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途径

2017-05-30吴爱珍

中国商论 2017年18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建构主义

吴爱珍

摘 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一大批满足市场需要的应用型或操作型高技术市场营销人才,强调“应用型”,说明培养目标定位在市场营销第一线的营销人才,而不是企业中高层营销人才。基于此培养目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精髓——情境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重要性,反思目前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常用的教学方法和实现手段,提出企业项目走进市场营销专业课堂的具体实践途径。

关键词: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 建构主义 企业项目走进专业课堂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6(c)-185-02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1 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反思、理念转换和目标确认

1.1 问题反思

近十多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营销专业的发展上“产学一体”、“校企合作”等理念不时被提起,但高职营销专业教学的现状,往往受一些条件的局限如高职定位不准确难于区别于本科式教学;教学师资团队局限,师资团队往往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学习型老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也不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因此,传统的授课方式在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中还是主流,部分学校引入了案例教学、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方式,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还存在一些缺陷,如教学中的案例普遍离我们的现实比较远,也比较抽象,有的还比较陈旧,不具有现实借鉴意义;校企合作项目,往往缺乏从企业和学生学习相结合的角度去思考的模式,结果往往变成程式化,具有标准答案的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实践参与程度低,经验积累不够丰富;顶岗实习对学生要求全脱产参与,不适合有其他学习课程安排的学生。因此,迫切需要探索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市场营销专业技能,更好满足高职高专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目的。

1.2 理念转换和目标确认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紹和讲解。

高职教育培养的市场营销人才最终要走出学校,走进企业,要为企业所接受。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重新定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育,为企业培养一线应用型营销人才。因此,我们需要从企业对一线营销人才的需求角度来看,当前企业对一线市场营销人才越来越侧重于营销人员的实践能力,企业希望能招到掌握营销技能,上手快,沟通与适应能力强,团队合作好的一线市场营销人才,即特别强调营销人才对营销技术、技能的掌握,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因此,若能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利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通过引进企业创造“真实情景”,通过引导学生在协作、会话的过程,探索企业案例,寻找事物的基本规律和解决方法,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经验积累,变得非常重要。

2 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企业项目引进市场营销专业课堂的内涵

基于企业需求和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我们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的教学中要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唯书本为是,以教师教授的填鸭式传统型教学理念。即使要求在课堂完成的专业课,我们可以通过引进企业项目进课堂的模式,进行改革。通过在专业课堂上引进企业项目,将学生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融于企业实际要解决的问题中,创造需要解决问题的企业情景,同时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以协作会话的方式去解决面临的企业项目,同时邀请企业的项目负责人参与学生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适当的环节帮助学生提供一些企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的建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个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也是学生在拥有企业情景、拥有团队协作和会话、自己去探索具体企业案例的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但学习掌握了专业知识,更是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3 企业项目引进专业课堂的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基于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我们提出了企业项目进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

(1)主要对象是学生。针对有一定素质教育和专业知识基础的大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

(2)课程选择。所有营销专业课程如营销策划、互动营销和推销等以及大二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末的两期课程综合实践。

(3)具体改革内容。第一,摒弃专业课堂上老师传授知识的传统方法,课堂上引进企业项目,营造待解决问题的氛围。第二,分组任务制导向使学生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完成学习任务。引进企业项目负责人,按小组分配任务,指引学生相互配合完成企业任务,任务完成的过程就是学习专业知识并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克服困难完成工作的习惯。第三,摈弃传统的试卷考察专业课学习结果,利用企业项目任务完成的效果作为课程考核结果的评定,企业实际项目解决的进度与效果作为学生学习的成果检验依据,成果的好坏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能力,以及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而不是依靠传统方式的考卷打分结果来评定。

综上,企业项目走进市场营销专业课堂是提升高职高专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 罗刚毅,朱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学理论,2008(22).

[2] 叶玉梅.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J].现代科技信息,2008(3).

[3] 杨晶.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2010(12).

[4] 柏景岚.谈市场营销专业实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之历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7).

[5] 杜铁军.对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报,2015(4).

[6] 李科举.基于麦可思调查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4).

[7] 陈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学生交流,2007(03).

[8] 范璐,徐岩.“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产出导向法”(POA)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渊源探究[J].科技展望,2017(8).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建构主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