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影戏起源“唐代说”商兑

2017-05-30张军

三峡论坛 2017年2期

张军

摘要:中国影戏起源主要有周代说、汉代说、唐代说与宋代说四种说法,近年来以“唐代说”影响较大。但此说由于相关的一些关键证据均存在问题而难以采信,目前中国影戏起源时间还是以有文献记载支撑的“宋代说”较为稳妥。

关键词:中国影戏起源;唐代说;宋代说

中图分类号:J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7)02-0080-05

影戏,通称“皮影戏”,是一种以皮制或纸作的彩色影偶配合音乐和唱腔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中国皮影戏因其悠久的历史、高超的技艺与独特的韵味,于2011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遗产》2012年第1期在介绍此项目时说:“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发源于中国陕西,极盛于清代的河北。”[1]36-43此处错把西汉时期汉武帝与李夫人故事中记载的“方士弄影术”看作影戏的起源。因此,中国影戏的起源与历史有待进一步梳理与探讨。

关于中国影戏起源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四种:周代说、汉代说、唐代说与宋代说。

持周代(包括春秋战国)说的主要有顾颉刚、焦菊隐与侯丕烈等。顾颉刚主张:“(影戏)兴起虽确知当后于傀儡,然或亦在周之世也。”[2]109-136焦菊隐《旧剧新诂》认为:“中国影戏的历史最古(约产生于周末、战国),傀儡戏的发达也远在正式戏剧出现之前。”“影戏不始于宋,至宋而发达。笔者曩在北平时,为搜集戏剧史材料,读史时偶然发现战国时某帝杀弄影戏者的故事,可以为证。”[3]119、150侯丕烈认为孔子的高足子夏(前507年~约前420年)发明了影戏,子夏的“影、乐、教”真正是完善的影戏形式。[4]10-13

持汉代说的主要有董每戡、张晋元、陆晖与刘德腾等。董每戡《说“影戏”》认同“中国戏剧史研究者一般都把它(影戏)的创始期定在汉代”的观点。[5]369张晋元认可“皮影戏滥觞于汉”。[6]36-38陆晖认为“影戏这种形式当源自于西汉前叶”。[7]19-22刘德腾认为“西汉均已具备形成皮影戏的充分条件”。[8]59-62

上述两种说法传说与猜想的成分较大,因此在学界影响有限。但汉代说因有一层历史记载的外衣,附和者也不少,特别是在以古为尚的民间传说中更为流行。

持唐代说的主要有齐如山、孙楷第、江玉祥、魏力群、赵建新、康保成、宁希元、曹广涛、李跃忠与齐江等,下文将进行梳理。

持宋代说的主要有王国维、佟晶心、张骏骥、孙作云、徐慕云、周贻白、常任侠、虞哲光、杨祖愈、廖奔和刘彦君夫妇、于向东与梅维恒等。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认定“(影戏)则自宋始有之”。[9]542佟晶心赞同“后来的学者都承认影戏始于宋朝这话颇靠得住”。[10]1-19张骏骥《滦州影戏述要》认同“我国影戏起源于宋代”。[11]235孙作云《中国影戏源流》以为:“影戏出于傀儡,而影戏的年代当在北宋。”[12]582徐慕云主張:“影戏之名,宋以前载籍中,未之见也。”[13]48周贻白《中国戏剧与傀儡戏影戏》断定“影戏当始于北宋”。[14]54常任侠《皮影春秋》认为“中国皮影戏起源于千余年前的北宋时代”。[15]596虞哲光认同“皮影戏的真正起源时期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16]4杨祖愈认为:“影戏的真正形成和发展,是在两宋。”[17]79-84廖奔、刘彦君认为“影戏的名称见诸记载是在宋代”。[18]417于向东指出:“比较明确提及‘影人产生的文献,是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19]269美国学者梅维恒推断:“如果在唐代以前的中国不能找到纯粹的傀儡戏的话,那么看来也没有证据表明宋代以前已有皮影戏出现。”[20]265宋代说影响较大,因其有明确的文献记载支撑。

