在,就有多少真理,真理在每个人心中,人自身具有真理,只是往往被经验的东西蒙蔽了,看不清真理的真面目,当揭开了掩盖真理的东西,便可以发现和揭露真理。他实质上就是否认了客观实在的规律以及普遍的人性。

萨特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将自由推向了极端,没有客观真理,没有上帝,就像他说的:“自由是我存在的要素”、“自由的计划是根本的,因为它就是我的存在”,存在本身蕴含着自由,人的存在就是一种绝对的自由。

二、自由的实质

(1)理论基础: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认为,人的存在就是自由,存在先于本质,自由也就先于本质,存在与自由是属于同一层次的,没有逻辑上的先后。只有先有自由,人才能拥有创造自己本质的权利。“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且使人的本质成为可能,人的存在的本质悬置在人的自由之中。因此,我们称为自由的东西是不可能区别于‘人的实在之存在的。人并不是首先存在以便后来成为自由的,人的存在和他‘是自由的这两者没有区别。”就像人的存在一样,自由和存在都是被判定的,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不得不自由。

(2)自由的内在原因——纯粹意识是自由的

萨特认为,人是自由的内在原因在于,纯粹意识是自由的,纯粹意识指的是与物质世界还没有发生任何联系的意识,不会受到任何事物的限制,因而是绝对自由的。萨特将意识与物质世界割裂,以此表明纯粹意识是绝对自由的,他将意识看作是世界的本原,在本质上是主观唯心主义。其理论积极的方面体现在,关注到了每个人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主观意识以及独特性。

(3)人是自为的存在

萨特将存在分为两种,分别是“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指客观世界的存在,这种存在没有人的意识参与,处于时间之外,没有运动、没有变化;自为的存在就是人的存在,自为的存在依赖自在的存在。也就是说,意识是关于某物的意识,只有有了人的意识的参与,世界才会呈现运动、变化、时间等状态。自在的存在是是其所是,自为的存在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

(4)本质——非理性

自由建立在“虚无”基础上,自由没有本质,自由是本能描述其本质的。“不能考察自由的本质”,自由不能被下定义,不能被描述,也就是说,自由是理性所不能把握的,因此萨特所说的自由是非理性的,选择的自由只是内在的主观性的自由,将内在的自主性放大,忽略外在的客观性、必然性及因果性。

三、自由理论的启示

(1)克服自由理论的缺陷

萨特将人的自由作为衡量道德的准则,很可能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和选擇做自己想做的事,就会导致社会、国家的无序、混乱和动荡不安。

(2)超越自己、改变人生

萨特说,“人仍旧在形成中”,人的本性,人的未来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可以不是现在的自己,而成为新的更加优秀的自己。这种自由观是一种积极、超越的自由观,人作为自为的存在,就是要不断突破现在,不断反省、否定自身,超越自己,积极进取,走向人生的巅峰。萨特认为,追求超越当下的人能体现自己是真正的人,“人是靠追求超越的目的才得以存在。”②

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勇于担当责任,我们的选完全由自己决定的,因此自己承担所有的责任。

四、几点思考

客观的看待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观,既不能妄自推崇和膜拜,也不能一味否定。

从根本上讲,萨特的哲学是非理性的。萨特的自由是建立在非理性的基础上的,这种精神是人的本能以及情感情绪的真实反应,可以让我们关注到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但我们也要兼顾理性,不能忽视具体的历史、社会以及阶级。萨特否认存在普遍的道德规范,在这一点上笔者是不赞同的,道德规范在每个时代、每个社会、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的。但是萨特哲学的思想给人以热血沸腾的感觉,生命之火的兴衰都由自己决定,人的本性掌握在自己手中。人是有丰富的情感的,不是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下的机器,“人类需要的是重新找到自己,并且理解到什么都不能使他挣脱自己。”③也就是说,我们要认清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充分发挥自己的自由,积极主动地通过行为的选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作者简介

江村(1995-),男,西藏昌都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5级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道德责任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责任与担当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缺的是责任与担当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期望嘱托责任
有必要制定从政道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