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大理松鹤村彝族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2017-05-30阿拉法特·帕尔哈提

大东方 2017年2期
关键词:农村教育留守儿童

摘 要: 留守儿童是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而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在松鹤村留守儿童所造成的问题并非像报道中那么严重,而是呈现出一种比较正常的发展状态,希望通过调查,得出这个祥和的村庄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提供了哪些必要的支撑,为其他地区留守儿童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松鹤村;留守儿童;农村教育

一、松鹤村儿童被留守的原因

(一)随着生计方式的多元化和唢呐的产业化,松鹤村逐渐由封闭到对外开放,村内的青年们逐渐了解外部世界,年轻的夫妇想去外面看看。因此近些年外出打工的比例增加。

(二)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早婚早育,爷爷辈还年轻,可以照料小孩,年轻的夫妇也放心外出。

(三)村里部分在外打工的成功人士也激励着年轻人的外出,因为村里最漂亮的房子,都是外出打工的人修建的。

(四)一些人的媳妇找的是外地的,不愿在村里生活,而在城市里生活带小孩很不方便,小孩留给爷爷辈,小孩被留守。

(五)村里的小学比较差,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松鹤村的小学教育存在以下问题:教师下班就会回县城,缺乏与家长的交流;同时由于任职时间短,缺乏责任意识。

(六)与大城市相比,松鹤村儿童的升学率还是比较低的,家长对小孩的期望值并不高,只要能保证小孩安全成长的情况下,夫妇就很容易放心外出打工。

二、松鹤村留守儿童问题相对少的原因探析

(一)松鹤村存在自己的经济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大力发展民族经济,以经果生态产业和林下资源的松茸承包產业为龙头,打牢基础,继而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一跳板,将民族经济工作引入跳跃式的发展机制。集体经济收入的松茸承包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水、电、路三通”告别了“人背马驮,松明点灯,雨天喝浑水,每人肚里三土基”的历史。可谓:“彝寨松明改电器,山村羊道变坦途,雨、旱不愁水,龙王请到家”。村内道路得到硬化,农用灌溉沟渠工程设施建设逐步得到完善。松鹤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挥出自然资源的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符合村情的特色之路。近年来,还种植了桦山松近千亩,核桃2000亩,经果后续产业发展强劲,农民生产经营收入逐年增长。2013年末,全村农民纯收入达6245元。

(二)早婚早育,由于在少数民族地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地的青年一般结婚较早,根据我们的调查,一般在20岁左右就会成婚,因此祖辈还很年轻,有足够的精力照料孙子辈,可以给与很好的生活照料和行为教育,不像某些汉族地区祖父辈的年龄较大,没有精力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关照。婚姻大多为村内通婚,社会结构稳定,有比较强的凝聚力,各种亲戚关系,可以帮助抚养照料。这也是对于当地留守儿童的一种社会支持,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有亲戚可以给予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关注。

(三)村里的文化体系支撑文化习得,一定程度弥补父母的说教。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生产、生活质量,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共享文化繁荣发展成果。松鹤村多方整合资金,建了集戏台、农家书屋、村民议事、老协活动等为一体的农民文化活动中心。还建了唢呐文化传习所。有优秀的文化传统习俗,也使松鹤村的留守儿童不至于生活在一座“空”村子里。

(四)村子封闭相对,没有游戏厅等,客观上减少了诱惑。根据我们在村子里的走访情况,发现松鹤村里基本上没有网吧游戏厅等场所,只有一个有几台电脑的小型网吧,还受到了村民、教师的强烈抵制,因此这种“电子鸦片”没有对当地的留守儿童造成过多的不良影响。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法探究

(一)要将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与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结合起来,有效控制留守儿童数量的快速增长。松鹤由于存在自身的梅子产业,农民家庭经营的以梅子为主的经果生态支柱产业已形成规模。全村拥有5000亩优质梅果示范基地,年产4200多吨鲜梅,年产值1100多万元。人均拥有一亩梅子地,人均产梅超千公斤。

(二)户籍制度的改革,消除城乡、地区间的差异。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是每个儿童的基本权利和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但是由于经济、制度等原因数以千万计的年轻父母在外出打工时,不得不做出与自己的孩子相分离而将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照管的选择,留守儿童的大量出现,也是无奈的结果。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必须从户籍制度以及其他相关体制的改革入手,消除留守儿童产生的条件。但是,解决这一制度问题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三)从制度上来说,多数学者认为当前主要有两种途径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一是改革户籍制度,使更多的留守儿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和外出打工父母一起生活;二是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保障农民工子女正常接受义务教育。关于户籍制度的改革在前文已经做出分析,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笔者认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较大投入力度,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落后的状况。

(四)关于各方面社会陪伴的加强,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仍然主要来自于父母,无论外出与否,父母在在儿童的社会关系网络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社会支持的需求方面,留守儿童更需要老师的陪伴支持,以缓解父母双方或一方离开后带来的孤独感受。因此农村地区教师的权威和职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乡村教师必须承担起对留守儿童的社会陪伴和社会支持责任,乡村教师教师的选任也必须有沿革的规定,同时,加强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也是必要的方面。

参考文献

[1]余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学研究述评》,《河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2]李强,臧文斌.《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健康的影响》,《经济学》,2010年10月第1期.

[3]辜胜阻,易善策,李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教育研究》,2011年第9期.

作者简介

阿拉法特·帕尔哈提(1994-),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人,中央民族大学2013级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专业本科生。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农村教育留守儿童
略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策略
以规范管理提升农村教育均衡发展软实力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