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合一者

2017-05-30王艳

求知 2017年2期
关键词:实践论实事求是理论

王艳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是一篇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经典理论文章,是毛泽东针对党内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而写,写于1937年。他曾以这篇文章的观点在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授。此文后经修改,收录在《毛泽东选集》中。

写作背景

1.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拯救和改造中国为己任,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但也经历了1927年国民革命和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加之,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使1937年成为多事之秋。面对国家错综复杂的内外矛盾,毛泽东同志及时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并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写就了《实践论》篇章,从思想路线层面统一了全党认识,进而指导中国革命的政策制定和策略实施。

2.党内存在错误的思想路线。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但深层次的思想路线问题还未得到全面解决。《实践论》的写作正处于党内错误思想路线盛行之时。《毛泽东选集》中关于《实践论》的题解对此作了说明:党内存在部分教条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前者以坚守马列主义自诩,引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只言片语予以放大,无视中国革命的现实经验;后者则盲目依据自身工作经验以偏概全,忽视科学理论对社会革命实践的指导作用。两者都使中国革命受到很大的损失。《实践论》正是在这样的党内政治生态中诞生的。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中國传统文化经典,随着马列主义著作在中国广泛传播,他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结合点,在《实践论》中提出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以此阐发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

主要内容

1.立足实践的真义。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人类发展与自然界关系的基本途径。“知”和“行”作为实践发生的两大要素,存在“以知带行”和“知行互动”两种模式,唯物主义者的实践活动体现为对“知行合一”的依赖。毛泽东同志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且人的社会实践“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获得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还是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正如文中所说“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构成了说明实践和认识关系的文本基础,为确立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提供了逻辑起点。

2.深化认识的进路。首先,认识从实践中产生,认识的发展首先要经历通过事物外部联系获得的感性认识,这是认识的第一阶段;再通过事物的本质联系获得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人的认识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第一次飞跃,因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最真实的表达。深化认识,需要获得理性认识,但认识的过程还没有终结。认识还需要实现第二次飞跃,即从理性认识回归到实践。这是因为,所获得的理性认识是否正确,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其次,认识的目的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不是为了认识而认识,不是以获得理性认识为终点,而是通过获得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理论归根结底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旨归。再次,人的实践活动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表述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换句话说,理性认识只有实现回归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行合一”。

3.辨识真理的学问。求真之心,人皆有之。人们观察事物,最渴望的是获得真理性认识。作为主观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正确认识的真理,并非是一成不变、一旦获得就一劳永逸的结论,而是要经历一个辩证运动且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判断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需要说明的是,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命题的理解不能片面化,即把实践与理论对立,认为实践第一理论第二。因为,这里所说的实践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行为,而是具备理性的行动,也就是说,这里的“行”是受一定理性支配的,是在“知”的指导下进行的,表现为“知”与“行”的统一。换言之,实践只能检验在该实践中运用的理论,检验其内容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是无止境的,因而,人们对真理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知行合一”的实现正是“以知带行”“知行互动”的过程。

当代价值

1.《实践论》的理论价值: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以及由此发展的一系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实事求是”蕴含的思维方式具有长远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旗帜提供了理论支撑。“实事求是”理念内蕴三重含义:一是,实事求是精神;二是,实事求是规律;三是,实事求是路线。实事求是本质上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客观要求的求实态度,即实事求是精神,体现为一种理论态度,又体现为一种实践态度,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这种实事求是精神的基本内容,是尊重客观规律并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故又构成人类有意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即实事求是规律,既体现为认识规律,又体现为行为规律,是知行的高度统一。这一规律决定了人类生命活动的根本方式,体现在认识活动中就是思想路线,体现在实践活动中就是行为路线,是思想路线和行为路线的统一。因此,实事求是哲学思维是实事求是精神、实事求是规律和实事求是路线三者的有机统一。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开启了关于党思想路线的大讨论,是“实事求是”哲学方法的具体体现。它运用实事求是态度,遵循实事求是规律,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以重生,为中国改革拉开序幕。

2.《实践论》的实践意义:改革开放。认识论的全部内容“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为中国改革实践奠定了哲学基础。邓小平同志正是在继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坚持对社会主义再认识,领导广大人民改革开放。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最大的现实。无论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搞经济特区建设,还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都是中国改革的探索之举。这些改革的试水举措都不约而同地引入市场要素,可以说,中国改革最大的突破在于运用市场方式实现共同富裕理想社会目标。无论是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选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坚持,还是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造,都是坚持中国改革方向的理论创新。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实践中认识规律、获得真知,在实践中探索前进、开拓新路,才使中国改革取得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实践第一”原则,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开创了改革的新局面。改革是全面的,也是有重点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意味着,中国改革在市场“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运行机制下,需要政府更好发挥“全面协调,促劣变优”的作用,以化解市场要素引发的贫富分化现象。换句话说,社会主义不仅需要运用市场机制来积累实现共同富裕的条件,还要发挥政府作用致力于促劣变优环节,以逐步形成“每个人自由发展”的理想局面。其中的关键环节在于政治权力对市场的介入需要解决自身的权力净化问题。对此,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并作出明确布局。

中国改革走到今天,我们需要预期改革的长期性和艰难性。改革在路上,我们要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做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合一者,奋发有为地完成改革总任务。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博士

责任编辑:张 伟

猜你喜欢

实践论实事求是理论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从李达到陶德麟的《实践论》解读之路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实事求是”定乾坤
实践论(节选)
《实践论》的时代价值刍议——学习毛泽东实践观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