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思考

2017-05-30魏宪宪刘银景

职教通讯 2017年27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高职高专产教融合

魏宪宪 刘银景

摘 要:“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给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要求。结合当前高职高专英语的基本内涵,梳理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不足。提出高职高专英语要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为指导,创新思路,大胆改革,推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英语教育模式,以满足“中国智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产教融合;技术技能型人才;“中国制造2025”战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27-0015-04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产业变革日益加剧,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面临重大调整,而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面临着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与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挤压”。为抓住战略机遇,积极应对,2015年5月,我国颁布第一个十年强国战略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旨在提高我国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对此,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要积极应对,自觉服务国家战略;转变观念,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坚持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为 “中国智造”培养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中国制造2025”提出人才新要求

“中国制造2025”战略,既立足当前,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五项重点工程和若干重大政策举措;又着眼长远,着眼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围绕先进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前瞻部署了重点突破的十大战略领域。[1] 可以预见,在产业转型升级和人工荒的双重挑战下,智能设备会在生产工程中大量使用,“机器换人”成为必然。将来的生产制造会以设备智能化、技术高端化和过程绿色化为重要特征,低端的重复性的技术必将被逐渐替代。

“中国制造2025”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坚持扩大开放,要求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落实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加快与周边国家的产业合作,支持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引导企业融入当地文化。因此,“中国智造”不但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熟练运用智能网络能力、跨学科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涉外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高水平的技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英语教育作为参与世界竞争的有效途径,是提升人才素质和国际视野的重要一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从自身特点与实际出发,自觉适应“中国智造”战略的需要,与产业、行业深度融合,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和国际化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助力。

二、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现状

(一)高职高专英语改革历程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是我国高等专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当前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定位不清,长期依附于本科教学模式;不成体系,缺乏特色;产学缺乏融合;等等。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部提出并实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主要解决高职高专英语缺乏定位、照搬本科教学模式的问题。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基本上形成了以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教学体系。

进入21世纪至今,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高职高专英语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诸方面均得到了提升,分层教学、互联网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模式在教学中得以广泛的运用,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高级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高职高专英语基本内涵

教育部连续出台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是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为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客观、权威的标准和参考依据。

《基本要求》指出,高职高专英语是介于学术英语与职业英语之间的业务英语模式,它在注重语言共核教学的同时,更注重一般语言交际和涉外业务交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以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用英语课程教学模式。[2]

可以看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是一种“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独立的英语教学体系,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教育规律。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主攻方向的总目标,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指导方针,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其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加强实用、加强表达、加强听说”。 [3]以满足生產、技术、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英语的需要,进而满足市场需求。

(三)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尽管我国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相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而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发展仍严重滞后,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问题多多,任重道远,如“重理解轻表达, 重基础轻应用,忽视能力培养”的应试教育思维依然存在;职业性不强,产用结合少;缺乏实践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和高端技术等方面的要求尚存在很大差距。

1.英语教学与实际需求相脱节。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存在边缘化倾向。部分学校缺乏创新,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本校实际情况确立自身特色和办学方向,压缩英语课时,缩减师资。教学中忽视实践性需要,与产业需求相脱节,产学融合度不高。学生能力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步入职场后所学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无法满足技术、生产、管理和服务等领域的需要,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市场适应性差,频现本领危机和能力危机。

2.教与学相脱节。鉴于我国当前的高校录取制度,高职高专的学生往往处于大学录取的末端,部分省市已实施注册入学改革,使入学门槛进一步放低。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大多缺乏学习主动性,厌学者众多,知识基础差。英语学习差更是许多学生的“死穴”,这就在无形中限制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展开。教师对此往往也是无计可施,他们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照本宣科,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无法运用英语思考问题,丧失了使用英语解决问题的锻炼机会。

公共英语和行业英语的设置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衔接性。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被人为分割、相对独立,缺乏统筹规划、衔接融合,缺乏方向引导及标准规范。公共英语以讲授基础语言知识、应试考证教育为主,分配课时多,较为受重视;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简单,课时分配少,不受重视,教学效果差。二者的教学安排不连贯,教学内容多有重复,无端浪费了教学资源。高职高专英语实训教学、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基本处于无规范状态。

