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外贸产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分析①

2017-05-30占丽钱娜

中国商论 2017年18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升级转型

占丽 钱娜

摘 要:在国际金融危机及全国外贸增速进入“中低速”增长通道的大背景下,江苏外贸发展同样表现出“乏力”现象,进出口贸易增幅也相对减缓。江苏迫切需要在稳定外贸增长的同时,促进外贸产业转型升级。本文着力对江苏外贸产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更好地制定转型升级的具体对策,从而推进江苏由外贸大省向强省转型。

关键词:外贸产业 转型 升级 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6(c)-165-02

作为全国的制造业大省和外贸大省,江苏省近些年的外贸整体形势趋于良好。据官方统计,自2003年起,江苏进出口规模连续13年列全国各省市第二。近六年,每年进出口总额超过5000亿美元。在全国外贸增速进入“中低速”增长通道的大背景下,江苏外贸发展同样表现出“乏力”现象,突出表现为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江苏省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分别仅为1.6%、0.5%、2.4%、-2.2%、-0.7%,低于“十二五”预期发展目标,并跌破过去长达约20年的两位数高速增长。尤其是2015年江苏省外贸发展不仅没有实现预期目标,且出现了2009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因此,加快江苏外贸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江苏外贸企业众多,如何推进外贸更好的发展,首先必须弄清楚江苏外贸转型升级中存在哪些制约因素。本文首先对江苏外贸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江苏外贸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并重点对影响江苏外贸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

1 江苏外贸发展现状

1.1 外贸增速放缓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加上最近几年全球经济发展进入缓慢增速阶段,江苏的外贸发展走势也不是很好。2015年、2016年江苏省进出口总额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业内人士称这未必是坏事。说明江苏外贸进入深度调整期,外贸转型的关键期。此种说法不无道理。但笔者认为质和量是可以齐头并进。且质的提升完全可以促进量的增长。之所以出现上述负增长情况,肯定跟企业在营销、人才、市场布局、企业发展战略,以及政府的政策导向等因素有关。

1.2 苏南、苏中、苏北发展不平衡

受经济形势的影响,江苏外贸发展一直存在区域不平衡的现象。借助于发达的实体经济,苏南是江苏外贸的主力军,而苏北,由于整体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外贸发展水平也远低于苏南地区。虽然2016年苏南地区外贸进出口下降了1.3%,苏中、苏北地区分别获得了3.4%和2.1%的增长。但苏中和苏北地区在进出口总额上仍然处于绝对落后地位。

1.3 仍以传统市场为主

2016年,虽然江苏省对外贸易的市场多元化取得了一定进展,且对东盟、印度、俄罗斯、墨西哥和智利进出口分别增长了4.7%、6.5%、20.9%、8.6%和5.6%。但从贸易总额占比上来看,江苏的主力市场还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这些传统市场。因此,市场集中度相对来说还较高。

1.4 进出口产品“优进优出”效果不明显

尽管2016年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13721.1亿元,下降1.7%,但机电产品仍然是江苏省出口的主打产品,占江苏省出口总值的65.2%。部分机电产品出口虽然获得一定增长,但增速比较缓慢,如机械设备出口仅增长了1.1%,汽车零件增长7.1%;医疗器械增长6.3%。与此同时,虽然扩大进口和优化进口结构的政策效应有所显现,但收效甚微。部分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和重要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速缓慢,甚至是无增长或负增长。

2 江苏省外贸转型升级发展的必要性

鉴于江苏省外贸发展的上述现状,以及在外贸转型中取得的初步成就。进一步深化江苏外贸的转型升级非常必要,不仅能够加速江苏外贸的良性发展,促进江苏外贸人才的更好就業,服务于江苏庞大的实体经济,也能够推动江苏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使江苏外贸加快转型升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外贸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外销产品的供需搭配,降低外销产品的落后产能,降低外销产品的成本。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外贸转型,具体表现在创新生产要素、提升标准体系、技术创新、高端品牌建设、高端人才集聚、产业结构调整等。实现高端供给,避免供需错配,通过“三去一降一补”来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

2.2 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对江苏外贸转型升级提出了新要求

在经历了多年的转型之后,江苏的外贸出口商品结构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但从各种产品出口额占比上来看,江苏外贸的出口虽然是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但产品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上。且由于各种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尤其是房价,导致企业压力不断增加。导致企业资金不足,融资困难,最终导致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或根本就没有研发投入,所以在产品创新上并没有多少突破,使得产品附加值依旧较低。还有部分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那么在产品附加值方面更低。产品的技术创新、研发、市场运作均归外方所有。因此,江苏的外贸企业急需进一步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

2.3 企业成本不断攀升倒逼外贸转型升级

随着当前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环境承载能力已经难以支撑规模的快速扩张,低成本制造的传统优势明显弱化,轻工、纺织和服装商品出口面临的压力更加明显。近几年,江苏外贸企业的出口利润不断下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全球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外贸企业的成本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生产成本和出口成本。由于最近几年原材料的价格、劳动力成本、社会保障成本等不断上升,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出口成本的上升主要是由于客户搜寻成本、物流成本、手续费用等组成。面临不断高涨的各种成本,企业唯有转型升级,通过创新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2.4 区域发展不平衡急需江苏外贸转型升级

