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主题式”阅读为小学语文教学增彩

2017-05-30张传递

阅读(教学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主题式阅读主题式自主探究

张传递

【摘要】“主题式”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和联想空间,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

【关键词】主题式阅读 阅读能力 自主探究

随着当前教学模式的不断丰富与深入发展,“主题式”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环节中越来越广泛地为教师所应用。“主题式”阅读教学具有其自身的教学意义与价值,它能为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阅读能力的养成奠定基础,久而久之,帮助学生在阅读训练中形成科学的阅读习惯,以便在今后面对阅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加从容。另外,“主题式”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学习效率,方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阅读,不断提升其阅读能力。

一、运用多种手段,探究阅读主题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难以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这一特点,在阅读教学中适当采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主题式”阅读教学不失为一个良好方式。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帮助学生有效探究文本内涵与情感,加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与体会,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阅读水平的提升。

例如,课文《草原》中包含很多对于草原美景描绘的句子,尽管这些句子使得文章的整体意境更加优美,但是学生要真正理解这些优美的句子却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语文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这些优美句子上。在讲授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大草原的辽阔与壮丽,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草原的魅力。这些草原美景的图片不仅可以牢牢吸引住学生的目光,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草原,熟悉草原,进而把握《草原》这篇文章的情感主旨。再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触摸春天》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春的美,了解春天的生机,可以带领学生去郊游,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进而了解《触摸春天》这一文章的精髓。

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利用声音结合图表、文字、符号等视觉材料,不断刺激听觉神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材料。此外,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在体验中感受文字意境等不同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使阅读文本的指向性更加集中。

二、运用知识迁移,深化文章主题

一个可以进行有效拓展与延伸的教学方法,才可以称之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这一原则,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有效拓展,通过对知识的迁移与拓展,深化文章主题。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在讲解一篇文章后,选取相关主题的其他文章进行拓展,举一反三。这样学生便可以将一篇文章所习得的阅读技巧应用于其它类似文章之中,这种方法一方面切实增加了学生知识量,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

例如,《藕与莼菜》以“乡愁”为主题,全文以“乡愁”贯穿始终,并多处出现表达这一思乡情感的词汇和句子,使得文章感情色彩更加浓厚。因此,在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以“乡愁”作为文章整体基调,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词汇。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后训练,巩固阅读技巧,提高做题的效率。再如,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教师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旅游经历为切入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亲近自然”这一主旨。又比如《金蝉脱壳》一文,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奇特动人的情景,并且按照一定的觀察顺序详细描写了金蝉脱壳时身体各个部位发生的奇迹般的变化。因此,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蝉是什么样子的?接着反复朗读,感受那奇特的情景。然后,教师再播放金蝉脱壳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感悟那奇特的情景。接着,再来品读原文,就能体味出这段文字的用词准确,表达有序,韵味十足。在此基础上,再与《昆虫记》中描写蝉的段落进行比较,这样一来,就能让学生明白:同样一种事物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描写的方法不同,文字的味道就会有所不同。

以文本信息为基点进行迁移拓展,有效地延伸了文本的广度,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从阅读的文本中提取有关信息,提出多种假设,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整合,进行多次尝试验证,推导出自己的结论。最后将自己的新知识、新感受用于新的问题情景中,形成阅读迁移能力。

三、精选阅读内容,丰富主题类型

阅读内容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蓝本,是学生掌握阅读技巧的关键。教师在进行“主题式”阅读教学时,阅读内容的选取对于整个阅读教学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该在阅读内容的选取上更为精心,更加注重文本类型的多样性。

例如,《但愿人长久》《乡愁》《静夜思》这三篇文章均是以“思乡”作为文章的感情基调。为了有效增强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教师可以将这几篇文章安排在一起来讲授,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学生对同一类型文章的理解与学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于“思乡之苦”的感受。再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为有效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选取《邱少云》《刘胡兰》等文章一并为学生进行讲授,这几篇文章都充分体现出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再如,为了切实加强学生对于一年四季的体会与理解,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学习有关季节的文章,如《植树的季节》《四季》《秋天到》等,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于季节的体会。

总之,在阅读教学环节中,“主题式”阅读教学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主题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了解文章的感情基调,把握阅读技巧,有效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侯集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主题式阅读主题式自主探究
主题式课程整合的价值、困境与改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主题式阅读
小学数学和科学学科主题式整合的教学思考
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主题式名著阅读的探讨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议“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餐饮服务教学中运用
试论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