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三峡地区宋代借室葬

2017-05-30邓辉

三峡论坛 2017年2期
关键词:随葬品巴东通宝

摘要:

湖北三峡地区的宋代墓葬,呈现多种形态,反映出宋时期峡江地区居民人口的文化习俗特点,也表明了当地居民存在流动性的一面。而那些更早居于峡江中的民众,保留有自己的文化习俗。如借室埋葬,大多是多人合葬于一室中。从考古发现的材料中可知借室墓葬当是本地历史文化习俗的传承,大约从汉代开始,首先是丛葬,到唐宋时期,借室葬在这里即很普遍。

关键词:

三峡;宋代;借室墓葬

中图分类号:K87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7)02-0001-07

在湖北巴东与秭归的考古发现中,两宋时期的墓葬,可分为五种情形,一是纯土坑的单人墓葬,二是砖室的墓葬,三是洞室墓葬,四是船形墓葬,五是借用早前的墓室(六朝或更早时期)进行的埋葬,而这种借室葬特点,是在早前的墓葬的上层,进行新的平整后而再行埋葬的。从巴东与秭归境内的发现来看,形成的时间不仅仅是宋代,而早在唐代或更早也有发现,但相对说来宋时期的更丰富与明显。对于借室葬的探讨,有人认为是后来者不知情的埋葬,但笔者认为这是有其历史根源与基础的,而不是不知情的随意而为。

一、发现的宋代墓葬

在峡江里的巴东与秭归县境,沿江两岸的台地或者是坡地里,只要是可能居住的地方(或是有些已经滑坡地带),都可能会发现居住生活的遗址与死后的墓地。经考古发掘,该区有大量宋代文物发现。湖北三峡在十多年的考古工作中,或多或少都发现了宋代的遗址或墓葬,仅就巴东与秭归而言,也有数十处之多。在巴东境内,有茅坝、西瀼口、鸭子嘴、义种地、老屋场、罗坪、汪家河、旧县坪、宝塔河、红庙岭、清江鄢家坪等地。在秭归境内,有老坟园,东门头、砂罐岭、下尾子,何家坪、杨家沱、蟒蛇寨、小么姑沱等处都有不同的发现。宋代墓葬特点亦可分为五种情形,一是土坑墓葬,二是砖室墓,三是土洞墓葬,四是船形墓葬,五是借室墓葬。这五种不同的墓葬里,砖室墓的随葬品相对要富裕一些,随葬品中多有青铜类的文物;土坑墓相对随葬品少,一般是单体的浅坑墓葬,土洞墓的随葬品也相对较少一些;而借室墓葬里,则是多人同埋葬的特点,随葬品亦属较为丰富的一类。从清理中发现有瓷器类、饰品类的随葬品随葬。这五种不同的埋葬,应当表现了居民居住特点与生活习俗的不同。单从所发现的随葬品特征来讨论,则会认为是同一文化现象,仅从遗物中很难看出习俗文化的不同,如果我们从这里的少数民族来看待这些墓葬,就有了文化与习俗生活不同的特点。这些墓葬结构与埋葬方式所表现的是民众混居,首先有当地稍富有的地主,他们使用砖块营造墓室。也有较贫脊的居住者,他们仅仅挖个土坑就埋葬了。而船形或者土洞墓,似乎是外来传入的,而借室葬似乎是这里少数民族的居民。这些不同形制的墓葬特征,表現了交通要枢中的居民特点,从墓葬结构与埋葬方式所表现的内容,当是不同族群人的埋葬习俗。

