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问题分析

2017-05-30赵栋

中国商论 2017年22期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会计处理分析

赵栋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在大环境下也呈现上升的增长状态,在经营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呈现递增的趋势。具体表现在企业中会计人员工作越来越繁重,并且企业会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遗漏很多的问题。这些遗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上,经常出现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之间混淆不清,同时在企业年度财务报告中还存在着徇私舞弊的现象。本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参考处理意见,从而完善企业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

关键词:企业 资产负债表 调整事项 会计处理 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8(a)-174-02

在企业年末时,会计人员会对一年中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其中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主要是通过资产负债表体现,对企业整体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了解,同时以此为基础对来年企业发展制定发展战略。鉴于此,合理、有效编制企业资产负债表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日后调整事项处理进行分析,对资产负债表其中包含的内容明确,从而提高企业资产负债表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推动企业的发展。

1 资产负债表日后处理事项基本概述

1.1 资产负债表日后处理事项概念

资产负债表日后处理事项主要是指在企业的一年,通常是年末到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事项,这些事项可以是有利的,也可以是不利的。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总则中提出:第一是为规范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确认、计量和信息的披露,因此这些准则的制定上都是依据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执行。第二是资产负债表日后处理事项包括日后的调整事项和日后的非调整事项。其中日后的调整事项主要是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提出新的信息和证据的事项。而日后非调整事项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发生情况的各类事项。

1.2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分类

在目前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分类中,主要是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这两种类型,对这两种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和主要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

1.2.1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这一调整事项主要是指已经在资产负债表中存在,并且对此提出了新的信息和证据的事项。对此进行判断主要是根据这些事项是否是存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前。其中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存在的事项注重事项的实质。其中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相关诉讼案件结案,经过法院判决的证明存在于企业资产负债表日中已经存在的事项。(2)在后期取得确凿的证据证明某项资产发生增值或者是减值情况的,需要这项资产的减值金额进行调整。(3)在资产负债表日前购进的某项资产或者是在这期间出售的资产,需要对其中的成本或者是收入进行记录。(4)在后期发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存在差错,需要针对这些差错进行调整。

1.2.2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主要是针对可以证明发生在企业资产负债表日之后的事项。虽然这些日后非调整事项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整体内容不会造成影响,但是会对最终企业编制财务报表造成重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这些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都会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的附注部分进行披露。其中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1)在企业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发生的仲裁、诉讼等内容。(2)在企业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发生的国家税收政策变化、资产价格的升值或者是减值以及对外的汇率变化等情况。(3)在企业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发生的由于自然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造成企业资产减值情况。(4)在企业的负债表日之后发生的由于企业发行债券、股票等大量的支出。(5)在企业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发生的企业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情况。(6)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后企业发生重大的资产亏损情况。(7)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后企业进行合并,又或者是出现处置子公司情况。

2 资产负债表日后处理事项存在的问题分析

资产负债表中的日后处理事项,主要是建立在企业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础之上,通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所处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这些日后处理的事项是建立在真实、合理的企业财务信息和企业实际经营成果下,会计人员在其中发挥专业的技能和业务综合素质,从而为企业提供真实、合理、有效的财务信息。除此之外针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针对不同的项目还需要编制相应的调整会计分录,从而实现对企业财务报表的修正。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计人员是较为薄弱的环节。

2.1 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存在的财务报表差错和舞弊

2.1.1 运用年终销售退货方式制造假销售

在企业发展中,每一年都会制定统一的经营销售目标,在年终的时候实现这一销售总目标,从而为企业创造利润,企业就会针对不同的部分进行利润分红。因此在一些企业当中就会为了获取最终的利益,运用不同的方式促使达到企业制定的销售目标和考核指标,对此就通过在会计项目指标中动手脚。如:在年末的时候开展经济销售业务,运用先销售,后退货的方式做虚假的销售,人为的对企业的资产收入和实现的利润进行更改,对企业经营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2.1.2 运用虚假的关联方进行交易

在现代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对自身公司的股票进行炒作,就会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制造出较高的利润或者是较低的利润,从而促使工资的股价升高或者是降低,实现对企业股票的操纵目的。通常运用的方式是过高或者是过低的利息开展资金往来,从而实现对企业利润操纵的目的。

