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旅游发展模式对滁州旅游经济发展的启示
2017-05-30杜裕民
杜裕民
[摘要] 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自治区西北,是我国著名的长寿乡,这里环境宁静、优美。当地政府凭借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长寿乡”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业,成效显著,逐渐形成了巴马旅游发展模式。巴马旅游发展模式已成为全国旅游发展的典范,已被全国许多地方成功复制。本文从巴马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取得成功的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的角度对巴马旅游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在寻找其成功原因和不足之处的基础上,结合滁州的区位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提出滁州应以“休闲·养生·旅游”为主题,采取措施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做好南京的“后花园”。
[关键词]旅游经济;旅游发展模式;休闲旅游;滁州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6121(2017)03007006
巴马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西北部,占地面积1 971平方公里,这里民族众多,共有12个民族,其中以瑶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17 %左右。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馨,使得这里成为世界著名的长寿乡。优美的环境、长寿的秘密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前来旅游。当地政府利用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目前该县已建有国家4A级景区2个,四星级酒店2家,三星级酒店4家,旅游宾馆饭店185家,农家旅馆200多家,总床位达到9 000多张,旅行社及分社16家。在地方政府大力发展旅游政策的刺激下,巴马瑶族自治县旅游业得到飞速发展,创造了广西旅游发展史上的“巴马现象”。该县先后成功创建了全国旅游标准化省级示范县和“广西优秀旅游县”。巴马独特的环境、发达的旅游业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高度评价,他在巴马民族风情旅游示范点考察时欣然题下“山清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的诗句。[1]优美的环境带来繁荣的旅游业,给巴马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回报,2013年的到巴马旅游的游客多大263.3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5.3亿元。优美的环境是巴马旅游业发展的生命之源,各级政府也清楚认识到保护环境对发展巴马旅游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是巴马的命根,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地方GDP的增长,保护环境,发展旅游,切实提高老百姓经济收入是经济发展的新导向。[2]
一、广西巴马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巴马始终坚持以长寿养生为品牌,以国家旅游局定点扶贫为契机,依托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长寿泉、长寿河、长寿湖)[3],大力发展旅游景区开发,强化旅游服务意识,加强对外宣传,积极发展旅游业,成效显著。
(一)主导地位突出,旅游发展思路明晰
巴马瑶族自治县领导审时度势及时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以长寿养生品牌为主打,将养生度假休闲旅游作为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等多方谋划参与下积极建设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该养生国际旅游区在区政府的推动下,和桂林、北部湾一道被列为广西省旅游发展“金三角”统筹推进。该县把建设国际旅游区确定为全县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并按2013-2015年、2016-2020年两个阶段分别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要求全县干部群众切实把思想统一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决策上来,提出了国际旅游区建设要实现“塑造旅游品牌形象、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景区竞争力、建设国际旅游城、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等五个方面突破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明晰了旅游跨越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二)坚持规划引领,加强了旅游环境建设
