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蜂蜜出口欧盟的影响因素研究①
2017-05-30徐国钧陈莹
徐国钧 陈莹
摘 要:2015年中国出口欧盟蜂蜜的数量比2005年增长了13.36倍,出口欧盟蜂蜜的金额比2005年增长25.62倍。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本文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对2005年~2015年中国蜂蜜出口欧盟的贸易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GDP的增长、进口国GDP的增长都会促进中国蜂蜜对欧盟出口额的增长;中国出口欧盟蜂蜜价格的增长也会促进中国蜂蜜对欧盟出口额的增长。但是,中国蜂蜜产量的增加反而会使中国蜂蜜对欧盟出口额的下降。(2)欧盟的SPS通报量已经不再影响中国蜂蜜对欧盟的出口。而这就是中国出口欧盟蜂蜜数量和金额成倍增长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国不必惧怕任何形式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只要我们积极应对,措施得当,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提质增效反而是有所帮助的。
关键词:中国蜂蜜 出口 欧盟 引力模型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7(b)-076-04
1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蜂蜜生产国和蜂蜜出口国。2015年,中国蜂蜜产量为47.73万吨,出口量为14.48万吨,其中出口欧盟9.48万吨,占中国蜂蜜出口总量的65.47%(出口量占比由作者计算而得,原始数据来源于FAO.http://faostat.fao.org/和UNcomtrade. http://comtrade.un.org/),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蜂蜜出口市场。由表1可知,中国出口欧盟蜂蜜的数量由2005年的0.66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9.48万吨,增长了13.36倍。出口金额也由2005年的686.73万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18278.63万美元,增长25.62倍。那么,为什么中国出口欧盟蜂蜜的数量和金额会成倍增长?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目前,对我国出口蜂蜜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利用一些已构建的模型进行研究:如徐国钧等用CMS模型对中国蜂蜜出口贸易进行研究,认为导致中国蜂蜜出口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出口竞争力的下降、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以及国内的消费市场快速发展[1]。二是对我国蜂蜜出口欧盟影响因素的研究,如刘朋飞等认为技术壁垒具有数量控制和价格控制相结合的双重控制机制及连锁效应[2];戚亚梅研究SPS措施对于中国蜂产品出口的影响[3];宋海英等发现欧盟的SPS措施在一定期限内会对中国蜂蜜出口起抑制作用。但长期来看有利于中国蜂蜜出口,并将影响的滞后期设置为1年[4]。但是,董银果等经过实证分析指出中国农产品彻底适应SPS措施的时间应该是4年[5]。
显然,已有的相关研究未能清楚解释为什么中国蜂蜜出口欧盟数量和金额成倍增长的原因。
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且简便的经济学模型——引力模型,国内学者运用引力模型主要研究中国农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效应、出口贸易以及双边贸易的影响因素等[6、7]。2016年徐国钧等利用引力模型分析我国蜂蜜出口的影响因素[8],认为我国人口数量作为蜂蜜出口的影响因素值得商榷。
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本文首先剔除了我国人口数量等因素对已构建研究对中国蜂产品出口影响的引力模型进行修正,然后运用修正的模型对2005年~2015年我国出口欧盟28个成员国的蜂蜜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来探究中国蜂蜜出口欧盟数量和金额成倍增长的原因,从而为我国蜂蜜包括其他农产品的提质增效提出建议。
2 修正引力模型和数据来源
2.1 修正引力模型
影响蜂蜜出口的因素很多,除了蜂蜜质量、价格因素外,还有代表贸易双方的GDP、人口数量、距离、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因素。本文采用已构建的研究中国蜂产品出口影响因素的引力模型[3]。同时,剔除一些对蜂蜜出口欧盟影响不大的我国人口数量、关税、转基因管理、氯霉素最大残留标准等因素。
修正后的模型如下:
其中,i表示歐盟进口国家,e表示出口方中国,t表示时间,参数A是待检验系数,εeit是随机扰动因子。模型中各变量的经济学含义及其预期符号见表2。
