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农业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本特征及教育管理研究
2017-05-30苏文苹汪善荣陈亚平
苏文苹 汪善荣 陈亚平
摘要通过对326名边疆农业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生活和社交能力等内容的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差异性特点,主要是贫困学生较多、生活俭朴,求知欲强、学习刻苦,有较强的民族自尊心,文化基础薄弱等。对有效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特殊教育管理路径和模式进行探讨,主张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重視心理健康,通过搭建平台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关键词边疆;农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32-0243-03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ducational Management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n Frontier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Take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SU Wenping,WANG Shanrong*,CHEN Yaping(Rural Cadre Institute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Yunnan 650201 )
Abstract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depth interviews on the family status,learning,life and social ability of 326 minority students in frontier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the diffe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are summarized as poor students are more,simple living,thirst for knowledge,study hard,have a strong national pride,weak cultural foundation,etc.The special education management path and mode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and healthy growth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are discussed,which advocated to strengthen patriotism education,pay attention to mental health,build a platform to help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grow up,and establish a harmonious campus culture environment.
Key wordsThe frontier;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Education management
對于培养边疆农业高等人才的农业院校来说,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教育管理不仅仅是一个培养人才的问题,更是承担着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重任。因此在培养教育管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文化的差异性,制订合理的培养教育管理模式,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笔者通过对326名边疆农业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生活和社交能力等内容的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并对有效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特殊教育管理路径和模式进行探讨。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326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有男生173名,女生153名,男女比例为1.13∶1.00;生源状况,有68名为外省生源,258名是云南省生源;年龄最大者为23岁,年龄最小者为17岁,平均年龄为20岁;从年级结构来看,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分别为86、112、78和50人;政治面貌,有中共党员7人,团员309人,群众10人;民族结构,有阿昌族、白族、布依族、独龙族、满族等21个少数民族,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为彝族62人,其次为白族31人,回族24人,苗族22人,人数最少的为独龙族、朝鲜族、满族、侗族各1人。
2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庭状况与能力分析
2.1家庭情况分析75.46%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13.50%的学生来自于乡镇,8.59%的学生来自县城,2.45%的学生来自于大中城市。父母所属的民族状况,52.15%的学生父母双方都是同一种少数民族,42.33%的父母一方是少数民族,而另一方是汉族;5.52%的父母双方是不同的少数民族。从家庭居住地居民的构成情况看,43.86%的是少数民族占多数,36.81%的是汉族占多数,19.33%的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人数相当。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于少数民族聚集的农村,父母双方多为少数民族。
2.2生活适应能力分析①生活经历。91.4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有在汉族地区生活的经历;8.59%的没有在汉族地区生活的经历。②适应大学生活所需的时间。63.50%的学生在3个月以内已基本适应大学生活;24.23%的是用了3~6个月的时间;7.67%的用了6~12个月的时间;还有4.60%的学生用了12个月以上。③饮食方面。71.47%的学生认为学校的饮食还行,凑合着吃;18.41%的认为学校饮食很符合自己的口味,和家乡的差不多;10.12%的学生认为不符合自己的口味,难以下咽。
结果表明,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适应能力强,能较快适应大学生生活,但也有少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能较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环境。
2.3学习能力分析77.61%的少数民族学生对大学教育感兴趣,15.33%的非常感兴趣;7.06%的一点也不感兴趣。学習中遇到的困难分析,83.16%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16.84%的认为课程内容很简单,没有遇到任何困难;究其原因,部分是由于学生对学习的课程不感兴趣,其次是对教师的汉语教学有时听不懂,从而造成了学业困难。
①最难的课程分析。40.80%的学生认为是英语等语言类课程;16.26%的认为是数学;14.72%的是物理等自然科学;8.90%的是计算机类课程;4.29%的是专业课程,13.19%的认为基本上没有太多问题,1.84%的是其他课程。②学习方法。73.52%的少数民族学生采用与其他人大致相同的学习方法,10.63%的认为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其他人的好,15.85%的认为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其他人的差。③文化差异对学习的影响。65.85%的认为对学习没有任何影响;20.55%的认为有积极影响;还有13.60%的认为有消极影响。
结果表明,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求知欲强,但由于大多来自于经济贫困、基础教育相对滞后的民族聚集区,虽然与汉族学生采用了同样的学习方法,由于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在学习外语、计算机等语言类、理科类课程时总感觉比較吃力。
2.4社交能力 ①参加活动情况。有48.16%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经常参加班级活动;47.85%的学生只是偶尔参加班级活动;3.99%的学生从不参加班级活动。除参加班级活动外,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还参加本校的社团活动和本民族活动,但参加校级活动的人数较少。②影响参加活动的因素分析。12.58%的是语言差异;60.43%的是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差异,27.30%的是因为经济水平。③担任学生干部情况。65.95%的不担任学生干部;34.05%的担任学生干部。④与同学相处情况。59.25%的与其他同学相处融洽;35.15%相处得一般,3.25%关系较差;2.35%的平时交流较少。⑤身边是否有排斥少数民族学生的情况。68.40%的学生身边没有排斥少数民族学生的现象,20.55%的偶尔会有,11.05%的有。⑥身边同学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认识状况。29.25%的认为身边同学对少数民族学生认识充分,与汉族学生无差异;56.65%的认识一般,但与汉族学生存在差异;11.95%的是不了解,平时交流较少;2.15%的是认识不充分,存在排斥现象。
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学生有较强的民族意识,他们感情淳朴、直率,真诚地对待周围的同学和朋友,能较好地与周围同学相处;并且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积极上进,积极参加班级、社团、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活动,实践能力强;但也有少部分学生由于对宗教信仰、文化习俗、政治地位、经济状况等问题较为敏感,思想意识保守,心理素质脆弱,不愿与同学交往,不愿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自我封闭。
3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本特征及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生活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了解到农业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有以下4个特征。
3.1贫困学生较多,生活俭朴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收入较低,每月家庭给予的生活补助在500元左右,有的学生甚至不到200元,加上国家给予的生活补助仅能维持最低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因此很多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打工,来缓解经济压力。
