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为新:廿四节气与民俗风物
2017-05-30侯茶茶
侯茶茶
丁酉如期而至,走聋传觞,复归如常;楼雪初消,十里清风,一瓣心香。然毂击肩摩,岂可欢游意懒;水泥钢拱,酒绿灯红,又有何人卖薪买酒以自况。日月其除,光阴荏苒,人往人来多成陌客,浮生若梦,唯有寄情于长物。
《文心雕龙·物色》有言:“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存一“物感说”,“感”借“物”生,四时不同,“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感知自然万物,遂有“廿四节气”。廿四节气,古之历法,本为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为多民族所采用,并逐步“雕琢打磨”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成为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载体。但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突进,肇基于农耕文明的“二十四节气”蕴涵的“元意义”正日渐“流失”。成长于都市中的“现代人”,黑白颠倒的作息生活使得“时间”观念渐趋“朦胧”;“物欲橫流”的“浮世”里,人正不断“矮化”对“物”性的理解,“物感”变为“无感”。事实上,“二十四节气”不只是时间认知系统,其框架之下衍生出的民俗、节日等直至今日依旧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节气对应的风物不仅是丰厚的文化遗产,还潜藏着一种“时间美学”。今复观“二十四节气”制度,除在某种层面上而言以“唤醒”传统之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希冀以此触及“当代性”审思,达致“与古为新”之愿景。
在多元的世界文化中,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独有的时间认知的文化现象。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它以黄河流域一系列的天文物候作为划分的依据。二十四节气最终概念系统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春秋时期人们对于物候变化的认知相对比较简单,仅有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的划分,此后又相继增加了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等几个节气。到战国时期,《吕氏春秋》一书中“十二月纪”重新辑定了“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二分”(春分、秋分)和“二至”(夏至、冬至)等八个节气的名称,这就构成为后世“二十四节气”中最为重要的八个时间节点。这八个节气已清楚地划分出自然界中四个季节的轮换转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时八节”。随后,古人又不断地通过观察日、月在不同时间的运行位置以及天气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等现象,将一年细分为二十四等份,经改进、完善,至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的统称最终确立下来。
二十四个节气根据不同性质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其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反映温度变化的节气为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天气现象的节气为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物候现象的节气为惊蛰、清明、小满、芒种。依据时间序列,聪慧的古人将二十四节气改编为一首耳熟能详的歌谣,即“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与物为春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东风解冻 蜇虫始振 鱼负冰
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
曲尘欲暗垂垂柳,醅面初明浅浅波。
日满县前春市合,潮平浦口暮帆多。
春来不饮兼无句,奈此金幡彩胜何。
——南宋·范成大《立春日郊行≥
立春·解释
《群芳谱》对“立春”的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春天至此开始。
立春·风俗
立春在旧历中既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同时还是一个重大的节日。至少三千年前,“立春”即已作为官方性质的仪式活动逐步演化为一套祭祀体系,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及诸侯大夫前往东郊“迎春”。《山海经·海外东经》曰:“东方句芒,乌身人面,乘两龙。”芒神居于东方,主宰世间草木生长。故而东郊迎春渐成规制,以祈求丰收。此外,“鞭春牛”也是立春风俗文化中的一项保留节目,山西流传的《春字歌》描述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北京地区的“住春夜”,陕西关中一带的“佩燕子”,陕西铜川一带的“戴春鸡”,广东地区的“拾春色”,侗族“春牛舞”,白族“催春节”等等,皆是流传自民间的立春风俗。
獭祭鱼 鸿雁来 草木萌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初春小雨》
雨水·解释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降水开始,雨水增多。
雨水·风俗