江苏省80%以上的外贸均集中在苏南地区。其原因较为复杂,有历史因素,也有地理位置及经济基础等因素,使得江苏的外贸发展出现极不平衡的现象。面对这种苏南经济远超苏中和苏北的现象,江苏省必须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利用政策导向,实现区域发展的优势互补,改善江苏省的外贸发展格局。

3 影响江苏外贸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分析

3.1 产业链优化程度

长期以来,江苏省一些中小外贸企业依靠低廉的劳动力获取成本优势,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拥有研发环节的企业占52.5%,拥有销售环节的企业占57.5%,研发、营销环节位于“微笑曲线”的上端,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因此,江苏省中小外贸企业应该优化产业链结构,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创造高附加值产品。

3.2 贸易方式的转变程度

江苏加工贸易比重高,这源于江苏通过承接国际代工,加入全球价值链的对外开放模式。这种模式保证江苏迅速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获得经济起飞的外部推动力。但这种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打工经济”,虽然有助于扩张江苏外贸的体量,但往往是“大而不强”,容易形成外贸“虚胖”,且它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会逐步下降。

3.3 产品技术的创新程度

技术创新不仅能够为企业增加竞争力,也能够为企业节约一定成本,并有助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先发优势。此外,为实现外销产品供需搭配,在充分了解国外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努力提高产品的创新程度。这就需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寻求在技术上的突破。

3.4 外贸出口品牌的建设水平

品牌,尤其是名牌,对于提升企业知名度和企业价值而言至关重要。而江苏目前真正能够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还相对不足。大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依靠贴牌进行代加工。这成为江苏省外贸转型升级的一大障碍。因此,江苏应着力打造出口标杆企业,打造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为广大中小企业寻找一条品牌创建的路径。

3.5 跨境电商的应用水平

跨境电子商务的产生,为广大中小外贸企业提供了另一条发展外贸,实现足不出户,便能将产品走出国门的路径。跨境电商的起步门槛较低,需要投入较少,为资金不足的中小外贸企业首选方案。但通过调查发现,在跨境电商的应用上,江苏仍然表现出区域应用不协调的现象。尤其是苏中和苏北地区,跨境电商的应用率较低,一些企业由于观念落后,人才不足等因素,不敢或不能使用跨境电商模式开展外贸业务。

4 江苏外贸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4.1 进一步推进产业链的高端化

借鉴上海经验,结合江苏外贸发展实际情况。产业链高端化可以采用以下4种做法,一是多元化发展模式,其特征是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比如前向从OEM向ODM发展,或者后向延伸到营销渠道和售后服务;二是专业型服务平台模式,其特征是整合资源,将全产业链企业整合在同一平台上,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打造平台商业模式;三是隐形冠军发展模式,其特征是单一产品门类中长期提供高价值、高质量的产品,凭借着与国际买手建立的信任关系,深深嵌入到跨国企业产业链之中,成为较难替换的供应商。

4.2 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提升一般贸易出口比重

逐步推进并完善以一般贸易为主的外贸结构,同时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贸易顺差和加工贸易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在弱化,加快调整外贸结构,发挥其对江苏经济推动力的工作迫在眉睫。作为外贸大省,江苏省四成左右进出口以加工贸易方式实现。提高加工贸易对本地相关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提升加工贸易企业的创新能力,着力提高加工贸易下“委托设计+自主品牌”的生产方式出口比重。

4.3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为了增加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只有自主创新走产品差异化之路,提升产品附加值,才能在競争中实现自身利润。外贸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实施人才工程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才能实现新的发展。实施“机器换人”降低人工成本,成为制造业解决用工问题必须迈出的一步。不仅政府要重视和支持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外贸企业负责人更要高度重视,加大设备和技术等生产性投入,在实施过程中反复尝试,遇到挫折也要坚定方向。

4.4 利用跨境电商更好地发展外贸

企业应该加大对跨境电商的了解和应用,借助于阿里巴巴等电商培训机构,加快对相关电商人才的培养。在传统一般贸易模式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来拓展海外市场,即实施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相结合,尽快出台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配套政策,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培训平台,引导和鼓励企业和个人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培育自有品牌和建立海外直销渠道。

4.5 创造良好的外贸转型发展环境

外贸企业转型升级需要政府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是建立市领导联系重点外贸企业机制,帮助广大外贸企业家树立发展信心和决心,强化对企业的服务,向企业开展政策导向宣传,为企业纾危解困,确保全市经济平稳增长。二是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对外贸企业给予融资、税收、财政等方面的扶持和补贴。稳定和提高外贸扶持资金规模,加大对外贸企业机器换人、质量提升、参展拓市场、出口信保、品牌建设等方面的补贴。三是加大力度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 陈贵香,张新平.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对外贸转型升级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6(23).

[2] 张二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江苏外贸转型发展[N].新华日报,2016-04-15.

[3] 戴翔,张为付.全球价值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J].经济学家,2017(01).

[4] 李霞.基于跨境电子商务的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7(04).

①基金项目:该论文为2014年无锡太湖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低碳经济视角下江苏外贸转型发展研究”(14wuss004)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升级转型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转型
回暖与升级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