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
2017-05-30许伊娜
许伊娜
摘要:多元文化推动了女子高等教育的多样化,表现在女子高等学校办学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并推动女性高等教育入学率、入学层次的提高。通过对女子高等教育存在的高层次人口比例偏低、学科分布不均衡、就业困难等问题的分析,发现女性在入学机会和入学结果方面遭受不平等待遇及传统性别观念是导致女子高等教育现存问题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多元文化;女子高等教育;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3-0100-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3.023
一、多元文化与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内涵
多元文化理论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多元文化教育专家詹姆斯·A·班克斯将多元文化定义为:“一个国家由不同的信念、行为、肤色、语言的多样文化所组成,其彼此关系是互相扶持,且均等存在。”[1]当今我国学界普遍认为,多元文化的提出以四大理论为前提:文化的平等性、文化的交往性、文化的差异性、文化的内聚性。多元文化是针对单一文化概念而言的,它是多种源头不同、价值观迥异的文化互相激荡、兼容、并呈现共同发展态势的一种文化现象。多元文化首先表现为文化的多样性,而文化的“多样性”并不等同于文化的“多元”。所谓文化的“多样”指的是民族文化、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文化形态的多样性,“多元”指的是文化性质的差异,只有文化的多样与性质的不同共存时,才可称为“多元文化”。[2]其次,多元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平等性。在多元文化看来,任何文化都应该得到尊重,因为任何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都是平等的,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因而文化间的交往也应该是平等的。此外,多元文化还体现了文化的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要求文化之间尊重差别并互相尊重,而不是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在一个群体看来难以接收的东西或许在其它群体却是神圣而高尚的东西,因而不能以自己文化的价值、信念、习俗、行为的好坏去评判另一种文化。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源自于多元文化理论,华盛顿大学的班克斯(James·A·Banks)教授指出:“多元文化教育是场精心设计的社会改革运动,其目的是改变教育的环境,以便让那些来自于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与阶层的学生在学校获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假设,与其让那些来来自于不同种族、民族、性别与阶层群体的学生仅属于和保持本群体的文化和性别特征,莫不如让他们在教育领域获得更多的选择权,从而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成功。”[3]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是针对所有种族、民族、阶层和性别的学生而言的,因此,多元文化教育理論所表达的教育思想也包含了多元文化下女子高等教育思想。
在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看来,女性与男性拥有同样的接受教育、选择教育的权利。同时,多元文化教育也是一种教育过程,[4]在这一教育过程中的男性与女性,要消除各种形式的歧视,接纳、分享和学会尊重对方的文化,以及这些文化中的差异。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为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视角,有助于为女子高等教育创造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
二、多元文化对当代女子高等教育的影响
教育对文化有选择、保存、传递、改造和创造的作用,而文化影响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式,教育与文化唇齿相依,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对于当代女子高等教育而言,多元文化作为当今的文化发展趋势,深刻地影响了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女子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20世纪80-90年代,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推动了文化的多元走势,多元的文化必然会有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多元的教育需求也必然需要有多元的办学模式相匹配,文化的多元推动了女子高等学校的多样化发展。80-90年代间,为满足社会需求,在全国范围内复建、创建了一批各具特色女子高等学校。这些女子高校办学性质多样,如成人高等学校性质的中国妇女干部管理学院;职业学校性质的湖南女子职业大学;办学主体多样,如民办公助的西安培华女子大学,由校友会举办的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由社会举办的金陵女子学院;办学形式多样,如金陵女子学院实行统招统配,而福建华南女子学院、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则实行“自费、走读、不包分配”;办学目的多样,如福建华南女子学院是为了提高妇女政治、文化、技能等素养,并能够适应福建省特区建设、城市开放形势的要求;西安培华女子大学的创办是为了振兴陕西,解放妇女。多元的女子高等学校顺应了女子高等教育需求多元化的趋势。
(二)女子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多样化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女子高等教育,其教育内容是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受教育者,专业、课程的设置既要满足学生的求学需求,又要适合学生个性的发展。当代女子高等学校所设置的专业,除了传统的英语、汉语、经济、法律、旅游等专业,还根据社会所需,增设新兴学科。如西安培华女子学校增设新的专业如电子商务、公共事业管理、法语、工商管理、通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环境艺术设计等,形成文、理、工、法、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体系。中华女子学院在2002年正式升格为普通本科女子高校后,成为有普通本科、高职、成人学历教育、妇女干部培训及研究生联合办学资格等多层次的高等学府,在专业设置上设有19个本科专业和11个高职专业,学科涵盖法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和工学等六个领域。此外华南女子职业学院设有无机化学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食品分析实验室等,湖南女子职业大学设置了城市规划和建筑经济专业等。学校专业设置越多,学生的选择就越自由,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就越具多样性,这既符合了多元文化中不同思维观念的受教育者的需求,又促进了女子高等学校综合实力的上升。
(三)课程设置多样化