(一)发现的单室土坑墓葬

在巴东与秭归的长江两岸,首先是土坑墓葬,这是宋时期多地共存的埋葬方式之一。巴东境内就有如孔包河发现了十座,有砖室墓葬与土坑墓葬。[1]371-376地主坪一座,M2为石板构筑的长方形单室墓葬,出有陶罐两件。[2]69在旧县坪遗址中,宋代墓葬的形制,仅是较浅与较窄的土坑墓葬;仅有M5、M15,在M5中发现有碗、瓶、钱币等。M15中发现有陶罐、瓷碗、钱币等。另在这里不远的山坡上,也发现了两座。M13属残存。墓葬平面呈长方形,葬具已朽。人骨保存较差,应为仰身直肢。随葬品2件,瓷碗1件,钱币“大观通宝”1件。M14:残。墓葬平面为长方形,方向45°。葬具、人骨均朽不可辨。随葬品6件,均为钱币,可辨为“绍兴通宝”“皇宋通宝”等。[3]735-737在西瀼口发掘中,见有三座宋代墓葬:其中有CM2、CM3两座为土坑墓葬,另一座是砖室墓葬。CM2内有木棺,墓内发现银质葫芦形耳铛2枚,及青黄釉瓷罐,另有“熙宁通宝”钱1 枚。CM3有银质耳环1 枚及青黄釉瓷罐1件。[4]226罗坪的JM6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随葬有器物45件,有铁器、瓷器、钱币及装饰品等。在其互近的地域里,也还发现了较丰富的宋代遗物,这些多是在晚期限的地层里,共有170件,瓷器有163件,青瓷为主,可知器形者有罐、盏、坛、瓮、瓶、钵、盂、擂钵、灯、碗、盘、碟、洗、盆等。表现了生活用器中的用品特点。[5]在西瀼口鸭子咀遗址所发现的M3、M18等,就是长方形的土坑墓葬,而且墓坑小,遗物少,仅仅在M3内发现了一枚“嘉佑通宝”,而M18中没有随葬品。[6]35秭归东门头发现的宋墓,为土坑墓葬,编号为M5(发现时打破了西汉时期墓葬M4的南端的墓底部分),其墓葬的方向116°,墓口长3.12米,宽1.14米,墓底长2.52米,宽0.46米, 深2.6米,其随葬品有壶1件,双耳罐一件。[7]755秭归县砂罐岭遗址的发掘里,发现的宋代墓葬共有7座,所发现的墓葬的特点为土坑墓与无坑的墓葬,但都有随葬品,如罐、碗、模具式的花纹碗,另有板瓦片,钱币中有开元通宝、元祐通宝、元丰通宝、政和通宝、太平通宝、熙宁元宝、绍圣元宝、至道元宝、乾元重宝等。在M6内,一件碗底用笔书写的“黄”字,表明系黄姓所曾使用的物品。[8]453清江鄢家坪发现的一批宋代墓葬,多为单人土坑葬的特点,从布局上看,它是家族的墓地,二十多座较整齐的排列着,且多随葬着铁镰刀,另有耳饰品等。[9]

(二)发现的砖室墓葬

秭归下尾子发现的一座宋代墓葬编号为M2,属于夫妇合葬的砖室墓,方向350°,两室相间有平台起劵。墓室砖有两种,一种长32厘米,宽15厘米,厚0.5厘米。另一种铺底砖,长28厘米,宽28厘米,厚3.5厘米,其方砖主要是铺底棺床用的,棺床长2.55米,宽1.04米,另一棺床已残,宽0.92米,铺底砖两层,方砖上有单排铭文和双排铭文,文曰“宋丹阳总居士张氏之墓”十字铭文,出土器物有铜、陶器10多件,有五柱双口壶,陶钵、陶罐、瓷碗、器盖、铜佩饰,铜钱有咸平元宝、熙宁重宝、皇宋通宝等。[10]另在秭归的沙镇溪也发现了夫妇合葬的并列二室或三室的砖块券顶墓,其中在杨家沱宋墓里,于其西室的后壁上还发现了内容为供奉的神龕壁画,画中的一男一女,居于一斗拱结构的房屋中,二人之间还有一朵盛开的莲花,一只展翅的小鸟。男者红衣白裙,女者白衣红裙。二人皆站立姿势,脚下有脚踏,脚踏上有三朵红色花纹。二人所居的红色帷帐与发式都清晰可见。[11]在西瀼口老屋场发现的宋墓DM1中,是一座砖室墓葬,其室内发现铁棺钉、铜钱、铁矛头、铁棺环、瓷碗、瓷罐等器物共计60余件。其中有钱币共计约50余枚,出土时多黏结在一起,清理后,钱币文字有17种之多,体现了北宋的钱币,有“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天禧通宝、天圣元宝、景祐元宝、皇宋通宝、至和通宝、嘉祐通宝、熙宁元宝、元丰通宝、元祐通宝、绍圣元宝、圣宋元宝、政和通宝、开元通宝”等,这里所见的一批铜钱,大体涵盖了北宋时期的钱币,文字分为真书、篆书两种体例。这个墓葬的下葬年代当是在北宋后期。而巴东旧坪遗址里所所发现的宋代钱币相对更加完整无缺。西瀼口等地的发现,更加增强了宋钱在巴东地方流行的事实。[12]