雨水节气前后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是日习俗包括常见的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等活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元宵节时,新年的气氛还未减退,是整个春节活动最后的高潮。
桃始花 仓庚鸣 鹰化为鸠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惊蛰·解释
《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天气转暖,春雷震响,蛰伏着的冬眠动物苏醒,开始出土活动。
惊蛰·风俗
“二月二,龙抬头”,惊蛰一声雷响,各种虫类开始复苏,所以,民间产生了“炒蝎豆”的民俗,寓意炒死毒虫以除害。民谚中有一说:“吃了炒蝎豆,一年不被蝎子蛰;吃了蝎子爪,蝎子不用打。”浙江宁波有举行扫虫仪式的传统,是为“扫虫节”;赣南地区有将各类谷籽及蔬菜种子干炒的做法,称之“炒虫”;陕西炒黄豆,广西炒玉米皆取“炒虫”之意。上述所有的“炒虫”习俗,意在提醒人们在生活中应及时灭虫除害。
玄鸟至 雷乃发声 始电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唐·徐铉《春分日》
春分·解释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季九+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均等。我国大部分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春分·风俗
春分祭日始于周,《礼记》载“祭日于坛”,此国典之习为历代所延承。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曰:“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土民不得攫祀。”清皇室祭日遵守一套严格的礼仪程序,包括“迎神”、“奠玉帛”、“初献”、“亚献”、“终献”、“答福胙”、“车撰”、“送神”、“送燎”等,颇为隆重。于民之层面,春分之际民间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采摘的春菜与鱼片滚汤,称之“春汤”,民谚云:“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在浙、晋等地流传着“春分日酿酒”的习俗,江南地区则于此时“犒劳耕牛”、“祭祀百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春分期间“放风筝”也是一项古老的娱乐活动。
桐始华 鼠化为驾虹始见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清明·解释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气候温暖,晴朗明洁,草木发新芽,万物生长开始繁茂。
清明·风俗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直至今日依旧延续着清明扫墓祭祖的风俗,俗云:“清明不回家无祖”,清明在某种意义上是追本溯源的节日。明《帝王景物略》记:“岁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清明时节,春暖大地,正是踏青赏春的大好时节。“荡秋千”是古时清明的重要习俗,秋千最早叫“千秋”,多用树桠枝为架,再系以彩带,此活动既可增进健康,又可培养勇敢之精神,为民所钟爱。清明时节还有其它风俗,如“蹴鞠”、“射柳”、“斗鸡”、“拔河”、“蚕花会”等等。
萍始生 鸣鸠拂其羽 载胜降于桑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宋·林和靖《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谷雨·解释
《通纬·孝经援神契》:“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降水增多,谷物得以生长,所以,有“雨生百谷”之意。
谷雨·风俗
谷雨前后,牡丹花开,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富贵花”。“谷雨三朝看牡丹”,至今,在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四川彭州等地于谷雨时节举行“花会”,供游人赏乐。“谷雨摘茶”,传说谷雨这天的茶有“清火”、“辟邪”、“明目”之效。古时有‘‘走谷雨”之风俗,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于田郊走动一圈。渔民于谷雨时要举行海祭,谚云“骑着谷雨上网场”,祈求出海平安,满载而归,今山东胶东荣成一带仍习此风俗。谷雨前后香椿萌发嫩芽,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所以北方有谷雨时“吃香椿”的习俗。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在谷雨期间要举行“爬坡节”,苗语称“纪波”,是青年男女的择偶盛会。
春之物语
春季渐暖,百花盛开。人们对于花的喜爱由远赏至案头以供近玩。欧阳修曾对插花之风俗有过描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土庶竟为游邀。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并张幄布,笙歌之声相闻。”插花在文人间最为讲究,此虽小道,然对于器物的选择须有一定的规制。在袁宏道看来,“养花瓶亦须精良,譬如玉环飞燕,不可置之茅茨;又如嵇阮贺李,不可请之酒食店中。尝见江南人家所藏旧瓶,青翠入骨,砂斑垤起,可谓花之金屋,其次官、哥、象、定等窑,细媚滋润,皆花神之精舍也。”
在古人眼中,花器既是陈设品,还是衬托风雅的艺术品。“古老而又质朴的花器,布满历史沧桑的痕迹,当令生机盎然的花叶,它们两者的结合形成了枯荣的对比,给人以四季更迭、时间流逝的想象空间,充满了东方的空灵禅意,引人入胜。”因此,古代花器的收藏渐热,器以载道,作为一种源于生活的艺术形式,既可作为古物收藏,同时,又可融入现代理念,体现当代价值。
