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2017-05-30林元连黄怡翁梅金
林元连 黄怡 翁梅金
摘 要:通过对福建省8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地调查,从合作社的基本情况、理事长特征、治理活动和外部环境四个维度构建影响合作社财务绩效因素的指标,并提出理论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理事长特征、治理活动和外部环境对合作社财务绩效均有正向影响,其中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对财务绩效影响最大。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绩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绩效;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37-5617(2017)02-0023-06
Abstract: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he 80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in Fujian, the indicator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cooperatives financial performance were built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the basic situation, the directors characteristics, the governance activities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cooperatives. And the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were also proposed. The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sample data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alysis,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asic situation, the directors characteristics, the governance activities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had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cooperatives financial performance, among which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cooperatives had the greatest influence. Last,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Key words: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fluencing facto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由于国情制度和体制法规等的差别,世界各国的合作社性质、经营、类型、管理等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合作社的概念,国际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2006年10月31日我国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从此确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法地位[1]。近些年来,政府又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合作社数量持续增长。但各地区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从整体来看,合作社运营绩效还不高。因此,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務绩效进行分析与研究,进一步揭示合作社财务绩效差异的原因,将有利于促进合作社的持续健康发展。
1 合作社财务绩效界定及评价指标
1.1 财务绩效的定义
绩效,即业绩和效率(效果)。从管理学角度来看,绩效是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环境下,组织中的个人或群体在特定的时间所做出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是对组织目标完成程度和达成效率的衡量与反馈,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而财务绩效是组织综合绩效中重要的一部分,是组织中个人或群体的经济利益需求。从经济角度看,它是以价值形式所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包括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等内容,这些数据信息可以从组织的财务报表或其他相关资料中获取。本研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绩效主要体现为合作社(组织或成员)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
1.2 财务绩效评价指标
财务绩效是从经济角度,以价值形式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考虑到合作社财务数据搜集的现实可能性,从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两方面,选取了经营收入、年盈余、社员人均收入三个指标对合作社的财务绩效进行综合衡量,如表1所示。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假设
在借鉴国内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一定的感性认知和逻辑分析,对合作社财务绩效的影响因素提出如下理论假设:
H1:合作社基本情况对财务绩效具有直接、正向的影响。合作社的基本情况主要从合作社成立年限、产品类别、技术水平、经营规模等方面来体现。合作社的成立年限越长,其资本积累越丰富,治理机制、运营管理等方面相对会更加规范完善,这有利于合作社降低各项营运成本,提高利润率,促进合作社财务绩效的提升。不同类别的产品其内在价值各有差异,因此,它们的市场价格及利润水平必然会产生差异,这必将直接影响到合作社的经济收益水平。技术力量是一项关键的生产要素,技术力量的增强可以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可以说技术力量的强弱将会影响合作社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另外,合作社经营规模的大小是其生产能力的体现,在良好的市场机会面前,生产能力强的合作社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
