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实际动手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旅游保健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7-05-30梁林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年2期
关键词:操作能力教学改革

梁林

【摘 要】旅游保健课程是近年来高职学校旅游专业为了适应我国蓬勃发展的旅游业,顺应社会需要而开设的新兴专业。医疗急救作为医学相关类的专业学科,在高职旅游专业的教学中开设,可以使学生学到和掌握一些常用的医疗急救知识和急救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将来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业、服务于旅客。文章主要介绍了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旅游专业的旅游保健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对学生进行的医疗急救方法教学,将以实际动手能力为导向作为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关键词】旅游保健;教学改革;医疗急救;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2-0146-03

1 现有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1.1 学校专业课程设置跟不上形势的变化需要

我國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目前高职教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许多学校开设了新的特色专业。我国高职旅游专业在课程中开设旅游保健课程的学校不多。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外游客越来越多,但是在旅游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和伤害也越来越多,因此旅游中的旅游保健和医疗急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旅游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常见的旅游保健知识和医疗急救方法,对学好旅游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一定的帮助,在高职旅游专业的课程中开设旅游保健课程尤为重要。

1.2 我国学校对现有医疗急救的教育严重滞后

1.2.1 我国的医疗急救现状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60多万人因心脏病“猝死”(突发心跳骤停),其中约10万人的“猝死”病例是发生在机场。在国外医疗急救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有40%的“猝死”是可以通过心肺复苏抢救过来的,而我国对突发心跳震停病例的抢救成功率不到5%。“猝死”的黄金抢救时间仅有短短的6分钟,如果超过8分钟,人的脑细胞开始死亡,人即便救活了也多半是植物人。

1.2.2 外国的医疗急救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的心肺复苏等医疗急救的教育是从中学开始且延续到大学。急救现场主张第一目击者实施救治。美国约2亿人口,有7千万人接受过正规的急救培训,比例约4∶1,美国的急救电话为911,美国的公共场所配置了除颤器。挪威把心肺复苏纳入了中学课本。在德国,对不会止血包扎的学员不发驾驶执照。

因此,发达国家多数普通的人都会心肺复苏等医疗急救。而我国的心肺复苏等医疗急救的教育尚未纳入普通中学教育。因此,有必要将心肺复苏等医疗急救教育纳入高职旅游专业的课程教学中。

1.3 理论教学过多,实践实训教学过少,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普遍是重理论,轻实践;学校的教育大多以理论教育为主,多数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

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实际动手能力的人;既能够解决生产经营与管理中的实际技术问题,又能够进行实际操作的社会适用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围绕和针对实际职业岗位的需求组织和实施教学,学生在学校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以实际动手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旅游保健课程教学改革

2.1 工学结合,以实际动手能力为导向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生,学校教学的重点不再是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而是要兼顾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的旅游保健课程的教学改革,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旅游保健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以实际动手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医疗急救方法实际操作能力的学习和训练。

2.1.1 课程改革要围绕专业培养模式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专业培养模式,根据岗位需求确定工作任务,按照工作任务设计教学过程,在完成工作任务和实际动手能力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完成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1.2 边学边练的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专业培养模式,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训练任务,按照实际需求设计教学过程,在完成训练任务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完成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在旅游保健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我们进行了理论+动手能力的课堂教学改革,学生一边进行理论学习,一边进行动手训练,边学边练,以练带学,以学促练,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我们在讲授旅游保健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进行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例如,边讲边训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噎哽急救法)理论课;第一节课讲心肺复苏理论,第二节课就进行心肺复苏的实际动手能力训练。教师先在心肺复苏人体模型上示范心肺复苏的一整套抢救流程,然后让每位同学动手练习操作一次,教师一边观察一边纠正学生做的动作。从学院近几年的教学情况来看,这样的教学效果较好,取得了预期的成绩。

2.1.3 建立理论学习→实践实习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以职业行动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设计要求教师抛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自主的学习。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专业旅游保健课程在教学改革中,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将医疗急救方法教学纳入旅游专业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增加医疗急救方法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突出学生职业动手能力的培养。

