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常态与创新文化建设研究①
2017-05-30胡苗忠
摘 要: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创新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包括加强全球化合作、建设创新网络、提倡万众创新、强化市场配置功能、重视增长质量。针对这些新要求,本文从创新主体的观念意识、创新导向机制、创新评价环境、社会信誉四个方面出发,分析我国当前创新文化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创新文化引领和驱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工作建议,即基于新价值观重构创新主体的观念意识,加快构建创新的市场驱动机制,建立宽松、多元化的创新评价环境,重构社会信誉。
关键词:经济发展 新常态 创新文化 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5(b)-166-03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经济增速由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回落到7%~8%的中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驱动力面临重大变化。在这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而创新需要文化的土壤,创新文化成为各项创新事业的驱动力。因此,探索创新文化建设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要求,引领和驱动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增强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进而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本文正是基于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创新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分析当前创新文化建设中与新要求相悖的现实问题,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就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建设创新文化引领和驱动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工作建议。
1 “新常态”下创新文化建设面临的新要求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创新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时代要求,只有准确认识和了解“新常态”下的新要求,并且正视创新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与这些新要求相悖的现实问题,才能抓住新常态带来的机遇,更好地应对这些新要求,进而利用创新文化建设来驱动经济发展“新常态”。
第一,创新的全球化合作日益紧密,创新网络(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个人等创新主体之间进行协作创新)重要性日益显现。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发展的影响。当前发达国家纷纷启动新一轮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深远的影响力,任何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大国还是小国,独立承担新技术革命的重任都显得尤为困难[1]。随着要素价格上升,生产成本增加,为降低成本和节约资源,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科研机构之间进行合作创新成为提高社会生产率的必然选择之一。
第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成本、信息、风险的角度出发,为有效提高社会生产率和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迫切需要进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劳动力知识化程度不断提高、互联网应用的广泛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精英创新正在转变为万众创新,独立发明家或小团组发明家逐渐成为创新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日渐突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生产要素成本持续增长,产能过剩和企业创新能力缺乏的问题日益显现[2,3]。应对上述挑战的关键是企业要成为创新主体,通过竞争形成一批创新型企业,以便利用需求导向、市场竞争的方式有效配置创新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其在创新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支撑和引导作用。
第四,更加重视增长质量。“新常态”下发展理念从片面追求GDP向以人为本和保护环境转变。经济规模扩张带来巨大资源需求和自然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及稀缺性,使生态环境资源价格持续攀升,环保要求和环保标准不断提高,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环境承载能力面临巨大挑战[4]。以往高能耗、高投入、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迫切需要由过去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 “新常态”下创新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面对新要求,必须承认和正视我国当前的创新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同“新常态”提出的新要求不符,且阻碍创新文化建设达到新要求的发展进程,不利于创新文化建设驱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有效实施。
2.1 创新主体的观念意识不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第一,圈子主义阻碍创新网络建设和万众创新。圈子主义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于各个领域。如各科研机构的小圈子、占山为王,高校里画地为牢的学科本位主义,各种或有形或无形的边界把人们封闭起来和隔离开来,这给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和合作筑起了天然屏障。造成创新过程在市场、技术相关的上下游阶段出现断层,研究人员、供应商、消费者之间的隐性知识和技术无法在充分的交流中实现积累进而创新,重复创新等资源浪费现象层出不穷,这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利于化解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各项风险,阻碍创新网络建设,有违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要求。
第二,功利化和工具化的价值观不断抬头阻碍创新网络建设。部分科研人员将科研、创新作为追名逐利的工具,不可否认当前一些研究领域存在浮躁、急功近利的现象,这不利于基础研究的发展,也不利于原创性工作的顺利开展。这种观念也间接导致使用、模仿国外先进技术成为一种常态,未能真正实现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这不利于实现技术创新的全球性合作,使创新网络建设、万众创新流于口号,也不利于有效推进新一轮技术革命。