女子学院所设置的学科大体属于文科性质,如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职业学院开设有食品、园艺、移动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子学院对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有了审慎的思考,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新的内容。大连女子学院注重将专业教育与女性/性别教育结合起来,开设的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妇女运动史、妇女权益保障、女性形象学、女性心理学、女性保健学、女性公关礼仪、女性健美、艺术插花、中国茶道、女性成才、乐理知识与音乐鉴赏等课程。华南女子学院在1996年也将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在原专业设置的基础上,增加了社区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外贸英语、涉外旅游和家政学专业,并按照女性的性别特点,设置了女性学、女性心理学及性健康教育课程。[5]中华女子学院开设了女性学理论、女性史、女性与健康、女性领导力开发与建设、性别与发展、性别与公共政策、成才女性个案研究等。河北女子职业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公共基础课“女性成才学”,同济大学女子学院则为全校学生开设了女性心理素质提升、女性亲密关系、公关与女性攻略、礼仪文化、性别社会学-性别社会与异性沟通艺术、女性权利的法律保护、声乐演唱与欣赏、女性心理学、性别社会学、社交舞及作品编排、女性视角的国际关系学等共计33门女性特色课程。女性特色课程的开设,突出女性的性别特色,培养了一批女性高级专门人才。同时,这也是女性文化被社会尊重,得以自由发展的体现。
三、当代女子高等教育取得的进步
建国后,女子高等教育步入正轨,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到改革开放之时已获得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在校女生比例低、高等教育层次低的问题,难以与男子高等教育比肩。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余年里,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使我国真正成为世界上的高等教育大国,女子高等教育也取得了可喜成就。
根据表1可以看出,在校女大学生数在学生总数中的比例呈上涨趋势,并增加很快,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到2002年仅仅三个年头的时间就增长了5个百分点,在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女生比例的提高表明,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女生与男生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甚至趋于追平。事实上,近年来在部分高校里,女生所占的比例增长的速度更快,甚至已经超过男生。以向来以男生为主的清华大学为例,2002年时新生的男女比为7:3,而在2013年时达到了2:1,而在1993年,这一比例还是6:1;而在女生为主的北京师范大学,2010级新生中女生比例为67%,2011级为71.2%,2012级为71.6%,2013年达到72.9%。甚至在女生向来不占优势的农林院校中,如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该校的男女比为1:1,2013年时已经变成3:7。[7]除了在校女生的比例增长,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根据表2可以看出,2003年至2007年的五年间,本科、硕士、博士阶段的在校女生数都增长了五个百分点,表明女子高等教育的层次有了很大提高,其中本科、硕士阶段的在校女生比重已接近一半,表明性别对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男性在高等教育中的优势也在减少,男女之间的差距在逐渐拉近。
四、当代女子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女子高学历人口比例仍然偏低
女子高等教育无论在女生比重上还是在教育层次上都有所提高,但不可否认,女子高等教育的层次与男子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尤其是在博士研究生阶段。2007年女博士在博士中的比重占到了34.07%,而在1995年这个数据只有15.47%,尽管增长很快,但不能掩盖男、女博士教育之间的差距。其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女子读完博士年龄较大,受婚嫁压力而放弃读博。另一方面,社会上的传统思想是“男强女弱”,女博士甚至被称为“第三种人”,所承受的社会舆论压力较大,因而放弃继续深造。
(二)学科分布不平衡的问题
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认为女性具有细心、忍耐、顺从等特点,而男性活泼、敏捷、思维跳跃,从而形成了“男学理,女从文”的惯性思维,师范、英语、中文、经济、历史、法律、教育、艺术等人文社会学科被认为是适合女生学习的专业,而计算机、机械、土木工程、数学、信息等专业则是以男生为主。尽管被视为男生的“性别领域”的一些理工科专业近年来也多有女生涉足,但所占比例依然很小。以北京大学为例,2000年招收的新生中,文学、历史、法学、外语和经济等专业中,女生所占的比例分别是72%,61%,61%,60%和57%;在物理、工程、数学、计算机、化学等专业中女生所占的比例为14.4%,14.5%,21.7%,26.9%和34.9%。[9]横亘在这巨大差别之间的,仍然是“性别领域”。自高中文理分科之时,受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影响,大多数女生选择文科,而1997年后高校扩招,一些高校为了增加学费收入,重建、新建办学成本较低的人文学科,这也为大量的文科女生涌入大学校园提供条件。
(三)女大学毕业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就业难是当今高等学校毕业生普遍面临的问题,而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则更加严峻。由于受生理条件的限制,女大学生在就业时遭遇诸多不公,许多单位公开打出了“男生优先”或“只限男生”的招聘要求,人为的为女性就业设置很多障碍。江苏省妇联针对江苏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十周年进行的专题调研显示,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34%的女大学生有过多次被拒绝的经历,在同等条件下,男生的签约率比女生高出8个百分点。除了就业率比男生低,女大学生的就业层次也明显低于男生。由于女大学生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在求职中只好退而求其次,她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来谋求一份同男性一样的工作,如通过提高学历水平来增加就业的筹码,但结果往往仍不尽如人意。一些十分优秀的女硕士研究生可能只能获得一般的男本科生获得的岗位,在女性毕业生中普遍流传着“硕士加党员,不如性别男”的说法。在一些对知识和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里,女性所占比例同样很低,如在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女性只占该行业职工人数的36.98%在金融保险业女性只占职工总人数的39.53% 國家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女性供职人员更少,只占22.65%。[10]有关数据显示,在上海的高级专业人才中,女性只占21.12%,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中,女性仅占5.4%。[11]女大学生的就业率低、就业层次低等现象充分体现了教育结果不平等的问题。
五、多元文化背景下阻碍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