巴马先后编制完成了《巴马瑶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规划》《巴马瑶族自治县旅游扶贫专项规划》等20多个规划,并通过自治区评审。为了保护巴马优美的自然环境,协调统一发展。县政府又制定了《广西巴马盘阳河重点区域控制性规划》,明确规定了盘阳河、赐福湖、百魔洞等重点景区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确保了旅游景区布局更加合理、旅游产业发展总体协调。该规划明确禁止发展高耗能重污染的项目,严禁在旅游核心地带上马工业企业,关、停、转重污染企业。先后颁布实施了《关于加强长寿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决定》《关于加强盘阳河流域保护和管理的决定》,配合自治区研究制定《盘阳河保护条例》,以人大立法的形式加强盘阳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为了加快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巴马财政预算每年投入500万元以上用于植树造林,为了保护盘阳河生态生态环境,县政府先后投入了1.1亿元,大力开展退耕还林。
(三)加强营销宣传,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巴马确立了以新闻媒体宣传为主导,以行业交流宣传为主体,以游客间接宣传为补充的营销策略。中央电视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以及各省市区电视台竞相报道巴马,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外媒体也相继报道巴马长寿现象。通过先后在台湾、上海、香港等地举办巴马长寿休闲养生旅游项目推介会,开展新加坡游客赴巴马旅游系列合作,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投放巴马旅游宣传片的活动,极大提高了巴马知名度。同时,在广西区内的桂林、南宁等地开展旅游大篷车活动,加强与周边景区、外地旅行社的交流合作,共建“线路互推、客源互送”运作方式,使得巴马旅游市场逐年火爆,游客人数及旅游收入逐年增长。巴马连续举办五届国际长寿学术研讨会和四届国际长寿养生文化旅游节,借以提升巴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结合产业结构特点,大力开发特色旅游产业
巴马坚持发展以休闲养生为主题的旅游业,结合养生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积极研发特色旅游产业。目前该县的香猪养殖、火麻种植、五谷杂粮种植、矿泉水生产、长寿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该县积极鼓励各类资本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制定出台《鼓励扶持乡村旅游发展实施办法(试行)》和《旅游业发展奖励(暂行)办法》,对旅游业发展進行政策扶持,努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在做好景区景点开发管理的同时,重点打造农家乐示范点,达到以旅游扶贫,以发展旅游经济带动群众致富的目的。目前该县已发展农家旅馆200余家,床位2 000多张,当地农民有效实现经济增长。
二、广西巴马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巴马旅游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支持以及巴马人民群众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一)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影响旅游业发展进程
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但要有天然的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还需要完善的景区配套设施。巴马的游客大都是奔着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巴马的养生文化来的,因此,必须在不搞重复建设的同时,强化巴马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巴马吸引力,切实让来巴马的游客留下美好的回忆,利用游客良好的口碑宣传巴马,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巴马旅游度假。当前,巴马经济基础薄弱,财力十分有限,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导致连接外界的道路、景区内部道路等级较低,路况较差,还有一些景区尚未完全通路,景区配套设施不完善,严重制约了旅游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旅游服务能力不强导致旅游经济发展层次不高
近些年,前往巴马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巴马医疗服务跟不上,特别是民族传统医学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网络平台信息交流不畅,影响了信息共享;旅游产业链中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发展不平衡。很多景区往往只重视景区“游”的建设,而忽视了与其配套的“食、住、行、购、娱”的配套发展。特别是购物和娱乐产品单调、供给不足,这严重影响了旅游效益的最大化。巴马旅游定位是国际旅游城市,但与之配套的旅游管理、翻译、服务等各类人才匮乏,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严重影响了巴马整体旅游形象和旅游品格。导游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人物,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地方的旅游整体形象。因此,要提高巴马旅游整体品格,必须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导游队伍,是提高巴马旅游品格的重点任务之一。[4]