(三)洞室墓葬

洞室墓葬,在沿江的秭归、巴东、奉节等地都有发现,其埋葬较为特殊,大多有丰富的随葬品。[13]587据郭立新等人的研究认为:峡江地区的土洞墓、土坑豎穴墓的形制都比较小,随葬品较少,墓主人应该多为平民。[14]173就我个人看来,这似乎是外来此地的居住者。死后葬于此地,成了一个新葬式特点。

(四)船形墓葬

在孔包河的发掘里,报告称发现了形似船形的宋代墓葬,编号为M42:整体特点如船形;分墓室与俑道,俑道用单砖直条错缝叠砌方法,铺地砖为纵横错缝平铺,均为素面砖,墓室为南宽北窄,中部外弧。形似木船的大半截状态。从发现中看,这种墓葬较少见,用砖块砌成,当是这里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家庭。[15]371-376

另外,就个人所知,在巫山地区也有不少的宋代墓葬,但少有与巴东与秭相同特点的墓葬。这似乎说明,这个时期,巴东与秭地方由于是沿江的通道,其居民习俗有不同,但相对稳定,过客所带来的文化内涵,如瓷器等的使用,早已是深入民间,所以有不少的遗址里都有相应的文化遗物发现。但是在此区,其根深蒂固的传统民族民间习俗要大于其他地方,所以有了与巫山以上或者江汉平原等地的不同的习俗保存。

二、借室墓葬

所发现的宋代借室墓葬,三峡中的秭归、巴东发现最多。其它县境则相对较少或者说没有。这似乎说明了,这种现象并不是单一与偶然性的,当是带有地域民族民间习俗的特征。三峡区域的考古发现中,巴东与秭归这类墓葬多有报道,似乎是这一区域里有别于其他地方的一个具有特殊性的习俗文化,也是其它地方所不曾见有的传统习俗内容。

(一)巴东县境的发现

在巴东境内宋代墓葬,经发掘可知的地点有:义种地的M2、M4、西瀼口M3、老屋场的M4、罗坪、汪家河、宝塔河等多处地点。

义种地的M2中,上层属于宋代埋葬,人骨虽然已经不全,但排列大约有三个个体与人头骨;另有铁质棺钉多枚,说明当时是使用了棺木为葬具。有遗物二十件。钱币中有“开元通宝、景德通宝,祥符通宝,皇宋通宝”等。

义种地的M4中,上层为宋代的埋葬,并排排列着四个个体,四颗人头骨明显,a1在室内中部,a2靠南侧,头朝南,脚向北,似是仰身直肢葬;其它二个葬式情况不清晰,可能为仰身直肢葬。发现了宋时期的文物35件。钱币有“天禧通宝,祥符通宝,祥符元宝”等。[16]

在义种地的东侧老屋场所发掘的M4中,报告说:M4叠压在M1之上层,编号为M4,于M4中发现了宋代的多具人骨,可分为上下层的不同,上层出土了陶罐与开元通宝,人骨的埋葬可知者为两具,南侧一具稍完整,北侧的残存,其葬式为墓室内的横向放置着,但头向西南(但头骨均不存),一具稍完整,在人骨边发现有“开元通宝”与陶罐一件。 下层共有人骨4~5个个体的遗骸,放置已经凌乱。下层的人头骨向北,可能是两个个体,所发现的钱币有“开元通宝、景德元宝、天圣元宝”等钱币,另有陶瓷器,如四系罐、杯等,瓷器有碗、壶等,另有铁器铁钹,铁锄等,特别是铁钹,当是那时的一种乐器,铁锄是生产工具。该墓葬的时间为南宋早期或中期。就发现而言,与义种地相似,这里同属于一个地理单元,宋墓利用了早前的墓室进行埋葬,目前在其它地方的发现中,也有这种现象。我们从随葬着较丰富的文物角度看,这不是偶然的,也似乎是属于家族式的埋葬方式。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宋代的墓葬本身也分了两层。而报告人说:“此次发掘的M4,系利用石室墓M1墓室后部的石壁为墓圹,而本身无墓圹及墓室。这种借室为墓的现象在峡江地区较为多见,可能是墓主人经济压力之故。”[17]236

