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高职科研服务数据平台建设研究

2017-05-30王长缨��

科技风 2017年24期
关键词:高职

王长缨��

摘要:高职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提供各类技术服务,而要做好技术服务就应将重点放在与企业对接,做好应用性研究和技术升级。只有建立“互联网+科研服务”平台,才能将这一技术服务功能落到实处。

关键词:高职;科研服务;数据平台;八大模块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史自1866年船政大臣沈葆祯创办的福州马尾船政学堂始,打开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缺口,引进了西式的制造技术和技术应用教育,培养出中国现代史上的工程技术人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成立第一批职业大学,为改革开放输送了大批对应用型人才。而今,在中国制造和中国梦的又一次大潮中,高职教育又迎来了新的挑战:怎样配合国家战略,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大数据、环境保护、医药健康、现代农业等重要科技领域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性研究和技术升级,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为区域经济建设发挥作用。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科研重视程度不够、科研实力差、科研校企合作创新团队少,科研领军人物少;科研领域窄、技术含量低;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高职科研内容大多是教学方法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研究少,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没有发挥出技术服务功能,科技基地的建设数量极少且缺乏实质性合作研发内容。科研服务一方面是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另一方面也是提高教师的双师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

高职要解决以上问题,更好地发挥科研服务职能,就必须在“互联网+”概念下构建科研服务体系,通过校企行横向合作,共同研发和共享研究成果,推广实用科学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本文着重探讨高职“互联网+科研服务”平台的实现途径。

一、建立科研服务组织体系保障服务工作有效运行

高职院校可以按照“政府主导,校企联合,校际合作,龙头带动”的思路,依托学校和企业内人才、技术、科研优势,整合院校、企业甚至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汇聚科研信息、聚拢专家人才,建立科研服务组织体系以保障服务工作有效运行。科研服务组织体系可由开发服务部、研究所、项目管理部构成,进行课题开发与服务、课题研究、课题管理等工作,使“四技”服务有效运行,即: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含技术培训、技术中介)。

(1)开发服务部:主要负责“互联网+科研服务”平台的管理工作,搭建学院和社会之间科研需求的桥梁,组织专家通过“星问答”、“专家库”中的“专家博客”、“服务中心”等栏目,开发科研项目、解答生产、教学等问题;通过“用户中心”的“信息门户”发布系统动态信息,例如新闻、公告、资讯、专题、有奖调查及问答等信息栏目;负责“研发服务平台”管理、网站建设与维护工作、存档工作;根据产学研合作的需求,利用“研发服务平台”收集校企互动活动中的所有信息,提出研究开发方向和研究课题,保证课题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和现实性,并及时提交项目管理部;负责网络相关信息采集、发布、编辑、宣传等工作。

(2)研究所:主要工作任务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起一支人才梯队(老中青结合、校企结合),做好科研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分配;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努力推出符合市场要求的新技术,并积极进行产业孵化;结合开发服务部互动信息,提炼出相关课题,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课题申报和研究; 加强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和指导;组织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负责各类课题的申报和组织工作;根据科研需要,指导青年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组织科研人员从事集体攻关项目。

(3)项目管理部:负责“研发中心”、“科研管理系统”栏目的编辑、更新工作,及时发布课题管理的相关信息;组织开展课题的规划、申报、评审、立项、检查、结项,宣传优秀成果并进行推广应用;负责科研成果管理、成果报奖、专利申请、科研统计、职称科研成果认定工作、鉴定管理、存档工作,为各研究项目提供技术、信息支持;负责横向课题合同的审核及管理工作。

二、构建“互联网+科研服务”数据平台让服务工作“落地”

“互联网+科研服务”平台要实现“四技”服务功能,就必须通过“八大模块”建构完善的运行系统(见图1):

(一)“用户中心”模块

主要针对用户提供平台使用的技术支持服务,如个人资料、修改密码、修改邮件、消息中心、我的积分、邀请注册等,通过注册,可以将用户分为:学生、教师、专家、企业、访客,在后台实现分类管理。

(二)“星问答”模块

用户可以通过“星问答”栏目提出自己在学习、教学、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并且能够及时得到来自“专家库”中的行业企业专家和学院专家的答复,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在“专家库”中选择专家进行直接咨询。(见图2)

(三)“專家库”模块

为具备某一领域专业素质的专家用户提供申请渠道,动态储备“星问答”专家资源,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回答问题并被采纳者进行积分计算,在平台内给予相应奖励。

(四)“研发需求”模块

平台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发布一些需要研发的项目,填写需要提供的项目名称、描述、上传附件、联系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等信息,然后提交到平台当中,再由平台发布项目征集通知,开展合作研发的组织工作。(见图3)

(五)“研发中心”模块

主要根据用户的需求研发项目,进行研究专家的征集和项目管理。注册专家可以查看自己擅长领域,进行项目申报,中心进行相关项目的管理工作。(见图3)

[XC11下218.tif;%105%105]

(六)“成果展示”模块

对平台用户的所有研发成果进行展示,提供注册用户交流(见图3)。

(七)“技术转让”模块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技术转让申请;平台提供转让的中介服务(见图4)。

(八)“技术培训”模块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发布培训需求,平台也可以发布相应的技术培训项目,提供注册用户进行报名(见图4)。

三、以完善的数据系统功能保障科研服务的实现

高职科研服务数据平台以其两大系统功能可以保障服务功能的有效运转:(1)层级结构。系统采用三层结构设计,即整体系统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2)安全性、可维护性和扩展性。系统三层结构在实际的物理结构上保持独立,各层之间松耦合,每一层只能访问其下一层的接口。

通过八个模块构成的技术途径,此系统将实现管理过程中的系统共享、数据共享和数据实时交换、核对;学院也可以依托系统及时获取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需求,及时调整学院科研、教学方向,及时把握市场动向,打开校企合作的绿色通道,获取社会企业资助,及时转换科研成果;系统也能按学校管理的要求,自动生成各种报表数据,可以与外部业务数据或其他业务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协同、共享,并采用开放标准支持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章建新.基于职业分析的高职产教对接模式研究.教育与职业,2016,10:15.

[2]秦虹.职业教育专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对接的探索——以天津职业院校与产业发展为例.教育科学,2013,10.

[3]廖日坤,张琰,杨凌春,周辉.拓展国际科研合作的途径.科技导报,2010,28(2):126.

[4]李明.试论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与建设.中国高等研究,2007,(7):6668.

[5]黄莉莉,史占中.国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比较及借鉴[J].安徽农业科学,2006(1):151153.

项目来源:2016年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异构数据库通用迁移方法研究”(16JK1192)

作者简介:王长缨(1962-),女,教授,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应用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高职“创业课”该怎么上?
高职英语发展史
提升高职“多元”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