2.1.3 人为的对收入和利润调整

企业中运用的税率与企业最终获得的利润密切相关,如果在企业中运用较低的税率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企业的经济利润增加。因此有一些企業没有提高自身赚取的利润,又或者是减少企业所缴纳的纳税额,就将自身企业中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缴纳较低税率,甚至是免税的企业当中,从而达到自身企业利润增加,降低所需缴纳税额的目的。通过编制虚假的企业财务报表,在其中构建虚假的企业经济业务往来信息。

2.2 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和非日后调整相互混淆

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对这两类事项的概念和主要内容相互混淆,会导致在后期的进行会计信息记录和处理时造成困难。对这两类的事项进行准确判断的依据主要是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可以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日的账务信息进行调整,并且可以对这项调整事项提供明确证据;在企业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发生的事项,会对企业发展管理层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作为非调整的事项。对这些问题进行准确有效的处理可以为企业管理层对企业未来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依据。

2.3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遗漏

2.3.1 未确定差错属于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企业中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通常会出现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在信息记录、计量等过程中出现失误的情况。对这些发生的差错进行有效的解决,就需要明确其中出现的关键问题。其中发生的重大会计核算差错,并且无论发生在哪一时间段,只要是与损益调整相关,都是运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一般情况的会计核算差错只需要与本年度相关的科目进行调整。

2.3.2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遗漏问题

日后事项遗漏问题,一般情况下是发生在企业会计人员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日后披露中,主要表现在:(1)没有披露企业财务报告编制和进行报告的时间。(2)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非处理事项相关内容,在财务报告中没有明确解释其中的原因。(3)在后期获取的新证据,由于会计人员的疏忽导致这些信息没有及时补充。

3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方法

3.1 調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3.1.1 调整减值金额

在资产负债表日时,企业针对其中的某项资产发生减值的情况,但是又没有明确的证据可以证明这项资产在最终发生减值,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参照之前与这项目相关会计人员作出的最优估计金额,并且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进行调整。但是,如果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日期间直到企业的财务报表批准报出这段时间内,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这项资产发生减值,企业的会计人员就应该及时的对之前所做出的最优估计进行调整,明确对这项资产发生减值的原因在附注中加以说明。

3.1.2 有效规避财务表报中舞弊和差错

对这一内容进行有效处理就需要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经济业务往来中涉及到舞弊的科目进行重点关注和监察。与此同时,企业中的管理者还需要对财务报告中的不同指标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和分析。除此之外,通过相互关联的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也能够有效发现其中的差错和舞弊行为。

3.2 明确区分不同类型的资产负债表日后处理事项

对这两项日后调整事项进行明确的区分对正确的会计处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对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这两项内容进行明确时,主要是分析这些事项是发生于企业资产负债表日期之前还是之后。两者调整事项的主要不同之处是调整事项是发生于企业资产负债表日或者是之前,并且在这之后对这些事项已经作出补充。而非日后调整事项是发生在企业财务报告允许报出日之前的事项。

3.3 完善日后的调整事项

3.3.1 注重对会计差错的处理

对会计差错的处理主要是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调整,尤其是对涉及到企业损益的会计差错进行处理,需要对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中的损益项目进行调整,其中与损益没有关系的,就需要对与之相关的期初数进行调整。并且对发生的差错于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的,同时涉及到损益,就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

3.3.2 明确调整事项的披露事项

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披露事项进行明确,主要表现为:(1)在对财务报告进行修正后,应及时对新的企业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期和报出者进行披露。(2)如果无法确定非调整事项的内容和性质,需要注明其中的原因。如果出现新的证据应该及时调整与之相关的披露信息。(3)对会计数字相关事项进行调整,还需要在附注中说明影响,若对影响无法做出估计,需要注明原因。

4 结语

本文是基于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问题分析的研究,对此进行研究主要是通过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基本概述展开,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概念和分类进行阐述,对其中主要的事项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保障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对此还需要企业会计人员对现代会计法规相关知识的更新,针对变更政策对有关调整事项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现代的税法知识,具体掌握对会计处理的影响。从而更加准确、有效的对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 熊钟晗.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J].商,2016(8).

[2] 李宇航.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7(5).

[3] 杨有红,张丽丽.关于完善《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的几点建议——一桩未决诉讼案件引起的思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 2(1).

猜你喜欢

资产负债表会计处理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及局限性
中国神华财务表报分析
强化公立医院财务报表的管理功能研究
草原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探索与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问题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