旅游保健课程中,我们增加了医疗急救法的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噎哽急救法)、伤口止血和包扎、骨折固定等的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训练。在学生实际操作和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考核学生的操作能力,并作为他们的平时成绩。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在课堂上讲好讲透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噎哽急救法)等常见的医疗急救方法,随后进行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在实训课上,请学校校医或医院有经验的护士来指导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等常见的医疗急救方法的实际学习和训练。

2.2 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活动

(1)在旅游保健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请经验丰富的急救医生和护士到学校进行医疗急救方法的知识讲座;或者,我们的学生到医院参观学习,增强学生对常见的医疗急救方法的认识。

(2)在旅游专业的学生中进行“医疗急救方法操作技能大赛”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旅游系,我们经常举行医疗急救方法操作技能大赛。在大赛前,班里的学生反复进行医疗急救方法的操作训练,教师将每次同学训练的情况记录并评分,并与学生的期评成绩相结合。

(3)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保健知识和医疗急救知识的宣传。在学校的教室里和学校的宣传栏上,经常刊登旅游保健知识和医疗急救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让同学们掌握旅游保健知识和医疗急救知识。

在学校的广播站和学校网站,经常播放和刊登介绍些旅游保健知识和医疗急救知识,使同学们轻松愉快地接受旅游保健知识和医疗急救知识的教育。

2.3 建立好教学实训实习基地

(1)教学实习基地是学校实践性教学的“练兵场”,是学生实训实习的“练武地”。实习基地的建设十分重要,实习基地的建设对学生的操作能力的提高关系重大。要选择一些有一定水平和规模的医院作为学校的实训实习教学基地,经常地让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医疗急救的操作和学习,实现理论教学、实训实习、动手操作、服务一体化。

(2)要充分利用学校内现有的医务室,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既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备扎实的操作技能,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坚实基础。

2.4 建立以实际动手能力为导向的考试方式

在考核方式上打破传统的考核模式,建立新的、开放式的全程考核模式。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提出并逐步实行以医疗急救方法操作技能考核为主线的考“应用”不考“理论”模式,即教师在每节课上布置作业,每一节课的项目相互链接、相互制约,一环扣一环,在学期末汇成综合项目,根据操作技能项目完成的质量作为评定期末考核成绩的主要依据,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过程的监控,避免“一张卷”的片面性和非公正性。

2.5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實践教学是严格依据旅游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对实践环节的要求进行的,因此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它包括实践教学计划与学分制管理、实训实习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教师的自我学习。

高职旅游学校的专业教师大多数是大学旅游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实训实习教学大纲是指导实践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格式要求规范统一,应包括实践性质、实践目的、实践内容与要求、建议实践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和有关说明等内容。

3 加强旅游专业教师的培养

(1)旅游专业的教师缺乏医疗急救方法知识和经验,也不懂医疗急救方法。因此,旅游专业的教师要自觉学习医疗急救方法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以更好地胜任现代教学的需要。

旅游专业教师可以到实习基地进行医疗急救知识和操作学习培训,提升自己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还可以通过健康保健书籍学习医疗急救方法;也可以在网上下载医疗急救方法的视频进行自学。

(2)培养专业教师成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专家。按照以往的教学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其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实际应用能力较差,学生到工作单位后还要进行第二次学习和培训,方能上岗工作,不能很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课程改革就是要很好地解决学习与就业脱节的问题,完成这样的教学任务,需要每一位教师的努力,通过教师的教学过程完成教学理念的转变。因此,专业管理者应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和指导,让教师真正成为职业教育专家,成为课程改革的专家。如果教师个个是“专家”,那么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也就会有所保障,也就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4 结语

高职旅游专业的旅游保健课程实践性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校应始以培养高素质操作人才为宗旨,建立以实际动手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只要广大师生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就一定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具有较强医疗知识能力和工作技能的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

参 考 文 献

[1]和学新.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0

(8).

[2]谷岩.以培养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2(8).

[3]苟建华.校企合作共建高职物流实践技能课程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8(3).

[4]张莹.浅谈高等职业教育旅游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2007(24).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操作能力教学改革
高中生物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探微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让科学制作成为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