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职艺术修养课情境创设探究
2017-05-30周爱华陈海威
周爱华 陈海威
摘 要: 在艺术修养课程教学中,利用网络数字化资源创设情境,呈现直观、生动的艺术形象,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获得沉浸式体验。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 艺术修养; 情境; 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7)03-0031-04
一、情境教学在艺术修养课中的作用与地位
高职艺术修养课属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对文学、戏剧、影视、书法、绘画、音乐、建筑等艺术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艺术欣赏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艺术欣赏是审美活动,艺术的核心是情感体验。所谓体验,是“在经验中见出生命的意义、深刻的思想和动人的诗意”[1]75“情感是体验的核心”“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体验的终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终结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刻的情感的生成”[1]78。艺术根源于艺术家的个体体验,属于艺术家的心灵世界。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来感悟艺术世界并进入艺术家刻意营造的意境,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是艺术修养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在。
情境教学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根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起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2]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情境教学主要用于情感目标的实现,与艺术修养课情感体验的教学目标相契合,因此成为艺术修养课中最常用的教学法,这也是由该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特点决定的。
当然,教学不仅是情感的,更是理性的,艺术赏析不能仅满足于情感体验,还要对艺术的成因、特点、文化内涵等作理性的分析与探讨。情境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相结合,后者重在“通过发现和提问解决教学问题”[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情境探究教学中,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必须是开放式问题,即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问题要基于情境,学生在仔细观察情境之后,分析思考,展开讨论。
二、网络环境下情境教学的特点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电脑等网络终端设备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更是大学生群体最喜欢的必备设备。互联网上随手可得的海量数字化资源,QQ、微信、微博等便利友好的实时交互平台工具,使知识的获取、传播方式变得快捷而廉价。网络环境对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首先,互联网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要传播者,也不是绝对权威的存在,教师与学生的知识趋向于均等化,传统大学中教师靠两套教材就能应付备课的现象已经没有生存空间,对于部分学生而言,教材提供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知识需求。其次,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富有冲击力和吸引力的形象化视听觉感受,互联网上大量的图片、视频和音频往往比传统课堂教师单调的口头讲解更有感染力,无可否认,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我们身边的世界,网络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环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研究基础的第三代教学设计模式,提出要重视发挥学习环境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因此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改革既是教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网络时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网络环境教学的概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网络环境教学的概念比较宽泛,目前没有明确的界定,概括起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的网络环境教学泛指一切利用了互联网技术和网络资源的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不受时间、地域、空间的限制,包括远程网络教学活动、利用互联网的学习活动等。狭义的网络环境教学,指依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授课或课后练习等教学环节有效利用网络工具或网络资源,改善授课环境,提升授课效果,高质量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对于情境教学模式而言,网络环境带来了更大的便利和可能,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和资源,创设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最大化激发学生的情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网络环境下的情境教学有很多的有利之处,但对教学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就艺术鉴赏课而言,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数字化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数字化学习资源指那些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依据教育教学需求和学习者特征开发的、在多媒体终端设备上和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4]包括数字视频、音频、多媒体软件等。
三、网络环境下各艺术门类情境创设的方法
在海量的网络资源中如何甄选情境教学资源?情境创设要有目的性、针对性,要选择具有强烈情绪感染力的情境,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或具有迷惑性的情境,基于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寻找可能的答案。
(一)抒情类文学作品以多媒体视频创设情境,呈现意境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文字或含蓄凝练或灵动隽永,营造出动人的意境。意境是诗歌、散文等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呈现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特征。多年教学实践观察发现,工科类高职学生一般对文字不够敏感,很难潜心去体会文字意境之美,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不高。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把语言文字转换成直接诉诸于眼耳感官的音像视频很常见,教师要通过百度、微信公众号或自媒体等广泛搜集,然后设计成适宜的教学情境。诗词的空灵缥缈、散文的诗情画意用影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化抽象为具象,变枯燥为生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寓教于乐,这样取得的教学效果要比老师单凭口舌好得多。