一、中国影戏起源“唐代说”观点梳理

中国影戏起源“唐代说”实为“唐、五代说”,因为部分学者将“五代”也纳入起源阶段,为叙述方便,统一以“唐代说”概括。

齐如山在《故都百戏图考》中说:“按此戏当然始于陕西,因西安建都数百年,玄宗又极爱提倡美术,各种技艺由陕西兴起者甚多,则影戏始于此亦在意中。”顾颉刚认为齐如山“此说虽无史籍根据而仅为一种悬想之假定,但颇为有理”。[2]将陕西作为影戏的发源地,只是一种“想当然”的推断,还缺乏确实的依据。

孙楷第在《近代戏曲原出宋傀儡戏影戏考》中认为:“若溯其源,则唐五代时,似已有类似影戏之事。”他主要论证了俗讲与影戏之关系,然而他觉得这种推测“即使有理,亦嫌证据寡薄;况所言乃一人私见,尤不敢信为必是。”[21]62-64

江玉祥《中国影戏》指出:“它(影戏)是汲取了道士方士的‘弄影还魂术,变文的影像配说、唱、乐的形式,以传奇文为剧本而形成的一种民间新型综合艺术。形成时间大约在唐代开元、天宝以后……从白居易《长恨歌》和陈鸿《长恨歌传》里已透露出影戏的信息。”[22]20江玉祥通过分析认为唐代已经具备了影戏诞生的条件,并认定《长恨歌》后半段所写就是民间上演唐明皇与杨贵妃故事的影戏。所谓“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云云,也不过是一种方士弄影术或幻术。他所提“新说”,也因证据不够充分而难获认可。

魏力群《中国影戏源流考》认为:“影戏是在民间百戏繁盛的影响下,借鉴木偶戏和影子游嬉的表演形式,采俗讲、说话的内容为演出底本,以剪纸人物为傀儡造型,借光树影于窗上进行表演而逐渐形成并完善的……中国影戏的形成时间,当在五代时的后唐至北宋初年之间。”[23]57-62魏力群也梳理了影戏产生所需的条件,他认为这些条件在后唐至北宋初年间均告成熟并结合发展成为影戏。所有这些也只是证明影戏成熟的条件已经具备,但影戏何以借助这些条件而产生还缺乏佐证。

赵建新《中国影戏溯源》指出:“中国影戏脱胎于唐代之俗讲、影灯,其初成或在唐末五代。”[24]138-142

康保成先生在《佛教与中国皮影戏的发展》一文中认为:“中唐时期,影戏已从一种讲经手段蜕化为表演世俗故事。”[25]87-92此文后收入《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一书,内容有所增改而观点未变,书中明确指出:“影戏最迟在中唐已成熟”。[26]453这是目前论据最为充分的一篇论文,影响颇大,但也因证据不足而缺乏应有的说服力。下文有专门论述,此处不赘。

宁希元《读曲日记(四)》“影戏起源于唐代”条亦借《太平广记》卷一七五所记韦庄《逢李氏弟兄》诗:“晓傍柳阴骑竹马,夜偎灯影弄先生”,认为“至于借灯光之影以‘弄先生,则指影戏而说”。[27]175-183

曹广涛在反驳陈凡平“直到10世纪都没有证据证明中国有影戏”的说法时,也使用了康先生提及的这些材料,说明他是认同“中唐说”的。[28]405-407

李跃忠认为:“‘手影戏、僧侣‘以影说法、元宵‘灯影经过几十年的‘磨合,且又吸收民间剪纸、傀儡戏的表演等诸多方面技巧,在唐五代到宋初的这段时期,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影戏诞生了。”[29]45-49;82

齐江认同唐、五代说,他认为“中国影戏诞生的时间当在唐、五代时期,诞生地在陕西。”[30]201-203

二、康保成先生之说存在的问题

康保成先生是我的恩师,先生一直鼓励师生之间的学术讨论,我对先生相关观点的看法只是个人浅见,希望先生和各位专家不吝赐教!康先生的《佛教与中国皮影戏的发展》通过对佛教经典中可能含有影戏元素材料的爬梳,全面论证了我国影戏与佛教之间的因缘,其说颇有道理,但将影戏起源时间确定在中唐的证据显得不足。现分别论述如下:

材料一,康先生根据《隋书·五行志》记载的大业九年(613)发生的故事,认為“这是我国影戏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隋书》相关记载如下:

唐县人宋子贤,善为幻术。每夜,楼上有光明,能变作佛形,自称弥勒出世。又悬大镜于堂上,纸素上画为蛇为兽及人形。有人来礼谒者,转侧其镜,遣观来生形象。或映见纸上蛇形,子贤辄告云:“此罪业也,当更礼念。”又令礼谒,乃转人形示之。远近惑信,日数百千人。遂潜谋作乱,将为无遮佛会,因举兵,欲袭击乘舆。事泄,鹰扬郎将以兵捕之。夜至其所,绕其所居,但见火坑,兵不敢进。郎将曰:“此地素无坑,止妖妄耳。”及进,无复火矣。遂擒斩之,并坐其党与千余家。

康先生根据上述材料进行了以下解读:宋子贤已开始用纸、素(白色的生绢)剪成各种形状的影偶(佛形、人形、兽形、蛇形等);他所利用的光源,有大镜和火。大概白日用镜,夜晚用火。其所居处有“火坑”,应即燃火照影所用。……假如宋子贤果真从西域僧人处学来此术的话,便不难断定,古天竺一定有在镜中表演的影戏。然而宋子贤竟以“作乱”为由被诛杀,影戏同时遭劫。

实际上,此处宋子贤所施行的是一种“幻术”,与影戏无涉,这也是《隋书》将其收入《五行志》的缘由。《太平广记》也将此条收入“幻术”类,注出《广古今五行记》。这与先生提及的《汉书·外戚传》和《南史·后妃传》方士或巫者招魂之术大致相当,只是一种弄影术或招魂巫术,尚不具备影戏表演的特质。另外,宋子贤虽借光取影,但其目的是制造幻象迷惑世人,而不是敷演故事,因此与影戏终隔一层。江玉祥、魏力群等均注意到这条材料,但都认为这只是一种“弄影术”,还不属于影戏。笔者认同这一看法。美国学者梅维恒也只将这条材料作为“在中国,幻觉演变、视觉奇迹和非法的或受到怀疑的民间宗教运动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隋朝”的例证。[20]89

材料二,《太平广记》卷一七五所记韦庄《逢李氏弟兄》诗曰:“御沟西面朱门宅,记得当时好弟兄。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巡街趁蝶衣裳破,上屋探雏手脚轻。今日相逢俱老大,忧家忧国尽公卿。”康先生认为,“夜隈灯影弄先生”就是玩影戏,“先生”即影偶。后世习称木偶、影偶为“先生”,例如清李声振《百戏竹枝词·影戏》云:“机关牵引未分明,绿绮窗前透夜檠;半面才通君莫问,前身原是楮先生。”称影偶为“先生”,韦庄诗大概为第一例。按韦庄出生于唐开成元年(836),彼时影戏已成为一种儿童游戏,可见成年人的影戏产生得应更早。

《逢李氏弟兄》诗题在《浣花集补遗》中作《途次逢李氏兄弟感旧》,诗中的“灯影”意为“灯光之影”。任半塘《唐戏弄》曾梳理“弄”之七义,其第五义为:“训练及指挥物类,或牵引机械,使动作、表情,以成戏剧,曰‘弄,如弄傀儡,弄猢狲等是。”[31]8由于韦庄所写皆为小儿游戏,“弄”字尚不具备“弄傀儡”之类“以成戏剧”之义,仅停留在戏耍、玩弄阶段。此处“先生”究竟为何物,还不可确考,但应该是一种小儿玩具无疑,笔者认为极有可能是一种傀儡头像一类的玩具。后世民间虽称影偶为“先生”,但这是后起之意,不宜以今律古。康先生所举的例证也不能成立,在李声振的竹枝词下原注为:“剪纸为之,透机械于小窗上,夜演一剧,亦有生致。”[32]81因楮皮可造纸,因此“楮”转为“纸”的代称,此处“楮先生”也是指“纸”,这与竹枝词下的注释相吻合。同时也与南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所记“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一致。[33]97于向东认为:“韦庄诗中提及的‘先生较难理解,但是将它视为后世俗语所说的‘影偶,可能也未必恰当。其他还有一些唐诗也提及‘灯影,这些‘灯影未必是指皮影戏。根据零星的、不太明确的诗词文献,我们还难以断定皮影戏产生于唐代。”[19]269他的这些质疑是有一定道理的。