2.2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对欧盟各成员国的蜂蜜出口额、出口价格从联合国统计署数据库(原始数据来源于UNcomtrade,出口价格由作者计算而得);各国GDP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原始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中国蜂蜜产量从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FAO)获得(原始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中国与进口国之间的距离从 Time and Date网站获得(原始数据来源于Time and Date网站);SPS通报量来自WTO/SPS-IMS(原始数据来源于WTO/SPS-IMS)。
3 引力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本文的面板数据:T=11,即2005年到2015年;N=28,即欧盟的28个成员国,因此共有308个观测值。通过Stata13.0软件采用混合效应(OLS)、固定效应(FE)、随机效应(RE)、面板修正标准误差估计(PCSE)对模型进行估计,为了使系数具备弹性经济含义,并尽可能消除异方差,将各个变量取对数。具体分析结果如下见表3。
3.1 分析模型的选择
分析表3中的各模型估计结果,选择出适宜对结果分析的模型(4),即面板修正标准误差估计PCSE。
第一,FE模型和OLS模型进行F 检验的P为0.000,说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选择FE模型更优;即模型(2)。第二,RE模型与OLS模型进行卡方检验的P为0.000,说明在1% 的显著性水平上选择RE模型更优;即模型(3)。第三,FE模型和RE模型采用Hausman检验的P为 0.136,说明在10%水平上接受原假设,RE模型更优。对比后选择RE模型,即模型(3)。第四,而后对RE模型的残差进行序列相关性检验,得到的P为0.021,即在5%水平上拒绝原假设,RE模型存在自相关。因此,采用面板修正的标准误估计方法P CSE修正RE模型的回归结果,获得模型(4)。比较估计系数:模型(3)中不显著的因素,在模型(4)中具有显著性。因此,最终决定使用模型(4)进行结果分析。
3.2 结果分析
(1)lnGDPet估计系数为1.600(P<5%),与预期相符。经济学含义是当中国的GDP每增加1%,中国对欧盟的蜂蜜出口金额将平均增加1.60%,显示中国GDP的增长对蜂蜜出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这说明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消费者对蜂蜜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几年,中国政府已经全面加强动植物检验检疫科研经费和设备的投入并对食品安全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应该说,目前我国检验蜂蜜的设备和能力已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内销蜂蜜的质量也大幅提高了,2005年中国蜂产品协会的一次抽检结果是蜂蜜合格率为34.92%,而2015年蜂蜜合格率已经达到95.2%(原始数据来源:中国蜂产品协会,中国蜂产品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5))。另外,中国各种基础设施和各种贸易条件的完善,对蜂蜜出口欧盟有着显著的影响。
(2)lnGDPit估计系数为0.659(P<1%),与预期一致。经济学含义是当进口国的GDP每增加1%,中国对其蜂蜜出口的金额将平均增加0.66%,显示进口国经济的增长对我国蜂蜜出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lnPRODet估计系数为-5.82(9P<5%),与预期不相符。经济学含义是当我国蜂蜜产量每增加1%,中国对欧盟的蜂蜜出口金额将平均减少5.83%。这一结果与传统模型所要表达的经济含义不一致,是模型估计的不足之处。说明我国蜂蜜产量的提高不仅没有促进出口的作用,反而具有负面影响。
这恰恰与我国蜂蜜传统的生产习惯有关。多年来,我国养蜂生产者为了追求产量,生产的蜂蜜大多数浓度偏低,需要加工浓缩“后熟”,从而导致蜂蜜中淀粉酶活性下降,羟甲基糠醛含量升高。而浓度过低的蜂蜜,又易发酵,造成酵母菌、丙三醇等指标超标,影响了蜂蜜的色泽、口味。这反而抑制蜂蜜的出口。
(4)lnDei估计系数为4.234(P<1%),与预期相反。经济学含义是当中国与进口国之间的距离每增加1%,中国对欧盟的蜂蜜出口金额会平均增加4.23%。欧盟各成员国首都与中国北京之间距离越近的国家,大多是内陆国家;而距离越远的国家,大多数临海的国家,有着优良的海港,满足海运条件。如今大宗蜂蜜出口贸易的运输方式主要以海运为主,成本比较低。
(5)lnPRICEet估计系数为11.370(P<1%),与预期一致。经济学含义是当中国对欧盟各国的蜂蜜出口价格每增加1%,中国对其蜂蜜的出口金额就会增加11.370%。蜂蜜出口价格的提高意味着蜂蜜有着更高的品质,更符合欧盟市场消费者对蜂蜜质量安全的需求。