H2:合作社理事长特征对财务绩效具有直接、正向的影响。理事长特征主要由理事长身份、社会资本和教育程度等方面来反映。理事长的身份如村干部、农技人员或生产大户可以体现理事长在管理、技术、生产、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对合作社的发展是有利的,可以有效提升合作社的财务绩效。合作社理事长社会资本可以给合作社财务绩效带来的积极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理事长与商业伙伴缔结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有利于拓宽和稳定农产品的供销渠道,取得一定的价格优势;理事长与政府构建良好的互通关系,有利于及时精准地了解和把握政策动态,获取政府信息资源,争取到更多的政府指导和支持[2]。理事长本人拥有的其他人际资本,也会对合作社的各方面发展需求提供便利帮助。理事长的教育文化程度越高,拥有专业理论知识的优势或者技术优势越明显,可以对合作社的发展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H3:合作社治理活动对财务绩效具有直接、正向的影响。合作社治理活动主要由成员大会、监事会召开次数,是否进行盈余分配和决策方式等方面来反映。监事会每年召开的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合作社监督管理人员对合作社的监督力度。对合作社的监督越到位越可以有效防范风险,弥补管理漏洞,促进合作社的规范发展。成员大会的召开不仅是对合作社民主管理的体现,更是反映了合作社的本质特征。通过民主管理可以减少利益摩擦,有利于合作社重大决策的落地实施,推动合作社各项运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合作社进行合理的盈余返还可以调动社员的积极性,满足社员的经济需求,可以达到较强的激励效果,从而提高社员间的凝聚力,促使他们为合作社更加努力工作,创造更好的业绩。合作社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方式是否民主,是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是否完善的一个体现,民主的决策方式可以鼓励社员们积极参与合作社的事务活动,为合作社献谋献策,集思广益,同时可以让更多的社员更好地理解合作社的各项决策,有利于决策的执行,从而提高合作社运营效率,有利于合作社财务绩效的提升。
H4:合作社的外部环境对财务绩效具有直接、正向的影响。合作社的外部环境主要体现为政府扶持和合作社的示范等级。示范社等级是对合作社综合实力的体现,相较于其他合作社,示范社等级比较高的合作社在民主管理、经营规模、服务能力、产品质量和社会反响方面都更规范、完善,具有更高水平。同时,国家不断提高对示范社的财政扶持奖补金额,提高示范社贷款授信等级和贷款数额上限,大力支持示范社承担国家级涉农项目,这些必将大大促进合作社财务绩效的提升。当然国家对合作社的财政支持可以增强合作社的经济实力,拓宽筹集资金的渠道和途径,使合作社成员获得更多的收益,对提高合作社盈利能力、财务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变量选取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上述理论假设,同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从合作社基本情况、理事长特征、治理活动、外部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13个具体可测量的指标,作为合作社财务绩效的影响因素,如表2所示。
2.3 理论模型
由于自变量(财务绩效)和因变量(影响因素)含有潜变量,因此,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合作社财务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基于上述理论假设,本文建立理论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
3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1 样本说明
一方面,在合作社调研过程中,实地调查访谈了合作社负责人,填写问卷数据。另一方面,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合作社培训班上学员多为合作社理事长,课题组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深入各期培训班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分析数据。本次调查的样本全面覆盖福建省9个地市,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10份,有效问卷为80份,问卷的有效率为72.72%。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合作社的理事长情况、合作社的经营治理情况及合作社的收入盈余情况等四个方面。
3.2 信度和效度检验
根据研究目的设计问卷以获取相关数据。由于调查问卷的质量高低对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等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正式的实证分析之前,有必要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表3),以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可信度和准确性。从表3可知,Cronbachsa(Alpha)系数值为0.698,接近0.70,信度比较高,说明问卷测量结果具有可靠性,可以根据以上指标对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效度检验结果见表4,由表4可看出取样足够度的KMO度量值为0.780,接近0.8,同时,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的卡方值为278.654,自由度为78,显著性概率為0.000<0.01,表明样本数据相关矩阵不是单位矩阵,可以判断这些指标适合做因子分析。
3.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SEM)可以测量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也可以验证潜变量和显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它融合了因素分析和路径分析,具有能够分析多个自变量与多个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优点[3]。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度指标均在合理的取值范围(表5),说明模型拟合较好,可以对模型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结果见图2,标准化路径系数见表6。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以及模型中合作社财务绩效影响因素指标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可以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数据结果显示四个理论假设均成立(表7)。
4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上述实证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在四个潜变量中,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外部环境、治理活动和理事长特征四个方面对合作社的财务绩效都有正向相关,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基本情况(0.69)>外部环境(0.47)>治理活动(0.26)>理事长特征(0.21)。结论表明,合作社的技术水平越高,所处的外部环境越良好,治理机制越完善,理事长的综合素质越高,越有利于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的财务绩效则会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4.1 提高合作社技术水平
合作社基本情况对财务绩效有直接正向的影响,且影响作用最大,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69,H1理论假设成立。在反映合作社基本情况的4个观察指标中,成立时间(0.65)对基本情况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技术水平(0.32),合作社成立时间越早,技术力量越强,合作社的财务绩效则越好,盈利能力越强。经营规模对合作社的财务绩效有正向影响,但作用不大,而产品类别(-0.10)与合作社基本情况成负相关。