师资水平亟待提高。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师英语专业业务能力强,行业知识薄弱;专业英语教师专业知识强,但是,英语教学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较差;外聘教师专业或英语水平较强,但是,教学业务能力如授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也存在很多短板,有待提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互通、互享已成为必然。以“95后”为主体的高职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感远超前人,他们获取知识的手段更加多元化。但与此而来的众声喧哗、信息碎片化也为当前的英语教学带来挑战,职业学校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师资水平等,亟待变革和提高。

3.评价体系与实际需求相脱节。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考核评价依然沿用过去的老模式,改革力度不大,大多流于形式。重课堂笔试,轻实践考核,考核评价缺乏系统性,形式上较为单一,以课堂知识的笔试为主,忽视听、说、译等能力考试;产学协同、多元育人的理念贯彻不够,与行业实际需求相脱节,无法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能正确引导英语教学实践。

三、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提升路径

(一)更新观念,思路创新化

当前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需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主动性,以《中国制造2025》中所体现的创新驱动、质量为先、人才为本、产教融合等理念为指导思想,聚焦本质,探究规律,创新发展思路,着眼于智能制造及其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技术型人才在学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探索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方式。弘扬工匠精神,提高学生素质,使之与复合型技术人才的能力要求相匹配。

(二)产教融合,育人实践化

高职教育是跨界教育,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点,必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子。在“中国制造2025”语境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加强产教融合,实施五个对接,即“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要及时有效地将转型升级、先进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重点突破的十大战略领域的新动向和新需求,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建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联合产业、行业和企业共同参与、制订英语课程标准。将学生实训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了解相关行业职业英语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深化课改,教学多样化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在已有的改革成果基础上,继续完善做好分层教学改革。针对学生基础,贴近学生实际,进行分层次培养,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争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2.融合公共外语和专业英语课程。将职场英语、行业英语教学融入公共外语教学,把教学内容分为基础英语、职场英语、行业英语、高阶英语和自主学习五大模块。[4]

3.尊重规律,因势利导。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将信息化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将实时课堂与虚拟课堂相结合,推进慕课、在线课堂、手机课堂等课程的开发和应用。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将其与资料收集、课堂训练、知识模拟与拓展等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4.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实岗实训等方式,强化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实行学分互换制,增加专业之间的互通和渗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工学结合实践项目课程,实现实践活动与相关课程的学分互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工学结合,在实践中提升自身能力。

(四)增强本领,师资复合化

教师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要立足于“中国制造2025”对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着重从品行素养、业务水平和专业发展等多个维度提高师资水平,促进教师发展。

1.创建“实践共同体”。加强英语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基础英语教师和专业英语教师,全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沟通交流,使其互补短板。

2.探索基础英语教师和行业英语教师合作教学模式。[5]创建“实践共同体”,提升团队的综合能力。

3.落实双师型教师建设。鼓励英语教师定期下企业学习实践,积累实践经验,补齐短板,提升个人实践技能。

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已成为必然。英语教师要着眼于未来,自觉运用信息化成果,将“互联网+”、智能制造等理念渗透到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教学资源,捕捉新动向,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五)科学评价,考核多元化

科学、系统、准确的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是促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因此,高职高专英语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多元考核评价机制,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

1.要从单一的试卷型考核向“理论 + 实践型”的多元考核转变。在传统的试卷测试形式上,增加口译、听说等技能性考试比重。针对不同专业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区分考核侧重点,例如,对于旅游、商管专业的学生,以旅游知识接待、商务接待方面的考核为主;而对于工科类专业的学生,则应侧重考核其阅读、翻译外文操作说明书的能力。可参照相关企业、行业的标准,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参与,实施工作现场考核,以体现考核的實践性。

2.以证代考,以赛代考。即学生如取得相关英语能力证书,或者参加比赛获得一定级别的英语大奖,其相关英语科目可视为合格。

总之,在中国智造、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必须要以生为本,遵循英语教学规律,走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注重实效的路子;大胆突破,创新学法教法,形成高职高专的特色英语教学模式。从而为“中国智造”培养既具有高端的专业技术技能,又具备良好外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国通信网.《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一:中国制造2025,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EB/OL].[2015-05-19].http://news.f jsen.com/2015-05/19/content_16107655.htm.

[2] 申厚坤.认真学习贯彻《基本要求》 深化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18-20.

[3] 孔庆炎.高职高专实用英语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4(4):48-49.

[4] 徐昊.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与存在问题研究——以某高职学院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12.

[5] 颜红梅.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193-194.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高职高专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