红庙岭的北宋墓葬M1,系石室墓,残长390、宽330、残高180厘米,(我认为利用了早前的石室墓圹的特点)室内长334、宽270、残高28~166厘米间,墓向150°,墓内发现了两个人头骨,头向西北。随葬品共发现了46件,有釉陶罐2件、陶碗1 件、瓷碗2件、为青白瓷,六瓣葵花口,铜勺、铜挂件1 件、铜笄2件、铜钱36枚、铁砍刀1件等。在铜钱中,有“至道元宝、景德元宝、祥符通宝、祥符元宝、明道元宝、景祐元宝、皇宋通宝、嘉祐元宝、元丰通宝、绍圣元宝、开元通宝”等11种。[18]324-330

神龙溪的蔡家包墓地,在石室墓葬M1中,其人骨的特点也是两层的放置特点,在上层所发现的遗物中,有瓷壶5件,陶罐2件,瓷罐4件,瓷碗6件,另还有铁刀,银头饰、铜发笄、银发笄、石砚、铜饰件等,另有钱币19枚,开元通宝、天禧通宝、天祐通宝、政和通宝、大观、太平通宝、祥符通宝、乾元重宝、天圣元宝、咸平元宝、元丰通宝等。而下层的遗物,时代明显要早一些,但遗物仅有铁刀、陶灶、青铜带钩等。报告中称,下层属于西晋时期的遗物。[19]205

慕湾墓群在雷家坪西侧,在所发现的M5中,发现了上下层不同的埋葬特点,在上层所出土的遗物中,发现了白瓷碗、陶钵与天圣元宝等,在其下层,发现了大泉五十、陶罐、陶壶、器座、盘口壶、板瓦、筒瓦、五铢、铜环、银环等。[20]195这种也是借室埋葬的特点。

杜公祠墓地的第五区里发现的M1中,也发现了上下层分层埋葬的墓葬,在上层所发现的遗物中,有执壶、灯、碗、带流罐、碟、盞、罐、瓜棱壶、酒壶、发笄、带扣、铜耳环、钱币、铜镯等。而下层主要的发现有五铢七枚、货泉五枚。不见有其它的遗物。[21]26-28这个第五区,实际上的小地名称为茅坝。

汪家河的石室墓葬M2中,首先在墓的甬道里与前室的积土中,发现的遗物是筒瓦与板瓦,清理后,共发现人骨11具,共有三层,第一层出土有瓷碗、瓷水注等;第二层出土有瓷盘口壶、铜带扣、带銙、开元通宝等待第三层出土器物有陶俑、釉陶壶、瓷壶等。另在M4中,发现的人骨达到13个个体也分为三层,第一层出土器物有釉陶双辰罐、带銙、带扣、开元通宝等;第二层中出土物有陶俑、陶甑、瓷碗、青瓷盘口壶、瓷四系罐等;第三层中出有陶俑、陶案、釉陶壶、几何纹砖块等。这两座墓葬的时间,从发现的遗物中看,上从东汉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晚到唐、宋时期。[22]可见,借室埋葬的特点是多次进行。

(二)秭归县境的发现

在秭归境内有:小么姑沱、老坟园、蟒蛇寨。在老坟园的七座宋代墓葬中,有五座属于借室埋葬,另两座虽说没有直接利用,但也是在甬道与卷顶之上。也是多地多处发现了多人埋葬于一室的情景,似乎是一种风俗习惯使然:

如在秭归的小么姑沱遗址里,发现了一座六朝早期的大型石室墓葬M1,该墓有墓前遗迹、墓门、甬道以及长方形墓室,在长方形墓室中间以用石块分为前后两部分。甬道前端有挡土墙、台阶、护墙等,在甬道前端两侧的有一尊石人与石羊。墓内的填土分三层,第一层包涵物少,第二层为浅灰色软土,近底部出土了较丰富遗物箱与多外的骸骨,第三层为淤沙,其义部有大量的陶俑和少量的陶瓷碎片。淤沙层下的遗物均为六朝早期,有石人俑、石羊、园形石座、石瓦、小石棺、雕纹条石、陶待俑、陶武士俑、动物俑、陶子母鸡、陶马、釉陶壶、陶罐头、陶瓮、陶质模型明器、青瓷盘口壶、青瓷四系罐、青瓷钵、青瓷碗、铜岛形器等。[23]我们从发现较丰富的实物资料来看,这个墓葬的主人在六朝时期是有一定地位的上层人仕,但究竟是那个级别的,今天已经无法知道,但这样的墓葬,在其后来也有二次以上的埋葬过程,报告人认为,這M1经历了三个时间段的埋葬层面,即六朝早期、唐、宋等三个时间段。这里我们所认同的与汪家河近似,就是三个时间段进行埋葬在一个墓室里的特点。

借用汉代以来的墓室另行埋葬,这在老屋场、义种地、汪家河、罗坪等多地都有发现,而在秭归的蟒蛇寨也有发现借室的情景,表明是一个区域性的习俗特点。[5]借用早前的砖室或石室墓葬,进行二次、三次埋葬,也是巴东秭归习俗文化的重要体现。

三、墓葬中随葬品的特点

宋时期的巴东与秭沿江地带里,就近些年来的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墓葬材料已有不少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的人口分布状况,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一些文化习俗特点。

(一)一般墓葬的随葬品特点

在巴东境内所发现的两宋时期的墓葬,有土坑墓、砖室墓、土洞墓、船形墓与借室墓,这说明巴东地方的居住者,有来自不同习俗的民族。这与交通孔道的原因当有一定的联系。

在这些墓葬里,如土坑墓葬,我们认为是外来者中较为贫困的一类群体;表明地位不高。其随葬品一般都是一两件,有罐、碗或者钱币。而砖室墓葬,而是在当地居民中,有较大的经济实力者,他们往往可能是封建地主一类的人群;如果其墓葬没有被盗,一般随葬品还是较为丰富的。土洞墓的存在,说明巴东外来人员中,有生活习惯不同者,就洞室墓来看,奉节发现有唐代的洞室墓葬,当然还有更早的洞室墓葬,似乎是上游的洞室墓葬更多一些,他们大约自唐代或者是更早的时候,就来到了这里,并把埋葬习俗永久留在了这里。而船形墓葬的发现,在巴东等地是少量,可能作为个案更适当一些。

(二)借室葬中的随葬品

宋代的借室葬,是这里最具特征的墓葬。在巴东义种地发现的M2、M4两座宋代借室墓葬中,都是利用了早些时侯的石室券顶墓葬内的残留空间,略加以平整而又重新进行埋葬的。就发现来看,宋代社会时期所利用早期的墓室,并未另行改造,而下葬者也是多个个体入于石室内,形成了上层为宋代墓葬,下层为六朝墓葬。

