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兔眼蓝莓果实品质与区域自然环境条件的关系探析

2017-05-30彭丽李宇芳罗运潮曹旺谢小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23期
关键词:自然环境果实品质

彭丽 李宇芳 罗运潮 曹旺 谢小林

摘要兔眼蓝莓在我国的长江流域产区和云贵高原产区大面积栽培,以7个兔眼蓝莓品种在浙江宁波产区和贵州麻江产区的品质表现,探析其果实品质与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存在的可能性关系。结果表明:2个产区的兔眼蓝莓品质主要受年日照时数和海拔高度的影响。

关键词兔眼蓝莓;果实品质;自然环境

中图分类号S66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23-0035-02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Envimnmental Conditions and Fruit Quality of Vaccinium ashei

PENG Li ,LI Yufang,LUO Yunchao,XIE Xiaolin*

(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Guiyang,Guizhou 550003)

AbstractVaccinium ashei was planted enormously in production reg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and Yunnanguizhou Plateau.According to fruit qualities of seven Vaccinium ashei varieties in Ningbo of Zhejiang Province and Majiang of Guizhou Province, effects of natural envimnmental conditions on fruit quality of Vaccinium ashei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nual sunshine duration and altitude were the important control factors effecting on the fruit quality of Vaccinium ashei.

Key wordsVaccinium ashei;Fruit quality;Natural environment

基金项目蓝莓红酒二氧化碳浸渍酿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黔科合LH字〔2016〕7091);蓝莓起泡酒的研发(贵州省创新训练项目)。

作者简介彭丽(1995—),女,四川大英人,本科生,专业:酿酒工程。*通讯作者,助理研究员,从事农产品加工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7-05-05

藍莓(Vaccinium Corymbosum L.)又称越橘或蓝浆果(Blueberry),属杜鹃花科(Erieaceae)越橘亚科(Vaccinioideae)越橘屬(乌饭树属)(Vaccinium L.),为多年生绿叶或常绿灌木或小灌木树种,浆果黑色、褐色或红色,常被白粉[1-2]。果实深蓝色,浆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蓝莓还富含保健成分,有极好的抗氧化作用,具有消除疲劳、延缓脑神经衰老、解除眼睛疲劳并增强视力、软化血管、增强心脏功能和抗癌的独特功效[1]。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同时也是流行于世界各地的第3代水果之一[3]。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由吉林农业大学率先引种栽培以来,先后从国外引入栽培品种100多个[4-5]。目前,主要栽培品种为矮丛蓝莓(Vaccinium angustifolium)、兔眼蓝莓(Vaccinium ashei)、高丛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高丛蓝莓又分为北高丛蓝莓、南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兔眼蓝莓品种群约有15个,在中国5个主要栽培产区的胶东半岛、长江流域产区、云贵高原均有栽培[6]。胶东半岛的栽培数量较少,长江流域产区和云贵高原产区栽培数量较多。

该研究利用的数据,其中贵州省麻江产区的7个兔眼蓝莓品种果实有机营养物质含量数据来源于文光琴等[7]对蓝莓果实理化成分含量比较分析与功能评价,浙江省宁波产区的7个兔眼蓝莓品种果实有机营养物质含量来源于朱宏芬等[8]对宁波地区兔眼蓝莓品种引种试验。通过分析贵州培育的兔眼蓝莓种苗在贵州省与浙江省栽培后的果实品质(主要是营养物质的含量)表现,以期探讨蓝莓品质与区域环境存在的可能性关系。

1兔眼蓝莓果实品质分析

通过图1、2、3、4分析得出,2个产区的7个兔眼蓝莓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为贵州麻江产区除杰兔、园蓝外均小于浙江宁波产区,但差异不明显;7个兔眼蓝莓品种的总糖含量表现为贵州麻江产区除杰兔外均小于浙江宁波产区,但差异不明显。总酸含量表现为7个兔眼蓝莓品种在2个产区存在显著差异,贵州麻江产区的芭尔德温、顶峰、粉蓝、园蓝、灿烂、梯芙蓝的总酸含量分别高出浙江宁波产区的133.3%、111.1%、100.0%、75.0%、72.0%、60.7%,浙江宁波产区的杰兔总酸含量高出贵州麻江产区的41.9%。总酸含量的显著差异造成了糖酸比的显著差异,浙江宁波产区的粉蓝、芭尔德温、顶峰、园蓝、灿烂、梯芙蓝均显著高于贵州麻江产区,贵州麻江产区仅杰兔高于浙江宁波产区(表1)。