静意销夏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蝼蝈鸣 蚯蚓出 王瓜生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駕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署尚徵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宋·陆游《立夏》
立夏·解释
《莲生八戕》:“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风俗
“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俗曰:“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立夏还有“秤人”的习俗: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立夏这天,南方人喜欢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俗称吃“立夏饭”。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在常熟,则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鲥鱼、鲚鱼、咸蛋、海蛳、燥鸡、腌鲜、卤虾、樱桃肉和鲳鱼;十三素为樱桃、梅子、麦蚕、象笋、蚕豆、茅针、豌豆、黄瓜、苣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在南通,则吃煮鸡、鸭蛋。
苦菜秀 靡草死 小暑至
一春多雨慧当悭,今岁还防似去年
玉历检来知小满,又愁阴久碍蚕眠
——宋·赵蕃《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三十二》
小满·解释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农作物的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小满·风俗
小满时节是农务繁忙的季节,民间有“小满动三车”之说,三车即丝车、油车、田车。云南大理有“绕三灵”的节日,据清《滇中琐纪》:“大理有绕三灵会,每岁季春下烷,男妇成集,殆千万人,十百各为群,群各有巫现领之,相传起于南诏,数千百年不能禁止,盖惑于巫言,祈子嗣,攘灾病”。另外,还有“吃苦菜”之民俗,《周书》曰:“小满之日苦菜秀。”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在关中地区,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问候夏收的准备情况,这一风俗叫“看麦梢黄”,农谚云:“麦梢黄,女看娘,卸了杠枷,娘看冤家。”
螳螂生 鸱始鸣 反舌无声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毡齐
清晨且拔摧,父子争提携
既沐青满握,再栉恨无泥
及时趁芒种,散著畦东西
——宋·楼碡《耕图二十一首拔秧》
芒种·解释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有芒的作物如麦类开始成熟,谷黍类作物开始播种。
芒种·风俗
芒种时近五月,百花零落,民间多于芒种之日举行“送花神”的仪式,在感激花神的同时,希望来年再会。《红楼梦》中对此风俗有过描述“(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南方五六月间梅子成熟,故有“煮梅”之风。皖南地区“安苗”的农事习俗,黔东南侗族青年男女“打泥巴仗”,也是芒种时节的一些风俗活动。
鹿角解 蜩始鸣 半夏生
夏至阴生景渐催,百年已半亦堪衷
茸鳞不入龙螭梦,铩羽何劳燕雀猜
雨砌蝉花粘碧草,风檐萤火出苍苔
细观景物宜消遣,寥落兼无浊酒杯
——明·刘基《夏日杂兴之一》
夏至·解释
《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日夏至。至者,极也。”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正午太阳最高。从这一天开始进入炎热季节,万物生长最茂盛。
夏至·风俗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夏至各地都有吃凉面的习俗。岭南一带夏至多食狗肉和荔枝,民间有“夏至狗,没路走”之俗语。江苏地区多食三鲜:地上三鲜——苋菜、蚕豆、杏仁;树上三鲜——樱桃、梅子、香椿;水中三鲜——海丝、鲥鱼、咸鸭蛋。老北京夏至时则最爱炸酱面。
温风至 蟋蟀居辟 鹰乃学习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惦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鸡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唐·元稹《小暑六月节》
小暑·解释
《说文》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天气很热,但不到最热。
小书·风俗
小暑节气,中国社会逐渐形成“食新”、“祭祀五谷大神”等习俗,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民间还有晒书画、衣服的习俗,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此外,“小暑吃藕”,“小暑吃黄鳝”(俗语:小暑黄鳝赛人参),“喝羊汤”(“羊”与“阳”谐音)等风俗也普遍流行。
腐草化为萤 土润溽暑 大雨时行
南浦绿波,只断送,行人行色
虽只是,鹏抟
九万,天池春碧。鸾侣凤朋争快睹,鸥盟鹭宿
空曾识,到玉堂,天上念西江,今非昔
公去也,宁怀别。人感旧,情空切。但岁寒松柏,
相期茂悦,好在莫偿尘土债,风流宁可金门客
俯人间,大署少清风,多炎热
——宋·刘将孙《满江红·大暑》
大暑·解释
《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大暑·风俗
大暑時节,广东多地有“吃仙草”的习俗,谚云:“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其它各地风俗还包括:晋、豫等地“晒伏姜”;鲁中南、鲁西南“喝暑羊”;台湾地区吃“半年圆”;浙沿海送“大暑船”;温州“煎青草豆腐”;福建莆田“吃米糟”;湘地食“童子鸡”等。
[夏之物语]