多元文化下的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已取得不菲成就,但其中存在的女子教育层次低,就业难,收入低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我国女子教育史中,教育不平等现象的存在一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19世纪末开始并持续数十年的妇女解放运动,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求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受教育权,而多元文化教育内在的价值观念正好契合了女子要求教育平等的需求,于是多元文化教育成为实现教育平等的重要工具,而多元文化教育重视妇女教育,倡导教育平等,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全民教育理想,促进世界教育平等。多元文化倡导性别平等,然而在高等教育问题上,性别不平等仍然是阻碍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一)女子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结构复杂,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差距大等问题。且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以来,学费成为许多困难家庭的沉重负担。对于贫困家庭的父母而言,通常会首先选择牺牲“早晚要成为别人家的人”的女孩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去支持男孩,即使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往往也会依据收费高低来选择学校和专业,如近几年来国家推出的免费师范生等,而不是依据自己的兴趣或志向。这些,都从不同程度上剥削了女子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女子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未来女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
(二)女子高等教育结果不平等
目前的情况是不仅女大学生就业难,即使成功就业,未来的职场发展依然困难。中国的“女性职业”普遍存在“三低”现象,即收入低、层次低、声望低。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不利处境一方面是由社会与家庭中女性的从属地位造成的,父权社会中的女性往往柔顺、自卑,而不愿意冒尖。另一方面在于女性天生的职责。与男性不同,女性承担了生育后代并照顧家庭的责任,因而女性具有细心、灵巧、富有爱心、善于照顾他人的禀赋,但同时也具有体力不足、惧怕危险的特点,这些与生俱来的“禀赋”限制了女性的择业范围和发展空间。同时,教育结果的不公平使家庭的教育投资得不到理想的回报,打击父母投资女子教育的积极性,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三)传统女性观深刻影响女子高等教育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女性自身教育程度的提高,女大学生并没有自动构建起新的、健康的女性观,依然对传统的旧性别观念有很高的认同度。一项由中华女子学院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的中国女性高等教育调查(1998-2002)”的调查结果显示,47.9%的女大学生认为“女人嫁个好丈夫比取得高学历更重要”,70%的女大学生认为“相夫教子是女人最重要的工作”,85.7%的女大学生认为“当官是男人的事”,甚至有20%左右的复旦大学学生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仅有19.9%的大学生认为“男女在社会中具有同等竞争力”。[12]可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并没有推动女大学生性别观念的转变,而对女大学生们的性别观念起到潜移默化作用的,正是她们日常所处的环境:校园里张贴的名人名言,都是男性;受教育的层次越高,女教师就越少,而就教材而言,当前中国小学教材的所有人物形象中,女性仅占23.3%,其中作为主角出现的仅有19.2%;在小学课本里有名有姓且独立出现的人物中,仅有5%是女性;而中国著名女性政治人物邓颖超虽两次出现在教材插图中,一次是她在为其丈夫周恩来总理补衣服,另一次则是代表周总理为警卫员送伞,其所展现的只是一位贤妻良母的形象。[13]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女性比较敏感,很容易受到舆论的影响和暗示,社会对女性的评价,父母所传递的女性观,都会成为调节自己行为的规范。而现实社会中就业的困难、性别歧视、婚恋压力、以及对“女强人”的褒贬不一,都成为女性在高等教育上取得成功的绊脚石。
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发展态势,多元文化论证了女性地位平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合理性。当前,女子高等教育飞跃式发展的背后依然难掩教育公平问题的存在,传统性别观念也影响到部分女性在接受高等教育问题上的作为,这与多元文化理论中的性别平等、教育平等是相悖的,也是未来我们所需努力解决的。
参考文献:
[1]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138-139.
[2]王亚杰,郑瑞君. 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信息接受习惯与认知方式研究[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40.
[3]哈经雄,腾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杜,2001:40-41.
[4]郑新蓉.现代教育改革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42.
[5]黄晓红.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历程及存在问题—来自华南女了学院的个案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4.
[6]徐月红,卜全民. 浅谈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512.
[7]田贵兴,王之月.大学女生比例持续上升,专家称与应试教育有关[EB/OL]. http://edu.qq.com/a/20131018/005286.htm
[8]符娟.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女性高等教育问题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7):5.
[9]闵君.对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思考[J].湘潮,2007(11):89.
[10]钱民辉.女性教育机会均等与可持续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4):35-40.
[11]黄爱华.女性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和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3(2):23-24.
[12]李明欢.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关于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观的若干思考[J].妇女研究论丛,2004(4):25-30.
[13]史静寰.教材与教学:影响学生性别观念及行为的重要媒介[J].妇女研究论丛,2002(2):32-36
(责任编辑:蒲应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