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3”中高职贯通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7-05-30代端明杨盈盈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年2期

代端明 杨盈盈

【摘 要】文章从“2+3”中高职贯通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出发,以建筑水电安装工程计价课程建设为例,提出通过课程内容重组,采用教、学、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及运用先进的在线教学平台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使中高职衔接的学生能快速适应课程的学习。

【关键词】教学内容重组;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2-0140-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成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目前,各职业院校正在构建“2+3”模式的中高职课程体系。当前,由于中职升到高职的学生理论基础比较薄弱,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强,因此要因材施教,改变课堂教学当中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下面将以建筑水电安装工程计价课程建设为例,从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组、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就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旨在开发出适合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

1 教学内容的重组

建筑水电安装工程计价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之一,教学的主要内容应突出建筑水电安装工程计价所需的识图、清单列项、算量及清单计价等基本技能。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与实践,应具有胜任编制工程量清单和工程招标投标预算书的能力。

1.1 教学内容设计思路

在高职教育中,课程教学内容应以满足职业岗位应用能力的需求为依据,再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和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作为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以某综合楼工程为例,建筑水电安装工程应由动力配电、电气照明、防雷接地、智能化系统、生活给排水、消防水和通风空调工程等系统构成。按照项目教学法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将原有学科体系下的教学内容解构,进行课程内容的重组,课程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课程重组后,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理论以必须、够用為度,突出应用性,识图、施工工艺以实践性为主,计价课以训练能力为主。根据教学的内容,每个学习子项目又分成5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对应从简单到复杂的训练项目,每个实训项目都有对应的知识点和相应的技能点。下面以电气照明系统为例,说明教学内容的分解方法(见表1)。

教师在每一个学习子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知识传授和实际应用。通过每个学习任务的训练,不仅使学生掌握对应的知识点,而且培养了学生相应的能力和素质,同时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教学方法的选取与实践

基于本课程的特点,可采用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每一个项目按照“内容引入与展开—分组讨论学习—成果展示与汇报—总结提高”的方式进行。每个工作任务(教学环节)结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归纳与总结,最终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实现由初级到高级的递进。教学活动实施如下。

2.1 课前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开展前,应该做好准备。教学准备包括以下2个方面。

2.1.1 教师的课前准备

首先,教师要根据本项目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各种任务,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考虑如何按要求完成任务,教师进行启发和引导,与学生一起对项目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逐渐形成较完整的项目实施方案。其次,教师要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库,充分发挥在线学习教学平台的作用。借助教学资源库,学生可以随时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例如与建筑水电安装有关的施工工艺图片、视频、动画等,与施工基本技术要求有关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及与计价有关的工程造价文件等,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料。

2.1.2 学生的课前准备

教师要求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安排认真阅读教学单元的内容和学习任务,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上网学习的方式,为课堂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2.2 课中教学活动

学生实施任务时,先进行分组,每组5~6人。每个小组按照任务与要求,既分工又合作。工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变换分工,使每个同学都得到较全面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启发式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外,还应关注各小组项目的学习进度,发现问题及时指正,使学生在有限的实践教学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最后,在课堂上利用约20分钟时间,对已完成的实训项目进行评价、分析和总结,指出学生活动中的优、缺点,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方案和实践是否正确。

2.3 课后教学活动

一方面,学生要完成课外实训任务及在线测试,巩固在课堂上掌握的技能;另一方面,任务完成后,要求每一位同学将自己的收获、不足之处及改进的方法写成学习总结。写好书面总结是锻炼和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因此,每完成一个实践活动后,学生均要独立撰写学习总结。

2.4 教学活动开展实例

下面以照明系统子项目中的教学单元4(清单列项)为例,说明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见表2)。本教学单元分2次课完成教学内容,每次2课时,共80 min。

3 考核方式的改革

目前,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仍是以试卷考试为主,不能适应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要求,应采用一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手段。本课程将在以试卷考试为主的基础上,辅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课外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总结等方式考核学生。通过参与式的教学环节,充分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资料收集调查能力、报告撰写水平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并计入平时成绩,以上考核方式的改进都是力图从考核方式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4 结语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我们充分发挥了课程的优势,坚持走特色课程方向,有效地推动了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反映通过各种实践训练,巩固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大大提高了实践操作水平,同时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团结合作的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些学生毕业后到生产单位很快就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他们基础知识扎实、工作能力强,受到了用人单位的称赞,提升了学校的声誉。

参 考 文 献

[1]鲁维,张清,涂群岚.基于职业岗位的安装工程预算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11).

[2]赵彤,钱冰冰.中高职衔接贯通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2).

[责任编辑: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