材料三,元稹《灯影》诗云:“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后二句分明写用影戏表演杨贵妃、唐玄宗的故事。这表明,早在中唐时期,洛阳已经有了成熟的影戏。又雍裕之《两头纤纤》诗云:“两头纤纤八字眉,半白半黑灯影帷。腷腷膊膊晓禽飞,磊磊落落秋果垂。”雍裕之为贞元后人,“半白半黑灯影帷”,指表演影戏的帷帐,亦即宋代所说的“影戏棚子”。“两头纤纤”,指操纵影偶的引线,“八字眉”指影偶的形象。

此处先生将“灯影”视为“影戏”也有问题。影戏后来确有“灯影”之名,但这是后起之意,民间取影戏由灯光照射取影,而称之为“灯影戏”。至影戏北宋有明确文献记载之初,均以“影戏”为名,而不称“灯影”。材料三中的“灯影”是指物体在灯光下的投影,亦即“灯光之影”。唐代柳中庸《听筝》诗云:“谁家独夜愁(一作“悲”)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34]645唐代施肩吾《望夫词》诗云:“手爇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34]1247其中“灯影”无论连用还是分用,均指“灯光之影”。元稹《灯影》诗后二句意为听说平时在灯影映照之下,唐明皇曾悄悄陪伴杨贵妃外出游覽。唐代“影灯”也称“灯影”,这是一种燃火取影的彩灯,犹如后来的走马灯。唐代刘肃《大唐新语》卷八云:“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文士皆赋诗一章,以纪其事。作者数百人,惟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郭利贞、殿中侍御史崔液三人为绝唱……利贞曰:‘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35]127-128因此,元稹诗后二句或可解作听闻平时在影灯之间,唐玄宗曾偷偷陪伴杨贵妃游玩。另,“灯影”亦可解作“灯光”,如唐代沈佺期《夜游》诗云:“月华连昼色,灯影杂星光。”[34]245

雍裕之《两头纤纤》诗也不能解读为与影戏有关。“两头纤纤八字眉”中“八字眉”是唐代妇女流行的一种成八字形的眉式,韦应物《送宫人入道》诗云:“金丹拟驻千年貌,宝镜休匀八字眉。”[34]457《水浒传》第十五回入云龙公孙胜出场时云:“八字眉一双杏子眼,四方口一部落腮胡。”第二十四回“有诗为证”描写潘金莲云:“金莲容貌更堪题,笑蹙春山八字眉。”[36]194、301可见此种眉式曾长久流行,并且男女均可使用。“半白半黑灯影帷”是指在灯影映照或油灯熏烤之下,旁边的帷帐呈现出“半白半黑”的效果。

《两头纤纤》诗,四句七言,每句前四字描绘事物特点,后三字描绘事物名称。这是一种填空体诗歌,每句前四字固定,需填后三个字,前后意思吻合即可。如唐代王建《两头纤纤》诗云:“两头纤纤青玉玦,半白半黑头上发。偪偪仆仆(一作“腷腷膊膊”)春冰裂,磊磊落落桃花(一作“初”)结。”[34]749由于雍裕之诗四句之间意思没有关联,所以不能看作与“影戏”有关,这也是康先生认为此诗“后二句义不详”的原因。[26]454因为后两句诗只是形容晓禽飞翔的声音和秋果下垂的情状。

结语

总之,上述持中国影戏起源“唐代说”的学者,都只是论证了影戏产生于唐代的“可能性”,而没有证明其“必然性”,因此难以采信。

一些学者认为北宋时期影戏已经十分兴盛,不可能是影戏的起源时间。这种看法并不一定成立,影戏作为一种话本说唱配合影人操纵即可表演的小戏,在条件成熟时,是不能排除其一出现就以一种兴盛的态势存在的。