夏季挂画、赏画以销夏,炎炎夏日,三五雅土集聚一堂,互相品鉴名家或对方的书画创作或收藏作品,进而探讨人生哲学、艺术思想,此风雅韵事自文人士大夫起便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礼记·月令》有言,仲夏之时,“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中国书画收藏本就是一个大的门类,此处不再赘言。
秋高气清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凉风至 白露降 寒蝉鸣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唐·白居易《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立秋·解释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秋,七月节。秋,擎也,物于此而擎敛也。”禾谷成熟,天气由热转凉。
立秋·风俗
“秋社”始于汉代,立秋后第五个戌日,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祀土地神。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至今,多地仍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天津、江苏、浙江等地的“咬秋”,通过吃西瓜等方式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在金华,立秋吃西瓜、吃清凉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山东菜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贴秋膘”在京、冀一带较流行。
鹰乃祭鸟 天地始肃 禾乃登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宋·仇远《处暑后风雨》
处暑·解释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气候变凉,暑气到此为止。
处暑·风俗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民间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中元夜会在江河中“放河灯”。老福州的习俗是在处暑时吃龙眼配稀饭。沿海地区则在处暑节气举行盛大的“开渔节”。处暑期间,还有“煎药茶”的习惯,故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
白露·解释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气候变凉,暑气到此为止。
白露·风俗
白露时节正是茶树生长的最佳时期,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旧时南京人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旧时苏浙一带每年白露都会酿造“白露米酒”,以待亲朋。江南地区在白露前后开始“斗蟋蟀”的活动,重阳后方止,称之为“秋兴”,俗名“斗赚绩”。“玩时鸟”也较盛行,《燕京杂记》载:“京师人多养雀,街上闲行,有仲鹰者,有笼百舌者,又有持小竿,系一小鸟,使栖其上者。游手无事,出人必携。每一茶坊,定有数竿,擂于栏外,其乌有值数十金者。”
秋分·解释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季九十天的中点,昼夜几乎相等。
秋分·风俗
秋分曾为“祭月节”,早在周朝,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北京岁华记》记载过“祭月”的习俗:“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秋分到,蛋儿俏”,每年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坚蛋”的游戏。在岭南地区,还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秋分吃秋菜”。
寒露·解释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气温较之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
寒露·风俗
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故而登高习俗颇盛。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另外,此时菊花盛开,很多地区都有饮“菊花酒”的习俗。在我国南方,此时节温度渐爽,正是出游佳时,可赏花,吃螃蟹、钓鱼,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霜降·解释
《二十四节气解》:“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
霜降·风俗
霜降是每年秋后农业收获的一大节气。武进农谚曰:“霜降到,呒老少。”意即此时庄稼不论成熟与否都可收割。在霜降时节,黄河以北也有不少吉祥的民俗,如会买柿子和苹果,寓意“事事平安”。在南方很多地区都有吃柿子的习俗,俗话说:“霜降吃灯柿,不会流鼻涕。”此时,人们还会选择营养价值高的肉类进补,民谚“补冬不如补霜降”。
[秋之物语]
茶器因其“小”“精”“雅”的特质而被古代文人喜爱、把玩。《芥茶笺》就明人茶器有过描述:“茶壶,窑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酌,才得其趣。”
茶器在当代艺术收藏市场中成为新的宠儿,如2010年嘉德春拍,一把1948年顾景舟制、吴湖帆画“相明石瓢壶”创下1232万元的记录。作为收藏取向,选择较多。宋代饮茶之风盛行,茶具存世量较多,且宋代茶具造型古朴,釉色素雅,实用性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民国时期的茶具也不失为一个选择,外来制瓷技术的引进使得做工精良,且由于文人的参与,此时期的茶具画意较浓,文人气息强烈,这也是当下藏界投资的一个新方向。