合作社可以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培训机构等建立联系,对合作社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课堂讲授、研讨交流、实地考察、现场指导等方式进行学习[4]。要根据合作社自身实际情况,在培训之前确定培训需求,制定科学有效的培训计划,使培训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其中,生产一线的社员主要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财务会计人员则重点学习财会法律法规知识及账务登记处理等技术。由于知识更新快,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因此,最关键还是在于合作社的相关技术人员要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随时加强学习,及时更新信息知识,自觉提升个人专业技术水平,以进行规范化生产。当然,合作社也要依据自身实力,购置最先进的生产器械设备,用机器代替人工,减少个别劳动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引进实用的数据库软件,实现合作社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减少重复性工作,规范流程,方便管理。
4.2 完善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
合作社治理活动对财务绩效有直接正向的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26,H3理论假设成立。构成合作社治理活动的4个观测变量中,对治理活动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监事会召开次数(0.62)、成员大会召开次数(0.54)、决策方式(-0.17)、是否盈余分配(0.12)。这说明合作社的治理结构机制越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绩效越好,对合作社的经营发展推动作用越大。
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成立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内部管理机构,“三会”的成员要积极履职,充分发挥“三会”应有的作用,要不断完善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首先要制定合法的、为全体社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合作社章程和相关协议,明确合作社成员的职责权利,指明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合作社要定期或视情况随时召开成员大会,对合作社的重要经营决策进行充分商讨,加强普通社员的参与意识,实行真正的民主管理。监事会要加强监督意识,定期对合作社财务管理和财务数据进行检查,对合作社重要的生产和管理活动进行全程监督。合作社还要正确处理好积累与分配的关系,完善盈余分配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建立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平衡和协调合作社组织与成员的利益,真正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合作社本质。
4.3 高度重视理事长的培养
合作社理事长特征对财务绩效有直接正向的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21,H2理论假设成立。在构成理事长特征的3个变量指标中,理事长拥有的社会资本(0.66)、教育程度(0.41)、理事长身份(0.27)对理事长特征的影响大小依次递减。这说明合作社理事长的综合能力素质越强,可以带动引领合作社的良好发展,有利于提升合作社的财务绩效。
理事长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合作社理事长可以利用新型职业农民或者农村经营型人才培训的机会,进修学习和研讨交流,拓宽视野,培养新思维新观念,掌握必备的经营管理知识以及合作社相关政策及理论知识,不断提高理事长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风险防控、现代营销、机会识别等各方面能力。另一方面理事长要重视个人社会资本的积累和运用,加强同技术部门、购销厂家、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合作社等的沟通联系,尋找合作机会,互惠共赢。还可以走出去,参加理事长联谊会、研讨会、产业协会等活动,加强与同行的交流沟通,借鉴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合作社理事长通过加强与相关部门、机构、个人的联系沟通,建立友好关系,为未来可能的合作和相互帮助奠定基础,也必将对合作社的更好、更顺畅地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4.4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合作社外部环境对财务绩效有直接正向的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7,H4理论假设成立。用来衡量外部环境的2个变量指标中,示范社等级对外部环境(0.86)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财政支持(0.47)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不小。表明外部环境越良好,越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的财务绩效水平则越高。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成为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实力的合作经营组织,仍需要各级政府完善配套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增强经济实力,为合作社的良好和稳健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政府要不断完善产业、税收优惠、金融支持、财政扶持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拓宽合作社的筹资渠道,加强对合作社资金使用的监督控制,防止资金滥用。另外,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正面引导、支持和服务作用。要通过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介进行舆论宣传和引导,及时将政府对合作社发展的关注和扶持政策传递给合作社成员,使他们对合作社的未来发展有所憧憬,充满信心[5]。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严格按照示范社创建标准,疏通申报途径,结合实际情况,以点带面,开展示范社评选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L]. 2006-10-31.
[2]郑少红,姚忠智,石羡. 理事长社会资本对合作社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 发展研究,2015(11):97-100.
[3]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黄巧龙. 厦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D]. 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6.
[5]郑文文.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 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