2.2 创新导向机制不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当前,我国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受技术的驱动,而非市场的驱动[5]。科技部办公厅调研室胥和平指出,当前很多涉及创新驱动的,重点仍是政府要给资源、给政策、选目标,要建团队,要立项目,要出研究成果,对培育市场力量仍关注不够。调研发现,许多单位和地方的“十三五”科技创新前期研究,仍然沿续政府选方向—立项目—建团队—组织实施”的思路进行,重点仍然是科技创新,而非驱动发展[6]。“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依托市场的力量,如果市场不能在创新驱动中发挥作用,反而会抑制经济发展。若创新目标的规划、前沿科技的研发等活动是在脱离市场的紧迫需求的前提下进行的,那么創新不但无法解决各方关注的问题,反而极有可能使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技术层面,偏离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目标。综上所述,非市场驱动的创新将提高社会成本,不适应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求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3 创新的评价环境不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第一,权威统治、官本位(人们以行政级别高低作为看问题的出发点和评判事物优劣、对错的一种风气或者习俗)等消极文化阻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先,权威统治存在于我国社会各领域,导致社会舆论和大众普遍不愿意打破传统、打破权威,对年轻的、无知名度的原创人员缺乏信任感,对其创新成果轻易的出示否定牌,扼杀年轻人勇于破除传统和权威的创造力,创新成果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其次,官本位文化的存在使社会对创新主体、创新活动、新事物的评判更容易受到他们权利和地位的影响,反而忽视他们的实际价值或实际贡献。在此文化氛围下,一线科研人员创新工作难以得到应有的支持,长此以往很多优秀的科研人员离开一线科研岗位转投各种行政职务,导致科研人员流失[7]。
第二,单一的创新评价标准有违“新常态”下的创新精神。单一的评价标准存在众多领域,例如个别名校抢占高考状元,科研机构寻租争夺“院士”,社会组织对“SCI”、“SSCI”等硬性要求,地方政府对GDP的过度关注等。单一的评价标准往往伴随成王败寇的思想和过度注重人情面子的社会风气,导致社会对失败缺乏容忍度,扼杀社会大众的冒险精神,创新精神无法得到有效刺激。这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更加注重增长质量的要求相悖,与经济发展愈加重视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环境的创新要求相左。同时,单一的评价标准容易扼杀新生事物尤其是有缺陷的新生事物的发展机会,不利于新思想、新制度、新产业等新事物的产生,扼杀众多名不见经传人员的创新精神,不利于“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要求。
2.4 社会信誉下降不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近年来,社会信誉下降的案件报道不断见诸报端,同业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企业组织与科研机构、个人与社会组织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度,影响组织间的创新合作,严重阻碍了创新网络建设的推进,造成社会资源的重复使用和浪费,加大了创新的成本和成功难度。
此外,社会信誉度的下降还表现为社会诚信文化的缺失。目前,部分企业弄虚作假,通过各种方式将低端服务、低端制造描述成高新技术,套取政策补助和税收减免;一些企业偷逃税款、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弄虚作假损害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同业、合作科研院校、纳税人利益。上述行为阻碍了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增加了创新的社会成本,有违“新常态”对创新网络建设的新要求。
3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创新文化建设的选择
了解当前创新文化建设中与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的新要求不符的现实问题后,如何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使创新文化建设符合新的时代要求,切实引领和驱动经济发展“新常态”,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3.1 基于新价值观重构创新主体的观念意识
第一,弘扬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公民、企业组织和科研机构的责任意识,尤其是爱国精神、博爱精神、社会责任。只有各领域的创新工作者本着爱国主义精神、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以国家创新体系的眼光,审视和推动创新活动的发展,才能抵制各类圈子主义,为实现“新常态”下建设创新网络的新要求提供支持。
第二,提倡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价值理念。一切事情更多地从利益共同体各方的角度出发思考和解决问题,而非“自我利益为中心和单边利益最大化”的思维模式。以国家战略、长远利益为导向,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出发,鼓励上下游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校之间进行多层次的创新合作、互动交流,进行信息互享,提高隐形知识的积累应用。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创新网络建设和万众创新建设。
第三,培养勇于尝试的冒险精神。一是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风尚,让各类人才感受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社会氛围。珍惜民众合理的好奇心,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想象力提供施展的机会和空间。二是鼓励社会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多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培养社会大众了解相关最新信息动态,在各种生活实践和信息的搜集中积累经验和才干,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增强社会群众的意志力、培养其勇敢、坚强的优良品质。通过舆论、日常教育等形式树立典型先进。
3.2 加快构建创新的市场驱动机制
第一,构建创新型消费习惯。在一个社会中,一般民众对待创新型产品所持的消费态度至关重要,创新型消费文化将极大地促进创新型社会的形成[7,8]。因此,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需要构建一种创新产品比低价产品更为重要的消费氛围,降低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价格敏感程度。进而为我国企业的创新产品提供强有力的国内消费市场。使国内的消费市场切实服务于创新事业,引领企业主动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创新研发活动,有利于构建“新常态”下创新的市场驱动机制。