任半塘在《唐戏弄》中指出:“惟影戏一端,在唐五代现有之资料中,尚无所发现。”[31]462美国学者梅维恒认定“相似的发展进程(即幻象→皮影戏)可能在中国宋代早期已经出现”。[37]80丁言昭主张中国皮影戏起源于西汉、唐代、北宋三种说法“可以综合为统一体,即皮影戏的胚胎、发育成长到诞生。”[38]120-128孙楷第认为:“居今日而言,影戏在宋以前既无可考,则论影戏宜自宋始;其前乎宋者,姑置而不论可也。”[21]64这也是我们目前对待影戏起源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当然,我们期待新材料、新观点的出现,以使影戏的起源与历史更加清晰。实际上,现在已有郑劭荣《从唐宋说唱伎艺与民间剪纸看我国影戏的形成》、[39]59-64张冬菜《从民间传说的视角看皮影戏的起源》、[40]35-37李跃忠和许小主的《试论中国影戏的起源与形成》[41] 120-122与上文提及的康保成先生等人的论文为探讨中国影戏的起源与形成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值得我们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

注 释:

[1] 陈霄鹤:《2011年度新增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遗产》,2012年第2期。

[2] 顾颉刚:《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文史》,1983年第19期。

[3] 《焦菊隐文集》编辑委员会:《焦菊隐文集》(第2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

[4] 侯丕烈:《中国孝义皮影》,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5] 黄天骥、陈寿楠:《董每戡文集》(上卷),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6] 张晋元:《皮影戏的渊源与流播》,《当代戏剧》,1998年第3期。

[7] 陆晖:《丝绸之路上的皮影戏》,《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8] 刘德腾:《皮影戏“西汉起源说”新证》,《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9] 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九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年。

[10] 佟晶心:《中国影戏考》,《剧学月刊》,1934年第11期。

[11] 张骏骥:《滦州影戏述要》,《学术薪火——三十年代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科毕业生论文选》(葛兆光),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 孙作云:《孙作云文集》(第4卷),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13] 徐慕云:《中国戏剧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4] 周贻白:《周贻白戏剧论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15] 常任侠:《常任侠文集》(卷二),郭淑芬等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16] 虞哲光:《皮影戏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58年。

[17] 杨祖愈:《论中国影戏的起源》,《戏曲艺术》,1988年第4期。

[18]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一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19] 于向东:《敦煌变相与变文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9年。

[20] [美]梅维恒:《唐代变文:佛教对中国白话小说及戏曲产生的贡献之研究》,杨继东、陈引驰译,中西书局,2011年。

[21] 孙楷第:《傀儡戏考原》,上杂出版社,1952年。

[22] 江玉祥:《中国影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23] 魏力群:《中国影戏源流考》,《河北师院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1期。

[24] 赵建新:《中国影戏溯源》,《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1期。

[25] 康保成:《佛教与中国皮影戏的发展》,《文艺研究》,2003年第5期。

[26] 康保成:《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

[27] 宋子俊:《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第5辑),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年。

[28] 曹广涛:《英语世界的中国传统戏剧研究与翻译》(第2版),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9] 李跃忠:《从“手伎”到影戏》,《民族艺术》,2005年第4期。

[30] 齐江:《中国影戏的诞生时间考》,《大众文艺》,2012年第22期。

[31] 任半塘:《唐戏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32] 雷梦水等:《中华竹枝词》,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

[33] 孟元老等:《東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

[34] 上海古籍出版社:《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5] (唐)刘肃:《大唐新语》,许德楠、李鼎霞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

[36]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37] [美]梅维恒:《绘画与表演:中国的看图讲故事和它的印度起源》,王邦维、荣新江、钱文忠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38] 丁言昭:《木偶、皮影和宗教文化》,《戏剧艺术》,1997年第3期。

[39] 郑劭荣:《从唐宋说唱伎艺与民间剪纸看我国影戏的形成》,《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

[40] 张冬菜:《从民间传说的视角看皮影戏的起源》,《当代戏剧》,2007年第2期。

[41] 李跃忠、许小主:《试论中国影戏的起源与形成》,《创新》,2010年第1期。

责任编辑:刘冰清

文字校对:蒋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