(6)lnSit估计系数为-0.152(P>10%),与预期一致。说明欧盟SPS通报量对我国出口欧盟蜂蜜贸易的负面影响不显著。
如表4所示,2005年全球发起了850项SPS通报,到了2015年增加为1682项,期间通报量累计有13946项(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WTO/TBT-SPS通报网)。其中欧盟发起了612条SPS通报,有327项涉及中国产品(原始数据来源于WTO网站)。这些通报中与动物源性食品有关的有44项。令人欣慰的是有关蜂蜜仅1条,即2005年通告中统一的李斯特菌、沙门氏菌等食品微生物标准[4]。这说明我国一旦拥有与国际水平相匹配的蜂蜜质量检测手段与严格控制的饲养过程和加工流程,那么欧盟设立的SPS措施就是一个可以跨越的贸易壁垒,我国对欧盟的蜂蜜出口将会是一个可预期的稳定状态。
4 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
利用2005年~2015年中国蜂蜜出口欧盟各国的金额和欧盟的SPS通报量等数据,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相关计量工具分析得出,中国蜂蜜出口欧盟的引力模型如下:
(1)中国GDP的增长、进口国GDP的增长都会促进中国蜂蜜对欧盟出口额的增长;中国出口欧盟蜂蜜价格的增长也会促进中国蜂蜜对欧盟出口额的增长。但是,中国蜂蜜产量的增加反而会使中国蜂蜜对欧盟出口额的下降。
(2)欧盟的SPS通报量已经不再影响中国蜂蜜对欧盟的出口。这就是中国出口欧盟蜂蜜数量和金额成倍增长的主要原因。
2002年1月,在欧盟宣布终止我国包括蜂蜜在内的所有动物源性产品进口之后。在国家商务部、农业部、质检总局以及各级政府、行业组织、科研院所、企业、养蜂生产者的共同努力下,采取积极的措施:培训蜂农、规范用药、加强监控,迅速地降低了我国蜂产品中的抗菌素残留。2005年1月19日,由四川南宝蜂产品有限公司出口的60t蜂蜜顺利通过欧盟成员国西班牙的进口检验,标志着我国蜂蜜以“健康、无残留”的崭新面貌重返欧盟市场[9]。1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蜂蜜产品的药物残留监控体系、质量溯源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已经得到欧盟的认同。这就是中国出口欧盟蜂蜜数量和金额成倍增长的主要原因。
4.2 政策启示
2008年以来,在中国政府提出经济转型升级、产业提质增效的背景下,如何提升产品质量,进而提升产业的经济效益,一直是探讨的热点,农产品领域尤其如此。提质增效有很多途径,但总体来讲分两种:一种是主动的,另一种是被动的,被动的也包括非关税出口贸易壁垒下的倒逼机制。
从中国蜂蜜对欧盟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不必惧怕包括SPS在内任何形式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只要我们面对现实,积极应对,措施得当,反而会激励出口贸易相关利益主体主动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会进一步促进中国产品的出口,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徐国钧,顾国达,李建琴.基于CMS模型的中国蜂蜜出口贸易研究[J].中国蜂业,2015(7).
[2] 刘朋飞,李海燕.技术壁垒对我国蜂蜜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11).
[3] 戚亚梅.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对中国蜂产品出口影响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4] 宋海英,JENSEN H.Helen.SPS措施对中国蜂蜜出口欧盟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4(1).
[5] 董银果,褚潇,赵学刚.SPS措施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28(9).
[6] 顾国达,牛晓婧,张钱江.技术壁垒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中日茶叶贸易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7(6).
[7] 张海森,谢杰.中国一非洲农产品贸易的决定因素与潜力——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3).
[8] 徐国钧,杨文军,赵芝俊.基于引力模型分析我国蜂蜜出口的影响因素[J].中国蜂业,2016,67(10).
[9] 徐国钧.我国蜂产品的市场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5.
①基金项目: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经费(CARS-45-KXJ20)。
作者简介:徐国钧(1969-),男,漢族,福建省莆田市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蜂业经济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