第二,提高战略性思考能力和对新趋势的把握能力。即提高创新主体对消费市场需求的洞察力、敏锐度和认知能力,并以此提出创意和设计。不断挖掘新的创新利基,扩展新的价值平台[9]。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的导向作用,完善创新组织模式,大力推行课题来自市场前瞻需求、成果交由市场检验、绩效通过市场评估的创新决策模式[10]。
3.3 建立宽松、多元化的创新评价环境
第一,建立自由探索、宽容失败、容忍缺陷的宽容文化。摒弃那种过于注重面子、注重人际关系、成王败寇的社会评价氛围。克服创新成果评价背后的学术浮躁、急功近利、官本位滋生学术腐败等阻碍创新的体制因素[11]。由于我国各地之间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可一概而论,因此创新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对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创新采取宽容的态度,鼓励各地区、各产业、各行业进行自由探索。
第二,尊重知识、人才和创新。保护和尊重弱势群体的创新诉求和创新能力。一方面,尊重中小企业的创新诉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坚持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中小企业更是社会服务的中坚力量,改变当前“我国从事科研开发的科技人员虽然60%在企业,但绝大数集中在大企业,在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人员很不够[12]”的创新人才资源分布不均、不平等现象。另一方面,尊重弱势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归根结底由企业中的人来承担创新的主體职能和责任,迫切需要社会各界要善待草根创业者,善待年轻人,善待基层工作的技工人员。要以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心胸接受国内外各类创新人才,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提供人才保障,促进创新驱动战略的有效实施。
第三,构建多元化的创新评价体制。批判仅认地位、财富作为判断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改变过去仅以GDP等经济指标作为衡量地方政绩或地方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唾弃使用不正当手段获取成功的行为。构建多元化的创新评价体制应当充分考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社会民生的关系。由此,消除不利于创新发展的各种制度束缚和桎梏,给新生事物更多生存发展的机会,允许有缺陷的新事物从头再来。
3.4 重构社会信誉
第一,从制度层面、法律层面、道德层面上完善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抓标杆、树典型、严惩失信行为等形式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增强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社会组织之间、企业与政府/科研机构之间的信任度,为创新网络建设提供前提条件。
第二,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水平,提高社会大众对知识产权的认知程度,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评价标准。使知识产权制度切实服务于我国的创新文化建设,进而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等战略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4 结语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创新文化建设提出了加强全球化合作、建设创新网络、倡导万众创新、强化市场配置功能、重视增长质量等新要求。针对这些新要求,本文从创新主体的观念意识、创新导向机制、创新评价环境、社会信誉四个方面出发,分析认为我国当前创新文化中存在圈子主义、功利化价值观、权威统治、非市场的驱动机制、单一的评价标准、社会信誉缺失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与“新常态”提出的新要求不符,会影响创新文化建设达到新要求的进程。因此,结合上述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创新文化建设引领和驱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实际工作建议,如弘扬责任意识,提倡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价值理念,培养勇于尝试的冒险精神;构建创新型消费习惯,提高战略性思考能力和对新趋势的把握能力;建立宽容文化,尊重知识、人才和创新,构建多元化的创新评价环境;完善信用体系和知识产权制度等。
参考文献
[1] 杨良敏.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需改革创新注入新动力——“国研智库论坛·新年论坛2015”综述[J].中国发展观察,2015(1).
[2] 陈莹莹.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观点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4(66).
[3] 王子约,重华.确认“新常态”中国容忍经济放缓[N].第一财经日报,2014-5-13.
[4] 刘伟.经济新常态与经济发展新策略[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2).
[5] 杜跃平.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J].中国软科学,2007(2).
[6] 胥和平.经济发展新常态与创新驱动主引擎[N].科技日报, 2015-2-8(2).
[7] 吴金希.创新文化:国际比较与启示意义[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7(5).
[8] 吴金希.理解创新文化的一个综合性框架及其政策涵义[J].中国软科学,2011(5).
[9] 方本新.新价值观与创新文化范式[J].中国软科学,2006(6).
[10] 张庆伟.紧抓科技创新主动地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J].中国科技奖励,2015(4).
[11] 龚培兴,胡长生.论我国自主创新文化建设[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1(1).
[12] 张来明.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小企业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N].中国经济时报,2015-2-6(5).
[13] 陈依元.创新文化:自主创新的文化驱动力[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
[14] 张超中,武夷山.创新文化与中国文化创[J].中国软科学, 2010(10).
①基金项目: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会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成果(供销函科字[2014]73號)。
作者简介:胡苗忠,男,浙江绍兴人,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财会金融系教授,主要从事会计及金融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