(二)绘画作品赏析重在还原原作,激发探索欲
欣赏绘画作品,原作不可得;教材中的插圖又模糊不清,失了神韵;利用网络视图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势在必行。水墨绘画欣赏,主要是“观其笔法、意境,从不深究某山某水。”[5]诗画同源,在诗歌与绘画相映成趣的视频欣赏中,获得沉浸式体验,教学目的便实现了。如在欣赏八大山人书画时,观者会疑惑,为何画作中的鱼、鸭、鸟等,皆白眼向天或对人?艺术作品是作者人格的映射、情感的反映,俗话说知人论世,这里我们说“知人论作品”,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主动投入网络探索中,学生从作者身世入手来探究作品的内涵,最终理解了“八大是鸟,鸟是八大。八大是鱼,鱼是八大。”
对作品的赏析要与时俱进,既符合原作的艺术精神,也要有开拓创新的思路。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解读作品的能力。如德拉克罗瓦的画作《自由引导人民》和马奈的画作《草地上的午餐》两幅作品中,为什么男性衣冠整齐,而女性裸露着身体呢?学生疑惑不解。教师可以从女性主义理论中“男性凝视”“看与被看”概念作出合理的解释。画家恩斯特同名作《草地上的午餐》,一条满嘴尖牙、令人震惊的蓝眼睛的鱼代替了女人,有什么喻意?循着上题的思路,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男性视角下,女性的两种身份:要么是天使,要么被妖魔化。对艺术作品多样的阐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影视赏析须精心剪辑,在视觉冲击中感受影片的魅力
电影是视听艺术,艺术形象的直观性、鲜明性、生动性是其吸引观众的首要原因。对于非艺术专业的高职学生而言,影视理论的介绍需精简,重在影片文化内涵的阐释。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应在课前精心剪辑富有表现力、爆发力的片段,使学生得到视听的享受。如电影《红高粱》,内涵丰富,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教学时间段最大化地领略它的魅力?笔者把教学目标设计为欣赏浓墨重彩的中国元素“颠轿”“祭酒”“民歌”“火红的高粱地”等极富视觉冲击力片段,领悟影片大胆创新的电影语言,感受影片的震撼效果,解读其文化内涵。在视听之娱时探讨问题:“有评论家说,张艺谋的电影通过展示旧中国贫穷、落后的一面给西方看,迎合了西方对东方的想象,荣获评委的青睐;也有人说,张导的成功在于精湛的电影语言的运用和影片丰富的人性内涵和文化内涵。试以《红高粱》为例,谈谈你的看法。”这是一道开放式题目,没有单一答案,学生结合平时的知识累积,畅所欲言,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
(四)建筑作品实景呈现,品读建筑师的匠心
建筑具有空间延续性,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从一定的视点上只能欣赏局部,比如通过静态的照片欣赏建筑,只能观察到一个切面,感觉是不完整的。数字化视频运用了实景拍摄手法,把观者带入建筑的情境中。“情境式建筑”是指把营造“情境”作为主要设计手法的建筑,通过营造“情境”作为媒介,促进认知,从而迅速达成观者和建筑本身之间的映象关系,这种过程也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教育学理论中。[6]园林建筑典型地体现了情境式建筑的设计理念,叠山理水,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情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如通过Google Earth卫星地图引导学生游览中国美院象山校区,360°全景实景视觉体验,视频如导游带你领略校园山水的美,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如同一幅幅水墨画,体现出建筑师的人文情怀。
如何欣赏建筑?光和影很重要,如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朗香教堂,阳光透过倾斜墙面不规则的彩色玻璃窗洒进教堂,制造出神秘迷离的宗教氛围。建筑与周边环境是否协调,建筑室内空间是否合理,细部处理是不是人性化考虑、最优化设计,这些都是欣赏建筑的重点。不能一一带学生去现场观察建筑,唯有借助网络视频,实景呈现,让学生能品味建筑师的匠心。
四、艺术情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数字化网络资源设置教学情境,使学生沉浸到情境中得到情感的愉悦,获得沉浸式体验。沉浸式体验即为用户通过感官的考察,潜心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7]沉浸式体验往往既包括人的感官体验,又包括人的认知体验。当然,网络环境下的情境教学也对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系统性
网络环境下的情境教学设计仍然是一个系统规划设计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对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进行整体协调,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设计,时刻注意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和目标明确性,不能简单地把网络上的视听资源下载播放,造成主题不明确,甚至喧宾夺主的现象。
(二)选择性
网络资源在丰富的同时,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如何在海量的资源中甄选最佳情境创设要素,教师一方面需要在备课过程中付出大量的心血对网络资源进行筛选和再加工,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力,作出恰当的取舍,既不能把网络拒之千里之外,也不能不加选择地任意使用或滥用。此外,教师还要结合授课内容,对数字化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和整合,使二者相得益彰。
(三)主导性
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地位仍然不能改变,数字化资源是辅助教学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否则艺术欣赏变成了视频观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发挥主导作用,高屋建瓴、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探究艺术之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互联网以一种强势的姿态正在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积极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是现代教学必须不断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童庆炳 程正民. 文艺心理学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韦志成. 语文教学情境论[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 [美]玛丽·艾丽斯·冈特. 教学模式[M]. 尹艳秋,译.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4] 張妙华. 数字化学习[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7.
[5] 范雅. 人间词话——古典诗词的旖旎与哀愁[M]. 武汉:武汉出版社,2011:218.
[6] 莫洲瑾. 浅析情境式建筑设计方法——以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演艺中心为例[J]. 华中建筑,2012(6):56-60.
[7] 周乐. 浅析网络沉浸式体验的特点及形成模式[J]. 当代电视,2010(1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