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雅疏义》动植物名词 “异名同实”词汇现象形成原因初探

2017-05-30叶丹胡继明

三峡论坛 2017年2期

叶丹 胡继明

摘要:“异名同实”是动植物命名中常见的语言现象,钱大昭《广雅疏义》篇章中反映古人给动植物命名的理据有八条。而这八条理据形成的原因又可归纳为两大条:符号关系型根源、认知型根源。这两大原因是相互交叉的,其中“认知型根源”是“异名同实”词汇现象的核心性根源。

关键词:《广雅疏义》;动植物名词;“异名同实”;原因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7)02-0070-05

汉语有用不同名称来指称同样事物的词汇现象,古人称为“异名同实”。这种“异名同实”现象是相当普遍的。先民根据事物的特征给事物命名,同一事物选取不同的特征命名,便也赋予词以不同的理据。命名角度不同、词语的选择不同,相同的事物就会有不同的名称,“异名同实”现象也就随之而产生了。

从语言学的角度最早对汉语“异名同实”现象进行研究的是清代学者,程瑶田(1725~1784)探讨了地理名词中存在的“异名同实”现象,王国维在《<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中指出:“物名有雅俗,有古今……凡雅俗、古今之名,或同实而异名,或异实而同名。”[1]刘师培也说道:“古人名物凡两形相似,即施以同一之名,或移彼物之稱名此物。”[2]他们都直接或简洁指出了“异名同实”现象的普遍性。“陆、王两位先生一贯主张研究词汇训诂必须核证于古代文献语言”“对‘名物的界说应联系道古代文献”[3]16《广雅疏义》作为一部训释词义的专著,篇章条目所记载的名词必然存在大量“异名同实”现象,尤其是最后七篇关于动植物词语的篇章,“异名同实”现象的词语更是俯拾皆是。孔子层要求弟子“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4]451清代著名训诂大家戴震亦说过:“不知鸟兽虫鱼草木之状类名号,则比与之意乖。”[5]2587所以我们选取《广雅疏义》最后七篇《释艸》、《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对其中的“异名同实”现象进行分析。而这无疑对汉语词汇史和语言起源的探讨具有深远而独特的价值。

“古人通过仰观天时,俯察地理,进取诸身,远取诸物,以感知理解自然生机产生的情感、经验和意念。”[6]533人们在给事物命名时,依据的是事物的性质特征,但客观事物的性质又是复杂多样,人们首先是“以心物相感为基础,定名辨实”,[6]76-79用感官去感知外界事物。其次是藉助联想类比这样的途径来“比类取象”。在这样命名的过程中,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人对事物的感知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正如《荀子·正名》里说的:“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可别也。状同而为异所者,虽可合,谓之二实。状边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也。”[7]由于动植物名词具有鲜明的外在特征,而先民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在给动植物命名时,更是较多的从其外在的表象特征出发,正是由于动植物的这种特殊性,“异名同实”现象在动植物命名中更是普遍存在。《广雅》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物名词,钱大昭在对《广雅》的这些动植物名词进行疏义的时候,揭示了它们之间“异名同实”现象,分析了这些动植物名词“异名同实”现象的原因。通过分析,《广雅疏义》动植物名词“异名同实”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类。

一、符号关系型根源

符号学重要学者Ch.Mrris把符号学分为三部分:符号意义学,即研究符号对符号所表示对象的关系;符号关系学,即研究符号之间的组合关系及其组合方法;符号实用学,研究使用符号的主体对被使用符号的关系以及符号对使用主体的作用。[8]我们这里所说的“符号关系型根源”,就是在“符号关系学”的基础上,探讨符号与符号之间因有某种关系而形成的异名组,通常的关系有古今词、同源词、方言词、同义词等。在《广雅疏义》动植物篇中,因“符号关系型根源”而形成的“异名同实”词汇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因单音词复音词的不同而异名

语言现象是极容易发生变化的,而汉语结构本身存在宏观的不平衡和微观的不平衡性。宏观的不平衡主要指语言为现实提供的编码体系存在一定的倾斜,微观的不平衡则是指单字格局转向双字格局这样的变化,我们这里探讨的异名同实形成的原因之一正是着眼于微观的不平衡。随着语言的发展,单字字义功能难以负荷,于是促进复音词的发展,这也正好弥补了单音词所不能表达的空白,彰显了复音词的优势:能比单音词更清楚的表达所指物。《广雅疏义》中因这种原因而形成“异名同实”现象的共有6组。例如:

1.《释鸟》卷十下:“鳱鹄,鹊也。”疏义:“《说文》:鹊,也。篆文。舄者知太岁之所在,作巢避戊已。《诗·郑笺》云:鹊之作巢。冬至架之,至春乃成。孔《疏》云:推灾曰鹊复至之月,始作室家,鳲鸠因成事,天性如此。复于消息十一月卦,故知冬至之加功也。《月令》十二月鹊始巢,则季冬犹未成。故云至春乃成。《淮南·人间训》鹊先识岁之多风也。去高木而翔扶枝,大人过之则探鷇,婴儿过之则挑其卵。知备远难而忘近患。《汜论训》云:干鹄,鹊也。人将有事,事夏喜之征则鸣,此知来也。知嵗多风多巢于下枝,人皆探其卵,故曰不知徃也。干读干燥之干,鹄读告退之告。《说文》鷽,雗鷽,山鹊。知来事鸟也,或作雤,从隹。雗,雗鷽也。”

案:鹊,单音词;鳱鹄,双音词。

鸡,单音词。野鸡,双音词。

2.《释兽》卷十下:“鼠狼,鼬。”疏义:“鼠狼一名鼬。鼬食能鼠,故谓之鼠狼。《说文》鼬如鼠,赤黄而大,食鼠者,全救切。《玉篇》鼬,鼠名。引郭注《尔雅》云:今鼬似鼦,赤黄色,大尾,啖鼠。江东呼为鼪。案:今鼬鼠所在有之,形状具如郭说,善盗人家鸡食之,俗谓之黄鼠狼,亦曰黄狼。”

案:鼬,单音词。鼠狼,双音词。黄鼠狼,三音词。

(二)因同义词的同义替换而异名

古代汉语中存在很多同义词,同义词的词义相同或者相近,所以,古人在给动植物命名时,也会采用同义替换的方法来命名,也因此而形成异名。这类现象形成的“异名同实”共有2例。

1.《释艸》卷十上:“美丹,甘草也。”疏义:“《说文》苷,甘草也。《淮南·覧冥训》今夫地黄主属骨,而甘草主生肉之药也。《御覧》引《本草经》云:甘草,一名美草,一名密甘,味甘平。此美丹,疑美草之讹。”

案:《神农本草》云:“甘草味甘,主长肌肉。一名蜜甘,一名美草。美草与美丹同意,殆取其味之甘美与。”根据味道相同的特性,“甘草”与“美草”“美丹”“密甘”同意。

2.《释木》卷十上:“重皮,厚朴也。”疏义:“《吴晋本草》厚朴,一名厚皮,生交趾。”《名医别録》一名赤朴,其树名榛,其子名逐。《图经》云:木髙三四丈,径一二尺,叶如桞。叶四季不彫,红花而青实。皮极鳞,紫色,多润者佳。案:《说文》朴,木皮也。颜注《相如传》云:此药以皮为用,而皮厚,故呼厚朴云。

案:重皮、厚朴,二者同义,皆指其皮厚。

(三)因语音流转而异名

动植物异名中,有些词汇有着相同的命名理据,但因为在历时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些词的语音在原词的基础上发生流变,从而写成了另外的词语形式,结果就形成一组“异名同实”词语,像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语音流转”。《广雅疏义》中因语音流转而形成的“异名同实”现象共有6组。例如:

1.《释艸》卷十上:“竺,竹也。其表曰笢,其里曰笨。”疏义:“竺与笃古通用。竺、竹,一声之转,故竺一名竹。《说文》竹,冬生草也。象形。下垂者笢,竹肤也。笨,竹里也。《玉篇》笢,竹表。笨,竹里。本此。”

案:竺、竹,一声之转,书写形式不一,但所指相同。

2.《释虫》卷十上:“蛛蝥,罔工,蠾腴,蝳蜍也。”疏义:“《方言》鼄,鼄蝥也。自闗而西,秦晋之间,谓之鼄蝥。自闗而东,赵魏之郊,谓之鼄,或谓之蠾蝓。蠾蝓者,侏儒语之转也。”

案:蠾蝓,“侏儒”语之转也,语音发生流变,书写形式也有所不同,但是“蠾蝓”短小,得名于“侏儒”,二者得名理据相同。

(四)因地域方言差异而异名

方言是“地域方言”的简称,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疆域较大的封建社会所使用的语言,一般都有方言的差别”“方言间词汇差别主要表现为名异实同,用不同的名称来称呼相同的事物”,[9]202《广雅疏义》中因方言差异而形成的“异名同实”现象共有9例。例如:

1.《释艸》卷十上:“茈藄,蕨也。”疏义:“《玉篇》藄,紫藄,似蕨,可食。《魏风》汾沮如洳,言采其莫。陆玑:莫茎大如箸,赤节节一叶似桞,叶厚而长,有毛剌。今今人缫以取茧緖,其味酢而滑,始生可以为羹,又可生食。五方通谓之酸迷,冀州人谓之干绛,河汾之间谓之莫。”

案:莫,五方通谓之“酸迷”,冀州人谓之“干绛”,河汾之间谓之“莫”。

2.《释艸》卷十上:“地血、茹藘,蒨也。”疏义:“蒨,《史记·货殖传》作茜。广徐曰:茜一名红蓝,其花染缯,赤黄色。《说文》茜,茅搜也。搜,茅搜,茹芦。人血所生,可以染绛。《尔雅》茹藘,茅搜。李廵曰:茅搜,一名茜。《郑风》东门之墠,茹藘在阪。笺:茅搜生焉。陆玑诗疏:茹藘,一名地血,齐人谓之茜。徐州人谓之牛蔓。”

案:茹藘,齐人谓之“茜”,徐州人谓之“牛蔓”。

3.《释艸》卷十上:“(悦纍反)、芡(音俭),鸡头也。”疏义:“此方言也。《周礼·笾人》加笾之实,蔆芡栗脯。郑注:芡,鸡头也。疏云:今人或谓之鴈头。《庄子·徐无鬼篇》鷄廱也。司马彪云:鸡廱即鸡头也。名芡与蕅子合为散服之延年。《淮南·说山训》鸡头已瘻。髙诱注:瘻,颈肿疾。鸡头,水中芡也。幽州谓之鴈头。《方言》、芡,鸡头也。北燕谓之。青徐淮泗之间谓之芡。南楚江湘之间谓之鸡头,或谓之雁头,或谓之乌头。

案:鸡头草,北燕谓之“”。青徐淮泗之间谓之“芡”。南楚江湘之间谓之“鸡头”“雁头”“乌头”。

(五)因雅言俗语不同而异名

王国维《<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上》:“物名有雅俗,有古今,《尔雅》一书,为通雅俗古今之名而作者也。其通之也谓之释,释雅以俗,释古以今。闻雅名而不知者,知其俗名,斯之雅矣;闻古名而不知者,知其今名,斯知古矣。”[1]219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在不同的语境礼,造词或使用词语的时候,通常会有雅俗的区别。也因为此,动植物礼会出现因雅俗不同而异名的词汇现象。《广雅疏义》中这类现象共有14例。例如:

1.《释艸》卷十上:“菥蓂,马辛也。”疏义:“《说文》:蓂,大荠也。《本草》:菥蓂,一名蔑菥,一名大蕺,一名马辛,一名大荠。生川泽及道旁。《蜀本注》云:菥蓂,似荠而叶细,俗呼为老荠。《御覧》引《吴氏本草》云:一名析目,一名荣冥,一名马騂。”

案:菥蓂、马辛,雅名。老荠,俗名。

2.《释兽》卷十下:“鼠狼,鼬。”疏义:“鼠狼一名鼬。鼬食能鼠,故谓之鼠狼。《说文》鼬如鼠,赤黄而大,食鼠者,全救切。《玉篇》鼬,鼠名。引郭注《尔雅》云:今鼬似鼦,赤黄色,大尾,啖鼠。江东呼为鼪。案:今鼬鼠所在有之,形状具如郭说,善盗人家鸡食之,俗谓之黄鼠狼,亦曰黄狼。”

案:鼬鼠,雅名;黄鼠狼,俗名。

3.《释艸》卷十上:“楚衡,杜蘅也。”疏义:“《西山经》天帝之山有草焉,其状如葵,其臭如蘼芜,名曰杜衡。可以走马,食之已瘿。郭注:香草也。《史记索隠》引《博物志》云:一名土杏,味乱细辛,叶似葵,故药对以为如细辛也。案:《尔雅》杜土卤。郭注:杜衡也。似葵而香。《离騒》云:杂杜蘅与芳芷。《尔雅疏》引《本草》唐注云:杜蘅華似葵,形如马蹄,故俗云马蹄香。生山之阴,水泽下溼地,根似细莘、白前等。”

案:杜蘅,雅名。马蹄香,俗名。

(六)因古今不同而异名

万物皆流,万物皆边,世界上没有固定不变的事物。语言也不例外,语言也在无时无刻的发生变化,只是其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较缓慢,不是那么容易被人察觉而已。日积月累的变化,反映在语言礼就是语言在不同时代有明显差异。《广雅疏义》中因古今不同而形成的“异名同实”现象共有9例。例如:

1.《释艸》卷十上:“荲,羊蹄也。”疏义:“《释文》:蓫,勅六切。本又作蓄。陆玑疏:蓫,今人之羊蹄,似芦服而茎赤。可瀹为洳,滑而不美,啖之,令人下气。幽州人谓之蓫。曹植《七启》云:霜蓄露葵。李善注引《诗》言采其蓫。又云:蓫与蓄音义同。《本草》羊蹄,一名东方宿,一名连虫陆,一名鬼目。《名医别録》一名蓄。陶隠居云:今人呼为秃菜。案:此与蓫薚、马尾不同。彼是商陆,此是羊蹄,名同而实异也。”

案:古之“羊蹄”,在陶潜时代呼为“秃菜”。

2.《释艸》卷十上:“蕀苑,逺志也”。疏义:“《说文》蒬,棘蒬也。郭注:今逺志也。似林黄赤花华,华鋭而黄,其上谓之小草。疏云:案《本草》逺志,一名细草,其叶名小草。陶注云:小草状似麻,黄而青。”

案:古代之“棘蒬”,晋代郭璞时代称为“远志”。

(七)因语体风格不同而异名

由于交际环境以及不同文体风格的要求,人们在使用词语的时候选择也会有所不同,从而形成异名。这些词或运用修辞,或运用借代、或运用比拟等,较之原词,运用这类手法的词语更具形象性、艺术性,也同实体现了人们的主观认知心理和审美情趣。因语体风格不同而形成的“异名同实”在《广雅疏义》中共有12例。例如:

1.《释艸》卷十上:“葿,黄文,内虚,黄芩也。”疏义:“《御覧》所引眉不加艹。《图经》云:苗长尺余,茎干麄如筋,叶从地四面作丛生,赤黄叶,两两相对,又名印头。”

案:黄芩,因其根茎中空,所以采用借代的手法名之“内虚”。

2.《释艸》卷十上:“、芡,鸡头也。”疏义:“《淮南·说山训》鸡头已瘻。髙诱注:瘻,颈肿疾。鸡头,水中芡也。幽州谓之鴈头。《方言》、芡,鸡头也。北燕谓之。青徐淮泗之间谓之芡。南楚江湘之间谓之鸡头,或谓之雁头,或谓之乌头。郭注:今江东呼,状似乌头,故转以名之。《本草》鸡头,一名芡。蜀本《图经》云:生水中,叶大如荷,皱而有刺,花子若拳,形似鸡头,实若石榴,皮青黑,肉白如羐米。”

案:、芡,又称鸡头,因其形状与鸡头相似,所以鸡头的得名与比喻的手法相关。

3.《释虫》卷十下:“蚯蚓,蜿蟺,引无也。”疏义:“崔豹《古今注》蚯蚓一名蜿蟺,一名曲蟺,善长吟于地中。江东谓之歌女,或谓之鸣砌蜿蟺。《尔雅》《释文》引作蟺。《集韵》引此文,蟺上有字。即崔豹所云:一名曲蟺也。今吴中谓之蛐蟮。与曲同。或古本有蟺二字。今脱之耳。蚯蚓,《吴普本草》谓之附蚓。此云引无或无引之譌与。”

案:蚯蚓,又称为“歌女”,因其善于长吟于地下,所以运用比拟的手法名之“歌女”。

二、认知型根源

“从语言的发生特别是发展来看,人类的认知活动造成语词的繁衍是一种普通语言学的常识”。[10]胡继明、黄晓冬在《古汉语“异名同实”词汇现象的根源及其思维基础初探——以<广雅疏证>动植物名词为例》中说道:“因认知提取点不同(即理据不同)而形成异名组(简称‘认知型根源)。”[11]104-111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所谓因“认知型根源”而形成的“异名同实”现象,实则就是因命名理据多源而形成的异名。孙雍长说:“客观事物的性质特征并不是单一的,一切认识和感知又总是根据选择原则进行的。”[12]100-106由于名物自身特征比较多样化,不同类事物间又有密切关系,所以命名理据的多源性是必然存在的;另一方面,人们在给事物命名时,又有一定的随意性,有的选择这种理据,有的选择别的理据,加上时代、地域、言语社团等因素的影响,于是“异名同实”现象便大量形成了。《广雅疏义》中因命名理据多源而形成“异名同实”现象的共有10例。例如:

1.《释鸟》卷十下:“ 鴶鵴,布谷也。”疏义:“《召南》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传:鸠,尸鸠 也。尸鸠,秸鞠也。尸鸠不自为巢居鹊之成巢。《曹风》鳲鸠在桑,其子七兮。传:鳲鸠,秸鞠也。鳲鸠之养其子,朝从上下,暮从下上,平均如一。《左氏·昭十七年传》鳲鸠氏司空也。杜注:鳲鸠,鴶鵴也。鳲鸠平均,故为司空平水土。《夏小正》云:正月鹰则为鸠,五月鸠为鹰。传云:鹰也者,其杀之时也。鸠也者,非其杀之时也。善变而之仁也,故其言之也,曰则尽其辞也。鸠为鷹变而之不仁也,故不尽其辞也。《月令》仲冬之月,鹰化为鸠。

案:《尔雅》:鳲鸠,鴶鵴。郭注:今之布糓也。江东呼为获糓。”《尔雅义证》云:“今稚鸠也《召南》:维鹊有巢,维鸠居之。鳲,尸也,职也,言以营巢为职。”

鳲鸠,布谷的别名。因为善于营巢而得名。

鴶鵴,布谷别名。模拟鸟的叫声而命名。

2.《释鸟》卷十下:“城旦、倒县、鶡鴠、定甲、独舂,鴠也。”疏义:“鶡鴠,《说文》作渴鴠。《月冬》仲冬之月,曷旦不鸣。《注》曷旦,求旦之鸟。《释文》曷本亦作鶡。《坊记》引《诗》云:相彼盇旦,尚犹患之。注:盇旦,夜鸣求旦之鸟也。求不可得也,人犹恶其反昼夜而乱晦明。《释文》盍音渴。《方言》云:鴠,周魏齐宋之间谓之定甲,或谓之独舂。自闗而东谓之城旦,或谓倒县,或谓之鴠。自关而西秦陇之内谓之鶡鴠。郭注:鴠似鸡,五色,冬无毛,赤裸。昼夜鸣侃旦两音。独舂好自低昂,城旦言其辛苦,有似于辜谪者。倒县,好自县于树也。鶡渴盇音义同。声之转也。旧本舂讹为春,今订正。”

案:城旦,鴠的别名。“城旦”是秦汉时的一种刑罚名,是一种筑城四年的劳役,这里为了说明鸟的辛苦,予其名曰“城旦”。

渴鴠、曷旦、盇旦,鴠的别名。这种鸟夜晚鸣叫,似在求旦之到来,所以有此别名。

倒县,因此鸟喜欢倒挂在树上,所以称为“倒悬”。

“符号型根源”与“认知型根源”都是“异名同实”现象形成的两大原因,但二者间并不是毫无关联,完全对立的,相反,二者之间是相互交叉,彼此交融的一种关系。那么,作为主体的人的认知心理活动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呢?我们在前文提到过所谓“符号型根源”就是词与词间具有某种关系而形成的异名组,比如古今词、同源词等,然而具有这样关系的异名组,同样可能是因为某种具体理据而形成的,这就是“认知型根源”的层面了,也就是说“词的理据”与“词与词的关系”彼此之间是有交叉性的。夏冰茜说“动植物名词的异名同实十分普遍……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多……其中,认知理据这一因素较为重要。”[13]尚思强同样在其文章中提到过:“理据……在异名范围内折射出异名产生的内部动因及结构分布。”[14]所以,我们初步可以得出“认知型根源”与“符号型根源”二者彼此交叉,并且“认知型根源”是“异名同实”词汇现象的核心性根源。

注 释:

[1] 王国维:《<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观堂集林》(第一册),中华书局,1959年。

[2] 刘师培:《<尔雅>虫名今释》,《刘申叔遗书》(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3] 刘兴均:《<周礼>名物词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

[4] 钱穆:《论语新解》,《论语·阳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5] 戴震:《戴震全集》(第五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

[6] 李生信:《古汉语同实异名的文化意蕴》,《固原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7]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

[8] 谢琳、李玲君:《符号学与词义》,《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9]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0] 陈建初:《汉语语源研究中的认知》,《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11] 胡继明、黄晓冬:《古汉语“异名同实”词汇现象的根源及其思维基础初探——以<广雅疏证>动植物名词为例》,《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

[12] 孙雍长:《王念孙“义类说”笺识》,《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年第5期。

[13] 夏冰茜:《现代汉语动植物名词名词小类分析》,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14] 尚思强:《<尔雅>动植物名词的“同名异实”与“异名同实”现象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责任编辑:杨军会

文字校对: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