冬宜密雪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立冬·解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冬是终了,收获的作物要收藏起来。
立冬·风俗
古时立冬,有迎冬之礼。《吕氏春秋·孟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自汉代始,还有“贺冬”之习俗,“贺冬”亦称“拜冬”,顾禄《清嘉录》载:“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清以后,此一风俗逐渐简化。在食俗方面,北方人于立冬日多吃饺子,而南方人则通过进补肉品以“补冬”,有“立冬补冬,补嘴空”之谚。
小雪·解释
《群芳谱》:“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小雪·风俗
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干燥,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吃糍粑的习俗,农谚云“十月朝,糍粑碌碌烧”,“碌碌烧”是客家语,吃糍粑一要热,二要玩,三要斗。小雪前后,土家族会举行“杀年猪,迎新年”的民俗活动,吃“刨汤”成为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小雪时,台湾中南部的渔民会开始晒鱼干,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豆”指的就是“豆仔鱼”。
大雪·解释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降雪雪量增大。
大雪·风俗
大雪节气的风俗之一就是腌肉,老南京有句俗语,“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以后气温逐渐变冷,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大雪节气,既可到户外溜冰、滑雪,也可在室内吃火锅,经济实惠。
“冬天羊肉劲补,可以上山打虎。”老南京大雪进补最爱羊肉。上海人讲究食补,通常会烧只“烂糊肉丝”。
冬至·解释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北半球黑夜最长,白昼最短,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冬至·风俗
冬至又称“亚岁”,也称“过小年”,有民谚道:“冬至大似年,先生不放不给钱。冬至大似节,东家不放不肯歇。”从冬至之日起,即进入了数九寒天,民间有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形式多样,有句“九九消寒图”民谚:“下点天阴上点晴,左风右雾雪中心。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在我国北方,每年农历冬至日都有吃饺子的习俗,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在南方某些地区比较盛行冬至日吃冬至团,取“团圆”意。冬至时节,民间有赠鞋的习俗,《中华古今注》中有言:“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
小寒·解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天气寒冷,未到极点。
小寒·风俗
民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节气中一个重要的食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小寒时,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真正的“南京菜饭”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加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香鲜可口,可媲美腊八粥。此外,“补膏方”也颇受欢迎,《黄帝内经》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大寒·解释
《授时通考·天时》:“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大寒前后为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大寒·风俗
大寒节气也是进补的时节,旧时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的说法。广东民间则有大寒节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大寒时常与岁末时间重合,有时除夕和春节也恰好处于大寒节气中,因此,大寒节气会充满节庆的气氛。
[冬之物语]
品香焚香活动从附属于生活逐渐演变至修身养性的境界。品香者基于个人意趣会对香具进行选择,香具精品迭出,香文化流传不绝。汉、晋时期常见香具为博山炉,唐代开始流行金属香球、香熏,宋代瓷香炉同样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当代紧张的生活节奏使得人们与这种雅致的方式间离,但在收藏领域,对于香具的赏玩依然是一项受欢迎的活动。冬季宜选“厚重”“器形大”“色调浓”的香具。
王世襄旧藏“崇祯壬午冬月青来监造”冲天耳金片三足炉,几年之间升值近十倍,足见香道收藏市场之火热。初入此领域的藏家,可由权威书籍发布信息为参考,如台北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历代香具图录》等。收藏香具,应“以稀为贵”“以旧为主”。
最后,引述余世存先生的一句话作为总结,“节气不仅跟农业、养生有关,也跟我们对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感受认知有关。古人把五天称为‘微,把十五天称为‘著,五天多又称为一‘候,十五天则是一节气。见微知著,跟观候知节一样,是先民立身处世的生活,也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