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城
2017-05-30林墨
林墨
都市功能拓展区在优化结构调整时,更强调经济体量的快速增长。
作为都市功能拓展区的参与者,渝北区利用保税港区、两江工业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空港工业园区等开放平台,利用铁路、高速、航道、航空等交通便利,如何有序拓展城市空间,组团式规划布局,做到产城融合发展?市人大代表、渝北区副区长张问伦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给出了答案。
临空经济区
“渝北全域纳入都市功能拓展区,占整个都市功能拓展区30%的面积和32%的经济总量。”张问伦介绍,在重庆,最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市情特点的,是渝北区;在两江新区,有70%的规划面积、70%的功能区、70%的人口聚居区,是渝北区;在都市功能拓展区,经济体量最大、开发平台最多、区位优势最明显的地区,还是渝北区。
张问伦说,这些优势让渝北可以利用区域产业错位发展的空间,集中精力把都市功能的拓展重点放在临空都市经济发展上,壮大航空及临空特色产业集群,全力打造重庆临空经济区。
目前,渝北区已和机场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机场和保税港、会展中心,大力发展临空制造业、商贸服务业等。在200平方公里临空经济区内,将建设飞机维修场、航空物流基地以及航空制造业基地等,使临空经济成为重庆发展新的增长点。
那么,渝北区又如何用临空都市经济的发展来拓展都市功能?
“传统工业升级,新兴产业突起,现代服务业做强,都市农业转型,创新驱动引领,改革激发动力。”张问伦介绍,这是推动临空都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六大引擎。
“工业是临空都市经济的重要支撑,新型工业化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张问伦介绍,渝北区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都位居全市第一,通过技改和产品技术创新,使汽车和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获得质效提升。
新兴产业则是临空都市经济发展的重心。渝北区通过构建大数据、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临空经济的新增长点。2015年,渝北区GDP同比增长11%,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20%。2016年,这一占比上升到22%。
“用创新驱动来引领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临空都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张问伦介绍,通过改革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整合区域内的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人才,形成了创新驱动力,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深化改革,为临空都市经济发展激发出了强劲的动力。”张问伦说,按照中央改革要求和市委市府具体部署,渝北区在科技、金融、农村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激活了相关资源。
今后一段时间,渝北区将按照“全域空港化、空港国际化、港城一体化”要求,依托江北机场国际枢纽,与“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无缝对接,构建铁空快捷联运体系,推动与新加坡等重点区域互联互通,促进自由贸易便利化,打造内陆开放空中门户,努力成为临空国际贸易中心和低碳人文国际临空都市区。
创新经济走廊
“如果说建设国际航空港,是提升渝北开放能级的‘核心引擎,那么提升渝北工业竞争力,那就是重要‘抓手。我們要利用创新经济走廊这一平台,让渝北经济实现新的突破。”张问伦介绍,在渝都大道和机场专线沿线20公里长、3公里宽,面积60平方公里的区域,渝北区正以“园中园”模式打造创新经济走廊。
这一“创举”是如何规划的?
张问伦详解道,在临近机场一端布局1500亩航空商务区,在机专线西侧布局700亩智能终端产业园、1400亩应用电子产业园和1900亩智能制造产业园。在中环线南侧区域打造2500亩临空商务区,其中在三亚湾片区创建电子商务等总部经济区,围绕广告产业园形成创意产业园,结合寸滩保税港打造400亩新能源产业园。
同时,在台商工业园石坪组团北侧布局1800亩临空制造园,中部布局1700亩应用电子制造业拓展区,南侧临中环线布局1300亩智能制造业拓展区,在园区东侧布局2100亩产业综合配套研发区,在唐家沱C标准分区布局1300亩节能环保产业园。
早在2014年,渝北区就启动创新型城区建设,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区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科技发展的意见》等,为创新奠定基础。
作为全区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平台,创新经济走廊2016年正式启动后已征地、平场8000亩,为引进创新型企业和孵化园提供了条件。
2016年7月,重庆启迪创新科技园在创新经济走廊里奠基。这一项目计划投资50亿元,分期建设清华感知研究院、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科技创新平台,最终将建成为科技企业高度集聚、产业功能辐射西部的重点高科技园区。
为激活传统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渝北区还通过出台21条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运用现代科技,开发新产品,引导企业建立起自己的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
截至目前,渝北区域内已建起国家级研发中心8家、市级研发中心125家、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博士后工作站26个、科技孵化器5个、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22家,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力军。
“今后还讲实施低效企业‘腾笼换鸟,建成圣名世贸城、文化创意公园、时装小镇、西南汽车展销城等重大项目,形成形态识别度高、业态集聚度强的城市廊道。”展望未来,张问伦信心满怀,渝北区将利用创新经济走廊这一平台,真正成为都市功能拓展区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