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语文核心素养,体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2017-05-30余书峤

阅读(教学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部编本立德立德树人

余书峤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本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这部教材在教材板块设置、结构体系、选文内容编排等方面有很大的突破,特别是能够主动适应教育理念转变,重视语文核心素养,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如何将这个教育目标有机渗透在教学实践中,这是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试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和儿童实际出发,浅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

一、 培养儿童自我认知能力,把握“立德树人”第一步。

老子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习掌握语言这门工具,还应该从培养人的角度思考是不是真的培养人、怎么培养人。从语文核心素养角度来说,首先让孩子能够对自身有一定认识便是“树人”的第一步。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理解能力和对事物认知能力尚弱,需要成人引导。部编本教材正文以“我是中国人”开篇,以天安门、五星红旗这样具有国家代表性的事物从国籍上为儿童建立自我认知概念。首页所展示的两幅五十六个民族儿童的图片、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不仅让孩子直观感受到多民族的文化习俗,也让孩子对“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有了初步印象。在国家、民族这些概念形成的基础上,教材第三页才让儿童进入“我是小学生”的角色中来,并用《上学歌》带孩子了解上学的要求和意义。进而在教材第四页提出“我爱学语文”这一学习兴趣,并以配图使儿童知道语文学习的内容。

部编本教材以家国理念开篇,从国家、民族层面到个人层面,在身份认知上层层推进,帮助儿童解读其“身份”的多重内涵,为儿童构建一个完整的自我认知系统。虽然儿童的认知所得可能是模糊的,但教材为孩子迈出正确认知自我的第一步提供了关键性指引。

二、 夯实儿童语言建构基础,打好“立德树人”教育基础。

习得语言知识,正确地表达思想情感是“立德树人”的必要途径。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积累和整合,帮助学生形成语感,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为“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打好基础。

(一) 明晰儿童语言结构,从生活经验逆向突破。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改变了以往入学首先学拼音的方式,而是将拼音安排在识字单元之后。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汉字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认汉字、说汉语的频率远高于对汉语拼音的接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前期识字教学,引导学生借助常用词语,根据汉字的读音,尝试逆向拼读,有效突破拼读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本共要求认识300个字,书写100个字,更强调“多识少写”。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先理解,再识记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表达,将生活融入课堂,培养儿童语言表达兴趣。

(二) 遵循儿童语言发展规律,以儿童视角互动教学。

部编本教材在语言选择上更接近儿童,质朴、本真、活泼。如拼音教学《g、k、h》这一课,用“说”代替“读”,模拟自然界的声音,如溪流哗哗、雨点沙沙、鸽子咕咕,一系列形象贴切的叠词既符合儿童说话和思维的特点,又浅显生动,容易理解,诵读起来也朗朗上口。一年级入学儿童,年龄较小,好动、爱玩是他们的天性。部编本教材中利用这一特点,出现了看图猜字的练习,在《小蜗牛》这篇课文的课后练习中,要求孩子对照课后四幅图,猜出图上文字的读音。教师以先出示图画,再出示生字的方式,以小组互动,运用“猜一猜、比一比”的游戏教学与学生互动。

同时部编本教材选文上贴近儿童语言发展规律,更加注重从儿童的视角去看待世界,表现儿童交际(口语交际“我交朋友”“我说话”)、儿童的生活(《小书包》)等,让儿童以自己熟悉的思维方式与语言表达认知成果(《大还是小》《大小多少》)等。

(三) 拓展儿童语言表达情景,指导多种阅读方式。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本还有一个较明显的改变便是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板块。可以看出部編本教材更加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那么,在新教材背景下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学习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呢?

如第四课《四季》的课后习题: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主要是通过这个练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带着问题读书,尤其是仿照课文这个要求,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还要有能提取句式,总结方法的能力。

再如《大小多少》用图画中事物的鲜明对比,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青蛙写诗》《小蜗牛》像绘本式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图画猜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故事等,拓展儿童语言的表达。

教师只有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儿童语文素养的提升,为“立德树人”这一目标服务。

三、 提升儿童思维发展水平,有机渗透核心价值取向。

要想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实现“以德树人”的价值目标,应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锻炼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一) 双线组织引领,以“点”及“线”渗透。

部编版新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的课文大致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人文线索。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练习系统之中,为教师教学提供线索和抓手。[2 ]教师教学实践中可以按照新教材的单元顺序来安排教学。在每篇课文和单元后面,要结合思考练习题、语文园地(包括:趣味识字、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日积月累、书写提示)将语文知识和人文主题融合,有机渗透价值取向。

(二) 设置综合性学习任务,以思维发展为着力点确立价值导向。

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设置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来提高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部编本教材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非常丰富。譬如,在识字教学上,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一定要设计整合性的活动,帮助孩子建立对祖国文字的兴趣。教师可以联系生活来让孩子关注自然的美、自身的美、文化的美,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也是提升儿童审美的能力。在人文这个条线上,可以通过开展活动的方式来进行,让孩子的群体参与中达到热爱祖国的江山的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仅对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提升有利,更是确立“以德树人”价值导向的必要路径。

四、 落实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将“立德树人”蕴含于文化教学之中。

部编本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的是将文化知识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增加蒙学内容:《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对韵歌》《画》……这些识字内容虽简单,但却蕴含着古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对事物的审美,蕴含着中华文化浓濃的韵味。除此之外,课文插图采用窗花、水墨画、国画、京剧脸谱等形式,更是将中华古典文化的意境和中国味融入文本。

如何将“立德树人”这一目标蕴含于文化教学之中呢?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自身应意识到语文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在联系,认识到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课程的固有使命,教师应该中华文化素养方面提升自我。

其次,课堂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同时也要彰显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再者,弘扬悠久的中华文化,是对学生开展良好道德教育的素材。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立其身,继而“立德”。

最后,可以辅以精心设计的语文实践活动,分散渗透,使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等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 陈超劲.重视儿童本位的回归——刍评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语文知识.2017,(6)

[2] 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丁家桥小学)

猜你喜欢

部编本立德立德树人
“部编本”与“人教版” 初中语文教材单元导语比较研究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妙笔生花,写出传统节日的味道来——“部编本”语文教材三下习作3作文指导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处理初探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简析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