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美术教学方法的改进
2017-05-30杨雄��
杨雄��
摘要:21世纪是个信息化发展迅速的时代,教师应适应社会,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手段,提高当前职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论述,一、分析问题,优化课堂;二、激发情感,深化课堂;三、尊重个性,多花课堂;四、巧用电脑,活化课堂,五、结合实践,延伸课堂。
关键词:改变;优化;深化;多化;延伸
21世纪是个信息化发展迅速的时代,是个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时代,因此,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要在“以适应社会所需”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微课,图书,社会实践任务的参与等,找到自身不足,充分实施针对职业学生特色的课程,以解决当前中职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高当前职业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分析问题,优化课堂
在职业美术学生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本质的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性。我在素描静物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喜欢涂明暗,整张画没有基本色调,画出来的作品没有立体感。而且有时候,学生并没有发现这些问题。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行解决问题,就算教师帮学生改了,学生还是不会理解,下次再画时,还会犯同样的错误,经常重复他的错误,就容易进入死胡同,形成习惯性错误。因此,我在课堂上着重对学生作品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一是有的教材由于印刷,容易黑白灰没有分清,二是学生的理解有偏差甚至是错误的。在黑白灰三个大面形成过程中,如一个学生把苹果理解成一个圆平涂,就容易平面化。针对这样的原因,我先跟学生讲解结构和几何形体跟明暗交界线相组合的一些知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概念,并通过结构和正方体几何形体块面形成一个空间概念。涂色时,注意在苹果的转折处与明暗交线形成联系,这样学生上色时能始终保持黑白灰的色调,解决了平面化平涂问题,增强了整体画面感,造型也更加形象生动,从而创作出更具生命活力的美术作品。进而认识到学习是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二、激发情感,深化课堂
每一幅作品都是有生命的,每一段线条都是有情感的。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在对比中提炼更好的作品,在设计中学会运用情感。学会用线条的质感表现不同的情感,学习传统的书法线务,理解线条的快慢,粗细,浓淡,干湿,学会用线条表现矛盾,表达问题,抒发情感,形成艺术的对比性,增强艺术感染力。如要表达喜悦之情,可以用带有弧线的线条;而沮丧在线条表现上,一般是软而无力的,位置一般是偏下;平稳的线条让人感觉到宁静,波浪形的线条让人觉得不安……当我们要创作一幅作品时,我们可以把情感因素加入在设计中,让作品替作者说话,这样丰富了你的设计思维,观众也会从整个画面甚至每一段线条中解读到更多的内在的东西,引起了情感上的共鸣。
在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上要学会一些技巧,比如现实中的自然现象:玻璃裂开,屋漏痕,墨晕法……丰富场景表现,让画面更加生动。当我们要教育学生爱护树木时,我们用针线给一棵不幸遭到破坏的树上补,我们如慈母护儿一样爱护树木的行动,提高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强烈的情感性;在交通公益海报中,我们以血淋淋的画面,让人学会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从而意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形成艺术感染力,进而达到宣传警世的作用。
三、尊重个性,多化课堂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发展,绘画是有情感,真正的作品,都是作者用心的体现,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做到百家齐放,为学生的潜力发展尊定基础.在《立体构成和手工应用》的教学中,学会构成是设计的基础。对于构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发挥。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动漫,就可以充分利用动漫中的各种资源,如游戏中的一些挂件,动作等。把这些自己熟悉的东西应用在构成中,进而创造出更有創意的作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在实践教学是可以实现的。有的学生喜欢拆组,我们就鼓励他把一些喜欢的作品,颠倒过来,或拆掉重组,这样里面的内容,就会变得不一样。从中,我们可以找到规律并提练出来,同一幅作品,就可以翻出多幅不一样的作品;有的学生擅长手工,我们就可以创造条件,发挥其所长。比如手工折纸蜗牛,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并利用立体构成中旋转和其外壳本质的相同,找到构成原理,增强其在画面表现形式;有的学生空间思维活跃,我们可以引导他在构图中强调画面中的局部,突出部分美,可以在几何中分解不同的画面形式,形成残缺美……这样的教学,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巧用电脑,活化课堂
我曾经在构成基础教学中尝试用电脑,以phtoshop做过,首先,我把要设计的东西当成符号,利用phtoshop中的图案工具选定义,然后把新建平面构成的尺寸进行填充,这样就可以得到很多一样的符号,这是重复构成。如果你还要做发射构成,我们可以用变换中的透视,缩小,这样可以产生发射的效果,并且增强画面效果。如果有喜欢的颜色,也可以填充,这样就为平时手工上完成构成作业,提供更好的方式,学生对此也很感兴趣。把这个方法运用在构成基础上,学生完成作业率都是百分之百。再者,运用多媒体技术也大大提高了创作的效率。因为一个构成如果用传统手工绘画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但是利用电脑可能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而且能做出一些手工不能做的东西,画面更美观,创意性更强。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用电脑创作,学生的工整练习得不到很好的锻炼,而且,若是长期依赖电脑,学生也会变得有惰性。因此,我会要求学生先把手上工夫掌握好,甚至做到精艺求精。这样经过练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在电脑上设计,以创新的方法进行创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扎实的构成基础,又可以进一步延伸做出更好的创意。
五、结合实践,延伸课堂
理论的知识必须在实践中检测,才能化作能力。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的作品,在社会标准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2016年3—6月份,我们学校和东韵广告公司合作,带领即将毕业的学生到东韵广告公司进行企业实践,主要进行广告牌的设计制作与安装。在广告设计中,既要考虑版式、画面,还要考虑材料因素,成本因素等。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要学会如何让一个广告牌,成为现实社会的作品,起到广告的作用……这些都是一个实践过程,而且有时还要经过施工,才能发现问题。如:因为尺寸问题,需要变更文字的字体或大小;因为周围环境问题,需要改变色彩或布局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的积累,经验的总结,而不是纸上谈兵的结果。学生在拥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把自己所要设计的作品,用语言说服客户,并在设计中,不断修改,艺术水平得到升华的过程中,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迅速提高,学到了课堂以外的知识,深刻体验到动手实践带来的成功喜悦。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教学与创作的热情,教学相长,形成良性循环。
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不但可以为学校和社会服务,同时也可以提高实践能力。我们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每年的技能节展示,都需要制作宣传画册,做一些广告宣传和标志之类的设计,如提倡节约用水,保护环境,注重文明礼仪等。让学生直接参与画册的制作过程中:拍照,作品的收集,图片的裁剪,文字的编排,主要色调的选择,整体风格的设计等,共同讨论,设计并选择出最优秀的方案,制作出最精美的画册,并对这些作品进行打印宣传。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水平,实现了教学相长,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平,带动全体学生学习动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这些优秀学生通过训练,连续几年在省市职业大赛中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总之,通过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不断提高学校与社会的实践距离,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让中职学校学生的培养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