(三)旅游项目普遍开花导致精品项目不足
旅游产品是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它应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好的旅游产品能够较好的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提高旅游的品味和档次。在发展之初,巴马旅游定位和发展策略上走的是国际路线,精品路线。从现实情况看,巴马对各类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入,缺乏中高端的旅游养生基地,传统观光旅游产品参与性、娱乐性和体验性差,未能充分体现地域特点和文化内涵。在旅游产品设计上,巴马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巴马农产品的开发和增长,但长寿产品的增长,普遍都是小企业,市场波动比较大,使得产品档次不高稳定性不强。当地政府在相关生产企业建设上缺乏规划,使得很多企业坐落在外地,影响了旅游产品的地域特色,并且由于当地政府无法有效监管,假冒产品较多,影响巴马的旅游形象。比如山茶油,由于产地不在巴马遭到很多游客的投诉。有些产品归类模糊导致管辖权不清,严重影响了旅游产品的研发。比如在瑶药市场,由于不知瑶药是属于药还是属于化妆品使得药监局和工商局都无权管理,导致瑶药市场混乱,品牌繁多,生产场地五花八门,严重影响了企业研发的积极性,和产品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巴马发展模式对滁州旅游经济发展启示
滁州位于安徽省东部,地域广阔,占地面积约1.33万平方公里,辖区包括三市四县两区。这里旅游资源丰富,在自然景观方面主要有“四山、四水、四洞”,即琅琊山、皇甫山、韭山、神山、碧云湖、女山湖、卧牛湖、花园湖、韭山洞、禅窟洞、庵基洞、吸水洞等。其中琅琊山自宋代以来便是皖东人民休闲度假胜地,很多文人骚客到此游山玩水,目前已成为国家5A级景区。皇甫山和神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均在95%以上,也是皖东地区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原始次生林景区。神山不仅森林覆盖率高,景色也很迷人,主要景点有白石泉、神山湖、仙人洞、青牛洞、团山洞以及览胜塔等,坐落在山林之中的神山寺已有1 200多年的历史。在休闲度假方面,这里有国家级度假村白鹭岛、九天峰,以及许多像金鹏特色鲜明形态迥异的农庄。在文化方面,滁州地区历史悠久,春秋时期这里就置有郡国,汉武帝时期就在此设郡县。这里是吴文化和楚文化的交汇地,素有“吴头楚尾”的称号。这里文化资源丰富,特质鲜明,不失很多文化品牌。当年庄子和惠施游于滁州凤阳县,在观鱼台留下了“濠梁观鱼”精彩对话。滁州琅琊山因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曾居于此因而得名,后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明骚天下,坐落在琅琊山中的醉翁亭也因此成为中国五大名亭之首。后梁梁武帝年少时曾隐居全椒龙山十多年,潜心学习治国之道。唐代诗人韦应物在滁州作太守时,曾游滁城西侧的西涧,留下了“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千古绝句。全椒人士吴敬梓的一部《儒林外史》让世人知道中国古代政治的黑暗,当年天长朱寿昌弃官寻母的故事成为中国孝道的典范。凤阳县不仅是帝王之乡,也是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一首“说凤阳,到凤阳”的《凤阳歌》唱遍中国大江南北,当年凤阳县小岗村十八位农民冒着生命危险,按下的十八颗红手印拉开了新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序幕。滁州西郊的清流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出入南京的必经之地,素有“金陵锁钥”之称。汉高祖刘邦挥兵南下曾经过此地,并留在了“汉高祖饮马池”的古迹。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都曾以此为据点一举攻下南京,为一统天下奠定基础。滁州地区民俗民风迥异,民间艺术美妙绝伦,很多被列入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凤阳花鼓戏舞姿优美,在尼克松访华时应邀到北京表演,并获得“东方芭蕾”的美誉。“醉翁文化”、“儒林文化”、“孝文化”、“明文化”、以小岗村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是滁州地区的五大文化品牌。
滁州地区环境优美,地域区位优势显著,与江苏省省会南京仅有一江之隔,随着“大滁城”的发展和南京江北的开发,滁州和南京已实现了无缝对接。在两地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滁州已成为南京经济腾飞强有力的后盾,逐漸赢得了“南京后花园”的称号。通过沪汉蓉高速铁路,合肥到滁州只需约30分钟的车程,上海到滁州也只需2.5个小时。结合滁州优美的自然环境,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业也行是滁州最佳的选择。
(一)滁州发展休闲旅游策略
巴马拥有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特色的传统文化和世界长寿之乡的美誉。巴马紧紧抓住自身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打造“长寿圣地·养生天堂”品牌,大力发展养生休闲体验游,让游客充分体验长寿文化。通过积极研发长寿食品、长寿饮品,积极制作长寿音乐,探长寿秘诀,努力打造巴马旅游发展的新的增长点。[5]滁州与巴马相比有自身的特点,但巴马发展旅游的思路和理念值得滁州学习和借鉴。