M2中所发现的宋代时期的文物,都比较完整,就器类而言,瓷器中有碗、盘,釉陶器有各种不同的罐,另有陶盏,以及铁器和饰品。

瓷器:碗五件,盘一件。釉陶器:主要为罐,有子母口罐、双耳罐、罐等。铁器,有铁镰、削刀、小勺等;另有梳子两件,发掘发现时仅有梳子的外壳金属薄片存在着。一件呈弓背状,梳齿略残,金属表面有凸起的花卉堆塑,共六朵,金属似为锡铅制成薄片,质较软。宽8.8厘米,高5厘米。另一件,器形稍大,已残;弧形弓背,饰有梅花纹残存七朵,两侧各饰一周凸点状纹饰。残宽5.5厘米,高3.9厘米。铜环:四个两对,可能属于耳环。园径较细,一对为园径不规整,标本环径为1.35厘米。一对比较规整,标本为环径2厘米。长方形石器,一件,石块平而薄,规整而光滑,使用明显(有可能是用于描绘或者化妆的工具),长16.5厘米,宽13.6厘米,厚0.5厘米。铁抓钉:一棵,与现代所用抓钉近似,长9.6厘米。铜发笄:五件,一件发笄系对称纡成,笄头扁平呈棱形花状,笄身为实心园,器形完整,长23.5厘米,粗径 0.25厘米。一件形如发卡,完整,长17厘米。(另两件相同,但已残损。)一件呈长方形,略残。青铜带扣:一套两件,可能是皮带扣,前为穿扣,可旋转活动,扣面分两层,中间有栓钉,扣环宽3.8厘米,扣板长4厘米,宽3厘米,通长为5.6厘米;另有扣尾,长3.3厘米,宽2.9厘米。带扣饰:共七件,其中长方形扣饰四件;半园形扣三件。扣饰均为两片合成,长方形扣饰的四角有卯钉连接,半园形扣饰件为三棵卯钉连接,另有对穿长方开形孔。铁棺钉:四棵,未编号,顶面平,方形身。钱币:发现不多,所发现的应是北宋时代钱币,其中有“太平通宝”和“皇宋通宝”“景元通宝”、“祥符通宝”等。

M4也是在上层发现了较丰富的宋代文化遗物,就其遗物类别,计有瓷器、陶器、铁器、装饰品等:小凹底罐一件为平口园唇,有矮颈,鼓腹,大平底内凹,施褐色釉,器高8.8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8.9厘米。瓷碗品种式样多、保存完整。敞口碗两件,碗一件,暗花碗一件,六瓣莲花碗一件,深腹碗一件;罐四件:带耳罐三件,鼓腹罐一件;执壶四件:白瓷执壶一件,釉陶执壶一件,陶执壶一件,带咀壶一件;陶盏一件;铁镰两件;银质和铜质发笄共六件;发卡两件;梳子一件;铁质带扣一件;另有棺钉四件,钉身扁平,顶部为铲状。钱币:在墓葬中发现的有“开元通宝”、“天禧通宝”、“祥符通宝”、“祥符元宝”、“景德元宝”等钱币。

上述两座墓葬中的宋代遗物都比较完整,是这一带考古发现的宋代文物中不多见的。就这种埋葬而言,在巴东与秭归的许多地方也都有发现。

在我们所发掘的墓葬中,整体说来,随葬品并不丰富,但在一批墓葬里,还是发现了不同的文化遗物。计有罐、碗、砚台、铁镰刀、头饰、耳饰、钱币等等。

在我们所发现的两宋墓葬里,或多或少的都有随葬品,这说明,宋时期人们对于下葬来说,还是很重视的,就是窄小的土坑墓里,一般都会有一两件下葬的物品。且多有饰物饰品,如耳环、发笄等等。

四、借室为葬所反映的习俗探讨

在所发掘的一批借室墓葬里,我们发现,大多都是利用了早前的墓室进行多次的埋葬,为什么形成这样的特点,这在文献资料里没有记载,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讨论,笔者认为,这种葬法,当是这一区域里的一个特点,如在今天的土家族区域里所发现的一些岩葬里,也是多次的把不同历史时期的葬具葬在一起,如发掘清理的来凤卯峒仙人峒的崖葬,就有东汉、两晋、唐、宋等不同历史时期的葬具放置于同一个洞穴中。而巴东与秭归所发现的多层埋葬的墓葬,应就是这种葬俗的反映。是其家族的墓葬,只是因为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多少有些改变。但是其根源仍然是这区域中所特有的葬俗。

从巴东发现与清理发掘的借室墓葬来看,都有不少的随葬品出土。这不是偶然的,而是当地的一种民间习俗文化。这种习俗文化,是继承了该区域里早前家族或是家庭的多人合葬墓的存在,或许是其家族墓葬延用的特点,从峡江区域里来看,一个墓室里进行多次的埋葬,似乎是这里少數民族的居民生活中,一个家族或是家庭长期于斯居住生活的见证,只有他们才会将其先祖的墓室进行再次的平整后,再埋入家族成员,这一现象的延续时间至少有数百年之久。