3.2求知欲强,学习刻苦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刻苦努力,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局面,但他们的学习成绩却不是很理想,特别是英语等语言类和数理化等学科,这主要与他们长期生活于基础教育、信息交流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聚集地有一定关联系,很多学生是从小学开始才学习汉语,因此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学习方式对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还有少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无学习目标、学习计划,缺席情况严重,补考科目较多,究其原因,部分与基础知识薄弱、难以适应汉语的教学模式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学生自律能力差、对学习不感兴趣[1]。
3.3较强的民族自尊心,真诚、直率的民族性格民族自尊是民族性格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2]。由于长期受生长环境、民族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熏陶、感染,少数民族学生热爱自己的民族和文化,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真诚、直率的民族性格,但如果这种强烈的自尊心盲目发展,容易造成狭隘的民族主义或自卑心理,因此在培养教育过程中既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了解性格发展的特殊性,更要正确引导发展。
3.4文化基础薄弱,思想负担重,心理压力大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于边疆贫穷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信息交流滞后,因此大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社交简单、思想保守,面对多元化的大学学习生活、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他们的这些弱点也会更加凸现出来,长期得不到有效排解、引导,会产生自卑、不满、嫉妒、抵触等负面情绪。
4农业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途径
为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农业院校应从本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特点出发,结合学校的教育管理目标、社会需求,针对性地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4.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豪感在全球化、民族主义浪潮的背景下,各种思潮风起云涌,对于处于思想活跃,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时期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观、科学的民族观,很容易受到民族分裂主义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地处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农业院校来说,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本省的边疆民族地区,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种类多、宗教信仰复杂,历来是反渗透、反破坏、反分裂的前沿阵地[3];因此为坚固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防线,维护祖国的团结稳定,学校应从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性格和文化特点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学校应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深入研究本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丰富完善授课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比例,因材、因时施教。其次学生处,校、院团委应有计划、有意识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的参观学习活动,并通过邀请一些知名教授、作家、老红军等进行专题讲座,不定期地开展座谈会、辩论赛、征文活动等形式,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进民族团结、稳定。
4.2重视心理健康,塑造健全人格少数民族学生作为将来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宝贵财富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国家的团结稳定[4]。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地理环境、基础教育、宗教信仰、经济状况、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家庭教育与一般大学生情况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复杂多样的问题,如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薄弱,汉语文化水平不高,学业接受困难,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因此会变得孤僻、自卑,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了心理健康。为此,学校应该采取尊重少数民族信仰的态度,正确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信仰的发展导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其次应有效完善心理健康辅导体系,配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疏导有心理困惑学生的负面情绪,帮其塑造健全人格[5]。
4.3搭建平台,关心、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到,边疆农业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与大学环境的差异性,在学习与生活中常出现一些不适应,如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的差異性,会出现与其他同学彼此适应、语言沟通上的一些问题;教育背景、文化背景的差异性使少部分学生出现学业困难,难以完成大学学业问题。因此学校应积极搭建平台,关心、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全面成才。
首先应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辅导工作,特别是语言类课程和理科类课程,相应开设一些辅导班和培训班,帮助解决学业困难问题;同时也可以通过结对子形式来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困难问题,即学业困难的民族学生与优秀汉族学生结对子,高年级优秀学生与低年级民族学生结对子,优秀少数民族学生与民族学生结对子等形式。其次学校还应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学生成立有民族特色的社团搭建平台,以便更好地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于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应给予一定的学费补助、生活补助等,或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帮助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最后,还应做好少数民族學生骨干的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先锋模范的示范带头作用,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4.4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和谐校园的具体体现就是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少数民族学生在离开自己的母体文化环境进入大学校园后,原有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适应大学环境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顺利成长,也关系到学校的和谐稳定,因此学校应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有效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文化适应能力。一是树立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学校应从教学到管理各环节都建立多元文化的教育理论,即在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差异性的基础上,引导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了解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校园民族文化活动、专题讲座、双语教学等形式的活动,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提高文化适应能力[6]。二是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能力,更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此学校应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轻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增加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自我认同感,从而实现加强民族文化沟通,促进校园文化多元化发展。三是少数民族学生应采取辩证的态度去认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加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应端正态度,提升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综合素质,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努力成为服务家乡、报效祖国的有用人才[7]。
参考文献
[1]
庞志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及教育途径[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106-108.
[2] 贵州省高校思政研究会课题组.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分析与德育工作[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1-6.
[3] 黄小军.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以云南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12.
[4] 苟萍,卢勤.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华文化论坛,2010(2):144-148.
[5] 高云鹏,艾克热木·艾尔肯,王雪.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以北京邮电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92-98.
[6] 余海波.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42-46.
[7] 杨建莺,谭刚,赵爽.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4(9):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