1.加快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是滁州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发展旅游经济首先是要保护好环境。因此,首先,滁州旅游相关部门应该根据《滁州市十三五发展纲要》,制定旅游区域的环境承载规划。突出是抓好滁河、襄河,以及“四山、四湖、四洞”周边环境的治理,对核心景区的发展进行详细规划,形成科学完整、布局合理的规划体系。其次,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往往涉及到许多部门,甚至涉及到跨行政区域的许多部门。因此,滁州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时要积极争取上级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同时在旅游规划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尊重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的应有利益。再次,制定规划要科学有序,保持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旅游品牌不是一两年就能够打造成,有的甚至超过十几年。因此,在旅游产品规划规划时要有稳定性、延伸性,不因政府换届而改变,也不能因为领导的意志改变而随意改变,避免走弯路、从头做,浪费财力、物力的现象。最后,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下方全力,给地方政府充分的项目规划权和建设权。随着滁州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各种政策要及时跟上,如果不能下放相关的审批权,在旅游规划时往往会出现部门拖延现象,这将大大影响旅游发展进度,错过相关旅游项目发展的最佳时机。
2.加大资金支持是滁州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支柱
虽然近几年滁州旅游业收入每年增长率均在15%左右,但低于南京都市圈其地区。在南京都市圈中南京、苏州、芜湖、扬州、镇江、巢湖、马鞍山、滁州8个城市中,滁州旅游业相对落后,2014年,滁州地区旅游收入为112.9亿元,约占南京都市圈总额的2%。[6]经济落后导致政府财力紧张,致使旅游投入减少,旅游投入的减少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发展滁州休闲旅游业首先是要转变观念。不要认为发展旅游业只是政府的行为,它需要全滁州人民参与进来,政府资金匮乏可以积极引进民间资本,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大力发展股份制。其次是有关部门在项目资金上给予政策倾斜支持。由于一些民生工程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汇报,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可能不是很高,但这些民生工程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或是必要前提,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政府部门提前投资,或在政策上给予倾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再次是加大宣传营销的资金投入,提高滁州品牌知名度。滁州可以利用每年承办中国农歌会的机会,积极宣传滁州形象,让外界了解滁州,吸引外部资本前来投资、旅游。
3.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滁州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基礎设施是发展滁州旅游也的基本保障。首先是要构建立体交通网络,虽然滁州地区交通便捷,宁西、京沪以及沪汉蓉高速铁路线大大缩短了滁州到上海、武汉、北京以及南京的交通时间。滁州、定远、明光、全椒四个铁路停靠站极大方面了上下游客,合徐、合宁、宁连以及宁洛等多条高速公路穿插其中,大大缩短了滁州各区域之间的交通时间,但各景点距离比较远,乡村公路不发达,使得景点之间交通时间长,可达性不高。因此,要发展滁州旅游业首先必须大力发展乡村道路,全力推进景区(景点)道路联接联网建设,把通往景区(景点)的最后一段路修好。二是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改造景区的停车场、增加宾馆数量,以满足不断扩大的游客人数,切实增强游客承载能力。三是土地利用方式要多元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项目的支持,土地利用方式太单一容易导致项目流失,要用多元化的土地利用方式吸引项目落地,土地规划要实时跟进,用地指标方面要更加灵活。
4.提升旅游服务能力是滁州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是完善医疗卫生服务,逐步建立医疗保健、休闲养生以及健全各种疗养制度或管理办法,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大力引入一些高端医疗机构进驻滁州,能够让来此休闲养生的人感觉切实不虚此行,努力做好南京的“后花园”。二是完善安保制度,进一步搞好社会治安。安全出行是旅游者及其家人的期盼,让每一个来滁州的游客都能有安全感是旅游经济发展可持续的重要保障。加大警力巡逻,完善景区安保设施,确保游客安全的来,愉快的走。三是加快建设滁州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提高旅行社服务标准化建设,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四是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滁州四所高校文化引领作用,提高滁州文化氛围,提高滁州人民的文化素养。滁州不仅环境要更美,滁州人民文化综合素养也要不断提高。五是加大对相关人员培训。旅游相关从业人员最能体现滁州的人文面貌,因此需要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培训,在对相关人员培训时可以以滁州四所高校为依托,结合不同行业的职业特点实行订单式培养。