另外,不少的人头骨边有耳环一类的饰物,质地有银质与铜质的,另有发笄等。而生活用品中,多有生活器皿,碗、罐、壶是其大类。但也在清江考古发现中,也有像鄢家坪所发现的宋代墓葬群一样的,这里所发现的宋代墓葬里,所随葬的物品中有青白瓷器碗、罐、砚台等;也有铜质的耳饰物;最多的随葬品是那时的铁镰刀,几乎是每一个墓葬都有这镰刀作随葬品。这种特点,是与其它地方所发现的同时期墓葬所不同的的地方。

在地方史料中,有记载说,寇准曾在巴东作县令的时候,还到过野三关等地方,并奉劝当地的百姓进行农业种植。而这里早自唐代之前,就有田氏族人于此生存与活动。[24]这也说明,宋代的野三关一带地方,农业种植的特点仍然不是很明显,刀耕火种是那时的主要耕种方式,这与我们所发现的鄢家坪遗址上的宋代墓葬的人体边多随葬铁镰刀是一致的。从农业耕种的方式来看,到了明代时,这里耕作制度也许才有了一些我们今天不易觉察的变化,并认为是寇准时期的奉劝所行。所以于野三关还修建寇准的劝农亭这一纪念性建筑,至今还保存着那时的遗址。

有关头饰物件,陆游《入蜀记》的记载中“其中有妇人,皆以青斑布帕首,然颇白晳,语音变颇正。”青斑布帕首,应就是包头巾帕的特点。用的是青色布料包头,一直到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在鄂西南土家族地区里,就还有大量的人用青布帕包头,也有的用白布帕包头的特点,而我们在巴东沿江的考古发掘中,在不少的墓葬里,也都或多或少的发现了一些头饰物件,如耳环、指环、发笄等。这也是那时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之一。而语音上,也有这里的一些特点,是否就是今天的四川话?或者是以四川话为主的地方方言?笔者认为是很可能的。就是宋时期的武昌,也就是今天的武昌城,那时的四川话也是很流行的。

巴东旧县坪以宋代文化为主的遗物中,我们还发现了有关银质、铜质的耳饰、头饰、笄、梳子等这些应是城中妇女日常生活中的用品,能保留下来,那是幸事,在遗址中发现,说明是人们日常生活里的不小心的遗失。发现的遗物多出自于墓葬里,除了随葬陶瓷器皿外,有耳饰与发笄,长发用笄的特点明显,另外还有铜、银质耳环、木梳用银包裹梳背一类的遗物发现。老屋场、西瀼口、地主坪与义种地的居民,我以为是一个小区域内的居民,只是因考古需要将其分割为多块地点,在这里发现的银质耳环、葫芦形耳饰物等,表现了那时人们衣着服饰与人们的生活习俗特点,佩戴首饰物件,是那时此地的一种习俗时尚。而来凤等地的金银类饰品,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之前,特别是明清以来的饰物仍然是相当丰富的。但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人们多作为“封资修”而将其作为废品卖掉(卖到当时的供销废品收购部)。

老屋场M1中曾发现了一件铁钹,形制特点与今天土家族区域的钹相似。作为乐器的钹至今仍然流行于土家族地区,但多是铜钹,由于铁钹难以保存,但老屋场发现铁钹,表明宋代曾经使过用铁钹作为打击乐器。从发现中看,西瀼口在两宋时期,是除旧县坪外又一重要的民民点。

