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校生物教育专业实验教学问题研究
2017-05-30陈劲松
陈劲松
摘 要:作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技能等能够获得全方位的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的方法与手段。近年来,很多高校的生物教育专业都认识到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纷纷进行教学改革,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整体来看,实验教学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不利于现代人才的培养,文章对现代高校生物教学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切实提升生物教育专业实验教学的质量,使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满足现代化需求。
关键词:生物教育;实验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3-0074-02
一、概述
众所周知,生物教育专业属于理科范畴,在教学体系中所涉及的课程中,实验课占到了30%~50%的比例,由此可见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生物教育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高校也对本专业的教学进行了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研究者发现,在我国的生物教育专业的实验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切实提升高校生物教育专业的实验教学质量,必须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促进生物教育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对策,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现代高校生物教育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领导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学校领导把教学理解成主要为课堂教学,他们把实验教学当做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1]。生物教育专业的教学人员称之为教师,而负责实验室管理的人员称之为教辅。虽然很多高校中教辅人员普遍具备了高学历素质,但是他们只有在普通教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时才能够帮助完成实验教学。而且在奖金、职称评定中,教辅人员与普通教师的待遇并不一致。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学校领导对实验教学的忽视。
(二)学生对实验课不认同
通过笔者对国内高校的生物教育专业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实验教学不认同,他们在实验课中出勤率较低,即便是参加了实验教学,在课程中动手也不积极。甚至部分生物教育专业的学生直到毕业,在实验课中也从未亲自动手操作,一直在看教师演示或者其他同学操作。
(三)实验经费投入较低,限制了实验教学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扩招的趋势,学校经费多用于学科建设等方面,能够划拨到生物教育专业试验教学中的经费有限,导致在实验教学中出现了由于经费不足而简化实验过程的现象。例如,本来应该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实验,由于实验器材的限制,直接由教师演示完成,学生并无法体验到实验过程。
(四)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不担任实验课教学
现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便是,尽管拥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比例非常高,但是他们并不想承担专业教学任务。很多高校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对教授的课时量做了规定,但是多数高校并没有规定教授职称的教师在实验课中的课时量[2]。所以,现代高校中,很多学校的生物教育专业的实验教学都是由新入职教师承担。
(五)注重现代实验,忽视传统基础实验
受到当下前沿科学理念的影响,高校的生物教育专业的教学主管对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实验异常重视,忽视了诸如标本制作等传统基礎实验。这种意识上的偏差所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生物教育专业中的基础实验课程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现代实验课程占据了传统基础实验课程的学时,因此,在生物教育专业的学生之中,经常出现无法解释最基础实验的现象。
(六)实验教学器材多用于科研
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对生物教育专业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定期为实验室增设现代化实验器材。然而,这些实验器材落实到实验室以后,并没有直接用于实验教学,而是被教师列为科研用品,学生实验根本见不到这些现代化实验器材,更是无法使用这些器材进行实验,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进度。
(七)实验教学所占学时较少
通过笔者对我国的生物教育专业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我国多数高校的实验教学只占到总学时不到三分之一的比例。然而生物教学专业属于理科范畴,是真正的实验学科,必须保证占到总学时的三分之一以上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
三、解决现代高校生物教育专业实验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重视程度,增加实验课程所占比例
现代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要求高校必须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对于生物教育专业而言,实验教学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3]。为了改变学生对实验教学不重视的现象,必须从领导做起,对生物学实验提高重视,增加实验教学所占学时比例,确保其在三分之一以上,并以政策做保障,在考核评价中增加对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测评,改变学生只观看不动手的现象。
(二)强化硬件设备,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要想提高生物教育专业实验教学的质量,必须有过硬的师资队伍以及充足的硬件实验设备作保障。但是,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实验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人均实验设备占有率降低、生师比例超出标准等等,使得当前实验条件仅能勉强维持教学所需,根本无暇顾及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必须组件一支素质过硬、爱岗敬业的专业实验教师队伍,安排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实验教学职务,加强对实验技术人才的培养。此外,学校方面应该增加对实验教学的资金投入,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立足于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生物教育专业学科教学的需要,定期购置实验教学所需仪器,强化硬件设备,为生物教育专业开展实验教学打好物质基础。
(三)以实验教学目标为导向,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由于高校的生物教育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还不完善,实验教学的目标不明确等,没有从学生需求出发考虑课程建设,使得教师在现代实验教学中无法发挥出自身优势。认识到生物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要走向中学生物教师的岗位,因此,在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从中学生物教育现状出发,突出师范专业教学特色。除了要增加实验课程所占比例,保证学生进行问题研究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还要从师范专业实际出发,做好实验科目的选择与课时分配工作。对实验教学教师而言,必须明确生物教育专业实验教学的目标,在日常实验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分析与处理的能力,这也是现代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四)更新教学手段,促进管理方式的开放化发展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高校教学中对多媒体的使用越来越普遍[4]。多媒体设备的应用由于能够充分调动人的感官,增加信息的形象性,因此其发展与应用普及非常迅速,但是多局限于理论课的教学之中,在实验课程中使用多媒体的情况少之又少。通过在实验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充分结合微观与宏观、动态与静态的实验操作,使实验过程更加形象化,也更加直观,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是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补充。因此,高校的生物教育专业实验教学必须及时更新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丰富实验教学的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清晰地认定多媒体设备的作用在于辅助教学,切不可通过多媒体代替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在实验教学中以教师引导学生动手为主。此外,现代高校实验室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实践证明,这一要求是有必要的。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管理体制比较落后,无法真正培养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了真正培养出满足现代社会建设需要的人才,保证高效实验室成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基地,真正可行的方式便是构建开放性实验室,这正好符合了新课改中提到的探究性学习的要求。
(五)改革评价体系,促进多元化发展
在评价理念中,发展性评价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在以往的实验课评价中,主要通过考试或者实验报告的形式对实验课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无法得到体现。这种落后的评价模式由于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因此应该被淘汰,我们必须对生物教育专业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做出改革。认识到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性,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考察学生的陈述性知识,还要评价学生对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评价内容必须涵盖实验过程的多方面,例如合作情况、探究能力、发现、分析与解决問题的能力。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等等[5]。这些评价内容仅通过笔试是无法检测的,必须结合实作评价,为学生建立实验档案,体现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四、结束语
在生物教育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高校也对本专业的教学进行了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研究者发现,在我国的生物教育专业的实验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切实提升高校生物教育专业的实验教学质量,我们必须对高校的生物教育专业实验教学提高重视,增加课程所占学时的比例,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学手段,完善课程体系,以多元化方式评价实验教学的效果,从而不断提升实验教学质量,真正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洪霞,王雪松.高职类生物教育专业动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J].中国科技财富,2010(18):77.
[2]杜召凤,李文雍.高师生物教育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及改革研究——来自阜阳师范学院生科院毕业生的调查报告[J].生物学杂志,2010,27(1):105-108.
[3]刘晔.生物教学网络检索途径[J].广东化工,2010,37(11):100+106.
[4]朴敬爱,朴君,姜长阳,等.当前高师本科生物教育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42-244.
[5]郑燕丹,李训仕,黄丹莹,等.高职院校生物教育专业《遗传学实验》的教学实践及改革探索[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3(11):113-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