5.加快旅游区开发建设是滁州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一是以“山水滁州,人文城市”为内涵加快建成一批休闲度假山庄和高端养生体验项目,着力打造富有滁州特色的生态健康品牌景区。重点建设琅琊山5A级景区,认真做好对国家级森林公园皇甫山和神山旅游设计和开发,依据特色产业建立度假休闲或养生园。二是加快打造旅游品牌形象,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整体策划设计以“醉”文化为主题,积极开拓旅游市场,加强创新宣传,融入区域合作,全面提升滁州旅游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三是加快实施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大力发展各种农家乐、体验游项目。[7]在乡村体验游方面,要实行整村、整屯推进,规划在前,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四是加大技术合作开发力度促产品开发。要支持有能力的企业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开发,开展系列农产品,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增长滁州农产品的副产值,促进农民增收。五是从政策上支持滁州发展以地方文化特点为内涵的旅游节或庆典活动。旅游节和庆典活动是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和助力器,2008年被录入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琅琊山庙会距今已有1 700多年历史。每年赶庙会已成为当地百姓一项传统特别的民俗活动,周边江浙沪很多游客也会赶过来,每年前来赶庙会的人数多达20多万人次。全椒县的“走太平”民俗自东汉时期便开始流行,距今约2 000年的历史,全国各地均有人参加,甚至东南亚的一些游客也特意前来参加活动,每年人数均达50多万人次。[8]在利用产业结构上,来安县张山乡政府结合当地万亩桃园的经济特点,在每年3、4月份桃花盛开时候举办“中国·滁州桃文化旅游节”,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游玩。桃花节开幕式当天,当地政府还搭建舞台表演当地非物质文化艺术,让游客在欣赏桃花美景的同时还领略到当地非物质文化的魅力。来安县张山乡的“桃花”旅游节不仅给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还带动了当地大批农民就业,2015年桃花节旅游收入达521万元,带动了附近300多村民就业。[9]可见庙会和“桃花节”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因此发展旅游节或庆典活动不仅可有有效宣传滁州,也给滁州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实惠。
四、结语
总之,巴马利用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文化品牌成功发展以“休闲养生”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业,给巴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滁州和巴马在自然景观、区位优势、文化品牌影响力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滁州完全可以按照巴马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大力发展以“休闲·养生·旅游”为主要主题的旅游业,面向长江经济带,做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做好南京的“后花园”。
[参考文献]
[1]陈莹峰.打造长寿旅游基地,建设特色优势巴马[J].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Z].2010(11):14091413.
[2]苏星.长寿圣地养生天堂[J].当代广西,2013(16):53.
[3]王娜.巴马长寿旅游资源分析及开发价值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3(5):98100+104.
[4]欧钟慧.广西巴马县导游员导游技能现状及其提升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8):5354.
[5]张俊霞,段文军.红水河长寿旅游带旅游差异性开发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2):114118.
[6]安徽网[EB/OL].http://www.ahwang.cn/anhui/20150227/1411707.shtml.
[7]孙文振.马巴:踏上民族经济发展“快车道”[N].中国民族报,2013816.
[8]滁州旅游网[EB/OL].http://www.ahczlyj.com.cn/zwdt/zxzx/20151008/4923.html.
[9]滁州旅游局网[EB/OL].http://www.czzwgk.gov.cn/openness/detail/content/5507ed365d21fbed629a31e2.html.
[10]李忠斌,肖博华.“一带一路”省区文化旅游产业效率研究:基于PCADEA组合模式[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4247.
[责任编辑]王立国