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济源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可行性

2017-05-30段亚利

大东方 2017年11期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可行性提升

摘要:十三五时期是济源市建设文化强势、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机遇期。从济源市文化资源库概况出发,分析济源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可行性,可找出济源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几个关键点,从而达到提升文化引领功能,加快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文化产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可行性;提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精神的关键时期,也是济源市建设文化强市、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机遇期。提升文化引领功能,加快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是济源市“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济源市文化资源库概况

“十三五”时期,河南旅游形成的拥有3000-4000万人口的中原城市群三大旅游市场消费圈涵盖了郑州、开封、洛阳、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省辖市,济源市由于文化资源蕴藏丰富,在此消费圈中具有重要地位,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中原)最具魅力的旅游城市”、“河南最具人气旅游城市”和“河南旅游强市”。济源市文化资源种类繁多,有明确记载的即有山水文化(王屋山、太行山、济水、原始森林、九里溝山水、小沟背山水、太行猕猴、天然温泉、溪流飞瀑、世纪工程小浪底黄河水利枢纽工程、西霞院水库、张岭半岛、西戴河等)、历史文化(济渎庙四渎古建筑群、《沁源春》词牌名、黄帝祭天、阳台宫、奉仙观、大明寺、轵国故城、柴庄延庆寺塔、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庙街遗址、轵城关帝庙、栗树沟遗址、沁河谷栈道、聂政冢、引沁渠工程、迎恩宫、盘谷寺、静林寺、二仙庙、西关汤帝庙、南天门、北勋石佛寺、塘石关帝庙、沁园遗址、南姚关帝庙、汤帝庙、清虚宫、东逯寨三皇庙、玉皇庙、白鹤堂、报恩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邵原创世神话群、愚公移山传说、天仙配故事、天坛砚、黄河船工号子、王屋琴书、卢仝煎茶技艺、黄龙日盘八卦历等)、根文化(古华夏文化之根、创世测天建时之根、祭拜天地之根、医药之根、姓氏之根、名人先贤之根)等,为济源市提升文化软实力奠定了基础。

二、济源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可行性分析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提高市域文化软实力,是河南省各省辖市、各省直管县、各县区的重要任务之一。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其内涵十分丰富,在传统与历史层面,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制度体系等方面;在传承与发展层面,则主要体现在以人的精神品格为核心的国民素质;在经济与宣传层面则主要表现为音乐、表演艺术、音像出版等文化产业类。在这几种层面中,传统与历史是基础,传承与发展是手段,经济与宣传是目的,因此,怎样做好传承与发展至为重要。作为愚公移山故事的发源地,近年来,在愚公移山精神的鼓舞下,济源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从一个豫西北的小城市发展成为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9个中心城市之一,河南省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之一,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山水文化资源及日渐兴起的文化产业成为这座小城市特有的城市灵魂和根基,是其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经过多年来的培育和发展,济源的文化产业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稳定,新兴文化产业旺盛,从业人员逐年递增,文化产业增加值不断上升,休闲娱乐、电影院线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25家歌舞娱乐场所和15家游艺娱乐场所总投入资金达5000万元,年实现经营收入达4000万元;嘎纳影院、今典院线、阳光影院、横店院线等电影院线纷纷进驻,总投资达9000万元。但不可否认,济源市对于文化形象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改造,对于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仍处于“原生态”状态,优秀的文化资源优势未充分转化成强大的社会生产力;文艺演出、语言文化、图书出版等文化领域面临着“文化赤字”,仍有很大的创新和发展的空间。

三、济源文化软实力提升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济源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从个人观念、意识的改变、更新人手。要培育个人的创新精神、多样思维和相对开放的价值观念,为以后的济源的文化转型与发展奠定基础。首先,加大力度弘扬济源的创业精神尤其是愚公移山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促进济源经济发展思想向“以商为本”转变。

(2)济源政府应改变以往的“官本位”思想,放开手,大力发挥市场的作用,让企业更多的在市场的指引下发展,当然政府应尊重各级创业者,出台相关政策保护纳税人的权益,重商、亲商,充分发挥济源制度环境的保障作用,形成济源地域文化的新发展方向。

(3)济源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要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济源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山水文化资源,促进济源这些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这样既保存了济源传统文化产业,也可适量开发现代文化产业,促进济源地域文化和济源经济的相互融合与良性互动。

(4)济源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大力发展济源的工业文化产业,转变传统的工业发展思维,立足于济源的传统文化,加强文化创新,对济源工业产业的文化进行重新包装、整合,真正做到既弘扬济源优秀传统文化,又吸纳国内外先进文化,塑造新型的济源工业文化产业。

作者简介

段亚利(1984-),女,河南济源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教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文化的研究,该文章为2017年济源市软科学项目阶转性成果。

(作者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

猜你喜欢

文化软实力可行性提升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