2产区自然环境特征

2.1浙江宁波

栽培区海拔超过300 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2 ℃,冬季最低气温-5.0 ℃,年日照时数2 061 h,无霜期227 d,降水量1 361 mm。土壤pH为4.38[8]。

2.2贵州麻江

栽培区海拔600~760 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6.3 ℃,无霜期301 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 1 225 mm,年日照时数1 200 h。土壤pH为4.3~4.8[9]。

通过浙江宁波产地与贵州麻江产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得出,浙江宁波产地的海拔显著低于贵州麻江产区;浙江宁波和贵州麻江的气候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基本相同,浙江宁波产区的年日照时数比贵州麻江多836 h,表明浙江宁波产区的年日照数显著高于贵州麻江产区;浙江宁波产地的降雨量仅比贵州麻江多136 mm,表明2個产区的降雨量差异不大。蓝莓最适土壤pH为4.3~4.8[10],2个产区的土壤pH都在最适土壤酸度范围内。因此,浙江宁波产区与贵州麻江产区在自然环境特征方面存在明显的海拔高度、年日照时数差异。

3结论与讨论

糖酸比是果实口感的作用指标,糖酸比越大,果实口感越好。因此,糖酸比常被作为衡量果实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分析2个产区的7个兔眼蓝莓品种糖酸比得出:浙江宁波产区的6个兔眼蓝莓品种的品质明显高于贵州省麻江产区,贵州省仅杰兔的品质高于浙江宁波产区。

文涛等[11]和龚荣高等[12]的研究表明,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总糖含量影响最大的自然环境因素是年日照时数、年均温、海拔高度,对果实有机酸含量影响最大的则是年降雨量、年均温、海拔高度。通过对比分析2个产区的年日照时数、年均温、海拔高度,可以看出,虽然浙江宁波产区的年照时数明显高于贵州麻江产区,但浙江宁波产区的海拔高度明显低于贵州麻江产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昼夜温差也会变大,有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因此,才会表现出2个产区的7个兔眼蓝莓品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总糖含量差异不显著。2个产区的年降雨量、年均温、海拔高度对比分析表明,海拔高度是影响酸积累的主要因素,贵州麻江产区的兔眼蓝莓的总酸明显高于浙江宁波产区,可见高海拔有利于酸的积累。

综上所述,年日照时数、海拔高度是影响2个产区兔眼蓝莓品种果实品质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土壤环境对产区兔眼蓝莓品种果实品质是否有影響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谢燕青,熊梦豪.桂中引种驯化兔眼蓝莓试验示范初报[J].农业科技通讯,2013(5):127-129.

[2] 刘淑兰,吕秀莲,王晓军,等.越橘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学报,2006,34(6):53-54.

[3] 郑久洲.中国南方地区蓝莓栽培技术[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3.

[4] 李亚东,姜惠铁,张志东,等.中国蓝莓产业化发展的前景[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39-42.

[5] 李亚东.越橘(蓝莓)栽培与加工利用[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6] 毛鹏娟.不同品种蓝莓在陕西的引种试验[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7] 文光琴,聂飞,廖优江.蓝莓果实理化成分含量比较分析与功能评价[J].江西农业学报,2011,24(1):117-119.

[8] 朱宏芬,沈岚,黄坚,等.宁波地区兔眼蓝莓品种引种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8):1206-1208.

[9] 聂飞,文光琴,方品武.5个兔眼蓝莓品种在黔中地区的表现及栽培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8):126-127,128.

[10] 刘晓红,龙川.赣南蓝莓引种初步试验[J].中国林副特产,2011(5):78-79.

[11] 文涛,熊庆娥,曾伟光,等.气候因子与脐橙果实糖、酸含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1,19(3):225-227.

[12] 龚荣高,叶光志,吕秀兰,等. 主要生态因子与脐橙果实糖酸比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中国南方果树,2009,38(3):24-26.

猜你喜欢

自然环境果实品质
避雨栽培对宿迁地区早熟桃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魁金’和‘金水杏’不同发育时期果实品质变化研究
自然游戏环境在幼儿园中的价值和创设
幼儿园在自然环境下开展游戏的探讨
果树栽培技术与果实品质之间关系的探讨
不同结果部位和采收期对南丰蜜桔果实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