综上所述,宋代的三峡地区,特别是巴与秭归的沿江两岸,借室葬的特点,我们过去少见,也很少注意其文化的特点,今天我们从发现的众多借室葬的内容中分析看来,我认为与这一区域里所存在的岩葬墓有相似的特点,如在来凤的仙人洞所清理的岩葬墓,就是一个有过多次埋葬在一地的特点,所发现的葬具,有船形、升斗形、箱柜形的不同,而且在时间上的差异也很大。这与巴东与秭归所见的借室葬有共同之处,我认为就是那时人们的习俗葬法,而这一习俗葬法,就是那时少数民族的习俗葬法。在上游巫山以上,几乎没有报道这类的发现。这说明了借室葬是这个区域里的一个习俗文化的特色,是根深蒂固的民族习俗与传统,从早期的多人埋葬的墓葬(或是迁移的二次葬)开始,多人的埋葬,早自汉代,在上游重庆地段的不少地区也有发现,到了宋代,两地的习俗差异也表现突出。之后其沿江习俗文化有了较大的改变,墓葬形制趋于一统,或土坑,或砖室,无其它特别。而宋代巴东与秭归地方,还有过去很难从文献史料里看到的习俗文化内容,不少的保留习俗文化在墓葬里,经考古发现的这些与习俗文化相关的内容,是这里的文化特色,唐宋时期,湖北峡江区域依然保留了古老的文化传统。这种借室墓葬(早前有迁葬于一室的习俗,形成一个家庭或是家族的集体葬),于此区域的传承中,至少从汉代开始,至宋代稍晚结束,共计有近千年的历史。但从文化遗物的角度看,这近千年里的变化则大得多。我们说,一地的习俗文化、特别是民族的习俗文化的转变,相对要缓慢得多,但也并非是不变的。峡江区域里的习俗文化,总体上是随着时代而改进,但步履缓小,特别是在宋代以前的历史时期里,这种改变相对来说是更加缓慢,许多早期的文化特色内容,仔细分析与研究,还可以找到根源与流变。而宋代以后的变化加快,民族间的习俗文化向清江区域扩展,而峡江区域则是向着大区域一统的方向前进,峡江中的传统习俗文化,渐行渐远,以至消亡。

注 释:

[1] 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巴东孔包河墓地2002年考古发掘简报》,《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三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

[2] 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巴东地主坪考古发掘报告》,《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一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

[3]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巴东旧县坪·考古报告集下》,科学出版社,2010年。

[4]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巴东老屋场墓群发掘报告》,《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二卷),科学出版社,2005年。

[5]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巴东罗坪》,科学出版社,2006年。

[6] 湖北省文物考古所:《巴东鸭子嘴遗址和墓地发掘简报》,《江汉考古》增刊《三峡考古报告集》,2004年。

[7]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秭归东门头汉墓与宋墓清理简报》,《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一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

[8]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秭归县砂罐岭遗址发掘简报》,《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

[9] 邓辉:《清江鄢家坪遗址中的宋代墓葬》(待刊)。

[10] 宜昌博物馆:《秭归下尾子遗址发掘简报》,《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一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

[11]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秭归杨家沱遗址发掘简报》,《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二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

[12]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巴东老屋场墓群发掘报告》,《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二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

[13]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秭归何家坪遗址发掘简报》,《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一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等:《湖北巴东县雷家坪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1期;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湖北巴东茅寨子湾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1年第3期;袁东山:《奉节县上关战国及唐代墓葬》,《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

[14] 郭立新、夏寒:《峡江地区古代族群互动与文化变迁》,科学出版社,2010年。

[15] 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巴东孔包河墓地2002年考古发掘简报》,《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三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

[16] 湖北省文物局三峽办:《湖北巴东义种地墓葬发掘报告》,《江汉考古》,2009年第4期。

[17]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巴东老屋场墓群发掘报告》,《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一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

[18]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巴东红庙岭》,科学出版社,2010年。

[19] 恩施自治州博物馆:《巴东县蔡家包墓群2004年发掘简报》,《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

[20] 恩施自治州博物馆:《巴东县慕湾墓群2005年发掘简报》,《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

[21] 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巴东县杜公祠墓地2005年发掘简报》,《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

[22] 武汉大学考古系:《湖北巴东汪家河遗址墓葬发掘简报》,《考古》,2006年第1期。

[23] 《江汉考古》杂志编辑部:《三峡库区秭归小么姑沱六朝墓清理简报》,《江汉考古》,2005年第2期。

[24] 邓辉:《田行皋生卒事迹钩沉》,《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责任编辑:王作新

文字校对:蒋文艳

猜你喜欢

随葬品巴东通宝
王银成 情系三峡 心念巴东
西安公园上城(一期)考古发掘简报
蒙元墓葬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浅谈汉代厚葬风俗
巴东,巴东
中兆通宝涉水直销
安徽江淮地区汉墓文化因素分析
“建国通宝”钱考辨
往事
通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